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私學的興盛
作者:梁庚堯
書刊名:宋代科舉社會
頁次:95-114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私學啟蒙教育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郭寶林(1988)。北宋的州縣學。歷史研究,19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弘祺(1992)。精舍與書院。漢學研究,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誠峰(20050900)。統會之地--縣學與宋末元初嘉定地方社會的秩序。新史學,16(3),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弘祺(19840700)。宋代地方學校職事考。史學評論,8,22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銘堅(20141200)。北宋中後期國子學的發展及其政治意義。臺大歷史學報,54,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寶林(1988)。北宋的州縣學生。中國史研究,19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維玲(2012)。南宋的待補與待補太學生。中華文史論叢,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鴻灑(19770900)。宋代書院教育之特色及其組織。淡江學報. 文商理工學部門,15,5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邦瑋、朱瑞熙(1984)。論宋代國子學向太學的轉變。一九八二年年會。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才棟(1989)。白鹿洞書院史略。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建秋(1965)。宋代太學與太學生。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lton, Linda A.(1999)。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new window
4.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苗春德(1992)。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愚文(1996)。宋代的州縣學。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東原(1976)。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弘祺(19940000)。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雯怡(20040000)。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國鈞(1994)。中國書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征(1991)。宋代教育--中國古代教育的歷史性轉折。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弘祺(1980)。宋代教育散論。東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寺田剛(1965)。宋代教育史概說。博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愚文(1996)。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鐵寒(1964)。宋代的州學。宋史研究集。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鐵寒(1969)。宋代的學校教育。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川上恭司(1984)。宋代の都市と教育--州県學を中心に。中國近世の都市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鐵寒(1958)。宋代的太學。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子健(1987)。略論宋代地方官學和私學的消長。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晞(1962)。宋代太學的取才與養士。宋史研究論叢。臺北:國防部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包偉民(2009)。中國9到13世紀社會識字率提高的幾個問題。傳統國家與社會(960-127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重聖(1976)。宋代太學發展的五個重要階段。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重聖(1988)。宋代太學之取士及其組織。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近藤一成(2009)。蔡京の科举‧学校政策。宋代中国科举社会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近藤一成(2009)。宋初の國子監.太學について。宋代中国科举社会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聲波(1994)。宋朝地方官學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榮捷(1988)。小學。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庚堯(2000)。南宋教學行業興盛的背景。宋史研究集。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庚堯(2003)。宋元書院與科舉。宋史研究集。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葉鴻灑(1977)。論宋代書院制度之產生及其影響。宋史研究集。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葛紹歐(1988)。宋代四川地區的州縣學。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謝和耐(2003)。童蒙教育(11-17世紀)。法國漢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