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
作者:許慧琦
作者(外文):Hui-chi Hsu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呂芳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娜拉新女性新女性形象易卜生個人主義女子職業摩登女子noranew womanimage of new womanibsenindividualismwomen''s careermodern gir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0)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9
娜拉(Nora)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代表作《娜拉》(Et Dukkehjem, A Doll’s House)的女主角。 這是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批判19世紀末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與家庭黑暗面的故事。 娜拉是位中產階級家庭主婦,曾為救丈夫而偽造文書;未料數年後東窗事發,其夫卻只顧自身名節,震怒並辱罵她不足為人妻母。她於焉領悟八年婚姻不過是場兒戲,自己只是丈夫的玩偶,沒有獨立的意志與自主權,因而向其夫表明要先「教育自己」以「做一個人」,最後捨棄三個小孩與丈夫,飄然離去。該劇於1879年首度公演以來,其開放性的結局(open ending),在世界各地陸續掀起「娜拉出走」的討論熱潮。每個上演此劇的社會,各以其特定的思維方式與價值標準,來詮釋並評估娜拉;中國社會自不例外。
長久以來,「娜拉」在中國,始終被視為新女性形象而聞名。 人們傳誦五四時代,稱揚當時被譯介來華的娜拉,指其為「易卜生所舉來做模範的『覺醒的婦人』」 ,並認為「曾經叱吒風雲、名噪一時的『五四』新女性皆是中國的『娜拉』!」 卻鮮少有人問過,為什麼娜拉會在五四時代被塑造為新女性形象,並廣受認同?亦未見有人關心,娜拉究竟適不適合中國女性?
這個問題所牽涉的,是新女性形象在近代中國被賦予的意涵,其必須從國族論述的思想路徑進行探討。自從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針對近代民族主義的起源與傳播,提出「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這樣的觀點後 ,學者紛紛運用或修正此概念,來擴大思索與近代國族論述的形成有關的各種人事與現象。 女子問題、新女性論述、乃至於新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可以、也應該被放置於國族論述這樣的脈絡中,加以剖析與理解。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娜拉」在中國的形象,是由誰塑造?為誰塑造?被誰認同或批判?藉此研究,本文將討論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三者間,在近代中國的歷史情境可能產生的關係,並檢討「性別」(gender)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Nora is the female protagonist of Norway dramist Ibsen''s play "A Doll''s House. It was based on a true story for critizing the darkness of families at the end of Nineteenth-century western captalist society. Nora is a middle-class housewife how has committed a crime for saving her husband, and when years later this thing was discovered, in stead of appreciating his wife and trying to protect her, this husband only cares about his own reputation and scold her badly. She finally got through that this eight-year marriage is just a game and she is just a doll of her husband without independent will and autonomy. She told her husband that she wants to educate herself first and become a human being. At the end, she leaves all her three kids and her husband, and walked out of their house. Since this play''s primere performance in 1879, the "open ending" of this play has arouse the furious discussion about "Nora''s leaving home" . Every society interpret and valuate Nora in terms of their ways of thinking and social values; there is no exception for Chinese society''s discussion about Nora.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祕書處編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1941。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編印,《中國國民黨歷次會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彙編》第2冊,1941。
《中國國民黨歷史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集》,台北:中央改造委員會文物供應社,1951。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近代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江蘇省婦女聯合會編,《婦女運動史資料1》,出版地與出版者不詳,1983。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下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
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編,《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第1冊,廣東省婦女聯合會,1991。
《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第15卷戲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編,《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建設──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89。
阿英,《阿英文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
易卜生,《易卜生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金宏達, 于青編,《張愛玲文集》第4卷,合肥市: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秋瑾,《秋瑾先烈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茅盾,《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胡適,《藏暉室劄記》,上海:亞東圖書館,1939。
胡適,《胡適作品集》,台北:遠流,1986。
胡適,《胡適早年文存》,台北:遠流,1995。
柳亞子,《磨劍室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梁啟超,《梁啟超文集》,台灣:中華書局,1960。
潘頌德、王效祖編,《陸晶清詩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魯迅景宋通信集:《兩地書》的原信》,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廬隱,《廬隱短篇小說選》,上海:女子書店,1935。
《廬隱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山川菊榮,高希聖譯,《婦女自覺史》,上海:泰東圖書局,1930。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上海婦女運動史(1919-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資料征集委員會與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十年來的中國》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3版。
《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三篇:統一與建設(二),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上下兩冊,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五四運動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近代基督新教傳教士在華社會文化和教育活動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韜,《漫游隨錄‧扶桑游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王喜鉞,《刷新與循環:20世紀的新小說研究》,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2。
王躍、高力克編,《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王躍,《變遷中的心態──五四時期社會心理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王禮錫、陸晶清編著,《中國社會史的論戰一、二》,上海:上海書店,1990。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生田長江、本間久雄著,林本、毛詠棠、李宗武譯,《社會改造之八大思想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7版。
白吉庵,《胡適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本間久雄著,姚伯麟譯,《婦人問題十講》,上海:學術研究會,1934年,3版。
皮以書,《中國婦女運動》,台北:婦聯畫刊社,1973。
田仲濟、孫昌濟主編,《中國現代小說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
史全生主編,《中華民國文化史》上冊,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史蒂文‧盧克斯著,朱紅文、孔德龍譯,《個人主義:分析與批判》,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史華慈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0。
朱維之,《中國文藝思潮史略》,上海:長風書店,1939。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瑪爾蒂娜‧雪伽蘭、弗朗索瓦茲‧佐納邦德著,袁樹仁、趙克非、邵濟源、董芳濱譯,《家庭史:現代化的衝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社,1990,4版。new window
呂理州,《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台北:遠流,1994。
呂美頤,劉永福,《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宋炳輝,《茅盾:都市子夜的呼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李小江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李今,《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2。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南港:中研院近史所,1998年,再版。new window
李璜,《學鈍室回憶》,台北:傳記文學,1973。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1996。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1984。
杜君慧,《婦女問題講話》,重慶:新知書店,1945,再版。
杜學元,《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6。
沈衛威,《文化‧心態‧人格──認識胡適》,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
東方雜誌社編,《家庭與婚姻》,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金天翮,《女界鐘》,上海:愛國女校,1903。
金仲華,《婦女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金仲華,《婦女問題的各方面》,上海:開明書店,1934。
長谷氏著,上海進步書局編,《現代之女子》,上海:進步書局,1932年,5版。
阿英,《晚清小說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南港:中研院近史所,1989。
呂雲章,《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女子書店,1933。
尚明軒,《何香凝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
邱仁宗,金一虹,王延光編,《中國婦女和女性主義思想》,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林賢治,《娜拉:出走或歸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聯書店,1989。
吳二持,《胡適文化思想論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吳廷主編,《日本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郭漢民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第2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周谷城,《中國社會之變化》,上海:上海書店,1989。
周芳芸,《中國現代文學悲劇女性形象研究》,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
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82,6版。
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北京:北京大學版社,1998。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new window
青長蓉等編著,《中國婦女運動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
洪瑞釗,《革命與戀愛》,上海:民智書局,1928。
茅仲復編著,《中國社會五大問題》,出版項不詳,1930。
茅盾,《茅盾論中國現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0。
胡適、蔣廷黼等著,《民主與獨裁論戰》,台北:龍田出版社,1981。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3,再版。
柯崙泰,李文泉譯,《新婦女生活講話》,上海:光明書局,1938,再版。
胡曉,《胡適思想與現代中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計榮主編,《中國婦女運動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范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辭典》上海:上海書店,1993。
袁振英,《易卜生傳》,香港:受匡出版部,1928。
徐宗澤,《婦女問題》,上海:聖教雜誌社,1930。
徐天嘯,《神州女子新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高大倫、范勇編譯,《中國女性史(1851-195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唐英絹,劉士璋,安山編,《宋慶齡與何香凝》,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2。
馬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馬庚存,《近代中國婦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
孫石月,《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5。
孫俠夫,《叛逆》,上海:新宇宙書店,1928。
孫郁,《20世紀中國最憂患的靈魂》,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曹禺,《曹禺自傳》,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
郭箴一,《中國婦女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康克清,《康克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梁啟超,《新民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麥發穎編,《全盤西化言論三集》,廣州:嶺南大學學生自治會,1935。
麥惠庭,《中國家庭改造問題》,上海:上海書店,1990。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陳水逢編著,《日本文明開化史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陳碧雲,《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1935。
陳碧雲編,《現代婦女叢談》,上海:亞東圖書,1938,再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臺一版。new window
陳漱渝,《五四文壇麟爪》,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陳學昭,《時代婦女》,上海:女子書店,1932。
陳衡哲,《新生活與婦女解放》,南京:正中書局,1934。
單士厘,《癸卯旅行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南港:中研院近史所,1994。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南港:中研院近史所,2000。new window
黃寄萍,《新女性講話》,上海:聯華出版社,1937。
黃福慶、林明德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85。
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台北:經世書局,1981。
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1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2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張佩芬女士編譯,《現代思潮與婦女問題》,上海:泰東圖書局,1928。
張邦梅著,譚家瑜譯,《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台北:智庫,1999。
張倩儀,《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張靜如、劉志強主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張樹棟、李秀領,《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書局,1996。
張寶明,《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彭明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彭慧,《民族抗戰與婦女的任務》,漢口:漢口大眾出版社,1938。
程謫凡,《中國現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華書局,1936。
傅岩,《婦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書局,1935。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8。
湯清,《中國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聲出版社,1987。
鄒愷,《現代婦女問題》,上海:大東書局,1933。
喬以鋼,《低吟高歌: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
愛倫凱著,朱舜琴譯,《戀愛與結婚》,上海:光明書局,1933,7版。
楊之華,《文壇史料》,上海:中華日報社,1944,3版。
楊步偉,《一個女人的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
楊績蓀,《中國婦女活動記》,台北:正中書局,1964。
褚德新、梁德主編,《中外約章匯要1689-1949》,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葉子銘主編,《中國現代小說史》,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
葉渭源,唐月梅,《20世紀日本文學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
賈新民主編,《20世紀中國大事年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新生活運動言論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委員會,1935。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四年全國新生活運動(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三年新生活運動總報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
雷良波、陳陽風、熊賢軍著,《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臺大文史叢刊,1998。new window
越遐秋、曾慶瑞,《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董竹君,《我的一個世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Hilary Newitt原著,董瓊南譯,《大時代的婦女》,上海:黎明書局,1938。
趙清、鄭域編,《吳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維拉‧施瓦支著,李國英等譯,《中國的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運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談社英編著,《中國婦女運動通史》,南京:婦女共鳴社,1936。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2000。
劉大杰,《易卜生》,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國難後第1版。
劉立善,《日本白樺派與中國作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3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劉思謙,《“娜拉”言說: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紀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劉崇稜,《日本文學概論》,台北:水牛圖書,1994。
劉寧元主編,《中國女性史類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1965。
魯婦編著,《婦女問題新講》,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9。
蔣俊、李興芝,《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
歐陽予倩,《自我演戲以來》,上海:神州國光社,1939。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潘光旦,《中國之家庭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閻純德編,《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上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再版。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謝冰瑩等著,《女作家自傳選集》,耕耘出版社,194?。
謝冰瑩,《女兵自傳》,台北:東大圖書,1985,再版。
謙弟,《婦女與社會》,上海:光明書局,1929。
薛光前編,《艱苦建國的十年》台灣:正中書局,1971。
戴緒恭,《向警予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薩菲等著,《婦女職業的暗礁》,香港:婦女知識叢書出版社,1940。
羅敦偉,《中國之婚姻問題》,上海:大東書局,1931。
羅敦偉、易家鉞,《中國家庭問題》,台北:水牛出版社,1972,再版。
羅瓊,《婦女解放問題基本知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蕭繼宗編,《新生活運動史料》,《革命文獻》第68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5。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
顧綏人編著,(張鴻飛插圖)《女性群象插畫本》,上海:千秋出版社,1937。
《力報》,桂林,1944年。
《大公報》,天津,1914~1934年。
《大公報》,長沙,1919年。
《大晚報》,上海,1935年。
《中央日報》,南京,1935年。
《民國日報》,上海,1928年。
《民國日報》,江西,1934~1935年。
《民國日報》,廣州,1926年。
《民報》,上海,1935年。
《北京日報》,北京,1935年。
《申報》,上海,1912~1936年。
《世界日報》,北平,1933~1935年。
《全民報》,北平,1935年。
《京報》,北京,1925年。
《社會日報》,上海,1935年。
《政府公報》,1913年。
《時事新報》,上海,1932~1935年。
《時報》,上海,1918,1935年。
《益世報》,天津,1935年。
《晨報》,上海,1935年。
《晨報》,北平,1922年。
《庸報》,天津,1935年。
《新民報》,南京,1935年。
《新聞報》,上海,1935年。
《國民公報》,重慶,1935年。
《華北日報》,1935年。
《小說月報》,1920年。
《女子月刊》,1934~1936年。
《女子世界》,1904~1907年。
《女子白話旬報》,1912年。
《女學報》,1903年。
《女鐸》,1931~1936年。
《女聲》,1933年。
《今代婦女》,1931年。
《少年中國》,1919年。
《少年世界》,1920年。
《文學周報》,1925年。
《中國新女界雜誌》,1907年。
《中華婦女界》,1915~1916年。
《中華婦女節制協會年刊》,1934年。。
《天義報》,1907年。
《甲寅》,1915年。
《共進》半月刊,1922~1925,1933年。
《北平婦女》,1933年。
《良友畫報》,1933~1934年。
《青年婦女》,1928年。
《東方雜誌》,1906,1916,1934~1937年。
《神州女報》,1912~1913年。
《星期評論》,1919~1920年
《俳優雜誌》,1914年。
《現代婦女》,1944年。
《晨報副刊》,1922~1924年。
《教育雜誌》,1928年。
《國聞週報》,1934~1935年。
《新女性》,1926年。
《新月》,1928,1932年。
《新生》,1934年。
《新世紀》,1907年。
《新青年》,1915~1918年。
《新婦女》,1920年。
《新潮》,1919年。
《解放畫報》,1921年。
《婦女文化》,1936年。
《婦女生活》,1935~1936年。
《婦女共鳴》,1929~1936年。
《婦女旬刊》,1925,1928,1935年。
《婦女時報》,1914年。
《婦女周報》,1925年。
《婦女週刊》,1925年。
《婦女雜誌》,1915~1924年。
《獨立評論》,1934~1935年。
《薔薇》,1927年。
《覺悟》,1919年。
丁爾綱,〈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大潮中茅盾婦女觀的形成與發展〉,收入中國茅盾文學研究會編,《茅盾與二十世紀》,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王立明,〈郭沫若與外國文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1999。
王世林,〈娜拉走後怎樣?〉,《四川三峽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0年第1期。
王萍濤、劉家思,〈與舊式婚姻告別的宣言──《傷逝》主題新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4期,1998年10月。
王素霞,〈論五四先驅文化人格的現代性〉,《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總第169期)。
王福和,〈從家庭的桎梏中突圍──論卡杰琳娜、安娜和娜拉的反叛〉,《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6期。
王新玲,〈掘墓人‧守墓人‧墓中人‧殉葬品──《家》的人物形象系列〉,《保定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王确,〈儒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走向〉,《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王愛松,〈“十字街頭”的徘徊與抉擇──1927年~1937年知識份子題材小說綜論〉,《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2期。
丹尼爾‧哈康遜、伊麗莎白‧愛德,王忠祥譯,〈易卜生在挪威和中國〉,收入《易卜生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史云波、董德福,〈梁啟超: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州學刊》,總第109期,1999年1月。new window
余我,〈近代劇的開創者易卜生〉,《自由青年》第47卷第2期,1972年2月1日。
谷茨,〈向警予〉,《中共黨史人物傳》第6卷,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
沈雁冰,〈愛倫凱的母性論〉,東方雜誌社編,《婦女職業與母性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再版。
李光榮,〈從婚戀作品看中國婦女解放的艱難歷程〉,《雲南學術探索》,1997年第6期(總第42期)。
李玉花,〈從娜拉到聖女貞德──試論現代歐洲戲劇中的新女性形象〉,《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李純仁,〈中國女子教育之史底考察〉,《江蘇教育》第3卷第4期,1934年4月,收入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編,《革命文獻》第55輯「抗戰前教育政策與改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李奭學,〈蕭乾論易卜生在中國〉,《當代》第15期,1987年7月1日。
余英時,〈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收入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
沈松僑,〈一代宗師的塑造──胡適與民初的文化、社會〉,收入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91。
汪暉,〈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呂士朋,〈辛亥前十餘年間女學的倡導〉,《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5期,1982年12月。new window
呂芳上,〈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第29期,1992年12月1日。
呂實強,〈胡適對學生運動的態度〉,收入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91。
沈衛威,〈五四知識份子思想──行為的逆差與衝突──以魯迅、胡適、茅盾為例〉,收入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4。
邵寧寧,〈牢籠抑或舟船──20世紀中國文學中“家”的形象演變〉,《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5期,1999年9月。
周作人,〈日本的新村〉,收入《周作人先生文集「藝術與生活」》,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1年。
周明之,〈五四時期思想文化的衝突──以胡適的婚姻為例〉,收入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7。
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年8月。new window
林松樂,〈關於性別角色的幾次爭論〉,收入李小江等編,《平等與發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林毓生,〈魯迅個人主義的性質與含意──兼論「國民性」問題〉,《二十一世紀》第12期,1992年8月號。new window
洪深,〈導言〉,《中國新文學大系‧戲劇集》,上海:良友圖書,1935。
姚玳玫,〈冰心‧丁玲‧張愛玲──“五四”女性神話的終結〉,《學術研究》1997年第9期。
洪喜美,〈五四前後婦女時尚的轉變──以剪髮為例的探討〉,收入《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new window
查時傑,〈一百七十年來的基督教〉,收入林治平編,《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1994。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蔡佩君譯,〈現代性與公共領域的興起〉,收入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
胡勇,〈三個不幸家庭的反抗女性──安娜、娜拉、蘩漪比較談〉,《南昌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胡星亮,〈論“五四”社會問題劇〉,《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胡德才,〈現代中西戲劇關係的第一塊里程碑:胡適的《終身大事》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國文化研究》總第13期,1996年秋。
夏茵英,〈西方文學女性形象新解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5期(總第161期),1999年5月。
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6期,1999年6月。
孫隆基,〈「世紀末」的魯迅〉,《二十一世紀》第12期,1992年8月。new window
唐寧麗,〈試談五四女性文學的雙重文本〉,《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陳匡時,〈略論梁啟超的《新民說》〉,收入蔡尚思等著,《論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
曹永洋,〈近代西洋戲劇的建築師──亨利克‧易卜生〉,《幼獅月刊》第34卷第4期,1976年4月。
康林,〈借鑑與超越──《傷逝》與《玩偶之家》的比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9年第5期
郭穎頤,〈世紀末重看胡適對個人主義的見解〉,收入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盛英,〈略論陳衡哲的婦女觀〉,《婦女研究論叢》2000年第1期。
許廣平,〈從女性的立場說“新女性”〉,《許廣平憶魯迅》,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
許慧琦,〈婦女參政與暴力迷思──從英國「婦女社會與政治聯盟」的戰鬥行動談起〉,《新史學》第9卷第1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許慧琦,〈臺灣地區有關近代中國婦女史的碩博士論文研究評介(1991~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new window
梁云,〈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結──從子君、陳白露現象看女性解放價值觀〉,《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3期(總122期)。
貴志浩,〈發現與逃離:“娜拉現象”之女性意識透析〉,《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總第105期),2000年。
彭小妍,〈性啟蒙與自我的解放:「性博士」張競生與五四的色慾小說〉,收入彭小妍,《超越寫實》,台北:聯經,1993。
張光芒,〈中國文化:是否需要『第四次覺醒』?:兼談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重建〉,《文藝爭鳴》1999年第3期。
張玲霞,〈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娜拉情結〉,《中國研究月刊》1997年1月號。
張曉麗,〈《新青年》的女權思想及其影響〉,《史學月刊》1998年第4期。
張灝,〈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黃繼持,〈導言:魯迅的行程〉,收入黃繼持編,《魯迅著作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新生活運動沿革〉,《新運十四週年紀念特輯》,1948年2月。
楊玉峰,〈一九四九年以前易卜生的譯介在中國〉,《東方文化》20卷1期,1982。new window
楊廣宇,〈平凡的題材 深刻的意蘊──《玩偶之家》的社會批判意識〉,《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1998年1月。
費振剛,〈中國現代新文學與近代文化──魯迅、郭沫若同日本文化的交融與差異〉,收入林玉、嚴紹璽編,《傳統文化與中日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趙淑平,〈丁玲早期小說中悲劇女性綜論〉,《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1期)(總第120期)。
劉光宇、冬玲,〈女性角色演變與中國婦女解放──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的文化透視〉,《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劉紅,〈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女權運動〉,收入《第二屆孫中參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論論文集》,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1999。
鄭虹,〈無法拯救的困境──由《傷逝》引出的思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4期,1999年11月。
靜之,〈中國女子教育的危機〉,《江蘇教育》第3卷第4期,1934年4月,收入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編,《革命文獻》第55輯「抗戰前教育政策與改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賴惠敏,〈婦女、家庭與社會:雍乾時期拐逃案的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
謝曉霞,〈淺談“五四”文學中的個性主義〉,《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第2卷第1期,1999年1月。
譚力,〈論白薇及其作品的女性解放意識〉,《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羅久蓉,〈評介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
嚴昌洪,〈五四運動與社會風俗變遷〉,收入《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new window
蘇瓊,〈異性書寫的歷史──《潘金蓮》:從歐陽予倩到魏明倫〉,《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博碩士論文
李圭嬉,〈「五四」小說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識〉,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
李美玲,〈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研究(1912-194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1998。
林秋敏,〈近代中國的不纏足運動(1895-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0。
吳怡萍,〈北伐前後婦女解放觀的轉變──以魯迅、茅盾、丁玲小說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許慧琦,〈瑪麗‧吳爾史東克拉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的兩性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
廖秀真,〈清末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
趙淑萍,〈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
蔡秀女,〈易卜生主義與現代中國話劇運動(1918-1928)〉,中國文化大學藝研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86。
藍承菊,〈五四新思潮衝擊下的婚姻觀(1915-192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3。
英文部份
專書
Ackerman, Gretchen P., Ibsen and the English Stage 1889-1903.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7.
Altick, Richard D., Victorian People and Idea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73.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revised edition, 1991.
Barlow, Tani E. ed.,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Bernstein, Gail Lee, Recreating Japanese women, 1600-1945.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1.
Beyer, Edvard & Bradbrook M. C. & Ewbank Inga-Stina eds.,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Ibsen.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71.
Beyer, Edvard, Ibsen: 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 Tap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Bong, Ng Chun & Tong, Cheuk Pak & Ying, Wong & Lo, Yvonne compiled, Chinese Woman and Modernity: Calendar Posters of the 1910s~1930s.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Ltd., 1996
Boulding, Kenneth E., The Imag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6.
Brandes, George, Henrik Ibsen, A Critical Study. New York: Benjamin Blom, Inc., 1964.
Chen, Mao, 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 The Hermeneutics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1997.
Clurman, Harold, Ibse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77.
Coole, Diana H., Women In Political Theory: From Ancient Misogyny to Contemporary Feminism.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3.
Croll, Elisabeth J.,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78
Don, Stella, Shanghai: 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0.
Donaldson, Ian ed., Transformations in Modern European Drama.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3.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Durbach, Errol ed., Ibsen and the theatre : the dramatist in produc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0.
Durbach, Errol, ‘Ibsen the Romantc’: Analogues of Paradise in the Later Plays.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Edwards, Louise, "Policing the Modern Woman in Republican China", in Modern China, Vol. 26, No. 2, April 2000, pp. 115-147.
Egan, Michael ed., Ibsen: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2.
Eide, Elizabeth, China’s Ibsen: From Ibsen to Ibsenism. London: Curzon Press, 1987.
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Ford, Linda G., Iron-jawed Angels: The Suffrage Militancy of the National Woman’s Party 1912-1920.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1991.
Foucault, Michel, trans. by Robert Hurley,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I: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90.
Franc, Miriam Alice, Ibsen is England. Boston: The Four Seas Company, 1919.
Gardiner, Juliet ed., The New Woman. Collins & Brown, 1993.
Gardner, Vivien & Rutherford, Susan eds., The New Woman and Her Sisters: feminism and theatre 1850-1914.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2.
Gilmartin, Christina K. & Hershatter, Gail & Rofel, Lisa & White, Tyrene eds., Engendering China :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Gilmartin, Christina Kelley, 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adical Women, Communist Politics, and Mass Movements in the 192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Grand, Alexander De, Italian Fascism: Its Origins & Development.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0.
Gray, Ronald, Ibsen -- a dissenting view: A Study of the Last Twelve Pl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Grazia, Victoria de, How Fascism Ruled Women: Italy, 1922-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Haugen, Einar, Ibsen''s Drama: Author to Aud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9.
Hunter, Jane, The Gospel of Gentility: American Women Missionaries in Turn-of-the-Century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hnston, Brian, Text and Supertext in Ibsen''s Drama. Lond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Jorgenson, Theodore, History of Norwegian Literature.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0.
Kirkpatrick, Clifford, Woman in Nazi Germany. London: Jarrolds Publishers Ltd., 1939.
Ledger, Sally, Henrik Ibsen. London: Northcote House, 1999.
Lee, Jennette, The Ibsen Secret: A Key to the Prose Dramas of Henrik Ibsen. London: G. P. Putnam''s Sons, 1910.
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ckie, Vera, Creating Socialist Women In Japan: Gender, Labour and Activism, 1900-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Marker, Frederick J. & Marker, Lise-Lone, Ibsens'' Lively art: 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ajor Pl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May, Keith M., Ibsen and Shaw.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5.
Mcfarlane, James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Ibs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Mcmillan, James F., Housewife or Harlot: The Place of Women in French Society 1870~1940. The Harvester Press, 1981.
Morison, Mary trans. & ed., The Correspondence of Henrik Ibsen.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05.
Pollard, David ed.,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1840-1918.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Rhodes, Norman, Ibsen and the Greeks: The Classical Greek Dimension in Selected Works of Henrik Ibsen as Mediated by German and Scandinavian Culture. Lon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oovey, Mary, The Proper Lady and the Woman Writer, Ideology as Style in the Works of Mary Wollstonecraft, Mary Shelley, and Jane Austen.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1984.
Portlewait, Thomas ed., William Archer on Ibsen: The Major Essays, 1889-1919. England: Greenwood Press, 1984.
Robinson, Michael ed., Strindberg''s Letters Vol. I 1862-189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Rupp, Leila J., Mobilizing Women For War: German and American Propaganda, 1939-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Schanke, Robert A., Ibsen in America: a century of Change. New York: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88.
Shaw, George Bernard, The Intelligent Woman’s Guide to Socialism, Capitalism, Sovietism and Fascis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37.
Showalter, Elaine ed., These Modern Women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from the Twenties. New York: The Feminist Press, 1978.
Showalter, Elaine, Sexual Anarchy: Gender and Culture At the fin de siècle. New York: Viking, 1990.
Smith, Harold L. ed., British Femi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1990.
Strachan, Hew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Tang, Siaobi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Templeton, Joan, Ibsens'' Wom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Thébaud, Françoise ed., A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West, V. Toward a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Törnqvist, Egil, Transposing Drama: Studies in Representation.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1.
Törnqvist, Egil, Ibsen: A Doll’s Ho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Wallek, R. & Warren, A.,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Ying, Hu, Tales of Translation: Composing the New Woman in China, 1898-191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Yoshie, Okazki ed., V. H. Viglielmo trans., Japanese Literature in the Meiji Era. BUNSHA, 1955.
Zeineddine, Nada, Because It Is My Name: Problems of Identity experienced by women, artists, and breadwinners in the plays of Henrik Ibsen, Tennessee Williams, and Arthur Miller. Merlin Books Ltd., 1991.
文章
Chow, William C. L., “Chou Tso-jen and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2年6月。
Harris, Kristine, “The New Woman Incident: Cinema, Scandal, and Spectacle in 1935 Shanghai”, in Sheldon Hsiao-peng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Schwarcz, Vera, “Ibsen’s Nora: The Promise and the Trap”,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Vol. 7, No. 1, Jan-March 1975.
博碩士論文
Chang, Shu-fen, “Ibsen on the Early Stage of Chinese Spoken Drama”,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學院碩士論文,1998.
Chang, Shuei-may, “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 Ibsen’s Nora charact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94.
Tam, Kwok-kan, "Ibsen in China: Reception and Influenc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84
日文部份
專書
山川菊榮,《日本婦人運動小史》,東京:大和書房,1979。
武田清子,《婦人解放の道標──日本思想史にみるその系譜》,東京:株式會社,1985。
岩橋邦枝,《愛と反逆──近代女性史創った女たち》,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84。
田晴子、林玲子、永原和子編,《日本女性史》,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0年。
高橋康雄,《斷髮する女たち──モダソガ-ルの風景》,東京:教育出版株式會社,1999。
張競,《近代中國と「戀愛」の發現》,東京:岩波書店,1995。
文章
姚毅,〈中國におけろ賢妻良母言說と女性觀の形成〉,《中國女性史論集》,東京:吉川弘文館,平成1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