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豐饒與虛無:論羅任玲詩的自然意識
作者:顧蕙倩
書刊名:臺灣現代詩的跨域研究
頁次:83-121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博揚
主題關鍵詞:羅任玲自然意識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魏光莒(20110600)。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一種現象學地理學的解讀。環境與藝術學刊,10,107-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婉真(2008)。月光下的螢火--評羅任玲詩集《逆光飛行》。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加斯東.巴舍拉、龔卓軍、王靜慧(2007)。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君玫(2012)。後殖民的陰性書寫。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良遠(1992)。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任玲(2012)。一整座海洋的孤寂。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任玲(1990)。光之流顏。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梅新(1998)。魚川讀詩。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義芝(1999)。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任玲(2005)。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癸雲(2008)。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波赫士、陳重仁(2001)。波赫士談詩論藝。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約翰.柏格、吳莉君(2010)。觀看的視界。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琳達.麥道威爾、徐苔玲、王志弘(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任玲(1998)。逆光飛翔。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鍾玲(1994)。現代中國繆司。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erger, John、吳莉君(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羅任玲(1990)。密碼。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元貞(20000000)。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1999)。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宗瀚(20121113)。不要害怕安靜:羅任玲談新作《一整座海洋的靜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冠閔(2012)。巴修拉詩學中的寓居與孤獨--一個詩的場所論。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