:::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晚期京城的水火記憶--清末民初的火神廟與水會組織
書刊名:華人宗教研究
作者:孫美子
作者(外文):Sun, Mei-z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4
頁次:頁147-191
主題關鍵詞:火神廟水會組織商業行會Fire God TempleOrganization of the water associationCommerce guil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邱仲麟(19930600)。明代北京的火災與消防。淡江史學,5,12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立(2008)。中國古代民間火神崇拜與滅火意識。宗教學研究,2008(3),136-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銘珍(2004)。北京琉璃廠文化街火文化。上海消防,2004(2),4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銘珍(2009)。老北京的火神廟。中國消防,2009(16),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銘珍(2013)。北京中軸線古建築消防隊。中國消防,2013(2/3),95-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崇新(2009)。火神廟非祆廟辯。世界宗教研究,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常人春(2002)。清代火神廟的中元法會。中國道教,20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常人春、陶金(2014)。北京火神廟住持田存緒與民國北京道教軼聞。中國道教,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雪松(2009)。北京火神廟住持田子久(存續)小考。弘道,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莫振良(2000)。清代城市的消防組織。城市史研究,2000(Z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可石、姜雨奇(2013)。基於〈乾隆京城全圖〉的清北京內城水井時空演變研究。特區經濟,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志明、王維賢(1942)。張麗君許願。立言畫刊,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曉萍(2008)。北京城市社會的民間水治。明清史,2008(4),6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耀雙(2003)。天津近代民間消防組織--水會。民俗研究,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鄧奕、毛其智(2004)。北京舊城社區形態構成的量化分析--對《乾隆京城全圖》的解讀。城市規劃,2004(5),6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胡啟揚(2004)。民國時期的漢口火災與城市消防(1927-1937)(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湖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寧(2013)。中原火神信仰與地方社會--對道口、商丘兩地火神信仰的田野研究(碩士論文)。河南大學,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文彬(2013)。明清以來自然災害與民間組織應對(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北京市檔案館(1997)。北京寺廟歷史資料。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利華(2007)。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侗、于奕正(2001)。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先明(1997)。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廷燮(198907)。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陶孟和(1930)。北平生活費之分析。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一新(1982)。京師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泳超(2015)。背過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間傳說生息的動力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梅君、王燕生、楊立(2001)。北京的生育婚姻和喪葬:19 世紀至當代的民間文化和上層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孝悌(2006)。中國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Naquin, Susan、朱修春(2014)。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益聞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于敏中(2001)。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野江漢、韓秋韻(2017)。北京繁昌記。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全國圖書文獻縮微中心(2003)。淺說畫報。北京市:全國圖書文獻縮微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多田貞一、張紫晨(1986)。北京地名志‧寺廟。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1)。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北平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2)。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北平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2)。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北平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4)。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北平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4)。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北平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宗藩(1981)。燕都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萬建中(2010)。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寬(1993)。中國古代都市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樂崇熙(2013)。清平樂:北京同仁堂創始人樂家軼事。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游子安(2005)。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ourdieu, Pierre、Nice, Richard(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爵(1982)。地安門外大街。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北京市: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去疾(2008)。鼓樓前的燈節。老北京的年節和食俗。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岩巍(2006)。北京東城區寺廟社會功能略論。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獻整理與研究整理。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仲麟(20050000)。水窩子--北京的供水業者與民生用水(1368-1937)。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建業(2011)。火神爺燒鮮魚口。前門和前門的傳說。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