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明末清初論「意」的形下趨向談明清義理學的轉型
作者:王和群
作者(外文):He-Qu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文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王船山明清義理YiWillvijnanaWang Chuan-ShanConfucian Philosoph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3
本文試圖從明末清初「意」的概念來證顯宋明理學與清學二者義理的連續關係,進而釐清自梁啟超以來,思想史對理學與清學斷裂關係的解讀,事實上並不符合明清義理發展的趨勢。
理學與清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價值歸趨,理學重視形上,清學重視形下,因此若要證明二者間為一連續的發展關係,就必須從形上到形下價值轉向的問題著手。明末的學術困境表現在無法紓解形上與形下層產生的緊張關係,在心性議題方面,因陽明「四句教」前二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衍生出心與意在「心體意用」架構下的質變問題,故有陽明後學主張去掉形下之意,以維護心體的至善。但如此一來,便極易流於空談本體,無法下貫於經驗世界之玄虛。學者為了解決「意」介於形上本體與形下發用所產生的矛盾,必然會走向「意」之體用一如的哲學模式。明末開顯這種貫通形上形下,體用為一的思想體系,在主流學術有劉蕺山的「主意說」,另外就是佛教以意為識,明末四僧的「主識說」。
明末劉蕺山的「主意說」,高度闡揚理學形上本體思想,「意」不僅是本體,同時也是發用,此說解決了傳統理學在「心體意用」架構下造成形上與形下對立的矛盾,可視為形上體用一如之哲學範式。從蕺山弟子梨洲與乾初對蕺山「主意說」的諍論,可以看出蕺山「歸顯於密」形上化之義理思想,在當時重視形下經驗的學術界,很難為一般學者所了解,此亦是蕺山「主意說」在清初發展困難的主因之一。
四僧「主識說」的哲學架構在性相會通的哲學基礎上,由一念心開出真如門與生滅門,能避免形上本體與形下意識所造成的對立性,同時保住三千世間法的差別相,為從形下論本體的學說提供一條可行途徑。船山的「主志說」即是受到明末「主識說」的影響,從「志」、「意」等概念到「心自有心之用,意自有意之體」的哲學架構,其義理取徑自「一心開二門」與「第七識」與「第六識」之體性,以第六意識具染、淨二種特質,由此開展出經驗世界之種種差別相。並藉由轉化第七識的染汙我執義,使其成為經驗層面意識發動背後的實然善體,貞定了形下經驗層面的發動。船山的「主志說」,彌補理學向來忽略現象層面,過於強調「德性」先於「智性」,將主體對經驗層面的認知,全收攝入道德價值判斷的體系內的問題。在「心自有心之用,意自有意之體」的體用架構中,船山由「志」論「心」的道德能動力,由「識」論「意」對現象界的認識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理學的「主德」與清學的「主智」思想,在此有了交會。
清初李光地「主意說」,兼採宋明理學諸家之說,榕村雖言「意為心之主」,但其所言之「心」、「意」皆為形下發動,故其「主意」之意是初心,是「理即性」之事理,而非如蕺山所說的形上本體義。榕村又云:「心之發用謂之情,情之營度謂之意」,由此可見,清初理學雖然不脫宋明理學範疇,但其概念已有轉滑至形下層之傾向。
王船山和李光地,或取徑佛學,或薈萃前賢諸說,為重形下、重經驗發用,重智重情的清學,立下一貫通形上形下的學理體系。而船山的「志」、「識」之辨,更可視為一轉型的典範。從兼合形上形下而言,船山直接以「意」論「心」的活動性,使「意」的主體能動性更明顯。從明末清初論「意」的形下趨向,到清中葉的「重情」思想,顯示義理發展的重點已從宋明理學所謂的本體之「心」轉向強調主體意念、活動與事物之關係的「志」、「意」、「情」之上。「意」在明清思想史所代表的意義,在於它是上承宋明理學的心性論,下開清學重情思想的重要關鍵,反映出明清義理學由形上到形下的一貫發展脈絡。就此一面向而言,清學之與宋明理學,是思想的繼承與轉化,乃連續性的關係,而非斷裂後的重構。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ontin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studies of Qing from the concept of “Yi” around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Furthermore, it will clarify that the History of Ideas’ interpret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and studies of Qing, since Qichao Liang, does not in fact mee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ctrin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studies of Qing is their values. Neo-Confucianism focuses on metaphysics while the studies of Qing value physics.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ve the continuous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change in values of metaphysics to physics needs to be addressed first. The academic predicament of late Ming Dynasty is found in its inability to rel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In terms of mind, the first two sentences of Yangmingism Four Aphorism, “There is no good or evil in truth, but in Yi” have de-rived the qualitative issu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rt as the noumenon and “Yi” as the function. Therefore, people after Yangmingism have claimed the removal of phys-ic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good in truth. However, it is easy to become an empty on-tology and as a result be unable to come down to the mystery of empirical world.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risen as “Yi” is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scholar will be partial to the Yi’s philosophical pattern of oneness in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is pattern developed in late Ming Dynasty is seen in Liu Ji-Shan’s mainstream phi-losophy,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Another example is found in late Ming’s Buddhism, “taking vijñāna as the first principle”.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by Liu Ji-Shan highly expounded and propa-gated the metaphysics ontology of Neo-Confucianism. “Yi” is not only the substance, it is also the function. This theory 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arisen the heart as the noumenon and “Yi” as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Neo-Confucianism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It can be seen as a philosophical pattern of oneness in substance and function. From the arguments against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by Ji-Shan’s students, Li-Zhou and Qian-Chu,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dea of “returning from exoteric to esoteric teachings” was hard to be understood by common scholars at the time, when physics was valued. This wa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Ji-Shan’s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in early Q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philosophical structure of “taking vijñāna as the first princi-ple” by the Four Monks, the one moment of mind creates the two gates of mind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r beginning and end. This can avoi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taphysic ontology and physics, protec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Thou-sand Realms in a Single Moment of Life. This has provided a road for physics ontol-ogy. Chuan-Shan’s “taking will as the first principle” was influenced by “taking vi-jñāna as the first principle” from late Ming, which changed from the concepts of will and Yi, to “the heart has its own functions and the Yi is its own substance”.The theory comes for “the citta creates two gates”, “manas conscious” and “mano-vijñāna con-scious”. The “mano-vijñāna conscious” holds properties of impurity and purity, which open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mpirical world. And through changing the “manas con-scious” impure egocentrism and making it the real goodness behind that sets the mind of the empirical aspect in motion and steadies the act of physics empirical aspect. Chuan-Shan’s theory compensates for Neo-Confucianism’s neglecting of the phe-nomenon aspect, excess emphasis on “virtue” over “wisdom”, and its full intake of the knowledge of empirical aspect into the system for moral value judgments.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rt has its own functions and the Yi is its own substance”, Chuan-Shan’s virtue views of “will” on “heart” and “vijñāna” on “Yi”, complement each other. As a result, Neo-Confucianism’s focus on virtue and Studies of Qing’s fo-cus on knowledge has finally intersected.
Li Guang-Di’s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from early Qing Dynasty uses many theories of Neo-Confucianism. Although Rong-Cun stated, “Yi is the master of heart”, his “heart” and “Yi” both are of physics. Therefore, his actual meaning of “taking Yi as the first principle” was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heart and “truth is conscience”,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Ji-Shan’s metaphysics ontology., different from Ji-Shan’s metaphysics ontology. Rong-Cun also said, “the use of heart is emo-tions, and the use of emotions are Yi”. It is clear that although the Neo-Confucianism of early Qing was not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ong and Ming Dynasty, it is leaning towards the concept of physics aspects.
Wang Chuan-Shan and Li Guang-Di have taken the path of Buddhism to create a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system for the studies of Qing that focus on physics, empiri-cal aspects, wisdom and emotions. Also, Chuan-Shan’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will” and “vijñāna” can be seen as the model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Chuan-Shan made “Yi” dynamic role clearer by his view of “heart” on “Yi”. From the trend of “Yi” around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to the mid-Qing’s emphasis on “emo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focus of theory development has be shifted from Neo-Confucianism’s metaphysics ontology’s “heart” onto “Yi”, “will”, and “emotions”. The representing significance of “Yi”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during Ming and Qing is the fact that it applies on both Song-Ming Neo-Confucianism that focuses on heart and conscience, and the studies of Qing that focus on emotions. I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With respect to th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ies of Qing and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is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ought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reconstruction after fracture.
一、古代典籍

(一)儒家典籍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9月。
梁.蕭統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2004年3月。
宋.程頤、程顥,《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定,《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月。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4月。
宋.陸九淵,《象山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收錄於《中國基
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研發,合肥:黃山書社
出版,2009年10月。
宋.楊簡,《慈湖遺書》,《民國四本叢書》本,收錄於《中國基
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黃山書社
出版,2009年10月。
宋.楊簡,《慈湖詩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中
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黃山
書社出版,2009年10月。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明.王龍溪,《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書局,1970 年。
明.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編審,《劉宗周全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2月。
明.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4月。
清.陳確,《陳確集》,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1985年。
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清.魏裔介,《格物致知解》卷下,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湖南:嶽麓出版社,1988年2月。
清.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臺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清.王之春撰,汪茂和點校,《王夫之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4月。
清.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清.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4月。
清.毛奇齡,《大學證文》,臺北: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
文淵閣鈔本四庫全書景印(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九集冊),1979年。
清.李顒著,陳俊民點校,《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陸隴其,《松陽講義》,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湯斌,《湯潛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李光地,《榕村全集》,臺北:大西洋圖書公司,1972年。
清.李光地,《榕村集》,收錄於《中國基本古籍庫》,《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製作,合肥:黃山書
社出版,2009年10月。
清.李光地,《榕村四書說》,臺北: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文淵閣鈔本四庫全書景印(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九集冊),1979
年。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李清植,《李文貞公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顏元集》,北京:中華書
局,1987年6月。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清嘉慶十六年刻本,《中國基本古籍
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黃山書社出版,
2009年10月。
清.戴震:《戴東元先生全集》,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4月。
清.程易疇:《通藝錄》,1991年3月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據道光刊本影印,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館藏書。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4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紀昀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64年。
清.徐世昌等,《清儒學案》,臺北:燕京文化事業,1976年6月。


(二)佛教典籍

明.雲棲祩宏,《蓮池大師全集》1-4冊,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3
年3月。
明.紫柏真可著,錢謙益纂閱:《紫柏尊者別集》,《卍續藏經》127冊,
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
明.紫柏真可著,德清閱,《紫柏尊者全集》,《卍續藏經》126、127
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
明.紫柏真可著,德清閱,《紫柏老人全集》,臺南:和裕出版社,1998
年4月。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師夢遊集》一─四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1973 年6月。
明.蕅益智旭,《靈峰宗論》,臺北:佛教出版社,1976 年1月。
明.藕益智旭,《蕅益大師全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9年。
明.蕅益智旭,《四書蕅益解》,高雄:高雄凈宗學會,1993 年12 月。
清.楊文會撰,周繼旨校點,《楊仁山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0
年。
大藏經編輯委員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簡稱《大正藏》),臺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月。
新文豐編審部編,《新編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三)道家典籍

金.張元素,《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用藥式》校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
社,2005年1月。
元.滑壽輯,清.汪機續注,《讀素問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
明嘉靖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素問》,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明嘉靖
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今人專書(按照姓氏筆劃排列)

王邦雄等 2005 《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王孝廉 1987 《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臺
北,時報文化。
古清美 1990 《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皮錫瑞 2000 《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釋印順 2000.10《唯識學探源》,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2000 《淨土與禪》,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如覺 1997.10《唯識思想入門》,新店市:圓明出版社。
牟宗三 1970.09《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牟宗三 1983.10《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3 《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書局。
何冠彪 1991 《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吳汝鈞 1995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吳汝鈞 2000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台灣商務。new window
吳汝鈞 2002.10《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吳汝鈞 1992.07《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
吳信如 2008.05《唯識祕法─船山佛學思想探微》,北京:中國藏
學出版社。
吳立民、徐蓀銘合著 1992 《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
社。
呂澂 1998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
李紀祥 1992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余英時 1976.09《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
周芳敏 2009 《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縣:
花木蘭文化。
周兵 2006.12 《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
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林師安梧 1987.09《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出版社。
林師安梧 1996 《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
林聰舜 2009.09 《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縣:花木蘭new window
文化出版社。
釋法舫 1998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出版社。new window
侯外廬 1956 《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楚生 1988 《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胡發貴 2001 《王夫之: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
社。
胡元玲 2009.11 《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臺北,學生書局。
恒毓 2001 《佛道儒心性論比較研究》,《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
論典‧36》,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唐君毅 1979.02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新亞研究所。new window
唐君毅 1968.02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
所。
唐君毅 1977.09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0 《哲學論集》,《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夏清瑕 2001 《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
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高雄:大樹鄉,佛光
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荒木見悟 1978 《明代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
荒木見悟 2001 《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祩宏之研究》,臺北,
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衷爾鉅 1997 《大儒列傳王夫之》,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馬宗霍著,王雲五、傅緯平主編 1966 《中國經學史》,臺北:商務
印書館。
張西堂 1972 《王船山學譜》,臺北:商務印書館。
張立文 2001.12 《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
版社。
張師麗珠 1999.05《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
張師麗珠 2003 《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
仁書局。
張師麗珠 2007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
張念誠 2010.03 《楊簡心學、經學問題的義理考察》,臺北縣:花new window
木蘭文化出版社。
梁啟超 1995.02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
梁啟超 1995.02 《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
許冠三 1981 《王船山的致知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來 1991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來 2004.11 《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
陳永革 2001 《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
術論典‧3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陳贇 2002.10 《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
復旦大學。
陳祺助 2003 《王船山「陰陽理論」之詮釋》,高雄市:復文書局。
陳祖武 2002.06 《清初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勞思光 1981.02 《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
嵇文甫 1987 《王船山學術論叢》,臺北縣,谷風出版社。
彭國翔 2005 《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new window
京:新華書店。
曾昭旭 1996.05 《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 。new window
曾昭旭 2008.03 《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曾其海 2001 《蓮池大師:禪教兼重融性相的蓮宗八祖》,臺北:水
星文化出版。
費孝通 1993.11 《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出版
公司。
馮達文 1997 《宋明新儒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黃敏浩 2001 《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楊菁 2008 《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楊祖漢 1992 《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詹雲海、李明輝、鍾彩鈞(編) 1998 《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new window
北:中研院文哲所。
蒙培元 1990 《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
版社。
蒙培元 1990 《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蔡仁厚 1983.09《宋明理學 南宋篇》,臺北:學生書局。
熊十力 2001 《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熊十力 1996.08《十力語要》,北京:中華書局。
鄧立光 1992 《陳乾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劉師錦賢 2009.03《張橫渠思想析述》,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
社。
劉師錦賢 2009.03《戴東原思想析論》,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
社。
劉志盛、劉萍 1999《王船山著作叢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鄭宗義 2009 《明清儒學的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鄧輝 2004.05 《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湖南,嶽麓出版社。
蕭萐父、許蘇民 2002.04 《王夫之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
錢穆 1995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出版社。
謝國禎 2004 《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
鍾彩鈞 1983 《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羅光 1981 《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釋果祥 1990 《紫柏大師研究─以生平為中心》,臺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87 《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new window
釋聖嚴 1999 《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釋演培 1990 《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臺北:天華出版社。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著,馮川、蘇克譯 1990.10 《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杜普瑞(Louis K.Dupré)著,傅佩榮譯 2006 《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日本)溝口雄三原著;林右崇翻譯 1994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編譯館。
(徳)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1869-1937)著,成窮、周邦憲譯
1995.12 《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三、學位論文(按照姓氏筆劃排列)

王錫賢 2008 《雲棲祩宏的菩薩戒思想探究》,臺南:臺南大學
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王和群 2006 《宋明理學中『意』的概念之研究─以朱子、王陽
明、劉蕺山為研究對象》,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
究所碩士論文。
李懿純 2003 《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
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文 2008 《蕅益智旭儒佛會通思想研究:以《論語點睛》為
中心》,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碩士
論文。
李雅雯 2002 《雲棲祩宏護生思想普化與實踐的呈現脈絡》,臺
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梅鳳 2003 《李光地《周易折中》案語研究》,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保瑞 1993 《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臺北:new window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芳敏 2004 《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
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師文彬 1986 《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系碩士論文。
林師文彬 1994 《船山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
士論文。
林俞佑 2007 《李光地經學思想之闡微》,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佳玲 1998 《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
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一智 2001 《明末浙江地區佛教寺院經濟之研究---以雲棲袾
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桃園:中央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志成 2008 《王夫之、李光地對朱子《易》學的繼承、批判與發
展》,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崔森 1997 《憨山思想研究》,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又收錄於《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
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29冊,高雄縣: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張玲芳 1999 《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臺中:中興大
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張瑞佳 2000 《明末蕅益大師之生平及其佛學思想研究》,臺北: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至廷 2009 《王船山現量說與現量詩學》,臺中:中興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凱雯 2003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研究:由心性論到知人
之學》,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
許中頤 2001 《釋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義理研究》,臺北: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慧玲 2005 《船山心性論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郭佩琦 2004 《李光地《榕村四書說》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松柏 1996 《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臺中:東海new window
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進益 2004 《澫益智旭「《易》佛會通」研究》,臺北:東吳大
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啟文 2006 《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
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陳運星 1991 《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
想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穎蓁 2005 《蓮池大師淨土思想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瓊瑤 2009 《憨山治妄工夫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new window
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馨儀 2003 《釋智旭援佛解易思想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鴻文 2009 《蕅益智旭「現前一念心」研究》,臺中:中興大
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菱 2008 《李光地之知本明性思想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秋滿 2005 《晚明蕅益智旭之地藏信仰》,臺北:華梵大學東
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錦璧 2008 《劉蕺山「主意」說到「大統會」思想之研究》,
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菁 2001 《李光地與清初理學》,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new window
究所博士論文。
詹秋香 2006 《蕅益智旭性相圓融思想之研究:以《大乘起信論
裂網疏》為中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
碩士論文。
劉榮賢 1985 《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new window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榮賢 1994 《宋代湖湘學派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new window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金昌 2005 《憨山德清三教會通思想研究》,臺中:馮甲大學
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竹 2004 《李光地易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繼盈 1989 《蕅益智旭之淨土思想》,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
究所碩士論文。
賴文遠 2008 《論船山「氣論」思想在天人、歷史之學上的開展與
特色》,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韓復華 2006 《明雲棲祩宏出入世間孝思的揉合與闡揚》,臺南:
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瑞銓 1996 《四書蕅益解》,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
羅永吉 1994 《四書蕅益解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研究
所碩士論文。
釋見曄 1997 《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new window
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王煜 〈釋德清(憨山老人)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香
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9卷第1期,1978,
p173-199。
王開府 〈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
之詮釋〉,《國文學報》,第28期, 1999.06,p73-101。
王汎森 〈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
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2,1997.06,
p417-448。
王和群 〈王陽明與蕅益智旭《大學》功夫論之研究〉,《法
鼓佛學學報》,第4期,2009.06,p147-187。
王和群 〈蕅益智旭的罪感心理之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new window
第12期,2009.06,p67-80。
王和群 〈試論章太炎的「無我觀」〉,《人文研究期刊》,第8期,2010new window
.12,p113-145。
李霞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第1期,2001,
p16-19。
杜保瑞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研究〉,《哲學與文化》,new window
30卷,第6期,2003.06,p78-95。
周芳敏 〈論王船山對《大學》「誠意」、「正心」之說釋〉,收錄於
《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5月,p 165。
林師文彬 〈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第31
期,2001.06,p15-33。
林月惠 〈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
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09,
p177-218。
夏清瑕 〈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晩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
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
6期,2001,p10~14。
陳來 〈道學視野下的船山心性學(上)──以《讀四書大全說》
的大學部分為中心〉《鵝湖月刊》,28卷,第12期,2003.06,
p7-14。
陳永革 〈心學流變與晚明佛教復興的經世取向〉,《普門學報》,第
9期,2002.05,p53-85。
陳永革 〈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
為例〉,《普門學報》,第15期,2003.05,p147-165。
陳榮灼 〈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劉蕺山之解釋〉,《鵝湖學誌》43,new window
2009.12,p71-94。
陳佳銘 〈從劉蕺山的經典詮釋論其思想型態之歸屬〉,《國new window
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8期,2012.07,p181-238。
陳文章 〈黃宗羲之工夫論評述〉,《鵝湖》,24:2=278,1998,new window
p30-38。
曹美秀 〈論黃宗羲晚年思想之轉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1:new window
2=42,2001.06,p223-248。
張學智 〈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21:3=238,1994,new window
p260-272。
張壽安、呂妙芬〈明清情欲論述與禮秩重省〉,《漢學研究通訊》第78new window
期,2001.05,p4-8。
黃國清 〈憨山大師的念佛禪思想〉,《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論文集刊》,第5期,1998.05,p43-59。
黃國清 〈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慈光禪學學報》,
第2期,2001.12,p213-228。
黃敏浩 〈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3=
31,1998.09,p105-116。
蔡家和 〈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new window
評》,第35期,2008.03,p1-35。
鄭宗義 〈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因緣之分析-以(陳乾初先生墓誌
銘)為中心〉,《漢學研究》,14:2=28,1996.12,p59
-74。
戴景賢 〈論清代義理思想發展之脈絡與其形態〉,《文與哲》,第14期,new window
2009.06,p264-337。
戴景賢 〈論王船山性理思想之建構與其內部轉化〉,《文與哲》,第17期, 2010.12,p 297-381。new window
釋見曄 〈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
究》,第2期,1998,p231-249。
釋見曄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國佛new window
學研究》,卷3,1999.03,p207-250。
釋道昱 〈唐末之後西方彌陀法門的轉變〉,《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new window
九期,2007.12,p 75-92。


五、網路資源

「電子佛典集成」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錄製,線上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