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
作者:張永楨
作者(外文):Yung-Chen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石萬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舉人秀才社丁首分類械鬥書房聖蹟亭社學留養局義渡fen lei hsieh touaboriginal bluecoat leaderCharity FerryLieo-Youn BureauFirst-Degree ScholarsCertified Studentscommunity schoolsPrivate schoolsShen Chi 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漢人在濁水溪中游之拓墾萌芽於鄭氏時期;奠基於清初康熙、雍正之際;極盛於乾隆、嘉慶年間;道光以後,則大致只剩山坡地及邊際土地可供開墾;清末台灣改隸日本前夕,拓墾巳接近完成。其拓墾路線:除支流清水溪上游之拓墾,有少數墾民是由今雲林之古坑順流由南而北,進入今竹山鎮之桶頭、內寮等地拓墾外;其他地區之拓墾,大抵都循濁水溪幹流及其支流溯溪而上,由西向東推進。濁水溪及其支流因河谷較寬廣,視野較開闊,成為漢人入墾的天然路徑;沿岸又有沖積平原和丘陵地及臺地,不但交通較方便,而且適合拓墾定居。就拓墾時間先後而言:先是竹山和名間最早,在明末清初開始被拓墾;其次是集集、鹿谷地區,在乾隆年間已被拓墾;最後是水里和日月潭地區,在嘉慶、道光年間以後逐漸被拓墾;至清末光緒年間,整個濁水溪中游地區已經被漢人拓墾殆盡。
拓墾過程中,彰化及嘉義地區之豪強勢力介入甚深,或直接投資拓墾;或強佔他人產業並從事拓殖;甚至勾結社丁首及官府進行違法偷墾,取得各族群之土地。其拓墾方式以民招民墾之墾首制及自墾自耕制為主;少數為官莊或番屯制,此乃因此處山多平地少,可耕地零散分佈,適合小規模之拓墾,故大多由小墾首及自耕農拓墾。由於其拓墾較台灣西部平原稍晚,又因平地較少,土地所有權分化較不嚴重,故其土地所有型態以一田二主之墾首制為主;其次為官莊及自耕農所有;亦有少數屬於寺廟、留養局、義渡或各族群所有之土地,一田三主之情形甚少。
濁水溪中游之拓墾過程中,清政府曾經四次劃界立碑禁止漢人進入番界拓墾,但漢人卻不斷偷墾界外之各族群土地,被官府查出後,官方卻因治安之考量,將其就地合法化,故濁水溪中游之拓墾過程中,漢人是侵略者,但為生計所迫;各族群雖為被侵略者,但其不夠勤奮及貪得漢人財貨,想不勞而獲、坐收地租,亦需自負土地流失之相當責任;至於官府及各族群之頭目、通事、社丁首等人,則扮演暗中協助之角色。整個濁水溪中游之拓墾,除清末光緒年間實施開山撫番以後屬合法拓墾外;其餘大多在違法偷墾下進行開發。
濁水溪中游地區經過鄭氏及清代漢人二百餘年的拓墾,在乾隆年間已經是一個漢人經濟與人口佔優勢之社會,各族群失去土地後,不斷地往山區退去。漢人村莊總數達一百餘莊,人口總數約二∼三萬人左右,其居民大多為來自台灣西部彰化、嘉義兩縣地區之二次移民,祖籍以漳州籍為最多,佔居民80%以上,其次則為泉州籍和客家籍,追念祖籍之意識較為淡泊,故宗族組織不盛。未見分類械鬥發生,除了因為宗族領導者自制外,宗族規模較小,且大多同為漳州人,又面臨各族群之威脅,漢人必須團結互助,無暇分類械鬥;另外,可墾荒地較多,經濟競爭較不嚴重,亦為其因。
濁水溪中游地區至清末臺灣改隷日本統治前夕,可耕地已被拓墾殆盡,不但街莊繁榮,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宗教蓬勃發展,寺廟如雨後春筍先後設立。書院、書房、社學及文社等紛紛出現,考中秀才、舉人者數十人,文風日益興盛,聖蹟亭之興建相當普遍,顯示出讀書人受到社會之敬重,成為社會領導階級,整個社會型態已由早期之移墾豪強社會,逐漸轉變成文治之士紳社會。
The cultivation of Zhuoshu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by the Chinese began during the Zheng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n the beginning of Ching Dynasty, namely between Kang-Qi and Yong-Zheng’s reign; and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time between Ch’ien-Lung and Chia-Ch’in reign. After Dao-Kung government, it left only the hilly land and marginal land available to be cultivated. Shortly before Japan took over Taiwan in the end of Ching Dynasty, the cultivation was close to accomplishment. The routes of the cultivation: excep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upstream of the tributary Ching-Swe River, some cultivators came from today’s Yuling and Gukeng, downstream from south to north, to develop Tong-Tou and Neiliao of today’s Jhushan; the other land was cultivated by the people generally came upstream along the main current of Zhuoshuixi and its tributary, from west to east. Because the river valley of Zhuoshui River and its branch was broad and the field of vision was open, it became the natural way which the Chinese entered to cultivate. Also there were the silting alluvial plain, the hilly ground and the tableland along the coast, which wa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but also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ettlement.
According to the succissive periods of the cultivation: Jhushan and Mingjian were firstlycultivated in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Ching Dynasty; secondly Jiji and Lugu area in Ch’ien-Lung reign; finally Shuei-Li and Sun-Moon Lake area between Chia-Ch’in and Dao-Kuang reigns. By the end of the Ching Guangxu Dynasty, the entire Zhuoshu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was already developed completely by the Chinese.
During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the illegal powers in Changhua and Chiayi area got deeply involved. They either made an direct invest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r they forcibly took over the property of other people and worked on the cultivation. They even collaborated with the aboriginal blue coat leaders and authorities to carry on the cultivation illegally, obtaining the land of each ethnicity. The main ways of cultivation were inigation (people-recruiting-people) and self-cultivation systems. The other ways were the authorized village and aboriginal bluecoat cultivated systems, it was because in the area there were mountains more than plains and the cultivated lands were scattered all over, which was suitable for small sized cultivation and therefore for the small landlord and self-cultivation farmers. The cultivation of this area was taken place later than Taiwan western plains and its plains were less than the west so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wnership was less serious. The types of ownership was mainly one land two owners system; secondly the authorized village and self-cultivation farmer ownership system. Also there were lands which could be belonged to temples, Lieo-Youn Bureau , Charity Ferry or ethnicities. The one land three owners system was quite seldom.
Ching government has four times made demarcation and official prohibition on pillars to prevent from entering the ethnicity cultivation during the Jhuoshue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cultivation, however, the Chinese still illegally cultivated the boarderland which belonged to the ethnicities. Although it was found out by the government, but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the authorities has legalized it, granting the Chinese the ownership. Therefore, during the cultivation, the Chinese were the invaders for making living. Although the ethnicities were the invaded, but due to their laziness, greed for the Chinese’ wealth, and their wanting to gain without labor, they themselves were to blame for the loss of land as well. As for the authorities and chiefs, interpreters and aboriginal blue coat leaders of ethnicities, they were the persons who have encouraged it to happen. Except the cultivation during the Kuang-Shu reign of Ching Dynasty was legal, most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of Jhuosue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was taken place illegally.
After 200 years’ cultivation by the Chinese from Zheng government through Ching Dynasty, the Jhuoshe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in Ch’ien-Lung reign has already been a Chinese economical community in which the Chinese were the majority. The Taiwan ethnicities have lost their lands and have to retreat continually to the mountain areas. At this time, there were more than one hundred Chinese villages in this area, and the total Chinese population has been between 20 to 30 thousands. Most of the inhabitants were the second time’s immigrants, came from Taiwan’s western part, Changhua and Yulin counties. More than 80% of these people were of Zhangzhou origin, and then Quanzhou and Hakka origin. However, the pursuit of their origin were not strong so that the clan organizations were not flourish. There were not any fen lei hsieh tou happened; the clan organizations, merely on the function of self-autonomy under their own leadership, were not big; besides, most of them came from Changzhou. These Chinese consolidated together and helped each other not only because they had to face the threatens from the ethnicities and therefore no time for fight but also because the economical competition was not so extreme among them for there were still many wasteland waiting to be cultivated.
Shortly before Taiwan was taken over by Japan in the end of Ching Dynasty, Jhuoshei River middle reach areas has been completely cultivated to the upmost. Not only the villages were prosperous, the traffic convenient, but also the religion was flourished and temples were established one after another. Classical learning places, community schools, and cenacles, etc. were appearing, many people have past examines and were entitled to certified students and first-degree scholars. People’s interest in learning was becoming popular,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n Chi Ting was prevailing, showing that the scholars were getting respect from the community and gaining the position in the leadership. The whole community structure has changed gradually from a community of the early cultivation period to a civilized scholar society.
壹、漢文史料
一、檔案、地圖、碑記、文獻
《清乾隆臺灣地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台北,清乾隆年間繪)。
《臺灣番界圖》,國立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台北,清乾隆年間繪)。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9)。
《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61)。
《世宗憲皇帝實錄》,(華聯出版社,臺北,1964)。
《大清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華聯出版社,臺北,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台灣事例》,(台灣銀行,臺北,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壬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66)。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故宮博物院,臺北,19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台灣銀行,臺北,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台灣銀行,臺北,1971)。
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1972)。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故宮博物院,臺北,1982-1983)。
臺灣省文獻會編,《南投縣鄉土史料》,(南投縣文獻會,南投,1986)。
劉枝萬,《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6)。
夏獻綸,《台灣輿圖》,(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6)。
台灣總督府臨時土地調查局繪製,《台灣堡圖》,(遠流出版社,臺北,1996複製)。
何培夫《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臺北,1996)。
許雪姬主編,《軍機處檔月摺包》,(台灣大學,臺北,1997)。
劉澤民編,《台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台灣省文獻會,南投:2004)。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明清台灣檔案彙編》,第二輯,(遠流出版社,臺北,2006)。
二、方 志
胡傳,《台東州采訪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9)。
余文儀,《重修台灣府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62)。
范咸,《續修台灣府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62)。
劉良璧,《續修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77)。
蔣毓英,《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周璽,《彰化縣志》,(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連橫,《台灣通史》,(眾文,臺北,1994)。
蔣師轍,《台灣通志》,(宗青,臺北,1995)。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
三、文集、雜記
丁曰健,《治台必告錄》,(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7)。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6)。
沈葆楨,《福建台灣奏摺》,(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9)。new window
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選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66)。
鬱永河,《裨海紀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9)。
姚瑩,《東槎紀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7)。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啓》,(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7)。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6)。
陳肇興,《陶村詩稿》,(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4)。
雲南省文物普查辦公室編,曹士桂著,《宦海日記校注》,(雲南人民出版社,中國雲南,1988)。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8)。
劉璈,《巡台退思錄》,(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7)。
鄧傳安,《蠡測會彙鈔》,(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7)。
藍鼎元,《平臺紀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56)。
藍鼎元,《東征集》,(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7)。
羅大春,《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1972)。
四、族譜、古文書
台中市董俊寰藏永濟義渡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台灣省文獻會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李先生(隱名)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林藏(隱名)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茆庸正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陳文學(陳上達家族)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張榮順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黃文賢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竹山鎮瑞竹林業生產合作社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沈氏族譜(集集鎮沈昭安藏),(未出版,手抄本)。
吳氏族譜(集集鎮吳綿通藏),(未出版,手抄本)。
和美鎮林文龍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南投縣縣史館所藏《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各姓族譜資料,(未出版,手抄本)。
鹿谷鄉溪頭莊浚鑫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鹿谷鄉許家(許萬青後裔)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陳氏族譜(集集鎮陳嵩山藏),(未出版,手抄本)。
陳氏族譜(集集鎮陳江龍藏),(未出版,手抄本)。
集集鎮陳嵩山藏古文書,(未出版,手抄本)。
蕭富隆主編,《南投縣永濟義渡古文契書選》,(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南投,1996)。
簡史朗,《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國史館,臺北,2002)。
貳、漢文著作
一、專書
林火欽,《竹山鹿谷文物名人風情錄》,(台灣民聲日報社,台中,1954)。
林朝棨,《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南投縣文獻會,南投,1954)。
林熊祥等著,《台灣文化論集(一)》,(台灣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臺北,1954再版)。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57)。
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縣文獻委員會,南投,1958)。
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南投縣文獻會,南投,1961)。
南投縣文獻會編,《日月潭邵族》,南投文獻叢輯(十八),(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65)。
衛惠林、丘其謙,《南投縣土著族》,(南投縣文獻會,南投,1968)。
賴永祥,《台灣史研究-初集》,(三民書局,臺北,1970)。new window
李汝和,《清代駐台班兵考》,(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71)。
陳哲三,《竹山鹿谷發達史》,(啟華社,台中,1972)。
林朝棨、周瑞墩編,《台灣地質》,(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74)。
張光直,《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臺北,1977)。
莊英章,《林圮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臺北,1977)。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1979)。new window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台灣史》,(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79二版)。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7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鄕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 1979)。
周憲文編,《台灣經濟史》,(台灣開明書店,臺北,1980)。
黃富三、曹永和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980)。new window
蔡志展,《清代台灣水利開發研究》,(昇朝出版社,台中,1980)。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1981二版)。new window
張勝彥,《南投開拓史》,(南投縣政府,南投,1984)。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縣、彰化縣》,(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南投,1984)。
林文龍,《台灣史蹟論叢》,(國彰出版社,台中,1987)。
洪慶峰總編纂,《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台中縣豐原市,1989)。
張勝彥總編纂,《台中縣志》,(台中縣政府,台中縣,1989)。
宋文薰等編,《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中國民族學會臺北,1992)。
黃應貴,《東埔社布農族人的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1992)。new window
鍾義明著,《台灣的文采與泥香》,(武陵出版社,臺北,1992)。
南投縣文獻會編,《南投縣考古誌要》,南投文獻叢輯(四),(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3)。
蒲忠成(巴蘇亞˙博伊哲努),《台灣鄒族的風土與神話》,(台原出版社,臺北,1993)。
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1994)。new window
南投縣政府教育局編,《南投鄉土大系》,〈地理篇〉,(南投縣政府,南投,1994)。
南投縣政府教育局編,《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住民》,(南投縣政府,南投,1994)。
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北,1994)。
林瑞棋著,《悲情前山第一城……林圯埔》,(自印本,竹山,1995)。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灣學生書局,台北,1995)。
臺灣省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南投縣生物資源調查成果彙編》,(集集:台灣省特有生物保育中心,1995)。
南投農田水利會編輯委員會,《南投農田水利會會誌》,(南投農田水利會,南投,1996)。
陳哲三編總纂,《集集鎮志》,(集集鎮公所,集集,1996)。
陳建昌等著《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地區社區文化資源調查期末報告》,(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南投,1997)。
塗有忠,《下崁采風錄》,(中和國民小學,竹山,1997)。
林文龍,《社寮三百年開發史》,(社寮文教基金會,竹山,1998)。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開發》,(常民文化,臺北,1998)。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人文》,(常民文化,臺北,1998)。
新社鄉公所編,《新社鄉誌》,(新社鄉公所,新社,1998)。
洪英聖,《畫說乾隆輿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南投,1999)。
黃秀政,《台灣史志論叢》,(五南出版社,台北,1999)。
羅啟宏,周國屏,黃炫興,《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志各族群篇〉,(南投縣政府,南投,1999)。
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台原出版社,臺北,2000)。new window
林漢良編,《竹山林業史志》,(竹山頂林林葉生產合作社,竹山,2000)。
吳建民總纂,《台灣地區水資源史》,(台灣省文獻會,南投,2000)。
蘇清景主編,《博古通今講故事……社寮好地方》,(社寮文教基金會,竹山,2000)。
劉耀南主編,《竹山鎮福興社區鄉土誌》,(福興社區發展協會,竹山,2000)。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臺北,2001)。new window
張勝彦、黃秀政、吳文星,《台灣史》,(五南出版社,台北,2002)。
陳哲三編總纂,《竹山鎮志》,(竹山鎮公所,竹山,2002)。
黃耀能總纂,《南投縣志》,卷四〈經濟志:水利篇、農業篇〉,(南投縣政府,南投,2002)。
劉耀南主編,《竹山風情錄》,(竹山鎮公所,竹山,2003)。
黃秀政,《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紀錄》,(行政院九二一清理小組、台灣省政府,南投,2006年12月)。
黃富三,《台灣水田化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南投,2006)。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濁水溪流域開發初步規劃報告》,(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臺北,未出版)。
二、相關論文
(一)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3,頁,1972年9月。new window
陳漢光,〈日治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載於《台灣文獻》,第23卷1期,頁87-104,1972年月。
王崧興,〈濁大計畫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集刊》,第36期,頁,1973年月。
林文龍,〈明清山谷史紀事編年(上篇)〉,《台灣文獻》,第27卷3期,頁,1976年9月。new window
林文龍,〈明清山谷史紀事編年(下篇)〉,《台灣文獻》,第27卷3期、4期,頁,1976年9月、12月。new window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卷2期,頁,1978年月。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 刊》,2卷6期,頁,1978年月。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卷6期,頁,1978年月。
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月刊》,復刊第9卷10期,頁,1980年月。
黃富三,〈清代台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收錄於《台灣史論叢》,第一輯,頁,1980年月。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台灣〉,《大陸雜誌》,第60卷第1期,頁,1980年月。
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月刊》,復刊第10卷7期,頁,1980年月。
張世賢,〈清代治台政策的發展〉,《台灣史論叢》,第一輯,1980。
張勝彥,〈清代台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4期,頁,1981年月。new window
石萬壽,〈二層行溪下游溪道的變遷〉,載《史聯雜誌》,第7期,頁47-54,1985年12月。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載《台灣文獻》,第37卷4期,頁,1986年12月。new window
石萬壽,〈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頁231-271,1986年8月。
石萬壽,〈二層行溪上游的開發與族譜〉,第三屆亞洲族譜學會會議論文,收錄於《聯合報國學文獻館第三屆亞洲族譜學會會議紀錄》,頁509-542,1987年6月。
石萬壽,〈二層行溪域的先住民〉,載《台灣風物》,第37卷2期,頁1-38,1987年6月。new window
林文龍,〈凍頂茶叢談〉,收錄於《台灣史蹟論叢》,(台中:國彰出版社,1987)下冊風土篇,頁95-110。new window
石萬壽,〈明清台灣中路交通的變遷〉,載《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頁41-54,1988年6月。
石萬壽,〈二層行溪流域行政區劃的變遷〉,載《台灣文獻》,第39卷1期,頁19-46,1988年3月。new window
石萬壽,〈明鄭以前二層行溪流域中下游的漢移民與系譜〉,第五屆亞洲族譜學會會議論文,收錄於《聯合報國學文獻館第五屆亞洲族譜學會會議紀錄》,頁156-542,1991年9月。
陳哲三,〈水沙連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文獻》,第49卷第2期,1988,6 月。new window
陳鴻圖,〈清代曾文溪流域水利開發的探討〉,載於《台灣文獻》,49卷3期,頁123-136,1998。new window
陳哲三,〈古文書在台灣史研究的重要性-以「竹腳寮」、「阿拔泉」地望的研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頁,2000年11月。new window
陳哲三,〈林圯埔「竹山」在清代台灣開發史上的地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頁,2002年5月。new window
陳哲三,〈竹山媽祖宮歷史的研究-以僧人住持與地方官對地方公廟的貢獻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頁,2003年5月。new window
張永楨,〈集集鎮現存墓碑之調查研究〉,《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第2期,頁125-145,2003年月。new window
趙文榮,〈清代急水溪流域之拓墾略探(1683-1760)〉,載於《南瀛文獻》,第2期,頁90-104,2003年月。
吳遐功,〈荷蘭時期二層行溪流域的漢人移民〉,《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0期10期,頁297-306,2004年12月。new window
吳遐功,〈明鄭時期二層行溪流域漢人之拓墾〉,《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1卷10期,頁665-680,2005年12月。new window
黃素真,〈業戸許廷瑄與林圯埔大坪頂的拓墾發展〉,載於《台灣文獻》,56卷4期,頁23-90,2005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台灣地區的開發〉,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洪麗完,〈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1683-1874)〉,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張永楨,〈清代台灣後山開發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吳淑慈,〈清代臺灣的義渡……以永濟義渡為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素真,〈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圯埔街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楊護源,〈清代台中地區的聚落拓殖〉,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12月。new window
叁、日文著作
ㄧ、專書(含漢文翻譯)
田代安定,《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台灣總督府,臺北,1897)。
伊能嘉矩,《台灣蕃人事情》,(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北,1900)。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現住人口統計》,(台灣總督府,臺北,1905)。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台灣土地慣行一斑》,(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臺北,1905)。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富山房,日本東京,1909)。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台灣私法附錄參考書》,(小寺活版所,日本神戶,1910)。
不著撰人,《集集古誌》,日文手抄本,未出版,日治中期成書。
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在籍民族鄕貫別調查》,(小塚本店印刷二場,臺北,1928)。
陳鳳儀,《竹山郡管內概況》,(日文抄本,未刊,竹山,1932年撰成)。
台灣鄉土地理研究會編,《台灣地誌》,(盛文社,臺北,1934)。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松田書店,臺北,1938)。
東嘉生,《台灣經濟史研究》,(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臺北,1944)。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溫吉譯,《台灣番政志》,(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57)。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日本東京,1965)。
森田明,《清代水利史研究》,(亞紀書房,日本東京,1974)。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灣省文獻會,台中,1984年再版)。
不著撰人,《集集堡紀略》,(成文,臺北,1985年抄本影印)。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4年影印重刊本)。
二、相關論文
尾崎秀真,〈新高山紀行〉,(載台灣日日新報,1905.11.)。
甲野勇,〈台灣台中州新高郡發現之打製石斧〉,(載史前雜誌第1卷第1號,1929)。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的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1卷1期,(臺北:南方土俗學會,1936)。new window
東嘉生,〈清代台灣之土地所有型態〉,《台灣經濟史初集》,(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台灣先史時代的文化層〉,《台灣史論叢》,第一輯,1980。new window
肆、英文著作
一、專書(含漢文翻譯)
Corner Arthur,《A tour through Formosa from South to North》,Proceeding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1878,vol,XXII。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順德(Shun de ZHENG)譯,《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臺北:南天,1999)。
二、相關論文
〈Traval among the aborigines of Formos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New York,6,19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