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梁啟超與清末立憲運動
作者:楊中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gli Y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治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梁啟超立憲運動Liang Chi-chaoConstitutional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這是一本研究清朝末年立憲運動政治史的論文,主旨是在探討梁啟超對清末立憲運動的影響與貢獻。筆者提出的假設命題是:梁啟超在清朝末年的憲政發展史上是個關鍵性的人物,因為他創辦刊物,撰述憲政文章蘊育立憲輿論,並組織學會與政黨以鼓吹立憲運動,而影響晚清政府採行史無前例的立憲政策。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research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 the late Ching dynasty. The purpose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of Liang Chi-chao toward the late Ching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The presumption is as follows: Liang Chi-chao was a key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te Ching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He founded the journal, wrote the constitutional articles, inspired constitutional discussion, and organized the association and political party to expound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so that the Ching government could not help but adopt the unprecedented constitutional policy.
壹、中文文獻
一、臺灣出版品
丁文江,1988,《梁任公年譜長編》(上冊),臺北:世界書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1,《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86(A),《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八編:近代思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86(B),《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六編:清季立憲與改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1965,第一編第七、八冊,《清廷之改革與反動》,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毛以亨,1982,《維新奇士梁任公》,臺北:國家出版社。
文訊雜誌社,1991,《但開風氣不為師:梁啟超、張道籓、張知本》,臺北:文訊雜誌社。
亓冰峰,1966,《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王心裁,1998,《梁啟超的治學方法》,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公司。
王玉民,199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王爾敏,1995,《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德昭,1980,〈黃遵憲與梁啟超〉,載於周陽山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王震邦,1978,《清末(1900-1911) 民意趨向初探》,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古偉瀛,1989,《清廷的立憲運動(1905-1911):處理變局的最後抉擇》,臺北:知音出版社。
朱中和,1988,《清末明初憲政思想之演進》,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朴成蘭,1989,《梁啟超新民叢報體風格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勇振,1982,〈期待另一個研究梁啟超的新方法﹘綜評四本有關梁啟超的著作〉,史華慈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頁239-263,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朱雲漢與彭懷恩,1982,《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朱葵菊,1993,《中國歷代思想史(六)清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
沙培德,2003,〈「利於君,利於民」:晚清官員對立憲之議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2期(12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47-69。new window
李月美,1971,《清季之資政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守孔,1996,《中國近百餘年大事述評-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李炳南,1987,《辛亥革命起因之分析》,臺北:正中書局。
李美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哲浩,1996,《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政治思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恩涵,1982,《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運動》,臺北:食貨出版社。
李國祁,1982,《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李喜所,2001,《百年家族﹘梁啟超》,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李劍農,1977,《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曉東,2001,《東亞的民本思想與近代化﹘以梁啟超的國會觀為中心》,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
李澤厚,1987,《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穀風出版社。
吳八駿,1984,《梁啟超與戊戌變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吳天任,1988,《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明德,1989,《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銘能,2001,《梁啟超研究叢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靜玟,1993,《清末憲政主義與中國政治文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榮祖,1983,《晚清變法思想論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沈雲龍,《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
宋文明,1991,《梁啟超的思想》,臺北:水牛出版社。
周育仁,2003,《政治學新論》,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周維亮,1999,《梁任公治學繫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周陽山,1980,(A)《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______,1980,(B),《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卓南生,1998,《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臺北:正中書局。
孟祥才,1990,《梁啟超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林明德,1982,《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林慶彰,2003,《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在日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
馬勇,1996,〈梁啟超辛亥前後思想變化的實質與表象〉,《東嶽論叢》,3期,頁63-70。
馬洪林,1999,〈戊戌維新百年研究述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7期(3月),頁65-82。
孫會文,1966,《梁啟超的民權與君權思想》,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new window
孫廣德,1999,《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論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高明士,1990,《中國史研究指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美英,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臺北:弘智文化公司。
浦薛鳳,1981,《政治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______,1955,《政治論叢》,臺北:正中書局。
狹間直樹撰,張玉林譯,1997年,〈梁啟超研究與「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4期(9月),頁44-53。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1995,《梁啟超知交手札》,臺北:中央圖書館。
莊吉發,2000,〈于式枚與德國憲政考察〉,《清史論集》,臺北 : 文史哲出版社,頁253-282 。new window
許介鱗,1993,〈戊戌變法與梁啟超在日的「啟蒙」活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 6月,頁671-69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郭廷以,1963,《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1987,《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玉法,1975,《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1985,《清季的立憲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1986,〈學者對清季立憲運動的評估〉,刊於《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六編:清季立憲與改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665-705。
______,1993,《辛亥革命史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______,1995,《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書局。
______,1999,《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______、麻天祥、胡平生與鄭大華,1999,《章炳麟‧歐陽竟無‧梁啟超‧馬一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治安,2002,《中國憲法及政府》,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朋園,1969,〈黃遵憲的政治思想及其對梁啟超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期(8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17-237。new window
______,1982,《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1983,《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1993,〈立憲派的階級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6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23-230。
______,1997,〈研究生活的回顧-從梁啟超到現代化〉,《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23期(3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3-42。new window
______,2002,〈知識份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自序〉,《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4期(9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68-94。
張起華,1999,《風塵孤劍在:梁啟超》,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陳君聰,1999,《現代化先鋒﹘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陳俊華,2000,《從新政改革看清廷挽救其政權之努力與成效》,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儀深,1997,《近代中國政治思潮-從鴉片戰爭到中共建國》,板橋:稻香出版社。
陳錫忠與陳占標,1994,《梁啟超傳奇》,臺北:新潮社文化公司。
梁世佑,2003,《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臺北: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從誡,2002,《薪火四代》,臺北:天下文化書坊。
許松源,1998,《梁啟超對歷史的理解及其思考方式》,臺北: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碩士論文。
許惠文,1999,《報刊輿論與清末預備立憲(1905-1911) 》,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自由,1946,《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續編》,滬初版,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上卷。
______,1954,《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初版,台北:世界書局,第一冊。
湯志鈞,1991,《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台灣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______,1993,《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華中興,1992,《中山先生政治人格的解析》,臺北:正中書局。
黃克武,1994年,《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______,2004,〈略論梁啟超研究的新動向〉,《文史哲》,4期(4月),濟南:文史哲編輯部,頁31-34。
楊中立,2001,〈兩岸學者對梁啟超的歷史評價〉,《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報》,3期(6月),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31-140。
楊日青,1967,《梁啟超的政治思想》,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楊家駱,1988,《梁任公年譜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楊國揚,1985,《清末政治權威危機與立憲運動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榮花,2002,〈關於「預備立憲」的新思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8卷1 期(2月),頁碼不明。
詹士模,1986,《宣統朝的政治領導階層1909-1912》,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中原,1992,《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主義之比較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劉玉菁,1997年6月,〈清末立憲運動與中國政治思想〉,《臺北師大史學會刊》,頁29-40。
劉偉,1987,《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臺北:穀風出版社。
潘台雄,1996,《康有為與梁啟超的君主立憲思想》,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潘英,1988,《革命與立憲》,臺北:谷風出版社。
潘崇雄,1987,《清廷預備立憲的運作》,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永昌,2003,《梁啟超思想研究》,臺北: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汝錫,1977,《憲政編查館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廣京,1987,《劍橋中國史》,臺北:南天書局。
鄧明炎,1981,《梁啟超的生平及其政治思想》,臺北 : 天山出版社。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蕭延中,1988,〈論梁啟超對早年毛澤東的影響〉(上),《傳記文學》,第53卷6期(12月),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頁98-102。
______,1989,〈論梁啟超對早年毛澤東的影響〉(下),《傳記文學》,第54卷1期(1月),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頁111-115。
賴光臨,1971,《梁啟超與近代報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羅志淵,1967年,《中國憲法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大陸出版品
丁進軍,1994,〈清末憲政編查館擬訂政事結社集會律〉,《歷史檔案》,4期,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頁55-57。
丁應通,1998,〈試論清末預備立憲的必然性〉,《江西社會科學》,7期。頁南昌: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37-40。
久玉林,1998,〈近代中國民權思想演進的歷史考察〉,《學術學刊》,4期,頁75-82。
卞修全,1999,〈清末立憲思潮的發展軌跡〉,《中國近代史》,7期(2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17-120。
______,2001,〈清末國會請願運動平息以後立憲思潮的繼續高漲〉,《天津社會科學》,6期,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頁107-110。
______,2003,《立憲思潮與清末法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等合編,1981,《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第一卷。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6,《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史學會編,2000(A),《戊戌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0(B),《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人博,1997,《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北京:法律出版社。
______,2003,《憲政的中國之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心裁,1998,《梁啟超讀書生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王元化,1998,《梁啟超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柏民,1998,〈梁啟超中國憲政之路的思想變遷〉,《溫州師範學院報》,16卷4期(8月),頁12-20。
王開璽,1995,〈清統治集團君主立憲論析評〉,《清史研究》,4期,頁74-83。
______,2003,〈論資政院中的立憲派議員〉,《史學集刊》,3期(7月),頁22-27。
王憲明、張勇與蔡樂蘇,2001,《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勳敏、申一辛,1998,《梁啟超傳》,北京:團結出版社。
王曉秋,2000,《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的改革:戊戌維新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曉秋與尚小明,1998,《戊戌維新與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松欣,1995,〈梁啟超與「變法通議」〉,《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9月,頁 70-72。
______,1995,〈梁啟超與「變法通議」〉,《歷史教學》,7期,頁36-38。
皮後鋒,1995,〈略論梁啟超對「時務報」的貢獻〉,《中國近代史》,3期(5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 103-106。
江湧,1997,〈試析清末的預備立憲〉,《船山學刊》,1期,頁78-81。
朱誠如與余同元,2002,《清朝通史.光緒宣統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余林南與曹曉君,1995,〈也談清末的所謂「假立憲」〉,《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3期,頁99-124。
余偉雄,《戊戌變法之原因及其影響》,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歷史研究所。
李平與楊柏嶺,1997,《梁啟超傳》,安徽:人民出版社。
李丹陽,1997,〈英國外交部檔案中一件鴉片戰爭起因史料全譯〉,《中國近代史》,1期(4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60-62。
李永勝,2001,〈清帝退位前夕梁啟超與袁世凱關係〉,《中國近代史》,10期(4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2-10。
李國俊,1986,《梁啟超著述繫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李偉,1998,〈梁啟超與日譯西學的傳入〉,《山東師大學報》,4期,濟南:山東師範大學,頁48-51。
李細珠,2003,〈試論新政、立憲與革命的互動關係〉,《社會科學戰線》,3期,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頁118-125。
李喜所與元青,1997年,《梁啟超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1,〈梁啟超對戊戌變法的反思﹘兼評百年來學術界對變法失敗原因的考察〉,《中國近代史》,9期(9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2-87。
李喜所與胡志剛,2003,《梁啟超》,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沈繼成,1998,〈梁啟超與「時務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7卷5期(9月),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頁21-27。
吳廷嘉與沈大德,1996年,《梁啟超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吳春梅 ,1994,〈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政治思想的演變〉,《江蘇社會科學》,2期,南京:江蘇社會科學編輯部,頁87-92。
______,1998,《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關於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
吳雁南,1990,《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吳湉南,1998,〈簡論早期維新派的君主立憲思想〉,《貴州文史叢刊》,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5期,頁17-19。
吳義雄,1995,〈重論康有為與「孔子改制考」〉,《中山大學學報》,1期,廣州:中山大學,頁61-69。
周佳榮,1999,《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周建波,2001,《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周建超,1997,〈梁啟超與「新民說」〉,《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9月,頁 78-84。
周興梁,1995年,〈戊戌後幾年間梁啟超政治性格的雙重性〉,《中山大學學報》,1 期,廣州:中山大學,頁70-79。
周鴻與朱漢國,2000,《中國二十世紀記事本末》,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易新鼎,1999,《博學多變的人生﹘梁啟超的讀書生活》,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1979,《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胡繩,1990,《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紅旗出版社。
范中信,1999,《梁啟超法學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范明強,1999,《爛漫天才:梁啟超別傳》,北京:華夏出版社。
耿雲志,1999,〈略論梁啟超謀救光緒皇帝的活動〉,《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0月,頁76- 86。
侯宜傑,2002,《新民時代》,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茅海建,1997,《天朝的崩潰-雅片戰爭再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孫文鑠,1993,〈輿論之驕子 天縱之文豪﹘紀念梁啟超誕生120周年〉,《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9月,頁 107-113。
孫宏雲,2004,〈浦薛鳳〝政治五因素〞論的形成與展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中山大學,第44卷,總190期(2004年第4期),頁103-107。
容應萸,1994,〈自立軍起義前後的容閎與康梁〉,《歷史研究》,第三期,頁13-33。
桑兵,2004,《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松榮,1998,《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徐剛,1996,《梁啟超》,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
徐祥,1998,〈中國憲政建設的初步學試-紀念戊戌變法100周年〉,《山東社會科學》,6期,濟南:山東社會科學聯合會,頁52-56。
徐彻與董守義,1993,《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高旺,2003,《晚清中國的政治轉型:以清末憲政改革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狹間直樹,1997,〈梁啟超「戊戌政變紀」成書考〉,《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4月,頁233-242。
______,2001,《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45-53。
夏白鴿,2000,《隱藏的宮廷檔案:1906年光緒派大臣考察西方政治紀實》,北京:民族出版社。
夏曉虹,1997,《追憶梁啟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殷嘯虎,1997,《近代中國憲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鼎盛,1987,〈梁啟超學術討論會概述〉,《近代史研究》,37期(1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16-318。
馬麗,1998,〈「孔子改制考」刊行百年〉,《廣州師院學報》,19卷2期(2月),廣州:廣州師範學院,頁45-49。
《梁啓超專集》,2000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梁啟超著,何光宇評註,2002,《變法通議》,北京:華夏出版社。
張光芒,2002,《啟蒙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張品興編,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衍前與于志國,1996,〈近年來梁啟超研究綜述〉,《中國近代史》,6期(2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1-86。
張寬信,2001,〈時務學堂精神及對張伯良的影響〉,《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0卷2期(3月),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委會,頁115-120。
張錫勤,1993,〈梁啟超對中國近代化過程的複雜影響〉,《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2月,頁91-97。
______,1996,〈梁啟超「新民說」論綱〉,《求是學刊》,5期,哈爾濱:求是學刊編輯部,頁25-31。
張灝著、崔志海與葛夫平譯,1995,《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郭世佑,1997,《晚清政治革命新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郭廷以,1979,《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
郭長久,2002,《梁啟超與飲冰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郭湛波,1973,《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
郭漢民,1996,〈梁啟超對中國近代化的貢獻〉,《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2月,頁79-84。
郭漢民與袁洪亮,〈2001年,近二十年「海國圖志」研究回顧〉,《中國近代史》,5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19-122。
郭漢民,2003,《晚清社會思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引弛,1997,《自述與印象:梁啟超》,上海:三聯書店。
陳文英,2003,〈1986-2000年清末立憲運動研究綜述〉,《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9卷1期(2月),頁58-60。
陳玉申,2003,《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陳志偉,1996,《清季立憲運動之研究》,香港: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彤旭,1999,《出奇制勝》,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志勇,2002,〈譯書與中國近代化〉,《中國近代史》,1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5-19。
陳其泰,1996,《梁啟超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
陳始強,1994,〈興民權、廣民智、育人才-戊戌變法時期梁啟超民權思想初探〉,《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期,頁7-11。
陳曼娜與黨懷清,1996,〈預備立憲失敗與中國政治近代化受挫〉,《南都學壇》,16卷2期,頁27-32。
陳慧,2001,〈近50年來梁啟超思想研究之檢討〉,《哲學動態》,10期,北京:哲學動態編輯部,頁38-41。
陳鵬鳴,1999,《梁啟超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______,2000,〈梁啟超對康有為的師從與叛逆〉,《河北學刊》,石家莊:河北學刊編輯部,6月,頁81-86。
舒莉霞,1995,〈康有為和梁啟超政治見解之異同〉,《攀枝花大學學報》,12卷2期(6月),頁56-59。
塗鳴皋,1996,〈清末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及辛亥革命之比較〉,《中國近代史》,9期(2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 35-39。
海冬青與卿定文,1996,〈清王朝仿行立憲失敗原因探析〉,《益陽師專學報》,17卷4期,頁35-37。
黃珅,1987,〈梁啟超多變論〉,《歷史研究》,188期(4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頁164-176。
______,1998,《新民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______,1999,《飲冰室主人自說》,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黃敏蘭,1999,《中國知識份子第一人:梁啟超》,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黃細嘉,1995,〈陳寶箴與時務學堂的創辦〉,《歷史檔案》,3期,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頁96-99。
黃漢青,2001,〈維新派近代民權學說的歷史演進〉,《中國近代史》,11期(11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0-18。
湯志鈞,1981,《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______,1988,〈戊戌維新與學習西方〉,《歷史研究》,194期(4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頁31-40。
______與湯仁澤,2000,《維新、保皇、知新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曾業英,2000,《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焦國標,1999,《名士風流》,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焦潤明,1994,〈論梁啟超的社會啟蒙思想〉,《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5月,頁76-84。
崔志海,1999年11月,〈評海外三部梁啟超思想研究專著〉,《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04-133。
______,2003,〈論戊戌前後梁啟超保教思想的肯定與否定〉,《史林》,6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91-124。
隗瀛濤,1995,《新民之夢-梁啟超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喻大華,1997,〈試探立憲運動的失敗及其理論誤區〉,《天津社會科學》,6期,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頁106-110。
董方奎,1991(A),《清末政體變革與國情之論爭》,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______,1991(B),《梁啟超與立憲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______,1997,《曠世奇才梁啟超》,武漢:武漢出版社。
______,1998,〈應該為梁啟超摘帽平反〉,《安徽史學》,4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頁52-56。
______,2001,〈梁啟超與康有為的第一次論爭〉,《海南大學學報》,19卷1期(3月),海口:海南大學,頁115-120。
董四禮,1996,《晚清巨人傳:梁啟超》,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韋慶遠,〈清末立憲運動與民初政局〉,《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1期(1996年12月),頁27-34。
韋慶遠、高放與劉文源,1993,《清末憲政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華茗,1994,〈戊戌後康有為梁啟超與維新派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近代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月,頁129-131。
楊雪梅,1999,《石破天驚》,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楊曉明,2002,《梁啟超文論的現代性闡釋》,成都:四川民族出版。
廖梅,2001,《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熊月之,2002,《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趙春晨,1994,〈論康梁維新派對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態度〉,《廣東社會科學》,5期,廣州:廣東社會科學編輯部,頁96-101。
齊赫文斯基著,張時裕等譯,1962年,《中國變法維新運動和康有為》,北京:三聯書店。
趙葆惠,1999,〈預備立憲-中國政治制度近代化的開端〉,《韓山師範學院學報》,4期(12月),頁39-44。
賓長初,1995,〈離異與回歸: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後的兩次思想轉變〉,《貴州文史叢刊》,5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頁6-11。
鄭師渠,1997,《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天路與蘇位智,2004,〈50年來義和團研究述評〉,《中國近代史》,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128-135。
劉永紅,1996,〈欽定憲法大綱的歷史地位〉,《淮陽師專學報》,2期,頁72-73。
劉虹,2001,〈以梁啟超的報刊實踐看其善變與不變 〉,《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月,頁82-87。
劉美雲,1994,〈論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的客觀因素〉,《雁北師範學報》,3期,頁31-33。
劉雲波,1993,〈梁啟超二十世紀初鼓吹革命〉,《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5月,頁120-126。
劉菊素,2001(A),〈淺析戊戌時期梁啟超的民權思想〉,《黑龍江社會科學》,2期,頁60-64。
______,2001(B),〈論戊戌維新時期梁啟超的憲政主張〉,《渝州大學學報》,18卷3期(6月),頁97-101。
______,2002,〈梁啟超流亡日本初期政治態度的雙重性〉,《歷史檔案》,1期,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頁110-114。
劉新華,2000,〈試析青年梁啟超的親日心理〉,《日本問題研究》,3期,河北:日本問題研究雜誌社,頁62-67。
魯東海,1993,〈梁啟超北美之遊時期思想探析〉,《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月,頁85-89。
蔣廣學,1998,《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鮑風,1996,《梁啟超:改良人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薛飛,1999,《凌雲健筆:中國記者中的大手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謝俊美,1994,〈梁啟超與日本〉,《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期,上海:上海師範大學,頁51-60。
戴逸,1999,〈戊戌年袁世凱告密真相及袁和維新派的關係〉,《中國近代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月,頁105-111。
戴逸編,1997(A),《中國近代史通鑒-洋務運動與邊疆危機》,北京:紅旗出版社。
______,1997(B),《中國近代史通鑒-戊戌維新與義和團運動》,北京:紅旗出版社。
鍾淑和,2000,《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
羅華慶,1992,〈清末「預備立憲」模仿日本明治憲政論〉,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國》,頁157-182,四川:成都出版社。
羅檢秋,1999,《新會梁氏-梁啟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遲雲飛,1994,〈戊戌以後康梁與清廷官員的聯絡活動〉,《北大史學》,第2輯(11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04-115。
遲雲飛,2000,〈清季主張立憲的官員對憲政的體認〉,《清史研究》,1期,頁14-22。
閻平,1997,〈歷史的悖論-評梁啟超的開明專制思想〉,《徐州師範大學學報》,3期,頁121-126。
蕭功秦,1999,《危機中的變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駱寶善,1999,〈再論戊戌政變不起于袁世凱告密〉,《中國近代史》,3期(5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73-80。
龔郭清,2003,〈論戊戌政變前康有為對君主專制政制的批判〉,《安徽史學》,3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頁41-44。
貳、英文文獻:
Austin, Rickett Adele. 1978.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University.
Chang, Hao. 1971.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P’eng-Yuan. 1989.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Conception and Practice.《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8期(6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95-113。
Chuang , Chen-kuan. “Liang Chi-chao and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25, no.4(Summer 1992),pp.50-64。
Hsu, Immanuel C.Y. 1983.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3rd. Ed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Philip C. 1979.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臺北:宗青圖書公司。
Levenson, Joseph R..1965.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i, Yu-ning. 1992. Two Self-portraits, Liang Ch''i-ch''ao and Hu Shih. New York: Outer Sky Press.
Meienberger, Norbert. 1980. The Emergenc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n China (1905-1908). Las Vegas: Peter Lang.
Roskin, Michael, Robert Cord, James Medeiros, and Walter Jones. 2000, 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Tang, Xiaobing. 1996.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 Mary Clabaugh. 1968. China in Revolution: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