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默觀」看東西文化交流與對話──十字若望與莊子的對談
作者:聶雅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Nie Ya-Ti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關永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默觀位格際性默想象徵神聖位格者位格典範無自我位格結合見獨神婚階梯歷程身體詮釋理解詮釋對話神祕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本文是從「默觀」來看東西文化交流與對話,分別藉由莊子與十字若望來進行兩者的「默觀」對談。文中分別簡介密契主義的意義及分類,指出「默觀」結合面向,非一般認知。另外也指出,史坦斯、蔡納及關永中對於密契主義的分類。接著分別由中國神祕主義傳統及西方神祕主義傳統來說明二同傳統中的差異。
在莊子與十字若望的神秘知識體系,莊子的部分我將從其「內七篇」切入次來探討其「默觀」的境界;而十字若望部分我將從其最主要的四本著作--《攀登加爾默羅山》、《心靈的黑夜》、《靈魂之歌》及《愛的熾焰》--來探討其神秘知識之體系,同時比較東西方神秘知識體系之異同,試圖找出一些共通意義的觀念,作為陳述「默觀」作為融通與對話的依據。
緊接著,我們將開始讓莊子與十字若望進行對話。第一次對話的主題是讓兩人表達對「默觀」意義之理解,以便能真正找到「跨文化」描述「默觀」的可能。在此筆者看到無論是莊子或十字若望,其使用來描述個別境界的語詞,都是屬於「象徵」的文字,因此我們針對「默想」與「默觀」之間與「象徵」關係做清楚的對話,首先釐清兩者的意義,並說明詮釋的限度與問題避免混淆。
第二次對話的主題是對「默觀歷程」之各自表述。我們先讓莊子從其內七篇中提出相關文字並作解釋;再讓十字若望表達其發展出的「靈修」方式,筆者以為兩者均是針對無自我位格的「神聖默觀位格者」在修養或靈修過程中,針對其狀態做實況描寫。因此特別針對「神聖位格者」所展現的位格典範作探討與分析。
第三次對話的主題則是針對「默觀」境界的最高層次--「與神聖結合」進行各自表述,也就是將莊子「與道合一」與十字若望「靈性訂婚、神婚與榮福婚禮」境界的比較,展現出「神-我」之間、「我-自我」之間「內在主體際性」之深刻交流與合一。
在討論完「默觀」之後,我將處理東西方原型思維,分析西方之弊後,提出現身心靈整合的「默觀」足以補足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盼能回到「默觀」身體詮釋與奧祕進行詮釋對話,以建立全人精神向度深刻對話。在這層面同時會牽涉到「宗教對話」在「靈修」層面的困難。當然,我也盼望在陳述中能開展出一個新的視野,能真正有效地從「非語言」之「默觀」來尋得東、西方會通之途徑。
一、中文書目
(一)原典
聖十字若望著,黃雪松譯
1980.2再版,《心靈的黑夜》,臺中:光啟。
聖十字若望著,趙雅博譯
1991.8,《登上嘉默羅山》,台中:天主教耀漢小兄弟會。
1992.8,《心靈之歌》,台中:天主教耀漢小兄弟會。
1992.9,《愛情的烈燄》,台中:天主教耀漢小兄弟會。
1993.2,《金言、建言、書信、詩歌》,台中:天主教耀漢小兄弟會。
出版日期不詳,《黑暗之夜》,台中:天主教耀漢小兄弟會。
聖十字若望著,台灣加爾默羅隱修會譯,
2000.6初版,《愛的活燄》,台北:上智。
2001.4初版,《靈歌》,台北:上智。
吳光明
1988,《莊子》,台北:三民書局。
黃錦鋐
1977,《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陳壽昌
1977,《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
(二)神秘主義專著
大德蘭著
1975.8初版,《七寶樓台》,趙雅博譯,臺中:光啟。
1998.9初版,《依依吾主前:大德蘭領聖後的體驗》,姜其蘭譯,台北:上智。
(三)莊子釋譯、注疏
王夫之
1995,《莊子通.莊子解》,台北:里仁。
王先謙
1999,《莊子集解》,台北:三民書局。
王叔岷
1978,《莊學管闚》,台北:藝文印書館。
李勉
1990,《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台北:台灣商務。
吳怡
1982《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林希逸
1971,《莊子口義》,台北:弘道文化。
林紓
1975,《莊子淺說》,台北:華正書局。
林銘堯
1968,《增註莊子因》,台北:廣文。
胡楚生
1992,《老莊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焦竑
1979,《莊子翼》,台北:廣文。
袁宙宗
1974,《莊子學說體系闡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高柏園
1992,《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黃釗主編
1991,《道家思想史綱》,南昌:湖南師範大學。
葉海煙
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品卿
1984,《莊學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啟天
1978,《莊子淺說》,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陳耀森
1988,《莊子新窺》,台北:商務印書館。
張默生
1983,《莊子新釋》,台北:漢京。
崔大華著
1988,《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莊學研究》,北京:新華書店。
郭慶藩集釋、謝祥皓導讀
1991,《莊子集釋》,台北:貫雅文化。
福永光司,陳冠學譯
1985,《莊子》,台北:三民書局。
趙金章
1975,《莊學管窺》,台北:弘道文化事業公司。
鄭峰明
1984,《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73年10月。
劉光義
1986,《莊子蠡測》,台北:學生書局。
劉省齋
1991,《莊子廣解》,台北:大行出版社。
顏崑陽
1982,《莊子的寓言世界》,台北:尚友出版社。
釋德清
1956,《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建康書局。
錢穆
1985,《莊老篡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四)神秘主義相關書目
毛峰
1997.1初版,《神秘詩學》,台北:揚智。
1998.11月一版一刷,《神秘主義詩學》,北京:三聯書店。
王志成
1999.5,《宗教、解釋與和平──對約翰‧希克多元論哲學的建設性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解釋與拯救──宗教多元哲學論》,上海:新華書店。
王志成、思竹
2000.5初版,《神聖的渴望──一種宗教哲學》,江蘇:人民。
王亞平
2001.10,《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北京:東方出版社。
王曉朝
1998.4,《神秘與理性的交融──基督教神秘主義探源》,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2001.10(主編),《信仰與理性──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評傳》,北京:東方出版社。
甘易逢著,姜其蘭譯
1997.12初版,《靜觀與默坐》第二卷,台北:光啟。
1999.4初版,《靜觀與默坐》第三卷,台北:光啟。
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羅興漢譯
1990,《符號、神話、文化》,台北:結構群。
卡斯塔尼達著,魯宓譯
1998.8二刷,《力量的傳奇》,台北:方智。
1997.5初版,《巫士的傳承》,台北:方智。
加爾默羅會編譯
1998.6初版,《聖十字若望》,台北:上智。
安德魯‧洛思著,孫毅、游冠輝譯
2001一版一刷,《神學的靈泉──基督教神秘主義傳統的起源》,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
作者佚名,鄭聖沖譯
1991.8三版,《不知之雲》,台北:光啟。
柯拉柯夫斯基著,楊德友譯
1995,《宗教──如果沒有上帝……論上帝、魔鬼、原罪以及所謂宗教哲學的其它種種憂慮》,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李安德著,若水譯
2000.7修訂三版,《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純娟、伴渡著
1989.5,《吉光片羽》,台北:光啟出版社。
李耀全
1998.12,《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香港:更新資源有限公司。
沙特著,陳宣良等譯
2000.2,《存在與虛無》,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沈清松
1985,《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吳主光
1979.2初版,《靈修生活》,香港:種籽出版社。
胡塞爾著
1988,《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張慶熊譯),上海:上海譯文。
2000.1,《邏輯研究第二卷(上)─現象學與認識論研究第一部分》(倪梁康譯),台北:時報出版社
徐可之
1996.5,《中華靈修未來》〈上〉,台北:光啟。
陳文裕
1991.12三版,《天主教基本靈修學》,台北:光啟。
海德格著,王慶節等譯
1989.12,《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出版社
帕利坦著,楊德友譯
1999.8,《歷代耶穌形象》,上海:三聯書店。
侯士庭著,趙鄭簡卿譯
1999.4初版三刷,《靈修神學發展史》,[台北:中福出版。
章雪富
2001.3,《基督教中的柏拉圖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海倫‧加德納著,江先春、沈弘譯
1988.9,《宗教與文學》,四川:人民出版社。
范明生
1993.7,《晚期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東西文化的匯合》,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里旦著,趙雅博譯
1975,《知識的等級》,台北:正中書局。
馬駿聲
1950.5再版,《神修學》,澳門:慈幼印書館。
張志剛
1995.12,《走向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4三刷,《貓頭鷹與上帝的對話:基督教哲學問題舉要》,北京:東方出版社。
張啟中
1997.10,《宗教病理學》,台中:光鹽出版社。
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
2001,《知覺現象學》(倫敦1962年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歐文‧辛格著,高光杰、楊久清譯
1997.3二刷,《愛的本性(第一卷)──從柏拉圖到路德》,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歐邁安著
1991,《天主教靈修學史》(宋蘭友譯),香港:生命意義出版社。
1995.7初版,《靈修神學》(蔡秉正譯),台北:光啟。
凱倫‧阿姆斯壯著,蔡昌雄譯
1996.11,《神的歷史》,台北:立緒文化。
鮑斯特著,鄭德萍譯
,《靜觀祈禱》,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Aumann, Jordan著,香港公教真理學會譯
1991.7,《天主教靈修學史》,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Betttina Gray等主編,薛絢譯
2000.5初版二刷,《心靈的殿堂》,台北:立緒文化。
Dupré, Louis著,傅佩榮譯
2000二刷,《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Forster, Richard J.著,周天和譯
1997.6,《屬靈操練禮讚──靈性增長之道》,香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
Hick, John著,王志成、思竹譯
2000.12,《第五維度──靈性領域的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9,《宗教之解釋──人類對超越者的回應》,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2一版二刷,《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Ruiz, Frederico著,台灣加默羅隱修會譯
2001.1初版,《聖十字若望的生平與教導》,台北:上智。
Stance, W. T.著,楊儒賓譯
1998.6臺初版,《冥契主義與哲學》,台北:正中書局。
(五)中國哲學相關書目
王邦雄
1994,《莊子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
王邦雄
1999,《生命的實理與心靈的虛用》,台北:立緒。
王世舜
1995,《老莊詞典》,山東:山東教育。
王德有
1998,《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煜
1981,《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
朱榮智
1998,《莊子的美學與文學》,台北市:明文書局。
牟宗三
1994,《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
吳怡
1989,《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1991,《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
2001,《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
吳康
1992,《老莊哲學》,台北:臺灣商務。
宋稚青
1973,《老莊思想與西方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日章
1990,《莊子逍遙境界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
金白鉉
1986,《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胡哲敷
1993,《老莊哲學》,台北:中華書局。
胡遠濬
1980,《莊子詮詁》,台北:臺灣商務。
高柏園
1992,《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鼓應
1989,《莊子今註今譯(上下)》,台北:台灣商務。
1992修訂版,《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
1993,《老莊新論》,香港:中華書局。
1995(編),《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德和
1993,《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耀森
1988,《莊子新闚》,台北:臺灣商務。
黃錦鋐
2001,《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福光永司,陳冠學譯
1992,《莊子》,台北:三民書局。
葉海煙
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
趙衛民
1997,《莊子的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笑敢
1988,《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台北:正中書局。
劉道中
1987,《莊子新識論》,台中:台灣日報出版社。
顏崑陽
1985,《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
1994,《人生是無題的寓言:莊子的寓言世界》,台北:躍昇文化。
顧俊
1988,《莊子研究論集新編》,台北市:木鐸出版社。
鄭世根
1993,《莊子氣化論》,台北:學生書局。
錢基博
1967台一版,《讀莊子天下篇疏證》,台北:台灣商務。
關鋒
1961,《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
二、英文書目
St. John of the Cross’s Own Writings
1943, The Complete Works of St. John of the Cros,. Translated by E.Allison Peers. London:Burns Oates.
1979,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Translated by Kieran Kavanaugh, O.C.D. and Otilio Rodriguez, O.C.D. with Introductions, by Kieran Kavanaugh, O.C.D. Washington, D.C.:ICS Publication.
Albert, Fr.
1965(Fall),The Reformers and St. John of the Cross, iSpiritual Life 11, pp201-208.
Beaton, D.
1980(Fall),Some Reflections on St. John of the Cross, Spiritual Life 26, pp133-136.
Bendick, J.
1972(Winter), God and the world in John of the Cross, Phlosophy Today 16, pp281-294.
Bonaventura
1960, The Jounary of the Mind to God: in The Works of Bonaventura, Trans. By Jos& eacute; de Vinck, printed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renan, G
1973, St. John of the Cross:his Life and Poetry. With a translation of his poetry by Lynda Nichols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snam, J.B.
1933(Jan.), Mysticism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Homiletic & Pastoral Review 33, pp351-359.
Burno de Jésus Marie
1949, The Three Mystics. New York:Sheed & Ward.
Burrell, D.
1967(Dec.), Understanding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Cross & Crown 19, pp399-414.
Burrows, Ruth
 2000, Ascent to Love: The Spiritual Teaching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USA: Dimension Books Inc.
Carlo Kwan(關永中)
 1983, Knowledge of the Transcendent:A Comparison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and Carlos Castaneda,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Faculty of Theology.
Carmichael, M.
1932(Summer), About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Catholic World 135, pp660-668.
Clark, J.P.H.
1978(Oct.), The Cloud of the Unknowing, Walter Hilton and St. John of the Cross:a Comparison, in Downside Review96, pp281-298.
Conlon, D.
1978(Spring), C.S. Lewis and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Contemplative Review 11, pp17-21.
Dodd, M.
1978(Winter), Divinization in John of the Cross〞, in Spiritual Life 24, pp258-263.
Dupré, Louis
1981, The Deeper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Mysticism, New York: The Crossroad Publisjing Company.
Edwards, D.
1982(Jan.), Experience of God and Explicit Faith:a Comparison of John of the Cross and Karl Rahne, in Thomist 46:1, pp33-74.
Fischer, R.
1980(Spring), Interpretation and Meaning of a Visionary Drawing by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Studia Mystica 3:1, pp60-73.
Frost, B.
1940(Dec.), Holy Things to the Holy, in Catholic World 152, pp345-346.
Garrigou-Lagrange, R.
1958, Christian Perfection and Contemplation according to St. Thomas and St. John of the Cross. Translated by M. Timothea Doyle.,St. Louis:B.Herder.
Gaudreau, M.M.
1976,Mysticism and Image in St. John of the Cross. Bern:Lang,.
Giallanza, J.
1978(Fall), Spiritual Direction According to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Contemplative Review 11, pp31-37.
Giblin, G.
1959(July), In a Dark Night, in Mssngr. Sacred Heart 94, pp 34-35.
Goodier, A.
1929(July), Self-Portrait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Month 154, pp1-9.
James, Willam
1929,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merican: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Johnston William
1989, The Still Point: Reflections on Zen and Christian Mysticism, USA: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5th.
Joseph a Spiritu Sancto
1931(Oct.-Nov.), Meditative Prayer and Mystical Contemplation According to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Homiletic & Pastoral Review 32, pp24-31, & 155-163.
Kavanaugh, Kieran
1999, John of the Cross: Doctor of Light and Love, Washington: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Knowles M. D.
1966, The Nature of Mysticism, New York: Hawthron Books.
Lavelle, L.
1954, St. John of the Cross and Contemplation, in the Meaning of Holiness. London:n.p., pp 49-70.
Lucien-Marie de Saint-Joseph.
1951, Teanscendance et immanence d’aprés saint Jean de la Croix,in Études Carmélitaines, pp173-204.
Lucien-Marie de Saint-Joseph.
1960, Expérience Mystique et expression symbolique chez saint Jean de la Croix, in Études Carmélitaines, pp29-51.
Maritain, Jacques
1959, The Drgrees of Knowledge: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acques Maritain, Vol. 7 Trans. By G. B. Phelan, Indina: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
McGarty, B.
1979(Fall), Images from Nature in the Spiritual Canticle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in Spiritual Life 25, pp166-176.
McMahon, J.J.
1941, The Divine Union in the Subida del Monte Carmelo and the Noche Oscura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an Analysis of Its Nature and Structure. Washington:C.U.A..
Marasigan, V.
1976(Oct.), Dark Night of Christogenesis:St. John of the Cross and Teilhard de Chardin, in The Teilhard Review(London)11, pp88-89.
Nieto, José C.
1997,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Mysticis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s of America,
Otto, Rudolph
1957, Mysticism East and Wes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Mysticism, USA: Meridian Books.
Payne, Steven
1990, John of the Cross and the Cognitive Value of Mysticism: An Analysis of Sanjuanist Teaching and its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Discussions of Mystical Experience, US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seude-Dionysius
1987, The Complete Works, Trans. By C. Luibheid, New Jersey: Paulist Press.
Samuel, Brainard F.
2000, Reality and Mysticism Expeerience,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St. John of the Cross
1979,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Trans. By Kieran Kavanaugh, O. C. D. and Otilioo Rodriguez, O. C. D., 2nd paperback, ICS Publication.
Tavard, George H.
1988, Poetry and Contemplation in St. John of the Cross,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Underhill, Evelyn
1940, Practice Mysticism: A Little for Normal People, London: Morrison & Gibb Ltd.
1967, Musticism: A Study in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London: Lowe & Brydone Ltd.
1975, The Mystics of the Church, Cambridge: Christian Classics.
Zaehner, R. C.
1978, Mysticism: Sacred and Profan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期刊論文
(一)神秘主義相關期刊
Farreley, John
1992.12,〈論神秘主義的新思潮〉,《當代雜誌》,80期,頁124-133。
Faesen, Rob
2000.5,〈何謂神秘體驗:歷史和解釋〉,趙敦華編,《歐美哲學與宗教講演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26-158。
Johnston, William著,李靜芝譯
1989.4,〈神秘主義與時推的不同面貌〉,《當代》,36期,頁49-53。
王瑞鴻
1999.5,〈試探神秘主義的不衰之秘〉,《宗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期,頁16-20。
石朝穎
1998.10,〈現代心理學與古典宗教意識的會通〉,《宗教哲學》季刊,4:4。
李零秋
1997.4,〈中世紀神秘主義的難題與出路──兼論尼古拉‧庫薩對神秘主義的改造〉,《基督教文化評論》第六輯,頁101-129。
沈清松
1997.3,〈表象、交談與身體──論密契經驗的幾個哲學問題〉,《哲學與文化》274期,頁262-274。
高天恩
1989.4,〈追索西洋文明裡的神秘主義〉,《當代雜誌》,36期,頁18-38。
高士傑
1980.10,〈基督徒靈修傳統中的默禱方法〉,《輔大神學論集》,44期,頁217-236。
徐可之
1984.4,〈心理投射與信仰成熟〉,《輔大神學論集》,59期,頁125-149。
張奉箴
1994.10,〈神秘經驗與天主教〉,《輔大神學論集》,93期,頁429-456
張春申
1991.10,〈隱修性的神秘與使徒性的神秘〉,《輔大神學論集》,89期,頁349-357。
黃克鑣
1998.7,〈早期希臘教父神秘思想〉,《輔大神學論集》,116期,頁271-287。
黃勇
1999.9,〈宗教多元論與宗教對話〉,《基督教文化評論》,第九輯,頁37-63。
劉秋固
1998.7,〈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研究〉,《宗教哲學》季刊,4:3,頁173-188。
劉錦昌
1996.10,〈十字架約翰的靈修與「空無」觀〉,《神學與教會》,22:1。
關永中
1989.4,〈神秘主義及其四大型態〉,《當代雜誌》,36期,頁39-48。
1994.1,〈神秘知識論及其三大型態〉,《臺大哲學論評》,17期,頁31-55。
1998.6,〈當代士林哲學所提供的一套神秘經驗知識論──與馬雷夏懇談〉,《輔大哲學論集》,31期,頁91-128。
鄒保祿
1991.10,〈聖十字若望對教會的貢獻〉,《輔大神學論集》,89期,頁381-387。
嚴曼麗
1989.4,〈從神秘到愛──與英國倫敦大學宗教哲學教授冉天恩談神秘主義〉,《當代雜誌》,36期,頁68-73。
談德義著,歐馨雲譯
1989.9,〈神秘性、神秘主義、神秘化〉,《當代雜誌》,41期,頁90-98。
鄔昆如
1998.4,〈宗教靈修的時空基礎〉,《宗教哲學》季刊,4:2,頁1-8。
譚璧輝譯
1984.2,〈新時代中的神秘主義──訪問威廉‧強斯頓神父〉,《輔大神學論集》,59期,頁135-148。
(二)莊子相關期刊
王季香
2001,〈「莊子」內七篇的人格類型觀研究〉,《文藻學報》,15期,頁21-42。
王邦雄
1982,〈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鵝湖》,7:7期。
1991,〈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19:3。
朱懷江
1999,〈莊子「有無之情」論辨證〉,《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頁23-26。
吳輝
2001,〈論莊子「逍遙遊」的意義及境界〉,《景女學報》,卷1,頁41-51。
李明珠
1998,〈略論莊子的「無用之用」〉,《學術界》,4期,頁38-40。
尚永亮
2001,〈矛盾的莊子與莊子的悖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頁77-83。
沈清松
1987.6,〈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4:6。
胡家祥
1999,〈離形.去知.任志-解讀《莊子》一議〉,《撫州師專學報》,4期,頁38-40。
張利群
1994,〈莊子「物化」說西方現象學〉,《松江學刊》(社會科學版),4期,頁78-82。
張家焌
1990.2,〈莊子內篇新探〉(上),《哲學與文化》,17:2。
1990.3,〈莊子內篇新探〉(下),《哲學與文化》,17:3。
陳德和
2001,〈老莊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鵝湖月刊》,27:2,頁24-29。
曾瓊瑤
1999,〈莊子〈逍遙遊〉中的生命轉化觀〉,《中國文化月刊》,235期,頁60-88。
楊自平
1999,〈「莊子」「逍遙」概念義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6:9,頁880-888。
葉海煙
1998,〈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超脫與解放—並論道家的情意教育觀〉,《通識教育》,5:1,頁27-40。
2001,〈莊子齊物論與當代交談倫理〉,《哲學與文化》,28:1,頁11-21。
趙沛霖
1996,〈試論莊子「無待」的神話學意義及其局限性〉,《南開學報》,2期,頁56-62。
蔣振華
1996,〈「莊子」寓言的悲劇意識及其情感歷程〉,《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4:4,頁20-23。
謝仲明
1991,〈「無待」的美學地位〉,《東海哲學研究集刊》,卷1,頁165-176。
簡光明
1994,〈莊子思想源於田子方說辨析〉,《鵝湖》,19卷10期,頁28-31。
1995,〈莊子論「情」及其主張〉,《逢甲中文學報》,卷3,頁105-116。
林聰舜
1987.12,〈論莊子的「小大之辯」與「齊物」及其關係〉,《漢學研究》,5:2。
楊儒賓
〈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
〈卮言論:莊子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10:2。
嚴靈峰
1982.12,〈莊子的認識論〉,《哲學論集》,14期。
四、網路資料
David J. Centner,〈聖十字若望與私人啟示〉,天主教《教友生活》週刊(網路版),2413期,2001.7.1。網址:http://www.catholic.org.tw/cathlife/2002/2413/13.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