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立模糊多評準交通執法勤務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作者:蘇志強陳少旭
作者(外文):Su, Chih-chiangChen, Shao-hsu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31
頁次:頁307-331
主題關鍵詞:交通執法績效德爾菲法模糊層級分析法績效評估指標模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3
  • 點閱點閱:15
     交通執法為改善行車安全與預防犯罪的重要手段,為使各縣市交通執法功能有效 發揮,理當實施公正合理之績效評比,而績效評比之落實,需仰賴良好的評估模式,且評估 模式的良窳繫於評估指標完善與否,所以本文乃針對建立交通執法勤務績效評估模式的代表 性指標進行篩選,期望以交通秩序、交通安全、交通順暢及延伸交通執法功能等四個層面作 為績效衡量面,在初擬評估指標後,再據以實施實務訪談與基層問卷調查,且抽取台北市、 高雄市、台中市與苗栗縣等四個縣市警察局之部分基層單位作為研究對象,以對初擬評估指 標進行確認;接續選用德爾菲方法(DELPHI),篩選初擬評估指標,以擷取代表性績效評估 指標,然後再續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構建合理客觀的權重。本文所篩選之代表性評估 指標及其權重,係以四次問卷、一次訪談後,在嚴謹的統計分析中產生,符合客觀公正及科 學化的精神,故能作為日後建立評估模式之依據。
期刊論文
1.李賢祥(1989)。日本交通警察的活動。新知譯粹,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賢祥(1988)。道路交通順暢狀況之形成。新知譯粹,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志忠(19861200)。交通執法政策之取向。警學叢刊,17(2)=66,100-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聖臣(19830600)。我國都市交通問題及改進之道。警學叢刊,13(4)=5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振遠(1994)。推動交通自律年活動。警光雜誌,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宗洋(1994)。現代化都市的交通問題及改進之道。警光雜誌,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啓超(1994)。改善交通秩序之我見。警光雜誌,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Zaidel, D. M.、Hocherman, I.、Hakkert, A. S.(1993)。Evaluation of A National Traffic Police Force。TRR,1401,37-42。  new window
9.Waard, D. D.、Rooijers, T.(1994)。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ness of Different Method and Intensities of Law Enforcement on Driving Speed on Motorways。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26(6),751-765。  new window
10.三井達夫(1994)。巡邏章存在對於降低行車速度之效果。月刊交通,1994(3月),9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Elaine, J.(1995)。Why Police Should Enforce Traffic Laws。Traffic Safety,95(1)。  new window
12.Khorramshahgol, R.、Moustakis, V. S.(1988)。Delphi Hierarchy Process (DHP): A Methodology for Priority Setting Derived From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37,347-354。  new window
13.黃燦煌(19930400)。交通肇事防治策略之研究。都市交通,69,38-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龍天立(1987)。交通行為問題歸因與對策之探討。運輸學會第二屆學術論文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克聰、周倩如(1996)。交通執法策略及方法之評估分析。八十五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新立(1995)。交通執法人員對道路行車安全意見調查之研究。八十四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振源、蕭再安(1993)。公共設施區位選擇之模糊多目標決策方法。中華民國第一屆FUZZY理論與應用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中央警官學校交通學系(1986)。交通警察執法績效之改進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廖景元(1982)。高速公路巡邏力對行車安全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國禎(1995)。酒醉駕駛問題現況分析與執法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俊宜(1995)。交通執法改善都市交通肇事問題之研究--以高雄市為研究區域(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家福(1989)。台北市交通違規行為分析與執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啟祝(1980)。影響高速公路安全巡邏排程制度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宗盛(1996)。高速公路交通執法強度與策略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紹勳、林秀娟(1993)。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松岡電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lpole, Ronald E.、劉瑞雪(1986)。統計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eldon, L. B.(1986)。Police Management of Traffic Accident Prevention Programs。Institute of Pol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new window
4.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