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見明儒湛若水〈格物之說〉手蹟的文本問題與文獻價值
書刊名:明代研究
作者:劉勇
作者(外文):Liu, Yo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6
頁次:頁145-166
主題關鍵詞:湛若水王陽明格物大學理學Zhan RuoshuiWang Yang-ming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The Great LearningNeo-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8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劉勇(20090900)。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3),403-4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勇(20150100)。王陽明《大學古本》的當代競爭者:湛若水與方獻夫之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0,159-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吉勛(2005)。從陳洸案看明世宗對文官系統之滲透與操控。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明史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5.0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Woo, Ann-ping Chin(1984)。Chan Kan-Ch'uan and the Continuing Neo-Confucian Discourse on Mind and Principle(博士論文)。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湛若水(2000)。甘泉先生文錄。海南: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湛若水(1997)。湛甘泉先生文集。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費宏(1966)。明武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湛甘泉(2009)。甘泉先生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長樸(2014)。儒家與儒學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黎業明(2009)。湛若水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崔建英、賈衛民、李曉亞(2006)。明別集版本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岡田武彥、吳光(2000)。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來(2003)。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鄧元錫(1995)。皇明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頤、程顥、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文娟(2012)。湛甘泉哲學思想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來(2006)。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錢明(2009)。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2010)。王陽明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束景南(2017)。王陽明年譜長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過庭訓(1995)。本朝分省人物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鄒建鋒(2017)。陽明夫子親傳弟子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文章、張文海(1990)。(嘉靖)增城縣志。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湛若水(2016)。樵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湛若水(2015)。湛甘泉先生文集。廣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蕭彥(1996)。掖垣人鑑。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魯棣、粵北山人(2016)。明清廣東書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榮捷(2006)。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湛若水、鍾彩鈞、游騰達(2017)。泉翁大全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