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宜蘭傳統漢人家族的婚姻網絡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陳進傳
作者(外文):Chen, Ging-cha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47:3
頁次:頁41-60
主題關鍵詞:宜蘭漢人婚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5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白長川(19911231)。宜蘭先賢陳輝煌協臺評傳。臺灣文獻,42(3/4),215-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漢光(19851200)。中古大族著房婚姻之研究:北魏高祖至唐中宗神龍年間五姓著房之婚姻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4),619-6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建新(1986)。宋代婚姻論財。歷史研究,1986(3),178-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風德(19870500)。清代臺灣婚約中反映之婚制:清代臺灣農村制度之二。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57-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妙娜(1986)。東晉南朝僑姓世族之婚媾。歷史研究,181,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易(1992)。開蘭舉人─黃纘緒。蘭陽青年,9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萬榮(1972)。陳輝煌傳。宜蘭文獻,重刊合訂本,317-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君愷(1992)。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曉東(1986)。中國封建家禮。西安: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光旦(1987)。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容(1990)。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茂樹(1991)。鍾氏族譜─月朗公派下家譜。鍾氏族譜─月朗公派下家譜。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36)。擺厘陳家族譜。擺厘陳家族譜。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義川(1988)。林家族譜沿源。林家族譜沿源。宜蘭蘇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金田(1993)。臺灣私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方鏗(1980)。張氏族譜。華日公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永瑞(1984)。太傅派陳樸直公族譜。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爾康、常建華(1990)。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兆波、洪雪心、高諸觀(1952)。宜蘭新治。宜蘭:全民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鵬(1990)。中國婚姻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瞿同祖(1982)。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風德(1982)。清代之噶瑪蘭:一個臺灣史的區域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政(1964)。社會問題的連環性。社會問題的連環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岡松參太郎(1991)。臺灣私法(第二卷)。臺灣私法(第二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歐陽宗書(1992)。合二姓之好傳祖宗血脈─從家譜透視中國古代宗族婚姻。中國民間文化(七)。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游永德(1980)。游氏追遠堂族譜。游氏追遠堂族譜。宜蘭壯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玉崑(1980)。陳氏族譜。陳氏族譜。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性派(1976)。林氏大族譜。林氏大族譜。宜蘭礁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文隆(1993)。馨香萬古。鑑湖陳氏源流。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金合(1959)。松源蕭氏族譜。松源蕭氏族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達良(1993)。中華姓氏通書─王氏。中華姓氏通書─王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何啟民(1982)。鼎食之家─世家大族。吾土與吾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桂川(1977)。林拱辰先生詩文集序。林拱辰先生詩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潘光旦(1991)。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謝金鑾(1968)。續修臺灣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高拱乾(1968)。臺灣府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柯培元(1981)。噶瑪蘭志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19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赦免實踐的傳統色彩--以「復仇」、「官蔭」與「留養」為主的討論
2. 共犯關係下的「準服制以論罪」--以《刑案匯覽》「聽從尊長殺害以次尊長」類案件為例
3. 評介《中國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禮法社會》[鄭顯文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4. 傳統中國哲學範疇落實於警察文化與執法之舉隅
5. 理解法律多元--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
6. 刑事法教化效能可能性之探討--以法院判決分析為例
7. 親親與幽禁--探析明代高牆規劃與罪宗淹禁現象
8. 不是契約的約定--論約法三章與社會契約義理的差距
9. 后妃的荷包:溫惠皇貴太妃及其太監們的營生
10. 跨族界域下的交易與婚姻--以宜蘭地區叭哩沙平原為例
11. 精神障礙犯罪者與監護處分關聯之法制探討--兼論其判斷疑義及治療
12. 集體化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兼評《告別理想》、《通向集體之路》與《西溝》[評1.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盧暉臨,《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常利兵,《西溝:一個晉東南典型鄉村的革命、生產及歷史記憶(1943~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3. 評釋字第791號解釋--從性別身分到平等契約?
14. 《逸周書》〈芮良夫〉之憲政思想限制與隱埋
15. 經典、習俗與禮法--對喪服「嫡孫承重」的歷史考察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