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袁枚贈答詩研究
作者:楊淑玲
作者(外文):Shu-LingY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昌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袁枚挽詩壽詩贈答詩自我形象交遊網絡清代詩歌Yuan MeiElegyBirthday Poem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elf-imagesocial networksPoetry of the Chin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7
本論文以袁枚贈答詩為主要研究材料,結合袁枚生平,尋繹其生命中有意義的他人,並蒐集眾多回應袁枚的贈答詩,探究袁枚自我形塑的歷程,以及邀集他人共同建構自我形象的創新手法。憑藉贈答詩彼此往來的特性,可以觀察袁枚與友人互動交流的情意結構。袁枚主動徵求和作,促使贈答的對象由單純變為複雜,私密轉為公開。並且,透過串聯袁枚交遊的複雜網絡,分析袁枚與眾多友人之間的頻繁對話,有助於多層面觀察袁枚形象。本文由點線面的遞進方式,對乾嘉時期的文人處境、士人交遊以及社會網絡等種種與文學發展相關的變項,進行多重視角的考察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提出問題。其次評述文獻。最後提出自我形象與社會建構的理論依據,為研究袁枚提供新的視角。第二章為「袁枚官場省思之贈答」,分析與袁枚有交往的達官顯宦之贈答詩,從中反映袁枚的出處思想。並集中討論尹繼善、盧見曾兩人,前者對袁枚有提攜之助,後者因袁枚建隨園於南京,靠近揚州有地緣之故。另外,袁枚致仕後仍與曾同官翰林的裘曰修與莊有恭往來贈答,流露袁枚在不同時期的心境變化。第三章「袁枚友情共感之贈答」,分析袁枚與同儕知己之贈答。選擇與袁枚交遊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贈答詩,分析袁枚在贈答時流露的主體性格,並看出袁枚自豪的性靈詩論在同儕間引發的正反不同評價。第四章為「袁枚親情同樂之贈答」,討論袁枚與家族成員之贈答詩。從中反映出袁枚與親族長輩、平輩與晚輩間的關係,不同官場往來,親屬之間的贈答更多私密的情感表達與交流。第五章為「袁枚生死流轉之贈答──自挽與和挽詩」,探究袁枚如何以自挽詩進行自傳性書寫,並以邀集友人和作挽詩的方式,形成一種共同創作傳記的文化行動。尤其從袁枚生前死後他人挽詩的差異,顯示友人看待袁枚的不同態度。第六章為「袁枚生命思索之贈答──壽詩、自壽詩及他人祝壽詩」,由於壽詩的實用性質大,酬應性質濃,相當程度反映了時人對於袁枚形象的認識與想像。不同於傳統,袁枚將壽詩注入新意,思索生命的存在,同時也讓壽詩在贈答中擁有更多深度。第七章結論。袁枚以「袁枚形象」、「生死流轉」、「生命省思」為題廣徵當代詩人回應的贈答詩,打破了傳統贈答詩以「某一特定對象」的限制,而成為可以是「眾多對象」的可能。當贈答對象不只是單一特定時,從對應自足變成多方對應時,超越了單一贈答的限制,尤其是袁枚晚年以自挽、祝壽為題的贈答詩,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並在實用為主的挽詩、壽詩等形式之中,賦予贈答詩新穎的文學意涵。袁枚利用詩人競作的習性,鼓勵時人互相贈答,造成辭采相競之風,再由自己加以品評,宣揚性靈為詩的詩學宗旨。袁枚以贈答詩作為文化創意的載體,達到自我宣傳的效果,極具現代性。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Yuan Mei’s significant others who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m in his whole life,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Yuan’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combining his life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e study gathered a number of feedbacks to such poem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Yuan’s shaping himself and the innovative techniques by which he invited others to construct self-image jointly. By virtu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we could observe the affective structures of Yuan Mei’s interaction with his friends. Yuan Mei took initiative on looking for cooperation which made the subjects of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become complicated types from simple ones, and public focus from private anonym. Also, through a series of complex networks linking with Yuan Mei’s friends, the frequent dialogues between Yuan Mei and his friend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for multi-layered observation of Yuan’s image.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by a multi-perspec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variables of the situation and interpersonal friendship among scholars, as well as social networks during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by means of a gradation from point through line to surface in relevancy with a variety of literary developments.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and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t includ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research questions, followed by Literature Review.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self-imag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n Yuan Mei. Chapter Two is Yuan Mei’s Impromptu and Replies to His Reflections on Official Occasions”, which analyzed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pertaining to those dignitaries and eunuch who had been in contact with Yuan Mei to reflect his original ideas. What is more, the study herein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Yin, Ji-shang and Lu, Jien-tseng; the former once had helped and guided Yuan Mei while the latter had been acquainted with Yuan because he built a garden named “Shuiyuan (隨園)” near Yangzhou. Moreover, after Yuan’s retirement, he remained having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with Qiu, Yue-xiu and Zhuang, You-gong who were his classmates, revealing the state of Yuan’s mind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Chapter Three,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of Yuan Mei’s Sense of Mutual Friendship”,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situation of impromptu and replies among Yuan Mei, his peers and intimate friends.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Yuan Mei’s friend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Yuan’s primary personality revealed in those poems; beside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appraisals for his proud comments on the poems arisen out of his peers appeared herewith. Chapter Four, “Yuan Mei’s Impromptu and Replies Related to the Pleasant Time within His Family”, discussed such poems between Yuan Mei and his family members,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Yuan Mei, the elders, peers and juniors as relatives; there were more emotional expressions and exchanges of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among relatives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official contacts. .
In Chapter Five, Yuan Mei’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of Life and Death— the Poem of Self-Elegy (Ziuan Poem) and the Reply Poem of Self-Elegy (Heuan Poem)”,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how Yuan Mei initiated an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with an elegy, and formed a kind of a cultural action of joint innovation of biography by an invitation to his friends to create elegies together. Especially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his friends took towards Yuan Mei were indicated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others’ elegies before and after his death. Chapter Six “Yuan Mei’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of His Introspection on Life-- Birthday Poem (壽詩), Self-Birthday Poem (自壽詩) and Birthday Poem Given by Others(他人祝壽詩) probed into those birthday poems that reflected the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people had on Yuan Mei’s image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due to the practical valuable nature and densely social interaction. Unlike former ones, Yuan Mei had inputs of new ideas on the birthday poems, meditating on the existence of life; meanwhile he also made such poems to be profounder and more insightful in the impromptu and replies.
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Yuan Mei collected a wide range of those contemporary poet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as their feedbacks to Yuan in terms of “Image of Yuan Mei, Life and Death and Introspection on Life, 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a breakthrough toward the constrictions on “a certain subject” in the conventional writing of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so as to introduce a probability of “a number of subjects.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certain subjects to whom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are given, mono-correspondence will become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which resulted in going beyond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single subjects of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Especially in the late years of Yuan Mei, he even made hi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most beautifully described, based on the topic of self-elegy and birthday celebration; furthermore, he granted a brand new literary meaning for th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in the creation of practicality-based elegy and birthday poems. Yuan Mei encouraged people to make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for each other, via competitions among poets, which leaded to a common practice of competition among word expressions in addition to self-comments. In this way, he promulgated the purposes of making poems with the topic of spirits. Yuan Mei made his impromptu and reply poems as a carrier for cultural creation, and achieved an ultra-modern and self-promoted effect.
一、袁枚相關著述
(一)袁枚著述
〔清〕袁枚著:《雙柳軒詩集》一卷《文集》一卷,乾隆十一年刻本
〔清〕袁枚著:《隨園主人呈雅雨公詩冊》,稿本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小倉山房詩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壹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小倉山房文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貳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小倉山房外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貳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隨園詩話》(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參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中校點:《小倉山房尺牘》(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伍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趙新德校點:《隨園隨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伍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胡子遠校點:《袁太史稿》(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伍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中校點:《牘外餘言》(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伍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中校點:《隨園食單》(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伍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編,蕭周校點:《隨園八十壽言》(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陸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修:《江寧新志》,乾隆十三年刻本,影印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1冊
[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二)袁枚編選其他作品
〔清〕袁樹著,袁枚編,紀祠校點:《紅豆村人詩稿》(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棠、袁杼、袁機著,袁枚編,紀祠校點:《袁家三妹合稿》(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何士顒著,袁枚編,紀祠校點:《南園詩選》(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胡德琳著,袁枚編,徐定寶校點:《碧腴齋詩存》(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陸建著,袁枚編,鍾明奇校點:《湄君詩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席佩蘭等著,袁枚編,徐定寶校點:《隨園女弟子詩選》(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柒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張堅等著,袁枚編,王英志校點:《續同人集》(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陸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王友亮等著,袁枚編,蕭周校點:《隨園八十壽言》(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陸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整理:《手抄本袁枚日記》(一)至(八),《古典文學知識》2009年第1期至2010年第2期
(三)今人研究袁枚之專著
楊鴻烈:《袁枚評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27年
劉衍文、劉永翔合注:《袁枚續詩品詳注》,上海:上海書店,1974年
傅毓衡:《袁枚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陳文新:《率性人生──袁枚的生命哲學》,臺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石玲:《袁枚詩論》,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王標:《城市知識分子的社會形態──袁枚及其交游網絡的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杜松柏:《袁枚》,臺北:河洛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J.D.Schmidt, Harmony Garden: The Lif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oetry of Yuan Mei (1716-1798), London: Routledge Cruzon, 2003
二、清代以前之書籍
(一)經部
[宋]朱熹:《詩集傳》,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清]王先謙撰:《詩三家義集疏》,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二)史部
[清]李用儀輯:《侯夷門先生年譜》,抄本
[清]鄂容安編:《襄勤伯鄂文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1冊
[清]沈德潛編:《沈歸愚自訂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1冊
[清]許世杰編:《先水部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3-94冊
[清]方濬師編:《隨園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8冊
[清]佚名編:《甌北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05冊
[清]蔣士銓編:《清容居士行年錄》,《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05冊
[清]呂培等編:《洪北江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16冊
[清]楊芳燦編:《楊芳燦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20冊
[清]鄭方坤編:《國朝名家詩抄小傳》,《清代傳記叢刊》第24冊
施淑儀編:《清代閨閣詩人徵略》十卷,《清代傳記叢刊》第25冊
[清]錢儀吉:《碑集傳》一百六十卷,《清代傳記叢刊》第106-114冊
[清]李桓編:《國朝耆獻徵略初編》,《清代傳記叢刊》第127-191冊
[清]邵晉涵纂:(乾隆)《杭州府志》,《續修四庫全書》第701-7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翼:《簷曝雜記》,《續修四庫全書》第11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張維屏撰:《國朝詩人徵略》,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杭世駿著:《詞科掌錄》,《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第19冊
[清]李斗著,汪北平、涂公雨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高晉輯:《南巡聖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清〕袁祖志:《隨園瑣記》,《叢書集成三編》第7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錢泳著,張偉點校:《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蔣敦復,王英志校點:《隨園軼事》(王英志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卞孝萱、張清華、閰琦著:《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同書:《鄭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江慶柏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李靈年、楊忠主編:《清人別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積寅、王鳳珠編:《鄭板橋年譜》,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1年
柯愈春編:《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傳淮編:《張問陶年譜》,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胡適編:《章實齋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偉仁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1997年
無名氏:《清朝野史大觀》,臺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葉衍蘭、葉恭綽編:《清代學者象傳》,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臺灣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錢仲聯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三)子部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四)集部
〔晉〕陶淵明著,楊勇校箋:《陶淵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梁]蕭統選,[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5年
[梁]劉勰撰,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城武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杜甫著,高仁標點:《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蘇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史鑑:《西村集》,《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圖書公司,1972年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盧見曾著:《雅雨堂詩集》二卷《文集》四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沈德潛著:《歸愚詩鈔》二十卷《餘集》十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尹繼善著:《尹文端公詩文集》十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胡天游著:《石笥山房集》二十四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杭世駿著:《道古堂詩集》二十六卷《文集》四十八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孫士毅著:《百一山房詩集》十二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程晉芳著:《勉行堂詩集》二十四卷《文集》六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懷玉:〈春融堂集序〉,《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昶著:《春融堂集》六十八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7-14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裘曰修著:《裘文達公文集》六卷《詩集》十二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4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金兆燕:《棕亭詩鈔》,《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嚴長明:《嚴東有詩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雲璈:《簡松草堂詩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蔣麟昌:《菱溪遺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80冊
[清]沈廷芳:《隱拙齋集》卷十九,《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10冊
[清]彭啟豐,《芝庭詩藳》,《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3冊
[清]申甫:《笏山詩集》,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清]周大樞:《存吾春軒詩集》,清光緒三年刻本
[清]陳滋:《蓉湖草堂存稿》清光緒三年刻本
[清]莊經畬:《澹乙齋詩草》,民國十五年抄本
[清]盧見曾編:《國朝山左詩鈔》,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
[清]鄭燮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編:《鄭板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鄭燮:《鄭板橋全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11年
[清]鄭燮:《鄭板橋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清]蔣士銓,邵海清校,李夢生箋:《忠雅堂詩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
[清]趙翼著,華夫主編:《趙翼詩編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黃景仁,李國章校點:《兩當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洪亮吉:《洪北江詩文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清〕張問陶,《船山詩草》,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
[清]姚鼐:《惜抱軒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清]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清〕李漁:《閑情偶寄》,臺北:明文書局,2002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阮元輯:《淮海英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五)詩話詞話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唐〕司空圖著,郭紹虞輯注:《詩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宋]張炎、沈義父著,夏承燾校注,蔡崇雲箋釋:《詞源注樂府指迷箋釋(合刊)》,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明]陶宗儀:《說郛》,臺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9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清]趙翼:《甌北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83年
三、近人專著
于奇智,《傅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卞孝萱、張清華、閰琦著:《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卞孝萱編:《揚州八怪年譜》,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王令樾:《文選詩部探析》,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建生:《增訂本鄭板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建生:《隨園詩話中清代人物索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王政:《《詩經》文化人類學》,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英志:《袁枚與隨園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王國瓔:《詩酒風流話太白──李白詩歌探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王紹壐:《東方兩性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煒:《《清詩別裁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研究所,2004年
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new window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朱汝珍:《詞林輯略》,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朱金城:《白居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江雅玲,《文選贈答詩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衣若芬:《三絕之美鄭板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new window
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微芬、張燕瑾編:《清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
李修建:《風尚──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李寶臣:《禮不遠人──走近明清京師禮制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杜維運:《趙翼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年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段啟明、汪龍麟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清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洪淑苓等人合著:《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范宜如、朱書萱:《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臺北:臺灣書局,1998年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0月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高成鳶:《中國的尊老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清代文學論叢‧第六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6月
崔莉萍:《江左狂生──李方膺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仲謀:《兼濟與獨善──古代士大夫處世心態剖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5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紹勛:《中國印刷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曹虹、蔣寅、張宏生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一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
梁容若:《文學十家傳》,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66年
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上海:中華書局,1941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許平:《饋贈禮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與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玉蘭:《清代嘉道時期江南寒士詩群與閨閣詩侣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4年new window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年new window
陳寅恪:《陳寅恪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陳從周:《園林叢談》,臺北:明文出版社,1983年
陳啟天校釋:《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陳鼓應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陳維昭:《帶血的挽歌──清代文人心態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鍾琇:《唐代和詩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new window
傅璇琮、謝灼華主編:《中國藏書通史》,浙江:寧波出版社,2001年
彭鋒:《詩可以興──古代宗教、倫理、哲學與藝術的美學闡釋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焦樹安:《中國古代藏書史話》,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著:《被開拓的詩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華耀祥箋注:《鄭板橋詩詞箋注》,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黃長美:《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臺北:明文出版社,1986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new window
黃惠菁:《唐宋陶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楊正潤:《現代傳記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理學的探索》,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6年
葉朗:《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葉高樹:《清代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鄔國平、王鎮遠:《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熊秉真:《童年憶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永濟:《詞論》,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年
歐麗娟:《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蕭東發:《中國圖書出版印刷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蕭滌非:《樂府詩詞論藪》,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書局,1999年
頤文炳:《莊子思維模式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
戴健:《清初至中葉揚州娛樂文化與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薛永年編:《揚州八怪考辨集》,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年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鍾隆榮:《鄭板橋的詩書畫》,出版社不詳,2008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new window
魏中林:《清代詩學與中國文化》,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鐵琴屢編:《鄭板橋尺牘》,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日]松浦友久,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美]亞伯納‧柯恩 (Abner Cohen) 著,宋光宇譯:《權利結構與符號象徵》(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Amos Rapoport) 著,黃蘭谷等譯:《建成環境的意義──非言語表達方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美]馬塞勒 (Anthony J. Massella) 等著,任鷹、沈毅、陳剩勇、董平譯:《文化與自我》,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美]舒茲 (A. Schutz) 著,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著,陳冬譯:《富蘭克林自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3年
[美]查爾斯‧霍頓‧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著,包凡一、王湲譯:《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美]康妮.高曼 (Connie Goldman) 、理查.馬勒 (Richard Mahler) 著,林瑞堂譯:《成功就是現在──大器晚成的祕訣》,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美]佛洛姆 (Erich Fromm) 著,陳華夫譯:《自我影像》,臺北:問學出版社,1978年
[美]佛洛姆 (Erich Fromm) 著,陳琍華譯:《理性的掙扎》,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法]米歇爾‧福柯 (Foucault, H) 著,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81-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佛蘭克.約翰遜 (Frank Johnson) 著,九歌譯:《文化自我》,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89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出版社,2008年
[匈]喬治‧盧卡契 (Georg Lukacs) :《審美特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美]米德 (George Hebert Mead) 著,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從社會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Irene Goldenberg/Herbert Goldenberg著,翁樹澍、王大維譯:《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9年
[美]歐文‧亞隆 (Irvin Yalom) 著,易之新譯:《存在心理治療》,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美]吉兒.佛瑞德門 (Jill Freedman)、金恩.康姆斯 (Gene Combs) 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故事》,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蘇聯]伊.謝.科恩 (Kon, Igor Semenovich) 著,佟景韓、范國恩、許宏治譯:《自我論──個人與個人自我意識》,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法]牟斯 (Marcel Mauss) 著,何翠萍、汪珍宜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英]麥可‧阿蓋爾 (Michael Argyle, Monika Henderson) 著,苗延威譯:《人際關係剖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美]法朗士 (Peter France) 著,梁永安譯:《隱士:透視孤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法]菲力蒲.勒熱那 (Philippe Lejeune) 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羅勃‧赫魯伯 (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德]魯道夫.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 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臺灣印書館,1992年
[美]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德]維克多.弗蘭克 (Victor E. Frankl) 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出版社,2001年
Diane Bjorklund: Interpreting the self: two hundred years of American autobiography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98.
Robert E. Hegel & Richard C. Hessney(ed.) Expressions of Self i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uen-fu Lin & Stephen Owen ed., The Vitality of the Lyir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 Princeton Univ.Press, 1986
四、學位論文
黃惠菁:《唐宋陶詩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7年
王鐿容:《傳播.聲譽.性別──以袁枚《隨園詩話》為中心的文化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林純禎:《袁枚詩中「趣」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燕珠:《唐代親子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趙杏根:《乾嘉代表詩人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鍾佳璇:《距離與對話──元白贈答詩的書信性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嚴瑞哲:《杜甫親屬詩研究──兼以易卜生戲劇為參照》,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王怡云:《安居隨園──袁枚詩中所映現的生命向度》,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鄭幸:《袁枚年譜新編》,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9年
王雯怡:《明代祝壽曲詞之研究──以《全明散曲》為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張瑞麟:《韓愈與宋學──以北宋文道觀為討論核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林容榆:《袁枚隨園詩話中的女性群像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興仁:《袁枚古體詩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期刊論文
管勁丞:〈李方膺敘傳〉,《中華文史論叢》,1891年第3輯
李宗侗:〈清代對年青翰林習滿文的辦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5卷第11期,1972年11月
胡藝:〈讀《李方膺敘傳》〉《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1輯
邵海青:〈袁枚與蔣士銓〉,《杭州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于翠玲:〈試論杜甫的言家事詩〉,《唐代文學論叢》第7輯,1986年
江應龍:〈風流儒雅一奇才──枚與隨園〉,《國文天地》第3卷6期,1987年11月new window
喻衡:〈鄭燮與金農、袁枚交誼考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李有成:〈論自傳〉,《當代》第55、56期,1990年11月、12月
金耀基:〈關係與網路的建構:一個社會學的論釋〉,《世紀雙月刊》,1992年8月
連文萍:〈袁枚研究資料目錄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6卷第2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門巋:〈論元好問的贈答詩〉,《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綜合版)》,1994年第2期
張建華:〈從濃烈到淡泊──由六朝詩歌看魏晉名士生命感的變遷〉,《人文雜誌》,1994年第3期
李樹志:〈心隱與身仕──淺析王昌齡的矛盾心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黃美娥:《李方膺》,《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總號148期,1995年7月
周唯一,〈魏晉贈答詩的基本模式及藝術文化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4期,1995年
劉世南:〈論袁枚思想及其性靈詩〉,《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1996年2月
衣若芬:〈一樁歷史的公案──「西園雅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new window
廖美玉:〈《詩經》中「齊家」觀的省思〉,《成大中文學報》第五期,1997年5月new window
張健:〈袁枚的不飲酒詩二十首析論〉,《明道文藝》第261期,1997年12月
石玲:〈袁枚與清中葉婦女詩歌創作〉,《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1997年第3期
林彬暉:〈袁枚抒情詩淺論〉,《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嚴壽澂:〈近代實用型儒家循吏之學──袁簡齋論治發微〉,《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
游淙祺:《論舒茲的實質行動概念》,《台灣哲學研究》第二期,1999年3月
王國瓔:〈樂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淵明「自祭文」之自畫象〉,《中國語文學》第三十四輯,1999年12月
潘宇廣:〈「桃花源」的取名與桃花源理想的淵源〉,《九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
劉長泉:〈以真達情──袁枚抒情詩的特色〉,《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
梁祖蘋:〈曹植贈答詩主體意識的呈示〉,《寧夏大學報》第22卷第2期,2000年2月
邱仲麟:〈誕日稱觴──明清社會的慶壽文化〉,《新史學》十一卷三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台大中文學報》第十二期,2000年5月new window
李文閣、于紹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求是學刊》,2000年第1期
王英志:〈是真名士自風流──論袁枚對女性的關愛〉,《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沈金浩:〈論袁枚的男女關係觀及婦女觀──兼談兩者與其文學活動、文學創作間的關係〉,《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劉鳳雲:〈清代文人官僚與城市私家園林的興衰〉,《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總93期,2001年
王英志:〈袁枚與揚州八怪交誼考述〉,《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2002年1月
王曉衛,〈魏晉贈答詩的興盛及當時詩人的交流心態〉,《貴州大學報》第20卷第6期,2002年6月
石玲:〈承遞與開啟──袁枚詩歌的過渡意義〉,《新亞論叢》總第4卷,2002年第1期
王英志:〈關於隨園女弟子的成員、生成與創作〉,《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3卷第1期,2002年
多慶:〈試論辛棄疾的祝壽詞〉,《學術交流》,2003年
林育信:〈挽歌之禮儀與文體考察〉,《興大中文學報》第十六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鄭雅如,〈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陶淵明的贈答詩〉,《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汪龍麟:〈20世紀後20年袁枚研究評述〉,《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第1期
李紅霞〈論南宋壽詞的分型與特徵〉,《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5年5月
嚴志雄:〈書評〉,《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
梁文玲:〈明清文人的疏離心態與意象載體〉,《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
蔡瑜:〈試論陶淵明隱逸的倫理世界〉,《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劉晉淵:〈論乾嘉之際詩歌創作力量結構及其詩史意義〉,《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2006年9月
杜瑞平、劉碩:〈挽歌的審美文化價值〉,《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6年
沈玲:〈隨任性情的私語化創作──論袁枚的詩歌創作風格〉,《雲夢學刊》第27卷第5期,2006年
梁結玲:〈袁枚詩歌的生命意識〉,《學術探索》第5期,2006年
王建生:〈袁枚趙翼蔣士銓三家同題詩研究〉,《東海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7月new window
何循真:〈李方膺的畫的收藏與鑒識〉,《收藏界》45期,2007年9月
張紹華:〈為生命而歌──袁枚自嘲、自贈詩作簡論〉,《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1期,2007年11月
陳國雄:〈袁枚的園林美學思想研究〉,《理論月刊》第7期,2007年
呂菊:〈從贈答詩看陶淵明的社交心理及社交關係〉,《蘭州學刊》第3期,2007年
張明明:〈從劉琨盧諶二人的贈答之作分析劉琨其人的人格魅力〉,《語文學刊》第8期,2007年
王鴻泰:〈明清士人的閒隱理念與生活情境的經營〉(《故宮學術季刊》第24卷第3期,2007年new window
余群:〈論袁枚對情範疇的開展〉,《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8年2月
王國巍、王冬根:〈歐陽修與王安石第一次詩歌互則之辨正〉,《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41期),2008年4月
蔡瑜:〈陶淵明的生死世界〉,《清華學報》新三十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李劍清,〈從「贈答詩」看西晉時人對陸機的認同〉,《青海師範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8年
陳正宏:〈從單刻到全集:被粉飾的子才文本──《雙柳軒詩文集》、《袁枚全集》校讀札記〉,《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第48卷,2008年
張健:〈袁枚的讀書詩〉,《中國語文》,2009年4月
徐萍:〈紅妝也操觚──袁枚與女性文學〉,《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張健:〈袁枚的懷古詩〉,《中國語文》,2011年9月
南通博物館:〈李方膺史料〉,《清代揚州畫派研究集》第2輯
[日]西岡弘著,蔡懋堂譯:〈挽歌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九卷第四期,1976年4月
[日]上田武文,李寅生譯:〈從贈答詩的世界看陶淵明與青年友人的關係〉,《九江師專學報》第3期,2001年3月
六、會議論文
方瑜:〈從休閒與自我實現的觀點看張岱的《陶庵夢憶》〉,《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民俗藝術基金會),1992年
劉翠溶:〈清代老年人口與養老制度初探〉,《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new window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清水凱夫:〈從全部收錄作品的統計上看《文選》的基本特徵〉,《文化的饋贈:漢學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學卷)》(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健:〈袁枚的不飲酒詩二十首析論〉,《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賀江麗:〈《詩經》祈壽觀念的文化闡釋〉,《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邱燮友:〈袁枚〈落花〉詩探微〉,《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12月
黃儀冠:〈園林空間與女性書寫──論清代隨園與袁枚女弟子的詩歌創作〉,《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12月
廖美玉:〈詩人「歸田」所開啟的生態視野與多元族群觀──兼論陶淵明作為田園詩人正典的意涵〉,《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2004年
廖美玉:〈世變之後的詩人選項──同榜異軌的沈德潛與袁枚〉,《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2007年
廖美玉:〈記憶蘇小──由袁枚詩看情欲理的攙合與肆行〉,《「明清文學思想中之情、理、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new window
邱仲麟:〈西洋鏡與晚明以降的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周年所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8年10月2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