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 : 「地域」一詞的理解與討論
作者:康培德 引用關係
書刊名: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 : 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詹素娟 (主編)
頁次:353-372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族群歷史地域社會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8
期刊論文
1.洪麗完(19960600)。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3(1),3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麗完(19980100)。沙轆社社名變遷與社域族群轉換:兼論沙鹿鎮名之源起。中縣文獻,6,73-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添福(19800600)。從地理知識的基本結構看中學地理教材的性質。地理學研究,4,125-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添福(19840300)。地理學研究在臺灣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0,17-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麗完(20010300)。從契約文書看中部臺灣平埔村社生活領域之變遷--以大突社為例。彰化文獻,2,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麗完(20070900)。大肚山西麓平埔原住民生活領域變動與人口流失現象:兼論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1700-1900)。中縣文獻,11,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avid, J.(1998)。Review: Jean-Rene Trochet, Geographie historique: Hommes et Territoires dans les societe tradionnelles。Revue de geographie alpine,86(3),88。  new window
8.施添福(20050900)。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181-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森正夫(1982)。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会の視点:中国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史学,28,20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詹素娟(20031100)。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添福(20011000)。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添福(1990120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添福(1990030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添福(20041200)。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1)--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3-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麗完(2000)。牛罵頭地域之歷史與族群(1600-1900):以牛罵社為中心。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中: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素娟(2006)。地域與社群:大臺北地區原住民族的多群性。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363-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麗完(2000)。地域、社群與村際關係網絡:以岸裡大社為中心之考察。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合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2001)。臺灣中部地域平埔社群關係之考察:以崩山八社為中心。中部地區自然與人文互動系列議題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年10月27-28日),8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森正夫(2000)。明清時代江南三角洲的鄉鎮志與地域社會--以清代為中心的考察。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787-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宣衛(2000)。區域歷史、族群關係與文化變異:從文獻資料談阿美族的地域性差別。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4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施添福(2006)。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ker, Alan R. H.、Billinge, Mark(2004)。Geographies of England: The North-south Divide, Imagined and Materia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Goodall, Brian(1987)。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New York: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4.Malmberg, Torsten(1980)。Human Territoriality: Survey of Behavioural Territories in Man with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Meaning。The Hague:Mouton。  new window
5.Planhol, Xavier de、Claval, Paul、Lloyd, Janet(1994)。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Fr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Robinson, David(1990)。Migration in Colonial Spanish Americ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Trochet, Jean-Rene(1998)。Geographie historique: Hommes et Territoires dans les societe tradionnelles。Paris:Nathan-Universite。  new window
8.Claval, Paul、劉德美、劉清華、阮綺霞、鄭勝華(2005)。地理學思想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程美寶(2006)。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ack, Robert David(1986)。Human Territoriality: Its Theory and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林拓(2004)。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應貴(20060000)。人類學的視野。臺北: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人英(19670000)。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朝進(19950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施添福(2007)。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素娟(2001)。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添福(2005)。區域地理與地域社會:以研究概念的實踐為中心。ニ〇〇五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gnew, John(2000)。Territory。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London:Blackwell。  new window
4.Armitage, Fiona(2002)。Imitating Ethnicity: Land,territoriality and Identity in a Swazi Christian Church。Land and Territoriality。Oxford:Berg。  new window
5.Casimir, Michael J.(1992)。The Dimensions of Territoriality: An Introduction。Mobility and Territoriality。Oxford:Berg。  new window
6.Gregory, Derek(2000)。Regions and Regional Geography。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London:Blackwell。  new window
7.Immerfall, Stefan(1998)。Territory and Territoriality in the Globalizing Society: An Introduction。Territoriality in the Globalizing Society: One Place or None?。Berlin:Springer。  new window
8.Pfaff-Czamecka, Joanna(2002)。Ritual Distances, Territorial Divisions, Power and Identity in Central Nepal。Land and Territoriality。Oxford:Berg。  new window
9.Power, Marcus(2006)。Sovereignty。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London:Sage。  new window
10.Saltman, Michael(2002)。Froni Cattle Herding to Cultivation -- From Territoriality to Land。Land and Territoriality。Oxford:Berg。  new window
11.Webster, Gerald(2006)。Political Geography。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London:Sage。  new window
12.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宣衛(20020000)。國家力量、區域形態與聚落性質:再談阿美族文化的地域性差別。「社群」研究的省思。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