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性生命的離散-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的自傳書寫研究
作者:謝孟琚
作者(外文):Meng-Chu Hsieh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彭雅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離散自傳後殖民Chi Pang-yuanNie Hua-lingLucy ChenDiasporaAutobiographiesPostcoloni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8
解嚴後,拜女性主義風潮之賜,臺灣女性自傳文本如雨後春筍相繼出版。自傳成了女性為自己發聲的最佳策略與方式,女性以透過真實自傳的書寫代替過去虛構的歷史,將以自己的話語敘說「她的故事」(her-story)。本文以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三位離散女作家的自傳為研究對象,瞭解作家離散的境遇與歷史時代的關係,並觀照比較三人離散的時空和交會之處。本文從「離散」概念與「後殖民」理論展開論述,透過自傳文本的離散脈絡,瞭解女作家的「生命史述」,以及達成自我定位的意義。
首先,「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界定東、西文化的女性自傳,並整理前行研究的成果,說明本文寫作的構想。接著「蘊育:抗戰~六O年代文學的啟蒙與發展」說明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文學蘊育的過程;戰後臺灣的文藝政策與一九五O、六O年代的文藝思潮對臺灣文學發展的影響,為後文論述做奠基的工作。
論文主題,從離散(diaspora)的根(root)與路徑(routes)概念,開展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離散的境遇,透過地方的再現與創造,彰顯生命地圖與生命型態。無論是「被迫」或「主動」的離散,從中瞭解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生命旅程中理想的「召喚」,並透過想像、建構自己的烏托邦,從追尋烏托邦的過程,提昇自己的理想與價值。
進而,採後殖民理論研究齊邦媛、聶華苓與陳若曦三位女作家,透過家族史與生命史交錯大歷史的書寫,補述中國近代史原貌,建構庶民的歷史。解嚴之後,三位作家在臺灣政治環境與社會型態改變下,重構自己的身分認同。進一步分析,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運用敘事話語,透過權力的本身,找到發聲的位置;並敘說自己對臺灣文學的貢獻,進而展現生命的高度,達成女性主體的自我定位。
最後,歸納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三位女作家自傳書寫的類型,與離散回返的路徑,並論及未來研究仍可深化的空間。
Since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and the rise of Feminism,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women’s autobiographi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aiwan.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is considered the best strategic tool for a woman to make herself heard. By truthfully writing about themselves, the female writers are replacing the once predominant, often fabricated histories with their personal tales—that is, narrating the “her-story” in their own words. This essay concentrates on the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by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delves into the writers’ circumstances in the Diaspora and how they reflect the tim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Diaspora” and “Postcolonialism” being its main methodologies, this essay aims to learn the female writers’ “narratives of life” and how they position themselves in an autobiographical, diasporic context.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essay.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author’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goals, and defines the features of women’s autobiographies respectively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also reviews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esents the writing concepts. Chapter 2 “Cultivation: Literary Enlightenment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1960s” tells how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developed their literary senses, and how literature-related policies in post-war years and the trend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nfluenced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se findings serve as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nsuing chapters. Chapter 3 “Forced Exile: A Manifestation of Life’s Map” shows the lives of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following the roots and routes of Diaspora. Here, life’s maps and forms are manifested by re-presenting and re-creating “place.” Chapter 4 “Pursuits: Callings from Utopia” studies the “callings” for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as they take their life’s journeys. By imagining, constructing and pursuing one’s Utopia, personal ideals and values may be improved. Chapter 5 “Mending History: Constructing Folk History” suggests that Chi Pang-yuan and Nie Hua-ling attempt to retrieve what has either been omitted or neglected in official histories through the writings about their family’s past, in addition to constructing women’s everyday history. This chapter also delves into how the three writers reconstructed their identities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when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evolved along. Chapter 6 “Positioning: Finding a Stance on which Women Speak for Themselves” analyzes the narratives which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use, so a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find a stance and speak for themselves through empowerment, and even list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It is in this way they express the depths of their lives while discovering their female subjectivity. Chapter 7 “Conclusion” respectively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by Chi Pang-yuan, Nie Hua-ling and Lucy Chen. This chapter also acknowledges the virtues of this genre, while pointing out the topics worth further study.
一、中文專書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中國: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黃錦樹:《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王潤華:《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出版,2004年。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白先勇等著:《現文因緣》,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百年史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何卓恩:《《自由中國》與臺灣自由主義思潮:威權體制下的民主考驗》,臺北:水牛出版社,2008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出版,2005年。
吳宗翰:《西藏問題研究視野下的中國認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ISBN 9789860278057,2011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李有成:《在理論的年代》,臺北:允晨出版社,2006年。
李有成:《離散》,臺北:允晨叢刊,2013年。new window
李歐梵著,林耀德編:〈中國文學的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沈從文:《從文自傳》,重慶:重慶出版公司,1986年。
周昌隆:《新思潮與新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年。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臺北:里仁書局出版社,2004年。
林幸謙著:《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林積萍:《現代文學新視界》,臺北:讀冊文化,2005年。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林耀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邱燮友、謝冰瑩等編:《新譯論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82年。
柏楊編:《對話戰場》,臺北:林白出版社,1990年。
胡茵夢:《死亡與童女之舞-胡茵夢自傳》,臺北:方志出版社,1991年。
胡適:《傳記文學》,中國:河北出版社,1999年。
胡纓、季家珍:《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范麗卿:《天送埤之春》 ,宜蘭:宜蘭縣史館出版,2012年。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 第六卷》,廣州:花城出版公司,1991年。
馬全忠著:《中華民國百年紀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馬森:《大陸啊﹗我的困惑》,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1年。
高明士主編:《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9年。
康寧祥:《臺灣‧打拼》,臺北:允晨出版社,2014年。
張新穎:《文學的現代記憶》,臺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張聖誦:《臺灣文學評論》,第三卷第三期,2003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篇〉《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梁啟超:《李鴻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梅家玲主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許俊雅編:《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出版社,2000年。
陳大為、鐘怡雯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文學專題Ι:文學思潮與論戰》,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6年。
陳正茂、林寶琮、林世宗編著:〈中華民國在臺灣-從光復到六0年代〉《臺灣史》,臺北:新京出版社,2008年。
陳正茂、林寶琮編:《中國現代史:含《臺灣開發史》》,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2005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new window
陳岸瑛、陸丁:《新烏托邦主義》,臺北:揚智出版社,2001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述及其周邊》,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 (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劉亮雅等著:《臺灣現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政彥:《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五、六0年代臺灣現代詩運動》,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
陳若曦:《七十自述-堅持.無悔》,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陳若曦:《我鄉與他鄉》,臺北:九歌出版公司,2011年。
陳若曦:《重返桃花源》,臺北:草根出版公司,2002年。
陳若曦:《慧心蓮》,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陳慕真主編:《心靈的跨越與回歸-府城講壇2010》,台南:國立臺灣國家文學館,2011年。
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發展史》,中國:語文出版社,2012年。
陸丁:《新烏托邦》,臺北:揚智出版,2001年。
曾桂娥著:《烏托邦的女性想像》,上海:上海出版社,2012年。
華路遠編:《中國百科-介紹人文風情與地理景觀》,臺北:漢宇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
辜顏碧霞著,邱振瑞譯:《流》,臺北:草根出版社,1999年。
黃長玲、顏厥安、蘇芊玲、陳昭如:〈女權運動與自由主義思潮對話〉收於錢永祥總編,《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new window
黃華:《權力,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肇珩:《記者黃肇珩-記者生涯與真實人生》,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
黃錦樹、張錦忠主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黃錦樹、張錦忠主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楊千鶴:《人生的三稜鏡》,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楊正潤:《現代傳記學》,中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中國: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楊家駱編著:《史記今釋》,臺北:正中出版社,1994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葉維廉:《聯合副刊三十年大系/評論卷3》,臺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翟振明、荒林:《撩開你的面紗:女性主義與哲學的對話》,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臺灣文學》,臺北:人間出版社,2007年。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9年。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編著:《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齊邦媛編著:《洄瀾》,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社,2014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收於陳建忠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劉亮雅、舞鶴等二十人:《想像的壯遊》,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年。
劉曉:《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 臺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蔡維民:《心靈哲學導論》,臺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
蔣碧微:《蔣碧微回憶錄 第一部:我與悲鴻》,臺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鄭永孝:《陳若曦的世界》,臺北:書林出版社,1885年。new window
鄭欽仁:《臺灣國家論》,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蕭曼青:《像我這樣的母親》,臺北:健行出版社,1996年。
駱芬美:《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 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臺北:時報出版社,2015年。
應鳳凰:《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臺北:前衛出版社,2012年。
應鳳凰:《聶華苓(1925-)》,台南:國立台南文學館,2012年。
聯合報副刊編輯:《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發型出版,2004年。
鍾明宏:《一九四六‧被遺忘的臺籍青年》,臺北:沐風文化出版社,2014年。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灣放逐文學初探》,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3年。new window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的想像》,臺北:立緒文化出版,1997年。
聶華苓:〈爐邊漫談〉,收錄於柏楊編《對話戰場》,臺北:林白出版社,1990年。
聶華苓:《三生三世》,臺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
聶華苓:《三輩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臺北:大林出版社,1977年。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出版社,1997年。
聶華苓:《鹿園情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魏天真、梅蘭:《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導論》,中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蘇雪林:《浮生九四》,臺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
蘇雪林:《棘心》,臺北:光啓出版社,1977年。
顧燕翎等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文秀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二、西文譯著
Chris Barker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實踐與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
Jeff Lewis著,邱誌勇、許夣芸譯:《細說文化研究基礎》,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8年。
Kathryn Woodward 著,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8年。
Linda Mc Dowell著,徐台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Nancy Shuker(南茜.修柯爾)著,董佩琪譯:《金恩博士》,臺北:鹿橋出版社。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尤薩,趙德明譯:《給青年小說家的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但丁原著,曾一鋒編譯:《神曲》,臺北:晨星出版公司,2003年。
佩吉‧麥克拉肯著,艾曉明、柯倩婷副主編:《女權主義理論讀本》,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查德羅著,章君玫譯:《母職的再生產》,臺北:書林出版社,2003年。
約翰.伯格、尚.摩爾著,張世倫譯:《另一種影像敘事》,臺北:臉譜出版社,2009年。
班納迪克‧安德生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散布》,臺北:時報出版社,2010年。
理查德•克里斯普 、里安農•特納著,趙德雷、高明華譯:《社會心理學精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傅柯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戒—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富蘭克林著,陳冬譯:《富蘭克林自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3年。
湯瑪.斯摩爾著,宋美王華譯:《烏托邦》,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菲力浦‧熱奈特(Philippe Lejeune)著,楊國正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01年。
薩依德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11年。
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薩依德著,彭淮棟譯:《鄉關何處》,臺北:立緒出版社,2010年。
薩依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
薩依德著,薛絢譯:《世界文本批評者》,臺北:立緒出版社,2009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視.攝影札記》,臺北:台灣攝影,1997年。
三、西文部份
Albert E. Stone, “Autobiography and American Cultural”, American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Newsletter, 12(Winter 1972), pp. 27-28.
Alexander Plutarch, “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 Transl. by John Dryden, (New York: Modern, 1932).
Andre Maurois, “Aspects of Biography”,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7).
Avtar Brah, “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London: Routledge, 1996).
Estelle C. Jelinek ed., “Women’s Autobiography: Essays in Critic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x-xi.
Estelle C. Jelinek, “Introduction: Women's Autobiography and the Male Tradition”, in Estelle C. Jelinek ed., Women's Autobiography: Essays in Critic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Estelle C. Jelinek, “The Tradition of Women’s Autobiograph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Boston: Twayne Publisher, 1986).
George Misch, “A History of Autobiography in Antiqu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Harold Nicolson, “Practice Biography”, James L. Clifford, ed., Biography as an Art: Selected Criticism 1560-196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James Olney, “Autobiography and the Cultural Moment”, Autobiography: Essays Theoretical Critic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24-25.
Jing M. Wang, “When “I”was Born: Women’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 (Madison: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2008).
John Docker, “1492: The Poetics of Diaspora”,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John Dryden, “Plutarch's Biography”, J. L. Clifford, ed., Biography as an Art: Selected Criticism 1560-196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Laura Marcus, “Auto/biographical Discourses:Criticism﹐Theory﹐Practice”, (Manchester:UP, 1994).
Leigh Gilmore, “Autobiographics: A Feminist Theory of Women’s Self-representation”, (Ithaca: Cornell UP, 1994).
Sidney Le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85).
Sidonie Smith, “A Poetics of Women’s Autobiography: Marginality and the Fiction of Self-represent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Stephen Spender, “Confession and Autobiography,” in James Olney ed., Autobiography: Essay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0), pp. 120.
Stuart S.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Jonathan Rutherford ed., (London: Lawrence& Wishart, 1990).
William Safran, “Deconstructing and Comparing Diasporas”, Identity and Religion: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Ed. Waltraud Kokot, Khachig Tölölyan and Carolin Alfonso,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9-30.
四、學位論文
呂姿穎:《「謝雪紅」書寫中的形象轉化與性別論述—以《我的半生記》、《謝雪紅評傳》與「自傳小說」為分析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麗華:《再現的自我與自我的再現--臺灣解嚴後的女性自傳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阮愛惠:《九0年代臺灣女性自傳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研究-從《失去的金陵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班,2010年。
林唯莉:《女遊與女性自傳式書寫中的家國語藝─以《逆旅》、《漫遊者》、《海神家族》為分析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洪珮菁:《近代中國女性自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許君如:《多重觀照下的人生旅次-陳若曦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香玫:《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觀點的語藝批評》,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馮睿玲:《聶華苓《桑青與桃紅》中的空間書寫》,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趙慶華:《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和敘事認同》,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論文,2013年。new window
藍玉婷:《論個人式寫作:重建弱勢團體女性自傳之主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五、中文期刊
白先勇等:《現代文學》,第25期,1965年。
《傳記文學》,第九十卷第三期,2007年3月。
中川定久著,李樾譯:〈盧梭‧斯湯達爾與自傳〉,《當代》,第55期,1990年11月,頁35-41。
方耀乾:〈是意識型態抑是不學無術?臺語文學Ti「臺灣文學史」缺席的原因探討〉,《海翁臺語文學》,第42期,2005年6月,頁10-32。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頁147-184。new window
朱東潤:《文史雜誌》,第1期,1994年。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26 卷第 4 期,1997年9 月,頁133-150。new window
吳博仁:〈再探一九七O年代初期之保釣運動:中華民國政府之視角〉,《史耘》,第15 期,2011年6 月,頁133-174。
李歐梵、吳新發譯:〈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史的研究兼比較〉,《現代文學》,副刊第十四期,1981年6月, 頁7-33。
李麗華:〈女性自傳文學的書寫意識與書寫特質-以李清照「金石錄後序」為剖析文本〉,《和學論壇》,第二輯,2003年6月,頁13-20。
柯小菁:〈中評介When “I” was Born: Women’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297-307。
美麗島雜誌:《美麗島雜誌》,第一期創刊號,1997年9月。
夏濟安編:〈致讀者〉,《文學雜誌》,第一卷第一期,1956年9月。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兼論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臺灣文學研究期刊》,創刊號,2006年9月,頁61-102。new window
賴信真:〈書寫女性生命-簡介已出版之臺灣漢人女性之自傳或回憶錄〉,《臺北:臺灣史料研究》,第11期,1998年5月,頁14-22。new window
羅久蓉:〈中國近代女性自傳書寫中的婚姻、愛情與政治〉,《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5期,2007年12月,頁90。new window
六、電子媒體
〈伊莎朵拉‧鄧肯〉,http://zh.wikipedia.org/zh-tw,2013年5月15日檢索。
〈李敖說「二二八」-陳儀將軍之死〉(李敖有話說,鳳凰網),http//:blog.udn.com/eeeyeahong/183084,2015年7月10日檢索。
〈威廉.華爾華茲〉,http:// zh.wikipedia.org/zh-hant/,2012年5月15日檢索。
〈紀實文學的門戶清理與分類標準〉,http://www.xzbu.com/5/view-1333102.htm,2014年4月15日檢索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4年7月8日檢索。
〈時與潮〉,http://www.hudong.com/wiki/,2014年4月15日檢索。
〈雪萊〉,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4年7月29日檢索。
〈解嚴以來文學〉,《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www. taiwanpedia.culture.tw,2013年3月11日檢索。
〈臺灣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公共電視,http//:web.pts.org.tw/~web01/female/w4.htm,2015年3月20日檢索。
〈齊世英〉,http://.zh.wikipedia.org/zh-tw/,2013年4月15日檢索。
伍爾芙(Virginia Woolf),《新傳記》,http://www.baike.com/wiki/,2013年4月15日檢索。
朱崇儀,〈女性自傳批評:理論與實踐間的罅隙-以吉摩爾為例〉,http://benz.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022/022-chu.htm,2013年5月13日檢索。new window
宋明煒,〈流亡的沉思:紀念薩依德教授(1935-2003)〉,《世紀中國》,http://philosophia.blogchina.com/host/193825.htm,2011年7月6日檢索。
楊照,〈台大最大,台大獨大〉,http://tw.myblog.yahoo.com,2013年7月8日檢索。
劉政洲、鄧曉慧著,〈二O世紀三O年代雜誌年興起的歷史背景與研究〉,http://media.people.com.cn,2015年7月10日檢索。
線上英漢字典,http://www.cdict.net/q/Diaspora,2013年7月6日檢索。
鄭美里,〈在「神/人」、「罪/善」中的我 比較中西自傳裡自我的再現與人觀〉,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143,2015年5月10日檢索。
謝昶易、詹維耕,〈掌握江南案錄音,張安樂震驚台美〉,(華視新聞報導),(news.cts.com.tw/cts/politics/201306/201306301269003.htm,2015年5月30日檢索。
蘇偉碩,〈分裂主體之想像界:國族的想像與想像的國族〉,http://blog.udn.com/wernersu58/2371350#ixzz1cnYS4MHJ,2014年11月6日檢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