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語》「夫子之文章」章之研究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作者:林義正
作者(外文):Lin, Yih-jing
出版日期:1995
卷期:42
頁次:頁1-31
主題關鍵詞:論語夫子之文章人性天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2)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03
  • 點閱點閱:38
     孔子晚年的思想實況究竟如何,有必要對本章作深入探討,經作者從文 句多寡方面的研究,認為皇侃本所傳抄的文句其辭氣最具有原始風貌。其次在訓 解上,作者從句讀句法、字辭取義、解釋情境、義理融貫等四方面的探討下,認 為這一段話可能是在孔子過世不久,弟子們聚會的某一場合,子貢所作的多年來 聞諸夫子的心得報告。此章應如此句讀:子貢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 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已矣。」其語譯當作:子貢說:"有關老師文德昭著 [的傳聞],大家一聽都能明白;但是有關老師參合天道說性方面的話,大家並不是 一聽都能明白的啊!"在這樣的訓解之下,作者推斷孔子晚年的確有談及人性如何 由天道而來,以及人性如何參合天道的言論,而這正是後來(易傳)(中庸)(孟子)(荀 子)等「與天地參」思想的根源。
期刊論文
1.陶希賢(1984)。論語的版本與注釋續編。食貨,14(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紹綱(1987)。孔子是無神論者。北京=Peking。184-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德建(1991)。金德建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汝諧。論語意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翔鳳(1980)。論語說義。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素(1991)。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大齊(1977)。孔子學說。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伯峻(1978)。論語譯注。論語譯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1973)。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杜(19920000)。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杜(1978)。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義正(1987)。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項退結(1991)。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清)黃式三。論語後案(三)。論語後案(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榮捷。新理學「理」之思想之演進。中國哲學資料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程樹德(1965)。論語集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焦竑。論語補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