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蕅益智旭唯識思想研究─以《成唯識論觀心法要》為中心
作者:邱信忠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蕅益智旭唯識學晚明佛教成唯識論觀心法要性相融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本文以〈蕅益智旭唯識思想研究─以《成唯識論觀心法要》為中心〉為題,目的在探討蕅益智旭對《成唯識論》經典註解的架構與特色。全文約計四十萬餘字,共分為七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界定研究範圍,以及目前學術界對蕅益智旭唯識學學研究概況,並探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蕅益智旭唯識思想的背景」分析蕅益智旭的學思歷程,及晚明唯識學研究的概況,從而歸納蕅益智旭唯識學的思想背景。
第三章「慈恩正義的釐清與還原」說明蕅益智旭對真諦舊譯與玄奘新譯唯識學的抉擇。以凸顯智旭視陳那、護法、玄奘一系為相宗正義的觀點;並藉玄奘《八識規矩頌》提出的三類境,概述唐人、明代性境說的差別,分析智旭對性境義的釐清;其次,概述《宗鏡錄》與明代唯識研究者對所緣緣義的異說,並分析智旭通過疏解《觀所緣緣論》來釐清所緣緣「帶己相」義;最後,比較智旭所疏解《因明入正理論直解》、《唐奘師真唯識量》與明代因明學研究者的差別,說明智旭在晚明因明學的貢獻。
第四章「唯心與唯識的調和 」說明智旭對「三界唯心」與「萬法唯識」兩系統說法的調和,建構異於天臺的「心意識」說;再剖析智旭對護法本新種子說的吸收,及依《法華》一佛乘說來改造唯識學五種性說;其後,說明智旭對護法四分說的吸收,並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概念發明獨特的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等四分說;末節,說明智旭融會《大乘止觀法門》三止三觀與《成唯識論》三性三無性的疏解特色。
第五章「《成唯識論》造論宗趣」先說明《成唯識論》中末那識迷與悟的差別,並闡述智旭以現前一念的實修來理解末那相應心所的註解特色;次說明《成唯識論》對第六識的分析,並以此說明智旭對「專用六識」說的檢討;其三,說明《成唯識論》破外道、小乘九難成立萬法唯識,並探究智旭對此部分的闡述內涵;末則說明智旭以《楞伽經》「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建立《成唯識論》真俗二諦說。並以此說明「識轉變的漏與無漏」,進而建構「真俗二諦二而不二」的圓融觀。
第六章「五位五觀」分別概述《成唯識論》所立「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三位,並指出智旭以天臺化法四教對《成唯識論》的判釋;其次,說明《成唯識論》修習位的內涵,並闡述藏、通、別、圓四教中菩薩十地的異同;再次,分「四涅槃與四智菩提」、「無漏的法報應三身」、「三身土體用差別」等三小節說明究竟佛果位的境界;最末,說明智旭標舉唯識五觀,以為《成唯識論》教法即備觀法,並將五觀與《大乘止觀法門》相融,發展獨特的「觀心法要」說。
第七章為「結論」歸納蕅益智旭唯識學具有「教理的還原與融通的發展」、「性相不二與觀心的法門」、「晚明唯識的中堅」、「影響與價值」等四項特點。
參考文獻
(一)佛教古籍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冊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冊2。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
(東晉)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冊4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陳)真諦譯:《決定藏論》,《大正藏》冊30。
無著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釋,(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陳)真諦譯:《佛說解節經》,《大正藏》冊16。
(陳)真諦譯:《轉識論》,《大正藏》冊31。
(陳)真諦譯:《三無性論》,《大正藏》冊31。
(陳)真諦譯:《顯識論》,《大正藏》冊31。
天親造,(陳)真諦譯:《中邊分別論》,《大正藏》冊31。
(陳)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大正藏》冊52。
(元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元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冊16。
世親造(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大正藏》冊26。
龍樹造,(後魏)瞿曇流支譯:《迴諍論》,冊32。
阿僧伽作,(後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隋)笈多共行矩等譯:《攝大乘論釋論》,《大正藏》冊31。
(隋)曇延撰:《大乘起信論義疏》,《大正藏》冊44。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
(隋)智顗撰:《維摩經玄疏》,《大正藏》冊38。
(隋)智顗說:《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大正藏》冊46。
(隋)智顗撰:《四教義》,《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
(隋)吉藏撰:《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隋)吉藏撰:《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6。
(唐)杜順〈漩澓偈〉,《房山石經》冊28。
(唐)玄奘譯,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大正藏》冊51。
彌勒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
彌勒說,(唐)玄奘譯:《辯中邊論頌》,《大正藏》冊31。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頌》,《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大正藏》冊31。
安慧糅,(唐)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世親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大乘五蘊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冊31。new window
陳那造,(唐)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大正藏》冊31。
商羯羅主造,(唐)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大正藏》冊32。
五百大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
眾賢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冊29。
舍利子說,(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大正藏》冊26。
護法等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冊29。
(唐)玄奘譯:《大般若經》,《大正藏》冊7。
(唐)慧立本、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冊50。
(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密嚴經》,《大正藏》冊16。
安慧造,(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廣五蘊論》,《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冊31。
馬鳴造,(唐)實叉難陀奉譯:《大乘起信論》,32。
(唐)實叉難陀奉,《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唐)不空譯:《大唐新翻密嚴經》,《大正藏》冊16。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冊43。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冊43。
(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冊44。
(唐)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大正藏》冊44。
(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冊45。
(唐)智周撰:《成唯識論演秘》,《大正藏》冊43。
(唐)慧沼撰:《成唯識論了義燈》,《大正藏》冊43。
(唐)慧沼撰:《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大正藏》冊44。
(唐)慧沼撰:《因明入正理論序疏》,《卍新纂續藏經》冊53。
(唐)太賢,《成唯識論學記》,《卍新纂續藏經》,冊50。
護法造,(唐)義淨譯:《觀所緣論釋》,《大正藏》冊31。
彌伽釋迦譯,(唐)房融筆受:《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冊19。
(唐)一行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正藏》冊18。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6。
(唐)法藏撰:《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大正藏》,冊44。
(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冊44。
(唐)宗密撰:《原人論》,《大正藏》冊45。
(唐)圓測撰:《解深密經疏》,《卍新纂續藏經》,冊34。
(唐)遁倫集:《瑜伽論記》,《大正藏》冊42。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元曉撰:《起信論疏》,《大正藏》冊44。
(宋)永明延壽編撰:《宗鏡錄》,《大正藏》冊48。
(宋)志磬撰:《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
(元)雲峰集:《唯識開蒙問答》,《卍新纂續藏經》冊55。
(宋)贊寧撰:《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宋)希叟紹曇撰:《五家正宗贊》,《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魯庵普泰撰:《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大正藏》冊44。
(明)魯庵普泰撰:《八識規矩頌補註》,《大正藏》冊45。
(明)雲棲袾宏撰:《雲棲法彙》,《嘉興大藏經》,冊33。
(明)憨山德清《大乘起信論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45。
(明)憨山德清撰:《百法明門論論義》,《卍新纂續藏經》冊48。
(明)憨山德清撰:《八識規矩通說》,《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憨山德清撰:《憨山老人夢遊集》,《卍新纂續藏經》冊73。
(明)匡山廣益纂釋:《百法明門論論纂》,《卍新纂續藏經》冊48。
(明)匡山廣益纂釋:《八識規矩頌纂釋》,《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度門正晦撰:《八識規矩略說》,《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達觀真可撰:《八識規矩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達觀真可撰:《紫柏尊者全集》,《卍新纂續藏經》冊73。
(明)達觀真可撰:《紫柏尊者別集》,《卍新纂續藏經》冊73。
(明)王肯堂撰:《成唯識論證義》,《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王肯堂撰:《因明入正理集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一雨通潤撰:《成唯識論集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0。
(明)幻居真界撰:《因明入正理論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高原明昱撰:《大乘百法明門論贅言》,《卍新纂續藏經》冊48。
(明)高原明昱撰:《成唯識論俗詮》,《卍新纂續藏經》冊50。
(明)高原明昱撰:《唯識三十論約意》,《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高原明昱撰:《觀所緣緣論會釋》,《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高原明昱撰:《觀所緣緣論釋記》,《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高原明昱撰:《因明入正理直疏》,《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高原明昱撰:《三支比量義鈔》,《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高原明昱撰:《六離合釋法式通關》,《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高原明昱撰:《八識規矩補註證義》,《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靈源大惠撰:《成唯識論自攷錄》,《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紹覺廣承等撰:《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蕅益智旭撰:《百法明門論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48。
(明)蕅益智旭撰:《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蕅益智旭撰:《觀所緣緣論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蕅益智旭撰:《觀所緣緣論釋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蕅益智旭撰:《唯識三十論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1。
(明)蕅益智旭撰:《因明入正理論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蕅益智旭撰:《唐奘師真唯識量略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3。
(明)蕅益智旭撰:《六離合釋法式略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蕅益智旭撰:《八識規矩直解》,《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蕅益智旭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卍新纂續藏經》冊13。
(明)蕅益智旭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卍新纂續藏經》冊17。
(明)蕅益智旭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疏》,《卍新纂續藏經》冊17。
(明)蕅益智旭撰:《梵網經玄義》,《卍新纂續藏經》冊38。
(明)蕅益智旭撰:《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大正藏》冊44。
(明)蕅益智旭撰:《教觀綱宗》,《大正藏》冊46。
(明)蕅益智旭撰:《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卍新纂續藏經》冊55。
(明)蕅益智旭撰:《閱藏知津》,《嘉興大藏經》冊31。
(明)蕅益智旭撰:《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大藏經》冊36。
(明)明河撰:《補續高僧傳》,《卍新纂續藏經》冊77。
(明)大聞幻輪編:《釋鑑稽古略續集》,《大正藏》冊49。
(明)釋璧如編:《毗尼珍敬錄》,《卍新纂續藏經》冊39。
(明)錢謙益《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卍新纂續藏經》冊13。
(清)證文編:《伯亭大師傳記總帙》,《卍新纂續藏經》冊88。
(清)觀衡說,正印重編:《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8。
(清)丈雪通醉輯:《錦江禪燈》卷十,《卍新纂續藏經》冊85。

(二)中國古籍
(明)雲棲袾宏撰:《竹窗隨筆》,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5。
(明)蕅益智旭撰:《法海觀瀾》,台北:華宇,1984年。
(明)王夫之撰:《老子衍》(《船山全書》,13冊),長沙市:岳麓書社,2011年。
(明)王夫之撰:《相宗絡索》(《船山全書》,16冊),長沙市:岳麓書社,2011年。
(明)雪浪洪恩:《雪浪集》(《禪門逸書續編》,第2冊),台北,漢聲出版社,1987年。
(明)雪浪洪恩:《雪浪續集》(《禪門逸書續編》,第2冊),台北,漢聲出版社,1987年。
(明)蘊璞如愚:《空華集》(《禪門逸書續編》,第2冊),台北,漢聲出版社,1987年。
(明)蘊璞如愚:《石頭庵集》(《禪門逸書續編》,第8冊),台北,漢聲出版社,1987年。
(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四部叢刊正編》第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錢謙益:《牧齋有學集》,《四部叢刊正編》第7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劉侗等撰:《帝京景物略》,臺北市:世界,1979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馬興榮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
(清)興中祖旺/景林心露同集:《賢首傳燈錄》,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1996年。
(清)丁丙撰輯:《武林掌故叢編》,台北:台聯國風,1967年。
《蓮居庵志》,收於白化文/張智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70》,揚州市:廣陵書社,2006。

(三)當代著作(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台北:三民出版社,2006。
于凌波,《八識規矩頌講記/唯識三十頌講記》,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00年。
于凌波,《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04年。
大華嚴寺「無盡藏燈」付法會編:《賢首宗付法師資記》,臺北縣:大華嚴寺,2008年。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年刊》(第一至四輯),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月稱法師著,明性法師譯:《中觀論根本頌之詮釋〈顯句論〉》,北京:宗教文化,2011年。
月稱法師造頌,法尊法師譯著:《入中論》,台北:新文豐,2008年。
宗喀巴造,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台北:新文豐,2008年。
法稱法師論師造,法尊法師譯編:《釋量論略解》,台北:新文豐,2008年。
王恩洋,《八識規矩頌釋論》,台北市,台灣印經處,1959年。
王恩洋,《中國佛教與唯識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年。new window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市:聯經,200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臺灣學生,1991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聯經,2003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4年。
任宜敏,《中國佛教史:明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0年。
安慧菩薩造,霍韜晦譯註:《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市:齊魯出版社,1996年。
呂澂,《因明綱要》(筆記六編),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台北:佛光,1997年。
法尊法師,《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
常惺法師,《常惺法師集》,台北:新文豐,1998年。
沈劍英編:《中國佛教邏輯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
舍爾巴茨基著,立人譯:《大乘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小乘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佛教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周志煌,《唯識與如來藏》,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周叔迦,《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剛曉,《佛教因明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高崎直道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藍吉富編《世界佛教名譯叢》第67冊),台北縣:華宇,1985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深浦正文著,印海法師譯:《中印唯識教理史》,臺北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年。
胡順萍:《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與理論建構》,臺北市:萬卷樓,2004年。
許地山,《陳那以前之因明》,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臺北:彙文堂出版社,1987年。
陳那造,沙門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臺北縣,華宇,1984年。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7年。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
梅光羲編:《宗鏡錄法相義節要》,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梅光羲編:《五重唯識觀注》,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臺北:長春樹書坊,1990年。
蔣央洛迭汪波論師造,堪布貢舉噶學珠仁波切(明性法師)譯著:《因明學中藏解讀精要》,苗栗縣南庄鄉:薩迦貢噶學會,2004年。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韓廷傑校釋:《成唯識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裴森 奧康納著,劉福增編譯:《現代邏輯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湯用彤選編,李建欣等點校,《印度佛教漢文資料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第六編)》,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70年。
釋太虛,《太虛大師選集》,臺北市:正聞,1987年。
釋慈航,《慈航法師全集》,台北縣:菩薩觀世音出版社,1992年。
釋弘一,《蕅益大師年譜》,臺北:佛教書局,1992年。
釋印順,《攝大乘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華雨集(五)》,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妙雲集》,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講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親聞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年。
釋演培,《唯識二十頌講記》,台北:天華出版,1978年。
釋演培,《八識規矩頌講記》,台北:天華出版,1978年。
釋演培,1978,《成唯識論講記》,台北:天華出版,1978年。
釋聖嚴,《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釋聖嚴,《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1年。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寺大師為中心》,台北:法鼓文化,2007年。new window
釋悟殷,《部派佛教系列〈上編〉:實相篇、業果篇》,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市:三聯書店,2004年。
黃公元《一代巨匠 兩宗祖師─永明延壽大師及其影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9年。
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台北縣,華宇,1987年。
劉朝霞,《早期天台學對唯識古學的吸收與抉擇》,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鄭偉宏,《佛教邏輯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羅時憲,《唯識方隅》,香港:佛教法相學會,2005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1986年。
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歐陽漸,《唯識抉擇談》(筆記六編),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喻昧庵集:《新續高僧傳四集(一)》(筆記六編),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四)學位論文(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包蕾:《民國時期有關《起信論》的真偽之爭及評價》,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1997年博士論文。
黃怡婷:《釋智旭及其《閱藏知津》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中央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
黃琛傑,《《楞嚴經正脉疏》「十番顯見」之研究——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政治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高毓婷:《禪宗心識思想研究─以唐代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游嵐凱:《蕅益智旭的唯識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五)期刊論文(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恩洋〈《相宗絡索》内容提要〉,載吳立民、徐蓀銘編:《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87年),頁183-190。
吳汝鈞,〈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第49期,2009年,頁56-135。new window
吳汝鈞,〈《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的阿賴耶識思想〉,《正觀雜誌》第49期,2012年,頁56-135。new window
何冠彪,〈「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明、清之際士人對萬曆朝的眷戀〉,《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論文集》,上海古籍,2009年。
范偉濤,〈玄奘法師「真唯識量」的評析〉,《法相學會集刊》第六輯,2008年,頁115-142。
孔維勤,〈宋釋永明延壽之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頁359-418。
林嘯,〈蓮池賢淨圓融思想研究—以《阿彌陀經疏鈔》為例〉,《中南大學學報》第4期,2012年,頁58-64。
楊維中,〈唯識觀的意義〉,《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宜蘭縣礁溪鄉:佛光大學,2009年。頁324-330。
楊唯中,〈本淨、本寂與本覺─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印度淵源〉,《普門學報》第11期,2002年,頁1-17。
楊惠南,〈孤山智圓《金剛錍顯性錄》中的山外主張─色不具三千〉,《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2006年,頁209-231。new window
楊惠南,〈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頁111-145。new window
復新毅,〈從觀心法門看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11年,頁233-248。
陳雁姿,〈部派佛教有關自證認識的論辯〉,《法相學會集刊》第六輯,2008年,頁194-219。
陳一標〈他空說的系譜與內含—論印順導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第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印順長老與人菩薩行」學術研討會》,台北:玄奘大學,1996年。new window
陳一標〈印順導師對唯識學研究的貢獻〉,《現代佛教學會通訊》17期,2004年。
陳英善,〈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1998年,頁155-179。new window
陳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頁227-256。new window
陳宗元,〈護法在《成唯識論》的立場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頁149-166。new window
釋惠敏,〈「緣起」與「緣所生法相─印順導師對「瑜伽行派學要」的觀點」〉,《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2000年1月22、23日。new window
歐陽竟無,〈成唯識論八段十義講要〉,《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9冊,1978年,頁351-388。
姚南強,〈百年來中國因明學的研究概況〉,《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頁397-415。new window
呂澂,〈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9冊,1978年,頁291-313。
佐伯良謙作,逸厂譯:〈和譯安慧唯識三十頌釋論之考察〉,《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9冊,1978年,頁315-322。
梅光羲,〈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8冊,1979年,頁89-90。
釋聖嚴,〈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頁1-14。new window
釋聖嚴,〈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以《大乘起信論講記》為主〉,《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6年,頁1-12。
釋聖嚴,〈明末中國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頁p1-76。
釋如定,〈真諦三藏「九識說」產生的思想背景之考察─重新檢討勝又俊教之觀點〉,《正觀》第58期,2011年,頁6-41。new window
釋滿貫〈明末華嚴宗法脈傳承之考察〉,《諦觀》第84期,1996年1月。
歐崇敬,〈唯識宗的「解構與超解構型態存有學」與創造轉化的重塑敘述〉,《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頁1-29。new window
廖肇亨,〈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從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7期,2010年,頁51-94。new window
連瑞枝,〈錢謙益的佛教生涯與理念〉,《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頁315-371。
謝成豪,〈明蕅益大師著述繫年〉,《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009年3月第5期,頁253-269。
趙東明,〈窺基的知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頁225-260。
馮煥珍,〈走向平等的經學觀─現代中國佛學研究的方法論反省〉,《鑑往知來: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2002年,頁71-95。
徐聖心,〈晚明唯識學經典詮釋研究-以《八識規矩頌》為對比討論基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2004-07-31。
韓廷傑,〈唯識宗哲理略論〉,《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頁89-112。new window
韓煥忠〈華嚴宗史料的新披露—淺談《賢首宗付法師資記》的史料價值〉,《五台山研究》第4期,2009年。
葉阿月,〈唯識思想的十二緣起說: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台大哲學論評》,第4期,1981年,頁61-75。new window
唐大圓〈真如正詮〉,《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大乘出版社出版,1978年,頁159-1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