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廖咸浩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5
卷期:24:4=280
頁次:頁61-76
主題關鍵詞:國族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0) 博士論文(7) 專書(4) 專書論文(6)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2
  • 點閱點閱:153
期刊論文
1.張國慶(19950300)。追尋「臺灣意識」的定位:透視〈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之迷思。中外文學,23(10)=274,12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19950500)。殖民歷史與臺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中外文學,23(12)=276,110-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朝陽(19950300)。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23(10)=274,102-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朝陽(19950500)。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23(12)=276,105-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咸浩(1988)。解構中國文化。中國論壇,2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貴芬(19950400)。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臺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11)=275,141-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昭瑛(19950200)。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273,6-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濁水(1991)。瓦解的帝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a'anan, Uri(1991)。State and Nation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 The Breakup of Multinational States。Manchester:Manchester UP。  new window
3.Žižek, Slavoj(1989)。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London:Verso。  new window
4.Elliott, Anthony(1992)。Social Theory and Psychoanalysis in Transition: Self and Society from Freud lo Kristeva。Blackwell。  new window
5.施正峰(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喬(1995)。「台灣民族主義」的幾個問題。台灣民族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國家政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