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監控下的黨外活動:以國家安全局檔案中的陳菊動態為中心(1978~1979)
書刊名:國史館館刊
作者:蘇慶軒
作者(外文):Su, Ching-hsu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69
頁次:頁77-79+81-119
主題關鍵詞:黨外國民黨陳菊國家安全局監控Tang-waiKuomintangChen ChuNational Security BureauSurveill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9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王興中(20121200)。書寫臺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臺灣人權學刊,1(3),205-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儀深(2010060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2),131-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乃德(200012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民主化。臺灣政治學刊,4,57-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志傑(20070600)。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臺灣社會學,13,7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瑞浩(20021200)。《臺灣政論》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2,245-2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清芬(20050300)。一九八0年代初期臺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5,253-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阿勤(20030600)。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5,195-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佳龍、曾建元(20141200)。反抗精神:臺灣歷史的伏流與巨流:以蔣渭水、郭雨新與鄭南榕為例。中華行政學報,15,205-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乃德(20140300)。臺灣民主化的特徵。文化研究,18,22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儀深(20191200)。1979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高雄文獻,9(2),6-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儀深、周維朋(20040400)。艾琳達(Linda Gail Arrigo)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12,37-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任育德(20081200)。終身的在野者--郭雨新的從政生涯。臺灣風物,58(4),93-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密察(20111200)。學術與政治之間--鄭欽仁教授。臺灣國際研究季刊,7(4),25-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福鐘(20200200)。從威權統治到民主化--七十年的臺灣政治變遷。二十一世紀,177,30-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淑君(20121200)。女人作為一種隱喻:黨外雜誌中政治性別化的民主隱喻。臺灣文學研究,3,175+17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明忠(2000)。吹進冷峻冬天裡的春風--一九七七年的新年。歷史月刊,145,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紀舟(1996)。成員集結、文章基調、結盟網絡--「夏潮」雜誌研究。海峽評論,61,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薛化元(20120600)。二十世紀末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本土人文社會學者--李永熾。臺灣國際研究季刊,8(2),91-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賴昭呈(2005)。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富三(2001)。美麗島事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新新聞周刊編輯部(1989)。美麗島十年風雲。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臺灣:分裂的國家與民主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菊(1995)。橄欖的美夢:台灣菊.台灣情。臺北: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嘉文(2003)。景美大審判:美麗島軍法審判寫真。姚嘉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秀蓮(1997)。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包斯文(1980)。黨外人士何去何從?。台北:四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衛城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炎憲、溫秋芬(2006)。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臺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菊(1993)。黑牢嫁妝:一個台灣女子的愛與戰鬪。台北: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明德(1988)。施明德的政治遺囑--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答辯全文。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韋本(1999)。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韋本、陳世宏(1999)。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乃德(2020)。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春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姚嘉文、林義雄(1978)。古坑夜談。姚嘉文律師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檔案管理局(2017)。政治檔案訪查徵集工作手冊。檔案管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姚嘉文、陳菊(1979)。黨外文選。臺北:姚嘉文律師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寧祥、陳政農(2013)。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