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伐時期的佛化運動--以唐生智、馮玉祥為主的討論-
作者:侯坤宏
書刊名: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朱文原 (編輯)
頁次:351-413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國史館
主題關鍵詞:佛化運動唐生智馮玉祥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王見川(19990200)。張宗載、甯達蘊與民國時期的「佛化新青年會」。圓光佛學學報,3,325-3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醒(19350100)。十五年來教難之回顧。海潮音,16(1),10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志宏(20111100)。北伐期間地方社會的革命政治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6,85-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240904)。《泰戈爾與佛化新青年》新書出版。佛音,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220201)。「人的」佛教社宣言。佛化旬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26)。日本佛化新青年會之緣起。佛音,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50302)。北京佛化新青年協會代表張宗載宣言。佛音,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西安釋、道兩界擁護馮玉祥佈告。佛光社社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230129)。佛化新青年的覿面。佛化新青年,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231010)。佛化新青年會對於世界人類同胞所負的八大使命。佛化新青年,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270216)。兩湖佛化聯合會成立大會盛況。佛化新聞週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221206)。豫湘各省宗教財產之厄運。佛學旬刊,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化聲(19221028)。佛化前途與我國的國民性。新佛化旬刊,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太虛(19240702)。佛教化的世界宗教學術觀。佛化新青年,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慧保(1926)。佛化新軍人。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佛化新青年世界宣傳隊(19240324)。佛化新青年世界宣傳隊十化圓滿宣言書。佛音,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志真(1934)。陜西七年來的佛教。佛化隨刊,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明真(19330724)。南嶽通信。現代佛教週刊,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河南佛教民眾旅蘇同鄉會三空(1928)。上馮煥章總司令書。晨鐘特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法幢(1928)。帝制時代遺留在佛教中的污點。現代僧伽,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大圓(19350100)。十五年來中國佛法流行之變相。海潮音,16(1),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寄遙(19311210)。卷首贅言。佛化隨刊,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宗載(1926)。三十自序歌。佛音,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伯達(1927)。震旦佛教存亡問題之研究。晨鐘特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維東(19231110)。佛化新青年的說明。佛化新青年,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無憂生(19270429)。湖北佛化聯合會成立記。大雲月刊,1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270331)。兩湖佛化聯合會成立宣言。四川佛教旬刊,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29)。河南省武安縣佛教會傳有為武安各處寺廟多被地方人任意破壞請再轉請河南省政府飭武安縣出示保護文。中國佛教會公報,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928)。河南省政府處置寺廟田產通令二。晨鐘特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928)。河南省政府處置寺廟田產通令三。晨鐘特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927)。長沙軍界舉行大皈依。大雲佛學社月刊,9(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926)。長沙軍界舉行大皈依。心燈,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270219)。長沙軍界舉行大皈依。四川佛教旬刊,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270318)。唐生智反對侵提寺產。大雲月刊,1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26)。唐生智軍中之佛法宣傳隊。心燈,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9270301)。唐生智軍中之佛法宣傳隊。四川佛教旬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27)。唐生智軍中之佛法宣傳隊。佛化策進會會刊,2,112-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270429)。唐總指揮提倡佛化。大雲月刊,1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26)。湘省長宏揚佛法之實況。東方文化,2,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280309)。湘省統一佛化之風潮。佛化旬刊,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27)。湘省統一佛化之新潮。大雲月刊,16(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27)。湖北民眾佛化協會宣言。大雲月刊,1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928)。湖北發還沒收廟產通令。大雲佛學社月刊,17(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1928)。湖南平江馬日浩劫之呼籲。大雲佛學社月刊,2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1929)。湖南永興縣玉泉寺通定等為劉文治等強奪該僧業產事請求轉呈國府制止并令飭將被奪寺產發還文。中國佛教會公報,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19270429)。湖南佛化會要求參加省民會議。大雲月刊,1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19270216)。湖南佛化會游街運動盛況。佛化新聞週刊,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1927)。湖南統一佛化潮。楞嚴特刊,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19270301)。湖南僧尼大結合:佛化運動與三民主義。四川佛教旬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19260415)。馮玉祥軼事一則。良友,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19270614)。馮總司令主張信教自由之電文。大雲佛學社月刊社刊,1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馮玉祥(1928)。國民軍聯軍總司令佈告(聯字第一號)。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甯達蘊(1923)。佛化與新生活。佛化新青年,1(1),1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遐暉(19280316)。閩南佛學院近訊。現代僧伽,2,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慧廷(1926)。炮火聲中之漢口佛教會。心燈,14,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豫僧留學團、能信(1928)。上馮煥章總司令書。晨鐘特刊,3,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靜觀(1926)。中華全國佛化新青年會小史。佛音,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迦太虛(19240602)。希望老詩人的泰戈爾變為佛化的新青年。佛化新青年,2(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鐵峰(1928)。馮玉祥遊棲霞對僧人演說之評論。觀宗弘法社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靈華(19230910)。世界大革命與新佛化。新佛化旬刊,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靈華(19240504)。為「佛化新青年世界宣傳隊」委員長張君宗載邵君福宸暨諸委員出發宣傳佛法普告全球人士文。佛化新青年,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葉惠芬(1993)。唐生智與北伐時期政局的轉變。第二屆中華民國專題討論會。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葛壯(1999)。宗教和近代上海社會的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運喜(2006)。中國佛教近代法難研究(1898-1937)。臺北:法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之鏞(1952)。民國財政檢論。臺北: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樂觀(1977)。六十年行腳記。台北:海潮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郁雅(19990000)。北方報紙輿論對北伐之反應:以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為代表的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鳴(2008)。武夫當權--軍閥集團的游戲規則。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品仙(1975)。李品仙回憶錄。臺北:中外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燦騰(1993)。太虛大師前傳(1890-1927)。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燦騰(1997)。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芳上(19940000)。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釋印順(1994)。成佛之道。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廷以(1980)。近代中國史綱。臺北:北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侯坤宏(20090000)。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臺北:法界。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卿友(1990)。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誌。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齊錫生、楊雲若、蕭延中(1991)。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雲漢(1973)。從容共到清黨。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廷以(1984)。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國革命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1983)。馬日事變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方祖猷(2011)。寶靜法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印順法師(1991)。太虛大師年譜。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何智霖(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智鵬、譚水陽(2006)。將軍的淒涼:國民黨一級上將的最後結局。北京: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徐蓀銘(1998)。世紀佛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馬五(1964)。人鑑及新官僚的嘴臉。臺北: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夏年(2006)。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目錄索引。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柳純(2009)。吳立民傳奇人生:孤兒--佛教徒--革命青年--唐密大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葉曙明(2010)。中國1927•誰主沉浮。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煜(2007)。儒將馮玉祥日記選評。香港:香港國際學術文化資訊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呂宏軍(2002)。嵩山少林寺。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呂建福(2011)。中國密教史(三):五代至近代密教的流傳。空庭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宋斐夫(1994)。湖南通史:現代卷。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少兵(2001)。民國時期的佛學與社會思潮。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阿里夫•德里克、翁賀凱(2005)。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斯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溫玉成(2010)。少林史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羅昶(2007)。《時代》上的中國面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江燦騰(1992)。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蔣永敬(1981)。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國。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江燦騰(20010000)。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檔案,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太虛。菩薩學處,http://book.bfnn.org/books/084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伏•孟•普利瑪科夫、王啓中、呂律(1977)。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中國內戰志願兵回憶錄 (1925-1926)。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亞•伊•趙列潘諾夫、王啓中、呂律、楊若晨、吳文翔(1976)。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1926-1927)。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伊•嘉珊寧、王啓中(1977)。加倫將軍總顧問室(1925-1927)。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西梁科娃‧阿吉莫娃、王啓中、呂律合(1976)。中國兩年回憶錄 (1925-1927)。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太虛法師。佛化青年之模範。太虛大師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鏡宙。夢痕記。菩提樹。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基民(1993)。化名王牧師的董健吾。中共地下黨現形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法舫(2011)。從武昌佛學院到世界佛學苑--在武院成立廿六周年紀念會講。法舫文集。北京:金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禮賢(1981)。兩湖與江西的赤禍。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國。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唐大圓。三民主義的佛化與佛化的三民主義。佛法與三民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知行。西北軍練兵的一些特點。陜西文史資料精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碧梧(1981)。共產黨宰割下的湖北現況及其主義政策之失敗。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國。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其奎(2005)。論馮玉祥治軍思想的演變。切問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覺人(2006)。什麼是佛化世界。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釋太虛。太虛自傳。太虛大師全書:文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釋太虛。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太虛大師全書:文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