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民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書刊名:公民訓育學報
作者:張秀雄
作者(外文):Chang, hsiu-hsiu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7
頁次:頁97-117
主題關鍵詞:公民教育心理學人文心理學政治社會化理論社會學習論發展階段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3
  • 點閱點閱:26
     心理學的發展對於人類文明的提昇有很大的貢獻,許多心理學的理論提供了公民教育的理論基礎,可以做為實施公民教育的參考。本文從人文心理學、社會學習論、發展階段論及政治社會化理論等四個方向,析論公民教育的心理學基礎。人文心理學標榜以人為中心,強調人文價值及人性尊嚴,重視人際關係及人生責任,主張教育應以人為本、個人應做自己的主宰,這種人性化的公民教育觀實為公民教育的發展所應遵循的方向。社會學習論重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認為人格與行為的發展是學習的產物,運用獎懲、模仿、觀察、示範、增強等原理,可以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為公民的人格養成及道德陶冶提供了有效的教 育方式。發展階段論認為個體在一般認知發展、道德認知發展及公民觀念發展等面向皆是循序漸進的歷程,每一個進程皆有特殊的發展目的與任務,實施公民教育無論在設計課程內容、選擇教材及決定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皆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階段做不同的安排,社會化是終身的歷程,它是使個人從生物人發展成為社會人必經的過程。實施公民教育如果運用社會化的原理與方法較為有效,而學校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最有影響力的媒介,蓋因學校的公民教育能夠針對教育目的,有計畫的傳遞優良的文化傳統,公民生活知識及理想的社會價值觀,以培養社會所期望的良好公民。要之,心理學的理論很多,每一種理論和公民的培育 均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原則,能使公民教育的實施事半功倍。
期刊論文
1.沈六(1996)。公民發展與教育方法。國立台灣師大公民訓育學報,5,7-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yer, B.(1984)。Improving thinking skills--practical approaches。Phi Delta Kappan,85(8),556-560。  new window
3.Dynneson, T. L.、Gross, R. E.(1985)。An Eclectic Approach to Citizenship: Developmental Stages。The Social Studies,76(1),23-27。  new window
4.張秀雄(19950800)。民主的學習理論與歷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2)=32,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照雄(1985)。當代美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六(1994)。道德發展與行為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內涵及實施成效。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awson, Richard E.、Prewitt, Kenneth(1969)。Political Socialization。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  new window
6.Engle, S. H.、Ochoa, A.(1988)。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7.張春興、林清山(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ndura, Albert(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堅厚(1983)。心理學與公民教育。明日的公民教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茂發(1985)。公民教育與心理建設。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台北:台灣省教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ess, R. D.、Torney, J. V.(1970)。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n。Political Socialization。New York:Atherton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