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卓吾與晚明佛教思想及對其「狂禪」的批評-
作者:江燦騰
書刊名: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
頁次:323-399
出版日期:1998
出版項:臺北:南天
主題關鍵詞:李卓吾佛教思想狂禪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江燦騰(19870900)。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1,189-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久須本文雄(1942)。王陽明の思想と六祖法寶壇經。禪學研究,37,132-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田芳雅(1987)。明代における福建の仏教。仏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17,111-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水泰次(1929)。明代にねける佛道の取締。史學雜誌,40(2),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古清美(1979)。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麗月(1984)。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田聖山、吳汝均(1983)。中國禪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荒木見悟(1979)。仏教と陽明学。東京:第三文明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夫之(1976)。讀通鑒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贄(1984)。續焚書。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印順(1983)。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亭林(1971)。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澤(1949)。儒家叛徒李卓吾。上海:華夏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謙之(1957)。李贄--十六世紀中國反對封建思想的先驅者。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容肇祖(1987)。明代思想史。臺北:台灣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野口善敬(1972)。禪餘內集禪餘外集題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竺沙雅章(1982)。中國佛教社會研究。京都:同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部肇一(1986)。増訂中国禅宗史の研究--政治社会史的考察。東京:研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友蘭(1966)。中國哲學史。香港:成元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狄百瑞、李弘褀(1983)。中國自由的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卓吾(1982)。初潭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荒木見悟(1972)。〈西方合論〉解題。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印順(1984)。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龍樹(1983)。中論。臺北:大藏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忽滑谷快天(1969)。禪學思想史。東京:名著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支那(1967)。史傳部。臺北:中國佛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釋株宏(1983)。蓮池大師全集。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溝口雄三(1985)。李卓吾。東京:集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釋顯珠(1982)。維摩詰經講義錄。臺北:普門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釋幻輪(1975)。釋鑒稽古略續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印順(1985)。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釋聖嚴(1982)。戒律學綱要。臺北:天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江燦騰(1984)。王陽明與禪。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侯外廬(196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荒木見悟(1984)。陽明学の開展と仏教。東京:研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卓吾(1984)。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釋法海(1978)。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毛凌雲。凈土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韋政通(1981)。中國思想史。臺北:大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宗周。劉子全書。臺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顧憲成。小心齋札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66)。神宗實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釋真可。紫柏尊者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何國銓(19870000)。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宗密禪教一致理論與判攝問題之探討。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釋聖嚴(1987)。明末佛教研究。臺北市:東初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荒木見悟(1978)。明代思想研究。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煜(1981)。明清思想家論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嵇文甫(1934)。左派王學。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嵇文甫(1944)。晚明思想史論。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勞思光(1980)。新編中國哲學史。友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黃仁宇(1985)。萬曆十五年。食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江燦騰。明代佛教經濟初探--以賦役制度的影響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71)。朱子聖學考略十卷提要。台北:台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竺沙雅章(1984)。明代寺田について。明清時代の政治と社會。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0)。我國學術界對李贄的思想和著作進行研和整理。明清史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龍文彬(1960)。明會要。歷代會要。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澤厚(1986)。宋明理學片論。中國古代思想論。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