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職學生無法從事基層技術工作因素之探討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孫仲山郭鴻儀
作者(外文):Sun, Chung-shan
出版日期:1998
卷期:6:2
頁次:頁30-41
主題關鍵詞:職業教育人力培育教育改革Vocational educationManpower decelopmentEducation refor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0
  • 點閱點閱:21
     在基層技術人力缺乏,以及亟求教育改革的雙重背景因素之下,本研究經由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探討高職學校學生無法從事基層技術工作的因素。期望有助於瞭解學校系統的教育效能,對進行中的教育改革,提供實證性的參考資料。根據本研究的問卷調查,高職學校學生無法從事基層技術工作的因素,主要為個人與家長對升學的期望。其次,是學生個人認為,知識與技能還沒有達到就業的水準、對相關的職業不瞭解、及期望自行創業。對高職學校學生無法從事基層技術工作有影響,但是影響程度不高的因素,則包含家長認為不必急著找工作,以及基層技術工作多為重複性的工作,或者工作時間太長等社會因素。
期刊論文
1.Berdie, R. F.(1972)。Differential psychology as a basis of counseling。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3,76-81。  new window
2.Super, D. E.(1953)。A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st,8(5),185-190。  new window
圖書
1.林幸台(1993)。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4)。人力發展專案計劃。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1988)。人力規劃與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市: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文崇一(1989)。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大世紀:精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rg, W. R.、Gall, M. D.(1983)。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White Plains, New York:Longman。  new window
7.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清山(199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徐碧華(19960625)。上月失業率2.35%,九年來單月新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19960625)。景氣差,工廠歇業,勞工失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19960724)。頭路難找,擺攤成新興行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