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延續與斷裂:唐宋之間北方的士人研究
作者:胡雲薇
作者(外文):Yun-Wei H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甘懷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唐宋變革科舉新興階層士人文化河北河東Tang-Song Transformationsimperial examinationNewly-Risen Bureaucratsliterati cultureHebeHed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九世紀至十世紀中葉是中國歷史由中古轉型至近世的關鍵期,不論在政治、社會、經濟,乃至文化、思想諸層面都產生劇烈變化。在這個變動過程當中,經濟、文化中心持續向南方遷移,原屬於核心區域的北方士人社會逐漸萎縮、沒落,甚至出現南重北輕的文化傾向。目前有關唐宋之間的研究趨勢,多有重南輕北,或重晚唐、宋初而輕與五代的連結,特別是晚唐到五代的北方社會,在歷史圖像的描繪上仍稍嫌模糊與不足。
因此,本研究將聚焦於北方士人,考察他們在中晚唐五代的科舉參與、組成結構與文化表現,嘗試重建變革過程中仍居主要影響力的活動群體。此外,鑑於此前研究多強調唐宋之間的變與革,本文在討論過程中則著重於傳統因子的更迭,試圖在歷史的延續與斷裂之中尋求平衡點。論文撰寫上則採取專題討論與地域個案二者兼具的架構型態來呈現。專題討論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科舉熱潮、士人組成的結構與唐宋之間的文化動向。地域個案則以兩個發展最為南轅北轍的河北與河東為例。唐宋之間北方各地域的發展並不均勻,情況也難一概而論,著實有必要採取長時間、同區域的集中探索,期以更深入挖掘、梳理地方士人的活動圖像。
本文研究發現,唐代中期以後由於科舉成為士人入仕的重要管道,能否順利登科釋褐,也成為官宦家族是否能長期延續或盤踞權力中心的關鍵。在科舉熱潮的吹拂之下,士人社會的組成結構也出現變化,不同於傳統士族的新興階層開始躍上歷史舞台。步入五代之後,面臨武人統治且政權替換迅速的北方士人,在文化表現上更趨於務實,傳統儒學思想再度受到重視。相對於五代時期的南方承繼唐朝美文技巧的延續,北方更強調文士的書寫掌記與實務能力。至於在地域部分,這段時期的河朔士人異軍突起,不僅出現橫跨多朝的科舉家族,在經史傳統的延續也相形出色,得以窺見北方文化潛力較為淳厚的歷史現象。與河北隔以太行山為界的河東,在晚唐五代則出現較明顯的歷史斷裂,在士人結構與文化表現都相形衰弛,不僅基層士人組織有零散化的趨勢,社會武質化的傾向也相形突出。
唐宋之間的北方是文獻材料相對缺乏,失落環節相對較多的歷史時期。本文藉由長時間的專題討論與地域考察,深入探索北方士人社會的活動面向,並還原歷史現場諸多不均質的發展,也試圖分析新時代歷史現象的延續與斷裂。
The period from the nin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tenth century in Chinese history marked a critical period as China evolved from the medieval to the early modern age. Dramatic changes in ideology were observed in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s continued to move to the South and the once dominant Northern scholar societies that originally made up the regional hubs gradually dwindled. Current studie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ave generally placed greater importance on the Southern regions than the North regions. In additio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ate Tang and early Song Dynasties were more extensively studied tha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Song Dynasty. Moreover, images and in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Communities during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remain deficient.
Therefore, the Northern scholars were carefully studied in this study. Their imperial examination participation,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cultural expressions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Ta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Five Dynasties were examined. The scholar communities remained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their reconstruction attempts dur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Contrary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primarily emphasized the chang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bridge the current gap in history by focus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The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comprised a topic discussion and a regional case study section. The topic discussion section consisted of three areas, which were the upsurge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participation, changes in scholar structur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movements. For the regional case study section, two diametrically opposite regions, namely the Hebei and the Hedong regions, were selected for u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thern regional societies.
The Northern China 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re an area characterized by scant related literature and lost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related Northern scholar community activities were explored in our topic discussion and regional case study sections. The heterogeneous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 historical sites was clarified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ies or disrup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一、史料(依作者或編注者時代排序)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唐〕韓愈,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杜牧著、何錫光校注,《樊川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7。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五代〕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安石著、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太常少卿直昭文館知廣州軍州事賈公墓誌銘〉,《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重印。
〔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司馬光撰、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錢易,《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宋〕洪邁,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姚鉉,《文粹》,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宋紹興九年臨安府刻本。
〔宋〕韓琦著,李之亮、徐正英校箋,《安陽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
〔宋〕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古今姓氏書辨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明〕胡應麟,《詩藪》,收入蔡鎮楚編,《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明〕顧炎武著,〔清〕&;#40644;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上海:中華書局,1959。
〔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清〕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重印。
〔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顧炎武撰,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論語注疏解經》,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清〕徐炯,《五代史記補考》,收入《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清〕陳鱣,《續唐書》,收入《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清〕顧櫰山,《補五代史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宋祖駿,《補五代史藝文志》,收入《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清〕汪之昌,《補南唐藝文志》,收入《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陶易編著,《唐代進士錄》,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王洪軍,《登科記考再補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徐蜀編,《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一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四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七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八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千唐誌齋新藏專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周阿根,《五代墓誌彙考》,合肥:黃山書社,2011。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9。
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仲犖,《敦煌石室地志殘卷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二、研究論著(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一)中文專書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new window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1969。new window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new window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
任爽,《南唐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任爽主編,《十國典制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4。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吳修安,《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沿海與內陸的地域差異》,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new window
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英)杜希德著,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後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前田正名著,李憑、孫耀、孫蕾譯,《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張興武,《五代十國文學編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張興武,《五代藝文考》,成都:巴蜀書社,2003。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隋唐五代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陳弱水著,郭英劍、徐承向翻譯,《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出版,1994。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new window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new window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new window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黃玫茵,《唐代江西地區開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6。new window
葉煒,《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1998。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發行,1995。
寧欣,《唐代選官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劉子健著、趙東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樊文禮,《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蔣寅,《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隋唐五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
鄭欽仁、李明仁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new window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修訂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戴偉華,《唐代幕府與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new window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二)外文專書
小野四平,《韓愈&;#12392;柳宗元─唐代古文研究序說》,東京:汲古書院,1995。
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12398;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譜考》,東京都:日本出版協同,1951。
高木重俊,《唐代科舉&;#12398;文學世界》,東京:研文出版,2009。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12398;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1990。
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12398;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56。
築山治三郎,《唐代政治制度&;#12398;研究》,大阪:創元社,1967。
礪波護,《馮道——亂世&;#12398;宰相》,東京:中央公論社,1966。
Fang Cheng-Hua, Power Structures and Culture in Imperial China: Civil and Military Power from Late Tang to Early Song Dynasties (A.D. 875-1063). Saarbr&;uuml;cken: VDM Verlag Dr. M&;uuml;ller, 2009.
Wang Gungwu,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Wang Hong-Jie, Power and Politics in tenth-century China: the Former Shu regime. New York:Cambria Press, 2011.

(三)中文單篇論文
戶崎哲彥著、王青譯,〈關於中唐的新《春秋》學派──以其家系、著作、弟子為中心〉,《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戶崎哲彥著、王青譯,〈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new window
方震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臺大歷史學報》,第50期(2012)。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統治階層社會變動:從官吏家庭背景看社會流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1969。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蔭任之研究〉,《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3分(1984)。new window
毛漢光,〈論安史亂後河北地區之社會與文化──舉在籍大士族為例〉,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學生書局,1990。
王育科,〈五代進士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2。
王鳳翔,〈五代士人群體及士風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王鳳翔,〈五代士人群體特徵初探〉,《江漢論壇》,2008年第4期。
王義康,〈沙陀漢化問題再評價〉,《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4卷第4期(1995)。
史念海,〈論唐代貞觀十道和開元十五道〉,收入氏著《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甘懷真,〈唐代官人的宦遊生活——以經濟生活為中心〉,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唐代學會,1995。
甘懷真,〈漢唐間的京城社會與士大夫文化〉,收入《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new window
甘懷真,〈再思考士族研究的下一步:從統治階級觀點出發〉,甘懷真編《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任士英,〈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中國史研究》,1995:1。
成一農,〈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收入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吳光華,〈唐代幽州地域主義的形成〉,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學生書局,1990。
吳麗娛,〈唐五代表狀箋啟書儀〉,收入氏著《唐禮摭儀—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李丹婕,〈評介《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5卷第3期(2005)。
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收在劉岱、鄭欽仁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李玉林,〈一代豪酋李克用的漢化〉,《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8)。
杜文玉,〈南唐藝文志〉,收入氏著《南唐史略》,西安:&;#38485;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汪俊,〈略論宋代文化的地域特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谷霽光,〈安史亂前之河北道〉,收入《谷霽光史學文集》,第四卷,南昌:江西人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和慶鋒,〈唐代太原王氏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周一良、趙和平,〈敦煌寫本書儀略論〉,收入《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孟憲玉,〈五代入宋文人對宋朝儒學振興及文化事業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2007)。
林慶彰,〈唐代後期經學的新發展〉,《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new window
金宗燮,〈五代政局變化與文人出仕觀〉,《唐研究》,第9卷(2003)。
金瀅坤,〈唐五代童子科與兒童教育〉,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姜伯勤,〈從判文看唐代市籍制的終結〉,《歷史研究》,1990年第3期。
姜波,〈豆盧氏世系及其漢化——以墓碑、墓誌為線索〉,《考古學報》,2002第三期。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中華文史論叢》,總81輯(2006),頁125-171。
胡雲薇,〈千里宦遊成底事,每年風景是他家:試論唐人的宦遊與家庭〉,《臺大歷史學報》,41期(2008)。new window
胡雲薇,〈初唐士族與文學關係初探:以李嶠為例〉,收入甘懷真主編《身份、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胡馨怡,〈唐前期山東士族的科舉活動和文學參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范兆飛,《中古太原王氏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7。
唐圭璋,〈南唐藝文志〉,《中華文史論叢》,1979第3輯。
唐長孺,〈論南朝文學的北傳〉,收入《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桑原騭藏,〈歷史上所見的南北中國〉,《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91:1。
高明士,〈唐宋間歷史變革之時代性質的論戰〉,收入氏著《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修訂版)》,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1996。new window
高明士,〈唐代的文和武〉,《臺大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
副島一郎,〈宋初的古文和士風〉,《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張捷夫,〈五代時期的山西〉,《滄桑》,1994年06期。
張廣達,〈論唐代的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張興武,〈宋初文壇的衝突與對話──南文北進與北道南移〉,《文學遺產》,2004年第3期。
梁靜,〈中古河東三姓文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陳弱水,〈漢晉之際的名士思潮與玄學突破〉,《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new window
陳寅恪,〈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new window
陳毓文,〈世俗化潮流中的五代文學〉,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
陸揚,〈從西川和浙西事件論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唐研究》,第八卷(2002)。
陸揚,〈從墓誌的史料分析走向墓誌的史學分析──以《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第84輯。
陸揚,〈論唐五代社會與政治中的詞臣與詞臣家族—以新出石刻資料為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4期(2013)。
陸揚,〈論馮道的生涯——兼談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唐研究》,第十九卷(2013)。
陸揚,〈唐代的清流文化——─個現象的概述〉,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田餘慶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
陶晉生,〈宰相之家──韓琦家族〉,收入氏著《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new window
程民生,〈略論宋代地域文化〉,《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黃正建,〈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其變化——以兩《唐書》用詞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黃玫茵,〈唐宋間長江中下游新興官僚研究(755~960A.D.)〉,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6。
黃庭碩,〈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楊超,〈五代著述研究述評〉,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楊超,〈五代著述考略〉,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葉國良,〈唐代墓誌考釋八則〉,《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new window
寧可、閻守誠,〈唐末五代的山西〉,《晉陽學刊》,1984年05期。
寧永娟,〈論陳寅恪先生的「種族與文化」觀〉,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
劉浦江,〈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唐研究》,第11卷(2005)。
樊文禮,〈試論唐末五代代北集團的形成〉,《民族研究》,2002.2。
鄭欽仁,〈九品官人法──六朝的選舉制度〉,收在劉岱、鄭欽仁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鄭雅如,〈「中央化」之後—唐代范陽盧氏大房寶素系的居住形態與遷移〉,《早期中國史研究》,第2卷第2期 (2010)。new window
鄧小南,〈走向再造:10世紀前中期的文臣群體〉,收入氏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鄧洪波,〈五代十國時期書院述略〉,《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韓國磐,〈科舉制和衣冠戶〉,《隋唐五代史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1979。
顧乃武,〈唐代河朔三鎮的社會文化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顧頡剛,〈武士與文士之蛻化〉,收入氏著《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四)外文單篇論文
大澤正昭,〈唐末五代「土豪」論〉,《上智史學》,第37卷(1992)。
大澤正昭,〈唐末‧五代&;#12398;在地有力者&;#12395;&;#12388;&;#12356;&;#12390;〉,《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國&;#12398;傳統社會&;#12392;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
小林義廣,〈「五代史記」&;#12398;士人觀〉,《東洋史研究》,38-2。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東京都:筑摩書房,1969。
矢野主稅,〈裴氏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14號。
吉岡真,〈八世紀前半&;#12395;&;#12362;&;#12369;&;#12427;唐朝官僚機構&;#12398;人的構成〉,《史學研究》,第153期(1981)。
池田溫,〈唐代&;#12398;郡望表(上)、(下)──九‧十世紀&;#12398;敦煌寫本&;#12434;中心&;#12392;&;#12375;&;#12390;--〉,《東方學報》,42-3、42-4,頁57-95、40-58。
西川正夫,〈吳、南唐兩王朝&;#12398;國家權力&;#12398;性格──宋代國制史研究序說&;#12398;&;#12373;&;#12396;&;#12395;、其&;#12398;一〉,《法制史研究》,9(1958)。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12398;文臣官僚〉,《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7冊(1962)。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12398;文臣&;#12392;武臣〉,《仁井田陞博士追悼論文集(一)前近代&;#12450;&;#12472;&;#12450;&;#12398;法&;#12392;社會》,東京都:勁草書房,1967。
松井秀一,〈北宋初期官僚&;#12398;一典型──石介&;#12392;&;#12381;&;#12398;系譜&;#12434;中心&;#12395;〉,《東洋學報》,51:1(1968)。
長部悅弘,〈隋&;#12398;辟召制廢止&;#12392;都市〉,《東洋史研究》,44卷3號(1985)。
青山定雄,〈宋代&;#12395;&;#12362;&;#12369;&;#12427;華北官僚&;#12398;系譜&;#12395;&;#12388;&;#12356;&;#12390;〉,《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1期。
青山定雄,〈宋代&;#12395;&;#12362;&;#12369;&;#12427;華南官僚&;#12398;系譜&;#12395;&;#12388;&;#12356;&;#12390;──特&;#12395;揚子江下流域&;#12434;中心&;#12392;&;#12375;&;#12390;〉,《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72。
青山定雄,〈宋代&;#12395;&;#12362;&;#12369;&;#12427;華北官僚&;#12398;系譜&;#12395;&;#12388;&;#12356;&;#12390; &;#12381;&;#12398;二〉,《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5期。
青山定雄,〈宋代&;#12395;&;#12362;&;#12369;&;#12427;江西出身&;#12398;高官&;#12398;婚姻關係〉,《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9。
青山定雄,〈五代宋&;#12395;於&;#12369;&;#12427;江西&;#12398;新興官僚〉,《和田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1951。
青山定雄,〈宋代&;#12395;&;#12362;&;#12369;&;#12427;華北官僚&;#12398;系譜&;#12395;&;#12388;&;#12356;&;#12390; &;#12381;&;#12398;三〉,《中央大學文學部 紀要》,史學科第12號。
青山定雄,〈宋代&;#12395;於&;#12369;&;#12427;四川官僚&;#12395;&;#12388;&;#12356;&;#12390;&;#12398;一考察〉,《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講談社,1961。
栗原益男,〈唐末&;#12398;土豪的在地勢力&;#12395;&;#12388;&;#12356;&;#12390;—四川&;#12398;韋君靖&;#12398;場合〉,《歷史學研究》,243。
高橋徹,〈唐代樂安孫氏研究〉,《學習院史學》,29期(1991)。
鳥谷弘昭,〈吳王朝&;#12398;文人官僚&;#12395;&;#12388;&;#12356;&;#12390;─幕僚&;#12434;中心&;#12395;-〉,《史正》,13(1984)。
森部豐,〈唐末五代&;#12398;代北&;#12395;&;#12362;&;#12369;&;#12427;&;#12477;&;#12464;&;#12489;系突厥&;#12392;沙陀〉,《東洋史研究》,62-4(2004)。
渡邊孝,〈中唐期&;#12395;&;#12362;&;#12369;&;#12427;「門閥」貴族官僚&;#12398;動向:中央樞要官職&;#12398;人的構成&;#12434;中心&;#12395;〉,《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國&;#12398;傳統社會&;#12392;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
渡邊孝,《牛李&;#12398;黨爭研究&;#12398;現狀&;#12392;展望—牛李黨爭研究序說》,《史境》,29(1994)。
渡邊孝,〈滎陽鄭氏襄城公房一支成德軍藩鎮──河朔三鎮&;#12398;幕職官&;#12434;&;#12417;&;#12368;&;#12427;一考察──〉,收入《吉田寅先生古稀紀念史論集》,東京:吉田寅先生古稀紀念&;#12450;&;#12472;&;#12450;史論集委員會,1997。
渡邊孝,〈中晚唐&;#12395;&;#12362;&;#12369;&;#12427;官人&;#12398;幕職官入仕&;#12392;&;#12381;&;#12398;背景〉,松木肇、川合康三編《中唐文學&;#12398;視角》,東京:創文社,1998。
渡邊孝, 〈唐代藩鎮&;#12395;&;#12362;&;#12369;&;#12427;下級幕職官&;#12395;&;#12388;&;#12356;&;#12390;〉,《中國史學》,第11卷(2001)。
渡邊孝,〈唐代後半期&;#12395;&;#12362;&;#12369;&;#12427;財務領使下幕職官&;#12392;&;#12381;&;#12398;位相〉,《人文研究》(神奈川大學人文學會),157號(2005)。
渡邊孝,〈魏博&;#12392;成德──河朔三鎮&;#12398;權力構造&;#12395;&;#12388;&;#12356;&;#12390;&;#12398;再檢討──〉,《東洋史研究》,54-2。
愛宕元,〈唐代後半期&;#12395;&;#12362;&;#12369;&;#12427;社會變質&;#12398;一考察〉,《東方學報》(京都),第42卷(1971)。
愛宕元,〈唐代&;#12398;鄉貢進士&;#12392;鄉貢明經〉,《東方學報》(京都),第45卷(1973)。
愛宕元,〈五代宋初&;#12398;新興官僚──臨淄&;#12398;麻氏&;#12434;中心&;#12392;&;#12375;&;#12390;〉,《史林》,57-4(1974)。
濱口重國,〈所謂‧隋&;#12398;鄉官廢止&;#12395;就&;#12356;&;#12390;〉,收入《秦漢隋唐史&;#12398;研究》下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Denis Twitchett, “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ng Ruling Class: New Evidence from Tun-huang,”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Cheng-Hua Fang, “The Price of Orthodoxy: Issues of Legitimacy in the Later Liang and Later Tang”,《臺大歷史學報》,35期(2005).
Kwok-yiu Wong,“The White Horse Massacre and Changing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Tang and Five DynastiesChina.” Asia Major, 23, part 2 (2010).
Nicolas Olivier Tacket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hinese Elites(850-1000C.E.)”,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2006.
Gungwu Wang, “Feng Tao: An Essay on Confucian Loyalty”,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chett(eds.), Confucian Presonalit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123-145.
Yang Lu, “Dynastic Reviv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T’ang China: A Study of Emperor Hsien-Tsung (805-820) and His Reign ”, 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