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門傳統聚落領域空間之界定:以遶境鎮營為概念
作者:林建育
書刊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楊玉君, 洪瑩發, 溫宗翰 (主編)
頁次:297-332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中:豐饒文化
主題關鍵詞:遶境鎮營金門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韓昇(2004)。五行與古代中日職官服色。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4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秋桂、王天麟(19950500)。奠安與出煞:安龍科儀初探。民俗曲藝,94/95,141-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19930800)。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255,116-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豐楙(20020300)。末世與濟度--道教的末世宗教性格。當代,57=175,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宗榮(19990100)。臺灣傳統空間厭勝物的藝術風貌。歷史月刊,132,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宗榮(20020300)。臺灣道教藝術。當代,57=175,1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培暉、徐明福(19970300)。臺灣傳統漢人村落研究之四個面向--邁向聚落建築學。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6,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朝陽(2001)。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4),6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芳苑(19821200)。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灣文獻,33(4),9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理政(19891200)。禁忌與神聖:臺灣漢人鬼神信仰的兩面性。臺灣風物,39(4),107-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會承(19991200)。澎湖社里的領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4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豐楙(19990100)。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3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聰輝(20020300)。道教齋醮儀式與臺灣常民生活。當代,57=175,3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朝陽(20000900)。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39,169-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潘英海(19930600)。熱鬧:一個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現象的提出。本土心理學研究,1,330-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潘朝陽(19950300)。「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3,83-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會承(2002)。臺灣傳統漢人村莊的領域界定。2000年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學術研討會。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2003)。常與非常:臺南定期迎王地區的兩個世界--以癸未科臺江內海舊區為主的考察。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金門:金門縣政府。(VII)1-(VII)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曉聰(1994)。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村落領域關係、擇址和空間組織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光棣(1996)。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錫祥(1997)。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宗榮(2003)。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天厚、林麗寬(2000)。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臺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學增、吳錫璜(1929)。同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芳苑(1975)。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市:長青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受(1970)。滄海紀遺。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閻步克(2002)。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富士(2000)。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美容(20000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賡武(1964)。泉州府志。臺南:登文印刷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仲昭(1990)。八閩通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家鼎(1893)。馬巷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焜橫(1999)。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凱(1968)。廈門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地方社會。臺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午榮、章嚴(1987)。繪圖魯班經。新竹:竹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巡(1843)。爾雅注。浙江: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董芳苑(1988)。臺灣民宅門楣八卦牌守護功用的研究。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美容(19930000)。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天厚、林麗寬(1993)。金門的民間慶典。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宋錦秀(1994)。傀儡、除煞與象徵。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芳惠(1988)。村落地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國平(1996)。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理政(19900000)。天丶人丶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詹鄞鑫(1992)。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銘銘、李放春(2001)。明清時期的區位、行政與地域崇拜--來自閩南的個案研究。空間.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海德格、陳伯仲(1992)。建、居、思。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1998)。道、法信仰習俗與臺灣傳統建築。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朝陽(1992)。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豐楙(1993)。臺灣民間宗教一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會承(1995)。漢民族空間模型之建立概說。賀陳詞教授紀念文集。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系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兵(19960000)。中國神話裏的世界中心觀:兼論周人「世界中心」之轉移。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