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歌仔戲戲曲化過程的再認識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曾學文
出版日期:1995
卷期:94/95
頁次:頁35-46
主題關鍵詞:歌仔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2
  • 點閱點閱:21
研究報告
1.林鋒雄(19880400)。宜蘭縣立文化中心臺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志亮、黃石韵、龍溪地區行政公署文化局(1980)。薌劇音樂。福建:龍溪地區行政公署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71)。學藝志•藝術篇。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東方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永義(19880000)。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嘯高、顧曼莊(1955)。福建和臺灣的劇種--薌劇。華東戲曲劇種介紹。上海:上海新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健銘(1988)。歌仔戲的推進與轉轍--從宜蘭壯三涼樂團的組班過程談起。野台鑼鼓。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炫文(1988)。歌仔戲唱腔曲調之應用及其演變。臺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健銘(1988)。老歌仔戲的春天。野臺鑼鼓。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長月娥(1988)。本地歌仔戲音樂之調查與探討。臺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8)。拱樂社的歌仔戲型態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關係。臺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