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衡思想及影響
書刊名:教育學刊
作者:張奉箴
出版日期:1987
卷期:7
頁次:頁1-31
主題關鍵詞:文字王充思想著作論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陳麗桂(19800500)。充滿批判精神的王充。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5),5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世輔(19700800)。論王充的哲學思想。革命思想,29(1/2),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希聖(19720400)。王充論衡。中央月刊,4(6),135-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祖灝(19680900)。王充思想述評。東方雜誌,2(3),1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清芳(19780600)。王充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22,583-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子信(1935)。王充的思想。史學周刊,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1931)。王充的論衡。現代學生,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適(1931)。王充的論衡。現代學生,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適(1931)。王充的論衡。現代學生,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適(1931)。王充的論衡。現代學生,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翟永坤(1936)。論王充的思想和方法。青年界,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大久保莊太郎(1976)。論衡餘說。羽衣學園短期大學研究紀要,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梁榮茂(1971)。王充之文學觀及其批評方法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宗堯。論衡校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雪林(1980)。中國文學史。臺中: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國安(1975)。王充思想之形成及其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尹(1981)。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友蘭(1944)。中國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雅博(1982)。中外哲學概論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拱(1968)。王充思想評論。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起鈞、吳怡(1973)。中國哲學史話。新天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充、惠棟。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充、劉盼遂。論衡集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暉。論衡校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昌祉(1944)。王充論衡研究。上海:徐滙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華(1981)。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雲生(1975)。王充論衡。高雄:三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雲生(1971)。王充教育思想論。高雄:三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渡邊秀方(1926)。中國哲學史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鄔昆如、黎建球(1978)。中西百位哲學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元培(1921)。中國倫理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謝無量(1965)。王充哲學。台北:文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毅(1929)。中國文學史。上海:泰東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謝無量。王充哲學。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勰、黃叔琳(1968)。文心雕龍註。台北: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叔良(1982)。王充思想體系。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子信(19350523)。王充的思想,北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