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雙生涯家庭夫妻家庭角色分工與調適之研究
作者:孫若馨
作者(外文):SUN, JUO-HSI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秀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雙生涯家庭家庭角色角色衝突調適dual career familyfamily rolerole conflictadjus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1
本研究旨在以家庭系統的觀點,瞭解雙生涯家庭夫妻在家庭動態歷程中,家庭角色的分工情況,並進一步瞭解雙生涯家庭夫妻在協調角色分工時,會產生的衝突與因應策略。本研究邀請到五對家中育有學齡期兒童以上的夫妻,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經主題分析歸納得到下四個主題:
一、雙生涯家庭夫妻家庭角色分工動態中轉換:雙生涯家庭夫妻的家庭角色係動態調整,分工原則講求適才適性、彈性分配。
二、家庭角色分工磨出種種苦澀:對雙生涯家庭而言,夫妻扮演多重角色壓力大,他人與個人對角色期待的落差,產生角色衝突。
三、夫妻在衝突中不斷協調,找出方法:個人自我心態調適,夫妻間相互尊重、包容、多溝通,才能真正化解衝突。
四、回首影響家庭角色調適的關鍵:雙生涯家庭夫妻的原生家庭、個人特質及家庭重大事件發生,是角色建構或調整的關鍵;而家庭系統中父母次系統支援功效大,但卻也出現過度干涉問題。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對雙生涯家庭夫妻、家庭教育機構,以及婚姻或家庭研究者的建議。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family roles in the family dynamics of a dual career fa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amily system. The conflicts that arise during adjustments to these role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used were also investigated. Five married couples with school-aged children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Subsequent subject analysis compiled the following four subjects:
1. Alterations to the family role division of labor dynamic in dual career families: Family roles are adjusted as the family trajectory expands and the principles behi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emphasize sui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2. Problems arising from family role division of labor: For dual career families, performing many roles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stress; failure to meet expectations creates role conflicts.
3. Constant adjustments made during conflicts: Adjusting personal mentality, mutual respect, tolerance, and communication are necessary to resolve conflicts.
4. Recollection of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adjustments to family roles: Roles are built and adjust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family structure,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ajor life events; the parental subsystem within the family system provides a great deal of support, but can also cause excessive interference.
Lastly, suggestions for dual career families, famil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researchers are provid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一、中文部分
PC home Kids編輯部採訪小組(2012)。輕鬆教,養出好小孩:最實用的10堂親子降養課。臺北:PCuSER電腦人文化。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new window
尤詒君(1996)。雙工作家庭的家務事分工─ 一個質化的分析觀點。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方美玲(2005)。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文科(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五南。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之信度與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new window
王玉珍(2014)。雙生涯成人工作家庭角色衝突與優勢經驗之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151-182。new window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行(1994)。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家庭重塑實務篇。臺北市:心理。
王行與莫藜藜(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王淑卿(2004)。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惠元(2000)。公領域中女性傳統家庭角色的影響與再複製—以參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女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new window
王舒芸、李庭欣(2013)。「善爸」甘休?「育爸」不能?與照顧若即若離的育嬰假爸爸。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8,93-136。new window
王慧姚(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叢桂(1994)。雙生涯家庭中個人工作價值與家庭價值的變遷調適。社區發展季刊,68,51-53。new window
王叢桂(1996)。兩性在工作與家庭價值上的不同及其對婚姻調適的可能影響。家庭教育與社區發展,42-66。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0。new window
田秀蘭(1997)。雙生涯家庭與女性的生涯發展。諮商與輔導,144,7-11。
白秀玲(2001)。認知行為輔導團體對雙生涯家庭中妻子非合理角色信念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613-643。
白怡娟(2003)。雙生涯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認知與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石麗君(2008)。女性專業工作者在進修、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任桂滿(2005)。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資訊與社會研究,7,檢索日期:2015年12月1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index.htm。
伊慶春(1982)。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9,405-430。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70,1-2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9)。民法。檢索日期2015年12月1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B.asp?no=1B0000001982。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朱生豪譯(1996)。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臺北:世界。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臺北:東大。
江怡文(2007)。家庭教育中父職角色的期待。師友月刊,475,23-26。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102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15年12月01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7200&ctNode=517&mp=4。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103年人力資源調查性別統計分析。檢索日期:2015年12月01日,取自: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gender/Analysis/Employment%20Economy%20and%20Welfare/103%E5%B9%B4%E4%BA%BA%E5%8A%9B%E8%B3%87%E6%BA%90%E8%AA%BF%E6%9F%A5%E6%80%A7%E5%88%A5%E7%B5%B1%E8%A8%88%E5%88%86%E6%9E%90(2015).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率。檢索日期:2016年7月01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25111249DBUFAVCH.pdf
何委娥(2002)。變遷中的家庭教育—雙薪家庭壓力調適與因應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臺北:師大。
利翠珊(1999)。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29-51。new window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2014)。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系統界限. 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1),37-72。new window
吳玉鈴(2000)。婦女教育與經驗學習的運用。社教雙月刊,95,29-33。
吳秀蘭(2003)。祖父母涉入學齡前孫子女生活情形與父母親職勝任感之關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吳珮蒨(2006)。職業婦女角色覺知與衝突。輔導與諮商,252,33-38。
吳素芳、林玉英、黃毓梅(2013)。從家庭教育介入談男性如何因應婚姻中性別角色與權力之改變。家庭教育雙月刊,45,68-79。
吳敏綺(2000)。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玉瑕(1982)。現代婦女之角色態度的價值延伸現象。思與言,20(2),135-150。new window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11-143。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70年代與90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41-94。new window
宋鎮照(1997)。社會學。臺北:五南。
李宜靜(1990)。雙工作家庭家事分工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怡君(2011)。家庭‧親子‧人際。臺北:青文。
李怡婷(1991)。雙生涯家庭之親子關係與育兒態度之研究─臺灣與日本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芳如(2001)。新好男人─雙生涯家庭男性家務分擔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彥瑾(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茂興、藍美華(譯)(1997)。Howard, M., C.著。文化人類學。臺北:弘智。
李紹嶸、蔡文輝譯(1987)。《婚姻與家庭》。Lamanna, M. A.&Riedmann, A. 著。臺北:巨流。
李雪麗(1995)。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慧美(2003)。開啟親世紀的親職教育,559-593。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編,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
李瓊雯(2011)。從家庭教育介入模式探討女性在家庭中的性別角色與權力。家庭教育雙月刊,34,39-46。
李麗雲(2004)。婦女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以台南為例。嘉南學報,30,517-530。
杜宜展(2006)。父職參與之研究。高雄餐旅學報,8,155-175。
沈品汝(2007)。父親知覺配偶親職支持、父職效能感與父執參與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133-170。new window
周白雪(2006)。雙生涯家庭夫妻同時進修研究所的親職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逸芬譯(1997)。Brooks,J.B.著。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五南。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Jary, 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臺北:城邦文化。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中大學。
周麗端等著(2000)。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林生傳(1981)。談結構功能學派與衝突學派在教育社會學研究。教育文粹,10,124-129。
林如萍(2015)。「婚」與「不婚」。家庭教育專欄,檢索日期:2015年12月01日,取自:http://moe.familyedu.moe.gov.tw/HouseEDU/Detail.aspx?nodeid=202&pageid=13
林松齡(1997)。臺灣中部地區已婚婦女之婚姻品質的決定因素:一個社會學理論的解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5,179-220。new window
林松齡(2000)。臺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証研究。臺北:五南。
林芳玟等(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
林思彤(2007)。已婚女性教授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從生涯發展的角度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玲主編(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文化。
林傳生(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德明、劉兆明(1997)。工作壓力:文化與性別的省思。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3。new window
林震雯(1992)。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的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玉燕(2005)。雙生涯家庭生命週期、家務分工與成員學習障礙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珍琬(2004)。有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6,69-108。new window
邱珍琬(2005)。隔代教養經驗--敘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科學教育類,36(1),95-120。new window
邱美華(2011)。女性領導者工作壓力與家庭調適研究初探,163-180。載於2011家庭福祉專書。台北:大仁科技大學。
邱雅芳(2007)。臺灣雙薪家庭家務分工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檢索日期:2015年12月0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3/63-59.htm。
俞筱鈞(譯)(1996)。Douglas H. Powell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臺北:揚智。
姚良志、盧俊宏(2007)。已婚女性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調適之探索研究。身體文化學報,5,189-212。new window
姜靜繪(1998)。世代流行大調查。臺北:時報。
洪久賢(2001)。成長的媽媽,快樂的家庭。兩性平等教育季刊-親職教育專號,16,22-32。
胡嘉鴻(1996)。Higgins工作?家庭衝突模式之驗證:比較雙生涯與傳統生涯男性。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唐乃華(2009)。幫手!?綁手!?已婚女性與母親、婆婆托育協助之代間矛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先梅(1995)。甚麼是家務工作?--家務工作本質之初探。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2,209-236。
唐先梅(1996)。雙薪家庭工作、家庭及休閒時間分配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2-H-180-001)。
唐先梅(1997)。工作、家庭、及休閒三構面關係之探討:從三構面的本質出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2-H-180-001)。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來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new window
唐先梅(2009)。家庭壓力與危機因應的限制因素、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應,257-311。載於周麗端等編著,家庭危機與管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唐先梅(2010)。工業化與科技對家務的影響:家務工作的變與不變。中華家政學刊,46,27-56。
奚從清、沈賡方(2001)。社會學原理。杭州:浙江大學。
孫頌賢、修慧蘭(2002)。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系統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化為例。中華輔導學報,11,125-166。new window
涂妙如(2008)。以生態系統理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親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科技大學學報,50,199-219。new window
秦詩語(2015)。新手爸爸怎麼做?─不同社會階級父親之父職經驗與實踐。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翁毓秀(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1,70-101。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5-98。new window
高淑清(2000a)。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131-154。臺北:師大。
高淑清(2000b)。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93-134。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517-575。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臺北:學富。
高敬文(2002)。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
崔詠欣、黃庭偉、王依婷(2012)。初探家庭次系統中的婚姻、親職、親子次系統之交織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張再明(2006)。早當爸爸好還是晚當爸爸好:父職時機與子女發展之探討。2006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市。
張宏哲、林哲立譯(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雙葉。
張育婷(2011)。從社會學理論談家庭。家庭教育雙月刊,32,36-43。
張思嘉(1999)。新婚夫妻的婚姻適應:概念測量與模式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0(4),425-446。new window
張耐(1995)。雙生涯家庭之需求。社會福利,117,8-21。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new window
張淑貞(2005)。從外遇談婚姻中夫妻性別角色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48,檢索日期:2015年11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48-37.htm。
張聖英(2008)。隔代教養情形之研析。主計月刊,631,54-61。
教育部(2014)。教育百科,檢索日期:2016年1月11日,取自: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AE%B6%E5%BA%AD%E7%B3%BB%E7%B5%B1%E7%90%86%E8%AB%96。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間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盛秀明(2012)。失智症之成年女兒照顧者家庭角色轉換歷程之敘說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彗君(2003)。家庭教育中的性別議題。載於林淑玲主編,家庭教育學,213-245。嘉義:濤石文化。
莊惠敏(2003)。雙生涯家庭婦女角色衝突、工作負荷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慧美、田秀蘭(1998)。女性國小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以屏東女性教師為例。中華輔導學報,6,231-266。new window
莊璧瑞(2006)。雙生涯家庭中幼兒父親父職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敏如(2006)。後現代家庭的家務分工─以台北市雙薪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碧芬,蕭文玲(2000)。高科技業從業人員上司支持與工作—家庭衝突關係之研究。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217-228。new window
連黛玉(2009)。新加坡雙生涯中年女性家庭角色信念與母職信念之調查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郭永華(2003)。單親兒童對父母離婚歷程知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80。new window
郭虹慧(2009)。以系統的觀點探討工作對雙薪家庭的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19(5),50-59。
郭黎灩(1989)。已婚職業婦女性別角色態度、工作角色、家庭角色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靜晃、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new window
陳文良、王怡涵、邱雅萍(2013)。臺灣工作家庭衝突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4),79-106。new window
陳月娥(2015)。社會學。臺北:千華數位文化。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1998)。婦女家庭地位之哀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北:台灣社會學社、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佳伶(2009)。成年期喪失手足家庭角色轉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佳雯、許伊均、陸洛、吳詩涵(2012)。以韌性觀點探討女性主管的職業生涯歷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2,51-71。new window
陳怡吟(2008)。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已婚男性與已婚女性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思穎、何淑禎(2001)。家庭教育與社會資源的整合。師友月刊,41,42-45。
陳柏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25-49。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陳若琳(2003)。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的婚姻情感與配偶共同育兒對教養品質影響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4,1-14。
陳珮雯(2010)。夫妻如何分工不分家。親子天下雜誌,14,102-107。
陳皎眉(199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教育部社教司。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心理。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及調節變項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66。new window
彭台珠、孫嘉霙、王淑芳(2010)。我可以做到!持續母乳哺育婦女的生活經驗。助產雜誌,52,7-20。
彭懷真(199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彭懷真(2005)。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
彭懷真(2009)。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
曾多聞(2016)。哈佛研究:職業婦女的女兒更成功,兒子更顧家。親子天下,檢索日期:2016年1月11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9536-%E5%93%88%E4%BD%9B%E7%A0%94%E7%A9%B6%EF%BC%9A%E8%81%B7%E6%A5%AD%E5%A9%A6%E5%A5%B3%E7%9A%84%E5%A5%B3%E5%85%92%E6%9B%B4%E6%88%90%E5%8A%9F%EF%BC%8C%E5%85%92%E5%AD%90%E6%9B%B4%E9%A1%A7%E5%AE%B6/?page=2。
曾楹茹(2011)。淺談婚姻關係中家務分工。家庭教育雙月刊,33,6-15。
曾端真(1991)。戈登模式的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70,18-20。
游鴻裕(2001)。女就業與家庭關係之研究。臺灣師大三民主義學報,22,185-214。
賀彩清(2005)。從傳統到現代婦女角色與家務工作。資訊社會研究,7,檢索日期:2015年1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46-37.htm。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院學報, 35,313-337。new window
黃俐婷(2011)。學齡前幼童之母親對母職的自我認同。社區發展季刊,135,354-367。new window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黃迺毓(1991)。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楊中芳(1999)。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 105-179。new window
楊希珮、黃馨慧(2003)。已婚男性之家庭生活教育需求,167-206。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臺北:師大。
楊宜音(2000)。「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3,277-316。new window
楊善華、沈崇麟(2000)。大陸城鄉居民家庭中夫妻的家務分工。應用心理研究,5,25-35。new window
經濟日報(2015)。我國主夫四年成長一倍。檢索日期:2015年12月01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14/620265。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臺北:學富。
葉爾雯(1991)。影響雙生涯夫妻家庭與職業衝突的有關背景、情境及心理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詹雨涵(2015)。中部地區學齡前幼兒家長的父職角色期望及父職角色實踐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中。
詹棟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賈紅鶯(1998)。從家庭系統看家庭關係。諮商與輔導,148,6-10。
廖育青(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初探。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宏鈺(2003)。雙生涯家庭女性繼續學習歷程與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秀玉(2004)。雙薪家庭母親家庭背景變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婚姻衝突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臺北:揚智。
劉佩詩(2006)。家庭版沿革與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國光(1990)。雙生涯家庭孩子托育問題的探討。社教雙月刊,36,64-67。
劉默君(2005)。幼稚園園長工作與家庭生活角色調適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瓊瑛譯(1996)。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臺北:心理。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臺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臺北:五南。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文輝(2013)。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鄭文烽(2012)。從家庭生涯觀點初探現代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分工-以四對雙薪家庭夫妻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111-144。new window
鄭忍嬌、陳皎眉(1994)。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5,47-66。new window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比較。國力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麗芬(1995)。雙生涯家庭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諮商策略。諮商與輔導,120,15-21。new window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new window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與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115-145。
蕭新煌譯(1990)。現代化與家庭制度:有關家庭之社會學論戰。台北:巨流。
賴爾柔(1997)。臺灣農家婦女的家庭地位與角色。農業推廣學報,13,55-81。
薛怡君(2006)。雙生涯家庭女性企業主管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秀芬(1998)。家庭與家庭服務。臺北:五南。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謝坤鐘(1993)。職業婦女、婚姻角色衝突、婚姻調適與婚姻滿足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藍采風(1982)。雙生涯家庭。張老師,70(1),10-17。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適應。臺北:張老師。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幼獅。
藍采風、陳皎眉(1995)。婚姻動態與滿足。輔導季刊,31(1),2-12。new window
藍菊梅(2007)。姻親與婚姻諮商。諮商與輔導,254,15-20。
顏千淑(2004)。臺中市雙生涯家庭國小子女課後托育服務安排與影響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慎平譯(1999)。當代意識型態。臺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Abbott, P. & Wallace, C.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Adams, B. N. (1995). 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USA: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Chuang, Y. C. (1986). Statuses and Roles of Women in the Changing Chinese Family: A Case from Taiwan.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 6, 147-178.
Cinnamon, R., & Rich, Y. (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mportance of work and family roles: Implications for work-family conflict. Sex Roles, 47, 531-541.
Coltrane, S. (2000). Research on household labor: modeling and measuring the embeddedness of routine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62, 1208-1234.
Coltrane, S., & Valdez, E. O. (1993). Reluctant compliance: Work family role allocation in dual earner Chicano families. In J. C. Hood (ed.), Man, work, and family, 151-175. Newbury Park, CA: Sage.
Doumas, D., Margolin, G., & John, R. S.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marital interaction, work, and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in dual- earner couples: An extension of the work-family spillover model.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Sage Publications, 24 (1), 3-20.
Emery, E. E. & Tuer, M. (1993). Parenting and the marital relatinship. In T. Luster & L. Okagaki (Ed.). Parenting: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illsdale, New Jersey.
Ferree, M. M. (1991).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woearner marriages: Dimensions of variability and chang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 158-180.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Friedman, M. M. (1986). Family nursing: Theory and assessment. (2nd ed.). Norwalk: Appleton-Century-Croft.
Garland, T. N. (1972). The better half: The male in the dual career family. In C. Safilios Rothschild (ED), Toward a Sociology of Women. Lexington, MA: Zerox College Publishing.
Goetting, A. (1986). The developmental tasks of siblingship over the life cyc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703-714.
Greenstein, T. (1996). Gender Ideology and Perceptions of the Fairness of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Effects on Marital Quality. Social Forces, 74,1029-42.
Haddock ,S.A., S.J. Ziemba, T.S. Zimmerman, & L.R. Current (2001). Ten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family and work balance: Advice from successful familie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7(4), 454-455.
Haddock, S. A.,Ziemba S. J., Zimmerman T. S. & Current, L. R. (2001). Ten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family and work balance: advice from successful families. J Marital Fam Ther.,27(4), 445-58.
Hall, D. T., & Hall, F. E. (1980). Stress and the Two-career Couple. In C.L. Cooper & R.Payne (Eds.). 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New York: Wiley.
Hall, D. T., &Hall, F. E. (1978). Dual Careers: How Do Couples and Companies Cope with the Proble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6, 57-77.
Heilbrun, C. G. (1982). Reinventing womanhood. NY: Norton.
Heiss, J. (1976). Family Roles and Interaction: An Anthology. Chicago, IL: Rand.
Hoffman, L. W. (1989). Effects of maternal employment in the two-parent famil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283-292.
Holman ,A. M.(1983). Family Assessment:Too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ven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08).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women march 2008.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dcomm/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091225.pdf.
Kahn, R. L. , Wolfe ,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ldy in role confllct and role ambiguity. New York:John Wiley.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ccup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Wiley.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74, 57-76.
Kopelman, R. E., Greenhaus, J. H. & Connolly, T. F. (1983). A model of work, family, and interrole conflict: 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98-215.
Kopelman, R. E., Greenhaus, J. H., & Connolly, T. F. (1983). A model of work, family, and interrole conflict: 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98-215.
Lesley, R. (2000). Sexing the Brain. London: Phoenix.
Lewis, R. A., & Spanier, G. B. (1979). Theorizing about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marriage. New York: Free Press.
Marian, S. L. (1992). Dual career couples: New perspectives in counseling. (ERIC ED341940)
Marian,S. L. (1992).Dual career couples : New perspectives in counseling. (ERIC ED341940)
Marry A. L. & Agnes R., (1984). Marriages and Families and Relationships: Making Choices in a Diverse Society. USA: Cengage Learning
McCubbin, H., & Dabl, B. B. (1985). Marriage and family: Individuals and life cycl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MenCare (2015). State of the World's Father 2015. Online. Available: http://sowf.men-care.org/.
Mikheeva, A. (2007). Family Change and New Balance of Family Roles: The Case of Siber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ociologie, 17(2), 343-357.
Minuchin, P.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56(2), 289-302.
Minuchin, P., Colapinto, J., & Minuchin, S. (2007). Working with families of the poor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Netemeyer, R.G., Boles, J.S. & McMurrian, R. (199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 400-10.
Nichols, M. P., & Schwartz, R. C. (2002). The essentials of family therapy. Boston: Allyn & Bacon.
Parsons, T. & Bales R. F. (1953).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Glencoe: Free Press.
Parsons, T., & Bales, R. (1956).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arsons, T., (1949).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 Anshen (Ed.). The family: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 173-301. New York: Harper.
Parsons, T., (1961). 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Parsons et al. (eds.).Theories of Society. N.Y.: Free Press.
Patricia, M.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56, 289-302.
Phillips, D., Scarr, S., McCartney, K. (1989). Working mothers and their famil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11), 1402-1409.
Pittman & Kerpelman (1993). Perceptions of Parents Whose Work and Parenting Behaviors Deviate from Role Expectations. Sex Roles, 39, 215-223.
Powell, T. H &Gallagher, P. A. (1993). Brothers&Sisters-A Special Exceptional Families.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Rapoport, R. & Rapoport R. (1969). The dual-career family: a variant pattern and social change. Human relations, 22, 3-30.
Rapoport, R., & Rapoport, R. (1976). Dual-career families re-examined. London: Martin Robertson and Co., Ltd
Rapoport, R., Rapoport, R. N. (1971). Dual-career Families. London: Penguin.
Repetti, R. L., Matthews, K. A., & Waldron, I. (1989). Effects of paid employment on women’s mental and physic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1394-1401.
Rice, K. G. (1990).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a narrative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5), 511-538.
Ryan, C., Miller, & Keitner, G., (1993). The McMaster Model View of Healthy Family Functioning. In Froma Walsh (Ed.). Normal Family Processes. 138-160.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London.
Sears, H. A., & Galambos, N. L. (1993). The employed mother’s well-being. In J. Frankel (ed.). The employed mother and the family context. 49-67. New York: Springer.
Segal, L. (1997). A feminist look at the family. In John, Muncie, Margaret, Wetherell, Mary, Langan, Rudi, Dallos, Cochane, Allan (eds.). Understanding the Family. 295-316. London: Sage.
Seidman I. E.(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eiger, C. P., Wiese, B. S.(2009). Social support from work and family domains as an antecedent or moderator of work-family conflic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75,26-37.
Thompson, L. (1991). Family work women’s sense of fairn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2), 181-196.
Treas, J. & Ruijter, E. de (2008). Earnings and Expenditures on Household Services in Married and Cohabiting Un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70, 796-805.
Turner, L. H.,West, R. L. (2002).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ommunication. Boston: McGraw-Hill College.
Volling, B. L., & Belsky, J. (1993). Parent, infant,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aternal employment decisions in the first year of infancy. Family Relations, 42(1), 4-12.
Wilcox-Matthew, L., & Mimor, C. W. (1989) . The dual career couple: Concerns, benefits, and counseling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 194-1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