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爾雅」三十年短篇小說選研究
作者:林積萍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沈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短篇小說選爾雅文學社會學布爾迪厄隱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論文名稱:臺灣「爾雅」三十年短篇小說選研究     頁數:240
校(院)所組別: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博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林積萍 指導教授:沈謙 博士
論文提要:
本研究以臺灣爾雅出版社自民國五十七年至八十七年間編印的「年度小說選」為對象。「年度小說選」自一九六八年創辦,至一九九八年共出版三十一冊,連同回溯編選五十五、五十六年,所出版合計三十三冊,全部刊出短篇小說三百四十八篇。其間歷經二十六位編選人,入選作家人數為兩百一十五人。作品題材包羅廣闊,風格多變,顯現二十世紀後期臺灣小說豐富的面貌。以下依照論文章節,揭舉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論文動機、取材、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及架構。
  第二章〈典律的流動結構〉,探討小說文類的典律性。其次尋繹文學選集形成的因素,並將「年度小說選」與臺灣其他的小說選集做對照。
  第三章〈隱地與「年度小說選」的出版歷程〉,首先針對「年度小說選」的創辦人隱地進行瞭解,明白其背景及文化視野。其次呈現「年度小說選」的出版歷程。
第四章〈「年度小說選」的取材與編選〉就「年度小說選」的取材來源及編選標準進行檢視,見其如何與臺灣文壇互相對話。
  第五章〈第一時期的繁花爭妍──民國五十七年至六十六年〉,討論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六年的「年度小說選」,從臺灣六○中期至七○年代中期灣經濟與外交變動最劇,文學場域變動情況的觀察為基點;討論入選作品如何映照此時期之文學場域;由「小說沒落」的訊息中,探索主編的危機感。
  第六章〈第二時期的眾神朝拜──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六年〉,討論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六年的「年度小說選」「臺灣七○年代至八○年代,其間正是鄉土文學論戰餘波蕩漾,第二代作家成熟進入文壇,臺灣政經情勢劇烈變動的時代,政治場域、文化場域、文學場域皆呈現多元化的變貌,本章就第二時期的場域變貌進行瞭解;對作品的實際內容與場域變貌互照檢視;並從現實主義的角度,討論小說與「真實」的關係。
  第七章〈第三時期的桃源盛宴──民國七十七年至八十七年〉,討論民國七十七年至八十七年的「年度小說選」,以整個文化場域的新結構為討論重點,觀察解嚴後權力的變化,如何在文化層面產生影響。觀看作品與新結構間如何交織;從「年度小說選」停編訊息,觀察其在文學場域中的位置。
  第八章〈結論〉,「年度小說選」歷經三十餘年,展現了臺灣小說的發展演變,本章陳述「年度小說選」與文壇間的互動;試圖探尋其在文學史的定位;並敘述可再開展的空間。
參考資料
一、專書
(一)作品
隱地等編
1968~1998 「年度短篇小說選」 爾雅
1992 《洪醒夫小說獎作品集》 李喬序 爾雅
隱地編
1967 《這一代的小說──民國四十五年∼民國五十六年》 爾雅
1986 《光陰的故事》 爾雅
隱地
2000 《漲潮日》 爾雅
王德威編
1998 《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 爾雅
2000 《爾雅小說選》第一集、第二集 爾雅
平路編
1998 《小說20家》 九歌
古蒙仁編
1987 《小說大觀》 中央日報
司馬中原等編
1987 《文壇新銳》 駿馬文化
江寶釵等編
2000 《島嶼妏聲──臺灣女性小說讀本》 巨流
李歐梵編
1988 《新感覺派小說》 允晨文化
吳國賢編
1999 《當代中國短篇小說選》 正中
余光中等編
1972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 巨人
1989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九歌
林海音編
1982 《純文學好小說》 純文學
林燿德編
1994 《最後的麒麟》 幼獅文藝
林雙不編
1989 《二二八臺灣小說選》 自立晚報
施淑編
1996 《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 前衛
許俊雅編
1998 《日據時期臺灣小說選讀》 萬卷樓
張曉風編
2000 《小說教室》 九歌
陳玉玲編
2000 《臺灣文學讀本》(一)(二) 玉山社
陳義芝編
2000 《八十九年小說選》 九歌
莊信正編
1989 《中國近代小說選》第一冊、第二冊 爾雅
彭小妍編
1999 《八十八年小說選》 九歌
黃凡等編
1987~1990 《海峽小說1986~1989》 希代
1989 《新世代小說大系》 希代
齊邦媛編
1983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 爾雅
葉石濤等編
1983~1989 《1982~1988臺灣小說選》 前衛
趙家壁等編
1990 《中國新文學大系》 業強
鄭清文等編
1989 《臺灣當代小說精選──一九四五∼一九八八》
歐陽子編著
1986《現代文學小說選集(一)、(二)》 爾雅
劉紹銘編
1976《臺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 大地
1984《英武故里》 時報文化
1984《千金之邦》 時報文化
1987《世界中文小說選》 時報文化
(二) 文學史
尹雪曼編著
1975 《中華民國文藝史》 正中
1978《文學思潮》 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
王恆展
1999 《中國小說發展史概論》 山東教育
朱雙一
1999 《近二十年臺灣文學流脈》 廈門大學
夏志清
1985 《中國現代小說史》 劉紹銘編譯 傳記文學
彭瑞金
1991 《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自立
黃重添
1992 《臺灣新文學概觀》 與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合著 稻香
葉石濤
1987 《臺灣文學史綱》 文學界
(三) 文學批評
王德威
1986 《從劉鶚到王禎和》 時報
1988 《眾聲喧嘩》 遠流
1991 《閱讀當代小說》 遠流
1993 《小說中國》 麥田
1998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麥田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1997《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呂正惠
1988 《小說與社會》 聯經
1992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新地
1995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 九歌
李瑞騰
1991 《臺灣文學風貌》 三民
1992 《文學關懷》三民
何欣
1979 《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遠景
1983 《當代臺灣作家論》 東大
何春蕤
2000 《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 麥田
林芳玫
1995 《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時報
林瑞明
1993 《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 允晨
林燿德 編著
1990 《世紀末偏航》 時報
1992 《流行天下》 時報
1993 《文學現象》 正中
施淑
1996 《兩岸文學論集》 新地
許琇禎
2001 《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 五南
尉天驄
1978 《鄉土文學討論集》 遠景
張文智
1993 《當代臺灣文學的臺灣意識》 自立
陳平原
1997 《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人民
陳思和
1990 《中國新文學整體觀》 業強
陳義芝編
1998 《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 聯經
1997 《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單德興
2000 《銘刻與再現》 麥田
梅家玲編
2000《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 麥田
張誦聖
2001 《文學場域的變遷》 聯合文學
游勝冠
1996 《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 前衛
楊照
1998 《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 聯合文學
詹宏志
1986 《兩種文學心靈》 皇冠
趙知悌
1978 《現代文學的考察》 遠景
蔡源煌
1996 《當代文學論集》 書林
弦編
1997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聯合文學
劉紹銘
1979 《涕淚交零的近代中國文學》 遠景
歐陽子
1990 《王謝堂前的燕子》 爾雅
欒梅建
199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 業強
(四) 文學理論
方祖燊
1995 《小說結構》 東大
沈謙
1979 《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 時報文化
吳功正
1985 《小說美學》 江蘇人民
何金蘭
1989 《文學社會學》 桂冠
周英雄
1983 《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 東大
唐正序
199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四川人民
馬振方
1999 《小說藝術論》 北京大學
徐岱
1992 《小說形態學》 杭州大學
陳國球等編
1997 《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 麥田
張雙英編
1991 《當代文學理論》 與黃景進合編 合森
葉維廉
1988 《歷史‧傳釋與美學》 東大
楊昌年
1997 《現代小說》 三民
廖仁義
1990《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 桂冠
鄭樹森編
1985 《中美文學因緣》 東大
1991 《現象學與文學批評》 東大
蔡源煌
1988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雅典
龔鵬程
1995 《文學與美學》 業強
Alphons Sibermann 阿爾方斯‧西爾伯曼
1988 《文學社會學引論》 魏育青 于汛 合譯  安徽文藝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in編 張京媛譯
1994 《文學批評術語》牛津大學
Ian Watt 艾恩.瓦特
1994 《小說的興起》 魯燕萍譯 桂冠
Lucien Goldmann 呂西安‧高德曼
1988 《論小說的社會學》 吳岳添譯 中國社科會
1989 《文學社會學方法論》 北京工人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迪厄
1997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迪厄訪談錄》包亞明譯 上海人民
2001 《藝術的法則》 劉暉譯 北京中央編譯社
Robert Escarpit 羅‧埃斯卡皮
1988 《文藝社會學》 顏美婷譯 南方
Roger Garaudy羅杰.加洛蒂著 吳岳添譯
1998 《論無邊的現實主義》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五) 史料
文訊雜誌社 編
1995 《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 《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6─1999 《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南華大學編譯出版中心 編
1999 《臺灣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
楊澤編
1994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 時報文化
1994 《七○年代懺情錄》 時報文化
1999 《狂飆八○》 時報文化
隱地編
1975 《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 與鄭明娳合編 書評書目
1983 《年度小說選資料編》 爾雅
1995 《在有限的生命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 爾雅
(六) 其他
沈清松
1990 《現代哲學論衡》 黎明文化
邱天助
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桂冠
高宣揚
1988 《解釋學簡論》遠流
1990 《李克爾的解釋學》 遠流
陳東榮 編
1995 《典律與文學教學》 書林
游淑靜 等
1981《出版社傳奇》爾雅
龔鵬程
1992 《文化符號學》 學生
Alan Bullock著、董樂山譯
2000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究竟出版社
Arnold Hauser 阿諾德‧豪澤爾
1987 《藝術社會學》 居延安 譯編 上海學林
Daniel Bell 丹尼爾‧貝爾
1991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 久大、桂冠
二、學位論文、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江寶釵
1994 《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慶文
2001 《當代臺灣小說的宗教性關懹》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莊宜文
1998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柔
1999 《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黃盈雰
2001 《「書評書目」雜誌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芳
1990 《七等生文體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建春
1998 《黃凡小說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蕭義玲
1996 《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期刊論文
文訊雜誌社
1986 《文學選集的理論與實踐》(專題) 《文訊》23期,4月
1988 《短篇小說特輯》(專題) 《文訊》36期,6月
方以直(王鼎鈞)
1984 〈兩本新書──《隱地看小說》和《這一代的小說》〉《爾雅》 爾雅 3月
方念豫
1988 〈流光二十年,多少事──「年度小說二十年」徵文優勝作品〉  《一條時光的河》隱地、楊宗潤編 爾雅 7月
王德威
1991 〈現代中國小說研究在西方──新方向、新方法的探索〉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期,9月
白先勇
1995 〈冠禮〉 《聯合報》副刊 10月2日
宋澤萊
1999 〈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台語小說的高度成就〉《臺灣新文學》13期,12月
沈謙
1979〈從批評原理論鄉土文學〉 《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 時報文化出版,5月
1996 〈戰後臺灣文壇主流之遞嬗〉 《臺灣的文學與環境》江寶釵等編麗文文化,6月
李正治
1992 〈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79期,6月
呂正惠
1992 〈「小雜誌」與六○年代臺灣文學〉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 12月
1992 〈七、八○年代臺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12月
1992 〈分裂的鄉土,虛浮的文化〉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新地文學,12月
1995 〈七、八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九歌,4月
何欣
1984 〈六十年代文學理論簡介〉 《文訊》 13期,8月
林以青
1995 〈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時報文化,11月
林淇瀁 (向陽)
1993 〈副刊學的理論建構基礎〉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正中書局,5月
1995 〈淺談當代臺灣文學傳播問題〉《傳播研究簡訊》4期,12月
1996 〈臺灣報紙副刊的三個歷史面相──以《自立晚報》副刊為例的一段史料之旅〉 《臺灣史料研究》8期,8月
林淑蘭
1978 〈林海音的文藝天地──寫作、編輯、出版三部曲〉 《中央日報》,11月1日
林燿德
1993 〈「鳥瞰」文學副刊〉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    正中書局,5月
1994 〈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 時報文化,7月
周伯乃
1968 〈現代小說給這一代的苦悶〉《存在主義小說選集》亞洲
1984 〈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0年代的影響〉 《文訊》13期,8月
周慶賀
1993 〈『失望的文學』與『絕望的文學』─從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外國文學研究》 60期,6月
孟樊
2000 〈風起雲湧的九○年代臺灣文壇〉 《文訊》182期,12月
洪小雯
1997 〈哈哈鏡下誇大、變形的文學形象──探討八○年代臺灣短篇小說中的魔幻寫實主義〉 《臺灣人文》1期 ,6月
施淑
1990 〈臺灣的憂鬱〉 《新地文學》 1期,1月
1994 〈現代的鄉土〉 中國時報 1月2日
1995 〈臺灣文學的未來發展〉,「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文訊雜誌社主辦,10月25日
柯慶明
1997 〈《副刊轉型之思考》講評意見〉《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弦、陳義芝主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月
封德屏
1986 〈文學與時代的脈絡──關於《年度文學選集》〉 《文訊》23期,4月
夏志清
1972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 《愛情‧社會‧小說》 純文學
奚淞
1991 〈與文學結緣〉 《現文因緣》 現文學出版社
郝譽翔
1998 〈我是誰?!:論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政治迷惘〉 《中外文學》312期,5月
2000 〈小說「沒落」了嗎?──八十八年度小說出版觀察〉 《八十八年小說選》彭小妍編 九歌,4月
黃錦珠
1999 〈王德威《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 《1998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6月
黃雅玲
1998 〈一個認真的男人──談陳豐偉〉 《文訊別冊》4月
陳幸蕙
1984 〈獨有書癖不可醫──側寫「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 《新書月刊》12期,9月
陳義芝
1997 〈副刊轉型之思考──以七○年代末《聯副》與《人間》為例〉 《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弦、陳義芝主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月
陳寧
1998〈隱地拒讓好作品化雲煙〉 《中時晚報》5月20日,13版
張大春
1997 〈當代臺灣都市文學的興起〉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張寶琴、邵玉銘、弦主編 聯合文學,1月
張系國
1993 〈遊子文學的背棄與救贖〉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論文 聯合報
張誦聖
1994 〈朱天文與臺灣文化及文學的新動向〉 《中外文學》262期,3月
1995 〈袁瓊瓊與八0年代臺灣女性作家的「張愛玲熱」〉 《中外文學》272期,1月
1999 〈臺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中外文學》28卷4期,9月
1999 〈從當前對日據時期文學的學術探討看「臺灣文學研究」體制化的幾個面向〉「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灣大學主辦,11月12~14日
2000 〈「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臺灣文學─一個方法學的初步審思〉《書寫臺灣》 麥田
2001 〈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 「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6月2~3日
張漢良
1986 〈白話文與白話文學〉《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 東大
莊素玉
1981 〈爾雅出好書〉 《爾雅》 隱地編 爾雅
馮偉才
1987 〈訴兩岸情懷──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 《亞洲周刊》 中文版試刊號 11月
楊照
1994 〈發現「中國──臺灣的七○年代」〉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楊澤主編 時報文化 12月
詹宏志
1981 〈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 《書評書目》93期,1月
廖咸浩
1995 〈前衛運動的焦慮:詩與小說的典律空間之爭〉 《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出版 4月
廖輝英
1996 〈八○年代女性創作與社會文化之關係〉,《文訊》127期,5月
齊邦媛
1984 〈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13期,8月
1993 〈四十年來的臺灣文學〉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 聯合報
董崇選
1986 〈先有偉大的編輯目標〉 《文訊》23期,4月
劉亮雅
2000 〈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 《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麥田,10月
劉兆祐
1986 〈從文獻的觀點看「文學選集」〉 《文訊》23期,4月
劉若緹 趙書琴
1997 〈試論《文星雜誌》〉 《聯合學報》15期,11月
鄭明娳
1994 〈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 《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時報文化,7月
蔡源煌
1992 〈文學評論何去何從〉 《文訊》77期,3月
1996 〈五四看臺灣文壇〉 《當代文學論集》 書林,12月
薛荿松
1986 〈臺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一九四九∼一九八六〉 《文訊》27期,12月
隱地
1985 〈梅遜〉,楊澤主編一個文學出版社.能為文壇做多少事?〉《出版心事》爾雅 6月
1994〈翻轉的年代──兼談七○年代的文藝風〉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楊澤主編 時報文化,12月
1996 〈回顧出版的純文學時代〉 《書香月刊》56期,2月
1977 〈告別「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49期,6月
1977 〈熱愛寫作與編輯的林海音〉 《愛書人》2期,6月1日
鍾麗慧
1988 〈近四十年來短篇小說選集之分析〉上、中、下 《文訊》36~38期, 6月~8月
參考資料
一、專書
(一)作品
隱地等編
1968~1998 「年度短篇小說選」 爾雅
1992 《洪醒夫小說獎作品集》 李喬序 爾雅
隱地編
1967 《這一代的小說──民國四十五年∼民國五十六年》 爾雅
1986 《光陰的故事》 爾雅
隱地
2000 《漲潮日》 爾雅
王德威編
1998 《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 爾雅
2000 《爾雅小說選》第一集、第二集 爾雅
平路編
1998 《小說20家》 九歌
古蒙仁編
1987 《小說大觀》 中央日報
司馬中原等編
1987 《文壇新銳》 駿馬文化
江寶釵等編
2000 《島嶼妏聲──臺灣女性小說讀本》 巨流
李歐梵編
1988 《新感覺派小說》 允晨文化
吳國賢編
1999 《當代中國短篇小說選》 正中
余光中等編
1972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 巨人
1989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九歌
林海音編
1982 《純文學好小說》 純文學
林燿德編
1994 《最後的麒麟》 幼獅文藝
林雙不編
1989 《二二八臺灣小說選》 自立晚報
施淑編
1996 《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 前衛
許俊雅編
1998 《日據時期臺灣小說選讀》 萬卷樓
張曉風編
2000 《小說教室》 九歌
陳玉玲編
2000 《臺灣文學讀本》(一)(二) 玉山社
陳義芝編
2000 《八十九年小說選》 九歌
莊信正編
1989 《中國近代小說選》第一冊、第二冊 爾雅
彭小妍編
1999 《八十八年小說選》 九歌
黃凡等編
1987~1990 《海峽小說1986~1989》 希代
1989 《新世代小說大系》 希代
齊邦媛編
1983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 爾雅
葉石濤等編
1983~1989 《1982~1988臺灣小說選》 前衛
趙家壁等編
1990 《中國新文學大系》 業強
鄭清文等編
1989 《臺灣當代小說精選──一九四五∼一九八八》
歐陽子編著
1986《現代文學小說選集(一)、(二)》 爾雅
劉紹銘編
1976《臺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 大地
1984《英武故里》 時報文化
1984《千金之邦》 時報文化
1987《世界中文小說選》 時報文化
(二) 文學史
尹雪曼編著
1975 《中華民國文藝史》 正中
1978《文學思潮》 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
王恆展
1999 《中國小說發展史概論》 山東教育
朱雙一
1999 《近二十年臺灣文學流脈》 廈門大學
夏志清
1985 《中國現代小說史》 劉紹銘編譯 傳記文學
彭瑞金
1991 《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自立
黃重添
1992 《臺灣新文學概觀》 與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合著 稻香
葉石濤
1987 《臺灣文學史綱》 文學界
(三) 文學批評
王德威
1986 《從劉鶚到王禎和》 時報
1988 《眾聲喧嘩》 遠流
1991 《閱讀當代小說》 遠流
1993 《小說中國》 麥田
1998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麥田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1997《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呂正惠
1988 《小說與社會》 聯經
1992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新地
1995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 九歌
李瑞騰
1991 《臺灣文學風貌》 三民
1992 《文學關懷》三民
何欣
1979 《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遠景
1983 《當代臺灣作家論》 東大
何春蕤
2000 《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 麥田
林芳玫
1995 《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時報
林瑞明
1993 《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 允晨
林燿德 編著
1990 《世紀末偏航》 時報
1992 《流行天下》 時報
1993 《文學現象》 正中
施淑
1996 《兩岸文學論集》 新地
許琇禎
2001 《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 五南
尉天驄
1978 《鄉土文學討論集》 遠景
張文智
1993 《當代臺灣文學的臺灣意識》 自立
陳平原
1997 《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人民
陳思和
1990 《中國新文學整體觀》 業強
陳義芝編
1998 《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 聯經
1997 《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單德興
2000 《銘刻與再現》 麥田
梅家玲編
2000《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 麥田
張誦聖
2001 《文學場域的變遷》 聯合文學
游勝冠
1996 《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 前衛
楊照
1998 《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 聯合文學
詹宏志
1986 《兩種文學心靈》 皇冠
趙知悌
1978 《現代文學的考察》 遠景
蔡源煌
1996 《當代文學論集》 書林
弦編
1997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聯合文學
劉紹銘
1979 《涕淚交零的近代中國文學》 遠景
歐陽子
1990 《王謝堂前的燕子》 爾雅
欒梅建
199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 業強
(四) 文學理論
方祖燊
1995 《小說結構》 東大
沈謙
1979 《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 時報文化
吳功正
1985 《小說美學》 江蘇人民
何金蘭
1989 《文學社會學》 桂冠
周英雄
1983 《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 東大
唐正序
1992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四川人民
馬振方
1999 《小說藝術論》 北京大學
徐岱
1992 《小說形態學》 杭州大學
陳國球等編
1997 《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 麥田
張雙英編
1991 《當代文學理論》 與黃景進合編 合森
葉維廉
1988 《歷史‧傳釋與美學》 東大
楊昌年
1997 《現代小說》 三民
廖仁義
1990《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 桂冠
鄭樹森編
1985 《中美文學因緣》 東大
1991 《現象學與文學批評》 東大
蔡源煌
1988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雅典
龔鵬程
1995 《文學與美學》 業強
Alphons Sibermann 阿爾方斯‧西爾伯曼
1988 《文學社會學引論》 魏育青 于汛 合譯  安徽文藝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in編 張京媛譯
1994 《文學批評術語》牛津大學
Ian Watt 艾恩.瓦特
1994 《小說的興起》 魯燕萍譯 桂冠
Lucien Goldmann 呂西安‧高德曼
1988 《論小說的社會學》 吳岳添譯 中國社科會
1989 《文學社會學方法論》 北京工人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迪厄
1997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迪厄訪談錄》包亞明譯 上海人民
2001 《藝術的法則》 劉暉譯 北京中央編譯社
Robert Escarpit 羅‧埃斯卡皮
1988 《文藝社會學》 顏美婷譯 南方
Roger Garaudy羅杰.加洛蒂著 吳岳添譯
1998 《論無邊的現實主義》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五) 史料
文訊雜誌社 編
1995 《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 《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6─1999 《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南華大學編譯出版中心 編
1999 《臺灣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
楊澤編
1994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 時報文化
1994 《七○年代懺情錄》 時報文化
1999 《狂飆八○》 時報文化
隱地編
1975 《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 與鄭明娳合編 書評書目
1983 《年度小說選資料編》 爾雅
1995 《在有限的生命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 爾雅
(六) 其他
沈清松
1990 《現代哲學論衡》 黎明文化
邱天助
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桂冠
高宣揚
1988 《解釋學簡論》遠流
1990 《李克爾的解釋學》 遠流
陳東榮 編
1995 《典律與文學教學》 書林
游淑靜 等
1981《出版社傳奇》爾雅
龔鵬程
1992 《文化符號學》 學生
Alan Bullock著、董樂山譯
2000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究竟出版社
Arnold Hauser 阿諾德‧豪澤爾
1987 《藝術社會學》 居延安 譯編 上海學林
Daniel Bell 丹尼爾‧貝爾
1991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 久大、桂冠
二、學位論文、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江寶釵
1994 《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慶文
2001 《當代臺灣小說的宗教性關懹》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莊宜文
1998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柔
1999 《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黃盈雰
2001 《「書評書目」雜誌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芳
1990 《七等生文體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建春
1998 《黃凡小說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蕭義玲
1996 《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期刊論文
文訊雜誌社
1986 《文學選集的理論與實踐》(專題) 《文訊》23期,4月
1988 《短篇小說特輯》(專題) 《文訊》36期,6月
方以直(王鼎鈞)
1984 〈兩本新書──《隱地看小說》和《這一代的小說》〉《爾雅》 爾雅 3月
方念豫
1988 〈流光二十年,多少事──「年度小說二十年」徵文優勝作品〉  《一條時光的河》隱地、楊宗潤編 爾雅 7月
王德威
1991 〈現代中國小說研究在西方──新方向、新方法的探索〉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期,9月
白先勇
1995 〈冠禮〉 《聯合報》副刊 10月2日
宋澤萊
1999 〈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台語小說的高度成就〉《臺灣新文學》13期,12月
沈謙
1979〈從批評原理論鄉土文學〉 《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 時報文化出版,5月
1996 〈戰後臺灣文壇主流之遞嬗〉 《臺灣的文學與環境》江寶釵等編麗文文化,6月
李正治
1992 〈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79期,6月
呂正惠
1992 〈「小雜誌」與六○年代臺灣文學〉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 12月
1992 〈七、八○年代臺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12月
1992 〈分裂的鄉土,虛浮的文化〉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新地文學,12月
1995 〈七、八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九歌,4月
何欣
1984 〈六十年代文學理論簡介〉 《文訊》 13期,8月
林以青
1995 〈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時報文化,11月
林淇瀁 (向陽)
1993 〈副刊學的理論建構基礎〉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正中書局,5月
1995 〈淺談當代臺灣文學傳播問題〉《傳播研究簡訊》4期,12月
1996 〈臺灣報紙副刊的三個歷史面相──以《自立晚報》副刊為例的一段史料之旅〉 《臺灣史料研究》8期,8月
林淑蘭
1978 〈林海音的文藝天地──寫作、編輯、出版三部曲〉 《中央日報》,11月1日
林燿德
1993 〈「鳥瞰」文學副刊〉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    正中書局,5月
1994 〈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 時報文化,7月
周伯乃
1968 〈現代小說給這一代的苦悶〉《存在主義小說選集》亞洲
1984 〈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0年代的影響〉 《文訊》13期,8月
周慶賀
1993 〈『失望的文學』與『絕望的文學』─從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外國文學研究》 60期,6月
孟樊
2000 〈風起雲湧的九○年代臺灣文壇〉 《文訊》182期,12月
洪小雯
1997 〈哈哈鏡下誇大、變形的文學形象──探討八○年代臺灣短篇小說中的魔幻寫實主義〉 《臺灣人文》1期 ,6月
施淑
1990 〈臺灣的憂鬱〉 《新地文學》 1期,1月
1994 〈現代的鄉土〉 中國時報 1月2日
1995 〈臺灣文學的未來發展〉,「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文訊雜誌社主辦,10月25日
柯慶明
1997 〈《副刊轉型之思考》講評意見〉《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弦、陳義芝主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月
封德屏
1986 〈文學與時代的脈絡──關於《年度文學選集》〉 《文訊》23期,4月
夏志清
1972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 《愛情‧社會‧小說》 純文學
奚淞
1991 〈與文學結緣〉 《現文因緣》 現文學出版社
郝譽翔
1998 〈我是誰?!:論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政治迷惘〉 《中外文學》312期,5月
2000 〈小說「沒落」了嗎?──八十八年度小說出版觀察〉 《八十八年小說選》彭小妍編 九歌,4月
黃錦珠
1999 〈王德威《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 《1998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6月
黃雅玲
1998 〈一個認真的男人──談陳豐偉〉 《文訊別冊》4月
陳幸蕙
1984 〈獨有書癖不可醫──側寫「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 《新書月刊》12期,9月
陳義芝
1997 〈副刊轉型之思考──以七○年代末《聯副》與《人間》為例〉 《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弦、陳義芝主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月
陳寧
1998〈隱地拒讓好作品化雲煙〉 《中時晚報》5月20日,13版
張大春
1997 〈當代臺灣都市文學的興起〉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張寶琴、邵玉銘、弦主編 聯合文學,1月
張系國
1993 〈遊子文學的背棄與救贖〉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論文 聯合報
張誦聖
1994 〈朱天文與臺灣文化及文學的新動向〉 《中外文學》262期,3月
1995 〈袁瓊瓊與八0年代臺灣女性作家的「張愛玲熱」〉 《中外文學》272期,1月
1999 〈臺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中外文學》28卷4期,9月
1999 〈從當前對日據時期文學的學術探討看「臺灣文學研究」體制化的幾個面向〉「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灣大學主辦,11月12~14日
2000 〈「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臺灣文學─一個方法學的初步審思〉《書寫臺灣》 麥田
2001 〈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 「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6月2~3日
張漢良
1986 〈白話文與白話文學〉《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 東大
莊素玉
1981 〈爾雅出好書〉 《爾雅》 隱地編 爾雅
馮偉才
1987 〈訴兩岸情懷──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 《亞洲周刊》 中文版試刊號 11月
楊照
1994 〈發現「中國──臺灣的七○年代」〉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楊澤主編 時報文化 12月
詹宏志
1981 〈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 《書評書目》93期,1月
廖咸浩
1995 〈前衛運動的焦慮:詩與小說的典律空間之爭〉 《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出版 4月
廖輝英
1996 〈八○年代女性創作與社會文化之關係〉,《文訊》127期,5月
齊邦媛
1984 〈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13期,8月
1993 〈四十年來的臺灣文學〉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 聯合報
董崇選
1986 〈先有偉大的編輯目標〉 《文訊》23期,4月
劉亮雅
2000 〈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 《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麥田,10月
劉兆祐
1986 〈從文獻的觀點看「文學選集」〉 《文訊》23期,4月
劉若緹 趙書琴
1997 〈試論《文星雜誌》〉 《聯合學報》15期,11月
鄭明娳
1994 〈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 《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時報文化,7月
蔡源煌
1992 〈文學評論何去何從〉 《文訊》77期,3月
1996 〈五四看臺灣文壇〉 《當代文學論集》 書林,12月
薛荿松
1986 〈臺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一九四九∼一九八六〉 《文訊》27期,12月
隱地
1985 〈梅遜〉,楊澤主編一個文學出版社.能為文壇做多少事?〉《出版心事》爾雅 6月
1994〈翻轉的年代──兼談七○年代的文藝風〉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楊澤主編 時報文化,12月
1996 〈回顧出版的純文學時代〉 《書香月刊》56期,2月
1977 〈告別「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49期,6月
1977 〈熱愛寫作與編輯的林海音〉 《愛書人》2期,6月1日
鍾麗慧
1988 〈近四十年來短篇小說選集之分析〉上、中、下 《文訊》36~38期, 6月~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