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皇國佛教」之研究「教化、同化、皇民化」下的佛教(1895-1945)
作者:闞正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TsungKa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玉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殖民主義皇國佛教十五年戰爭寺廟整理皇民化運動The Imperial BuddhismJapanese ColonialismTaiwan Buddhismthe researching and registering Taiwanese templ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5
一、「皇國佛教」的定義
所謂「皇國佛教」(Buddhist emperor)明治維新後「神道國家化」、「佛教國家化」,是謂「明治佛教性格」。對內輔助神道、儒家教化,對外配合國家擴張主義,在殖民地扮演教化、同化、皇民化角色。
二、「皇國佛教」在臺灣殖民的歷史進程
在殖民統治51年間,在以歷史事件為契機,劃分三個時期:
(1) 前期(1896-1915):探索與結盟
(2) 中期(1915-1931):合作與開展
(3) 後期(1931-1945):皇化與改造
前期,從軍僧及各宗布教師在臺灣的開教,以無分別、無選擇的方式尋找加盟的寺廟,並各自訂定各宗的開教計劃,而其中所遭遇的瓶頸亦多有所見。
「西來庵事件」(1915年)之前,總督府雖然啟動了組織「本島人宗教會」的構想,但是,被委任的黃玉階雖為先天派前輩,但不具宗教代表性,而未有結果。以辛亥革命為契機,政治表態式的台南地區齋教各堂的「齋心社」結成,為臺灣宗教「統一」運動踏出第一步。
「西來庵事件」爆發後,進入中期(1915-1931)台日佛教的合作與開展時期,向來對僧侶、齋友「素質」頗有意見的殖民當局,正式啟動全台宗教調查。此一政策加速了結盟後的臺、日佛教的合作,以臨濟、曹洞宗為首,開展後劃分出全台區域性勢力即本土四大法派,而齋教三派統一成「台灣佛教龍華會」也以日本佛教為借鏡,展開史上最活躍時期。
「九一八事變」(1931年)展開了日本史學界所稱的「十五年戰爭」。中日戰事的爆發,佛教所扮演的角色將極致化。從「九一八事變」,經「七七事變」到「太平洋戰爭」,佛教助成的角色,從「部落振興會」(1932年)、「臺灣社會教化協議會」(1934年)、「打破舊慣信仰運動」(1935年)、「民風作興協議會」(1936年)、「精神總動員(皇民化)運動」(1937年),而因應「精神總動員運動」而來的「寺廟整理運動」,並以「寺院戰時體制」(1942年)達到「皇國佛教化」的高峰。
關鍵字:殖民主義;皇國佛教;十五年戰爭;寺廟整理;皇民化運動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d been integrated Buddhism into its nationalism since the Meiji Reform in terms of the Imperial Buddhism. The policy continued to apply to the colonial Taiwan. In this dissertation, I divided the fifty-one yea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Buddhism under the Japanese rule into three periods:(1)from 1896 to 1915:mutual-understanding and affiliation;(2)from 1915 to 1931: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3)from 1931 to 1945,re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Japanese Imperialism.
The Japanese Buddhist priests arrived in Taiwan with their army and started their missionary work. In the beginning,they had encountered various challenges. After the 1915 Riot (Xi Lai An Incident), the Taiwanese Buddhist leaders began to organize the “Islanders Religious Associa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official recogni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This group included members from the lay Buddhist vegetarian societ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lso started the island-round religious registration, leading t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Taiwanese Buddhist temples registered under the Japanese schools as an associated member.
The Sino-Japanese war broke out in 1931 that lasted for fifteen years had speeded up the control of Buddhism in Taiwan by the colonial Japanese government. Consequentl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forced Taiwanese Buddhists to revitalize the so-called national spirit, i.e., being the loyal offspring of Japanese Emperor, by organizing respective associations, such as the Revival of Tribes in 1932, the Social Education Society in 1934, and the Movement of Transforming Old Customs on of Old Custom in 1935,the Movement of Spiritual Mobilization in 1937, and so on. The continuous movement in researching and registering Taiwanese temples under the martial law all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Buddhism into the Imperial Buddhism.
Key terms:
The Imperial Buddhism;Japanese Colonialism;Taiwan Buddhism;the researching and registering Taiwanese temples
壹、史料
一、中文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會,1993。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0。
朱其昌,《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高雄:佛光出版社,1977。
李添春,《臺灣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7。
李添春,《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冠芳印刷,1984。
林學周,《臺灣宗教沿革誌》,臺北:至善堂,1950。
林衡道主編,《余清芳抗日全檔案》第一輯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
明暘法師編,《圓瑛大師年譜》,上海:圓明講堂,1989。
張文進,《臺灣佛教大觀》,臺中,正覺出版社,1957。
陳木子,《曹洞宗東和禪寺》,臺北:東和禪寺,2004。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史料彙編?宗教系列一~八》,南投:臺灣文獻會,1999~200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革命志‧抗日篇》(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魏得圓,《同戒錄》,臺南:開元寺,1933。
釋默如等撰,《會泉大師二十周年紀念刊》,新加坡:南洋佛教書局,1966。
釋禪慧編著,《覺力禪師年譜》,苗栗:大湖法雲禪寺,1981。
釋慧岳譯,〈關於中壢郡下之寺廟整理〉,《臺灣宗教研究通訊》創刊號(2001年1月)。
靈泉寺,《基隆靈泉禪寺同戒錄》,基隆:靈泉寺,1955。
二、日文
大橋捨三郎,《真宗本派本願寺臺灣開教史》,臺北:真宗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1935。
大溪街役場編,《大溪街街勢一覽》,大溪:大溪街役場,1937。
上平正治,《軍事援護事業概要》,東京:常磐書房,1939。
不著撰人,《臺灣在來佛教(手稿本)》,臺北:臺北州在來佛教調查委員會,出版時間不明。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卷一》,臺北:總督府,1919。
水野直樹編,《Ⅵ植民地統治一般?治安狀況(續)》,東京:柏書房株式會社,1998。
田中一二,《臺灣年鑑》(臺北:臺灣通信社,1932。
失佚,《新竹州獅頭山寺廟資料》(臺帳番號1),出版及發行年代不明。
佐佐木珍龍,《從軍實歷夢遊談》,東京:鴻盟社,1900。
佛教社,《明治百年紀念佛教大年鑑》,東京:佛教社,1969。
林錫慶,《臺北州下於社寺教會要覽》,臺北:臺北社寺刊行會,1933。
松岡參太郎,《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二回報告書第二卷上》,神戶:金子久太郎,1907。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日日新報社,1933。
施德昌,《臺灣佛教名蹟寶鑑》,臺中:民德寫真館,1941。
徐壽,《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臺南:國清寫真館,1932。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灣於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
宮崎直勝,《寺廟神昇天--台?寺廟整理?書》,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2。
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編纂委員?,《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東京:曹洞宗宗務?,1980。
富永編,《大溪誌》(1944年排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臺灣圖書刊行會,《最新臺灣誌》,出版地不詳:臺灣圖書刊行會,1924。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教育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出版年不詳。
臺北廳,《臺北廳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臺一版。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臺灣史料稿本:公府類纂三0卷五》,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1917。
增田福太郎,《民族信仰中心--東亞法秩序序說》,臺北:南天書局,1996。
藏山光瑞,《支那事變曹洞宗》,東京:日本書店,1939。
臨濟宗總本部,《宗報》,高雄:臨濟宗總本部,1931~1937。
護國臨濟禪寺,《鎮南紀念帖》,臺北: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1913。
貳、專書
一、中文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中和禪寺,《禪學論叢續集》,北投:中和禪寺,1970。
中村孝志著‧卞鳳奎譯,《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臺北:稻鄉,2002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new window
王見川?釋道成,《臺灣北部佛教道場中壢圓光寺誌》,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4。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1999。new window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寺廟與齋堂》,臺北:博揚文化,2004。
王俊彥,《戰後台日關係密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1999。
末木文美士著‧涂玉盞譯,《日本佛教史》,臺北:商周,2002。
田桓主編,《戰後中日關係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古屋安雄等著‧陸若水‧劉國鵬譯,《日本神學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任達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江口圭一著‧周啟乾‧劉錦明譯,《日本帝國主義史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新文豐,1994。
江燦騰,《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7。new window
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南天書局,2001。new window
江燦騰,《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臺北:東大,2003。new window
江燦騰,《臺灣佛教史》,臺北:五南圖書,2008。
何勁松,《日蓮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何勁松,《近代東亞佛教--以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為線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吳密察,《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4。
村上重良著‧張大柘譯,《宗教與日本現代化》,高雄:佛光,1993。
林子青,《煙水庵詩稿》,福建:漳州南山寺,2002。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2000。
若槻泰雄著‧趙自瑞等譯,《日本的戰爭責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臺灣佛教的探索》,臺北:博揚文化,2005。
家永三郎著‧何欣泰譯,《太平洋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高洪,《日本當代佛教與政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秦永章,《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與中國西藏》,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new window
陳漢光,《臺灣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2000。
許介鱗,《日本殖民統治讚美論總批判》,臺北:文英堂,2006。
許介鱗,《臺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2》,臺北:文英堂,2007。new window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
葉春培、陳永謨,《廈門抗日戰爭檔案資料》,廈門:廈大出版社,1997。
葛兆光,《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喜安幸夫著,《臺灣抗日秘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89。
喜安幸夫著,《日本統治臺灣祕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89。
楊曾文,《日本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楊曾文?張大柘?高洪,《日本近現代佛教史》,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臺灣小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91。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的宗教》,臺北:東大,200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誌稿‧革命志‧抗日篇》,臺北:海峽學術,2002。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2007。
藍吉富,《聽雨僧廬學佛雜集》,臺北:現代禪,2003。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臺北:行人出版社,2008。
釋樂觀,《奮迅集(僧侶抗戰工作史)》,臺北:常樂寺,1980。
釋慧嚴,《臺灣佛教史論集》,高雄:春暉,2003。new window
釋慧嚴,《臺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

二、日文
土屋詮教,《明治佛教史》,東京:三省堂,1939。
大津麟平,《理蕃策原議》,岩手縣:自印,1914。
小林英夫,《日本軍政下》,東京:岩波書店,1998。
水野直樹,《生活中植民地主義》,京都:人文書院,2004
中濃教篤,《天皇制?家植民地傳道》,東京:出版,1993。
中村孝志,〈台?「南支、南洋」〉,《日本南方?与台灣》,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
市川白弦,《佛教戰爭責任》,京都:法藏館,1993。
有馬學,《「國際化」中帝國日本(1905-1924)》,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
安岡昭男,《中?福建省琉球列島交涉史研究》,東京:第一書房,1995。
池田行信,《真宗教?思想行動》,京都:法藏館,1997。
村上重良,《天皇祭祀》,東京:岩波書店,1993。
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
姊崎正治、比屋根安定,《現代日本文明史宗教史》第16卷,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41。
金原左門‧竹前榮治,《昭和史》(增補版),東京:有斐閣,1995。
林蘇?編,《高林玄寶大和尚鼎談錄》,日本美濃:鄉土?語?會,1962。
兒玉幸多等編,《日本史研究事典》,東京:集英社,1998。
柏原佑泉,《日本佛教史近代》,東京:吉川弘文館,1990。
信樂峻磨編,《近代真宗教團史研究》,京都:法藏館,1987。
?木繁,《支那派遣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84。
陳繼東,《清末?教研究--楊文?中心》,東京:山喜房,2003。
菱木政晴,《淨土真宗?爭責任》,東京:岩波書店,1993。
野川博之,《台?三十三?音巡?》,大阪:朱鷺書房,2004。
笠原一男,《日本宗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87。
笠原英彥,《天皇親政》,東京:中央公論社,1995。
須崎慎一,《日本時代 天皇制‧軍部‧?爭‧民眾》(東京:大月書店,1999。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參、學位論文
大野育子,《日治時期佛教菁英的崛起 –以曹洞宗駒澤大學臺灣留學生為中心》,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
井野伸一,《日本天皇制與台灣「皇民化」》,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1985。
李國生,《戰爭與臺灣人--殖民政府對臺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
查忻,《皇民化運動與基督教長老教會學校》,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莊幸如,《臺灣日據時代之教育敕語實行--以公學校修身科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孫雅慈,《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教會學校》,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1983。
郭佳玲,《日治時期臺中州社會教化運動之研究(1920-1945)》,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
蔡欣雁,《日治後期臺中州國家神道之傳播及影響(1931-1945)》,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
肆、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學新,〈南進政策下的籍民教育(1895-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3月)。new window
李世偉,〈身事維摩不著花--李玉階的宗教活動〉,《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松金公正,〈日本殖民統治初期佈教使眼中之台灣佛教--以佐佐木珍龍《從軍實歷夢遊談》為中心〉第二屆全國大專青年臺灣史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1996年6月25日)。
松金公正,〈關於日據初期日本佛教從軍佈教使的活動--以淨土宗佈教使橋本定幢〈再渡日誌〉為例〉,《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new window
秦永章,〈近代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東、西本願寺派與中國西藏地方政權及藏傳佛教界的接觸〉,《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
溫國良,〈總督府民政局第一次調查北台灣之寺廟與布教狀況略述〉《臺北文獻》第127期(1994年3月)。
二、日文
小島勝,〈中?居留地租借地淨土真宗本願寺派開教日本人子弟教育‧漢口?史的位置本願寺〉,《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紀要》42期(2003年11月30日)。
小島勝,〈香港日本人學校動向香港本願寺〉,《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紀要》43期(2004年11月30日)。
三崎良周,〈神佛習合悲華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卷第1號(1961年1月)。
大江修,〈本願寺教團民主化戰爭責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2號(1976年3月)。
久木幸男,〈清澤滿之公共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第2號(1997年3月)。
工藤英勝,〈曹洞宗戰時教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6卷第1號(1997年12月)、第47卷第1號(1998年12月)。
工藤英勝,〈日本精神運動佛教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8卷第1號(1999年12月)。
工藤英勝,〈日本精神佛教思想諸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第1號(2000年12月)。
毛利悠,〈本願寺教團近代化動向〉《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第2號(1975年3月)。
毛利悠,〈近世真宗教團教育?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2號(1976年3月)。
中野優子,〈曹洞宗世襲制僧侶婚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3卷第2號(1995年3月)。
今井直重,〈天皇象徵的性格〉《大谷學報》第34卷第3號(1954年12月)。
田中車一郎,〈日蓮主義近代化展開田中智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1957年1月)。
田中祥雄,〈神佛分離福田行誡〉,《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第1號(1976年12月)。
古田紹欽,〈國民精神佛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1月)。
立川武藏,〈井上圓了佛教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第1號(2000年12月)。
西村見曉,〈精神主義佛教的立場〉《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1號(1952年12月)。
西?和夫,〈日本佛教明治維新〉《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6卷第2號(1998年3月)。
角田春雄,〈明治佛教研究(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號(1967年3月)。
角田春雄,〈明治佛教研究〉(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第2號(1969年3月)。
池田英俊,〈青巒思想現佛教的人間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58年12月)。
池田英俊,〈慈雲明治佛教與思想的影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1960年1月)。
池田英俊,〈明治佛教一特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1963年3月)。
池田英俊,〈明治期佛教眾生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2號(1966年3月)。
池田英俊,〈日本近代佛教護法論形成過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號(1967年3月)。
池田英俊,〈明治在家佛教運動性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2號(1968年3月)。
池田英俊,〈明治佛教救世淨聖觀展開基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號(1970年3月)。
池田俊英,〈近代佛教形成「肉食妻帶論」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2號(1989年3月。)
竹田暢典,〈日本佛教國家體制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號。
安中尚史,〈近代日蓮宗從軍布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3卷第2號(1995年3月)。
安中尚史,〈近代日蓮教團從軍僧活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4卷第2號(1996年3月)。
安中尚史,〈日露戰爭日蓮宗從軍僧活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第1號(1996年12月)。
安中尚史,〈明治後期日蓮宗開教活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6卷第2號(1998年3月)。
安中尚史,〈明治期日蓮宗組織?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7卷第2號(1999年3月)。
岡田榮照,〈臺灣寺廟〉(一)(二)(三)(四)(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1號-32卷第1號(1980年12月-1984年12月)。
林田康順,〈明治前期「信教自由」獲得受容〉《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3卷第1號(1994年12月)。
阿部現亮,〈開教事業必然的要素〉《大谷學報》第13卷第3號(1932年7月)。
法藏館,〈日本佛教課題〉,《佛教》第49期(2000年2月)。
松田吉郎,〈佛教布教師原住民教化事業〉《現代臺灣研究》第19卷(2000年3月)。
松金公正,〈植民地時期台灣日本佛教寺廟說教所設立展開〉,《台灣史研究》第16號。
松金公正,〈曹洞宗布教師台??教調查「台?布教規程」制定 -佐佐木珍龍『?軍??夢遊談』中心-〉(《比較文化史研究》第2號,2000.9)。
松金公正,〈日本統治期妙心寺派台?布教?遷-臨?護?禪寺建立占位置-〉(《宇都宮大學國際學部研究論集》第12號,2001年10月)。
松金公正,〈日本植民地初期台?淨土宗布教方針策定過程(上、下)《宇都宮大學國際學部研究論集》第13、14號,2002.3、2003.10〉
松金公正,〈真宗大谷派台?布教?遷〉(東京外國語大學?語言文化研究所71?,2006.3)。
松金公正,〈臨?宗妙心寺派訪台?(1965年)?監視報告-中華民?政府日本?教?一考察〉(《東共同体可能性 日中?係再?討-》,御茶水書房,2006)。
松金公正,〈植民地時期台?曹洞宗教育事業?限界-宗立學校移轉?普通教育化示-〉(中央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2003年3月31日)。
柏原祐泉,〈明治佛教公認運動性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1號(1956年1月)。
柏原祐泉,〈明治佛教結社活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
柏原祐原,〈近代佛教形成前驅的性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
柏原祐泉,〈「精神主義」教團的基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第2號(1965年3月)。
柏原祐泉,〈明治近代佛教歷史的形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號(1967年3月)。
柏原祐泉,〈明治初年護法一揆就〉《大谷學報》第28卷3、4號(1949年6月)。
胎中千鶴,〈日本統治期台灣臨濟宗妙心寺活動--1920-1930年代中心〉《台灣史研究》第16號(1998年10月31日)。
高蘭,〈日清?後?清???進出構想--伊藤博文中心〉,《日本歷史》593期(1997年10月)。
高瀨武三,〈日本佛教近代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2號(1968年3月)。
原慎定,〈日蓮教學「不孝」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2號(1989年3月)。
宮川了篤,〈明治期日蓮宗修法史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第2號(1997年3月)。
?藤聖二,〈廈門事件再考〉,《日本史研究》第305期(1988年1月)。
菊池武,〈近世真宗教團變遷史〉《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2號(1976年3月)。
野世英水,〈島地默雷神道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3卷第1號(1994年12月)。
菅沼晃,〈新佛教運動哲學館〉《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第1號(2000年12月)。
雲藤義道,〈島地默雷信教自由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1954年3月)。
雲藤義道,〈明治期佛教近代化問題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號(1967年3月)。
福間光超,〈近世真宗學匠神祇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
德重淺吉,〈維新改革指導精神=神武創業發現《大谷學報》第11卷第4號(1930年10月)。
德重淺吉,〈明治初年於東西本願寺立場護法為動〉(上、下)《大谷學報》第14卷第2、3號(1933年2、7月)。
齊藤昭俊,〈明治期佛教主義教育〉《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67年12月)。
濱島典彥,〈明治初期日蓮宗教會結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2號(1989年3月)。
藤田清,〈習合思想見憲法第十七條〉《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1號(1980年12月)。
伍、報刊、雜誌
一、中文
《新覺生》(1950-1985),臺中:寶覺寺。
《臺灣佛教》(1947-1977),臺北:臺北市佛教會。
二、日文
《三寶》(1899-),東京:森江本店雜誌部。
《大法輪》(1933-),東京:法輪閣。
《中央佛教》(1916-),東京:中央佛教社。
《中道》(1923-),臺中:臺中佛教會。
《》(1932-),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吉祥》(1908-),東京:佛教社。
《向陽》(1917-),臺中:向陽會。
《南瀛佛教》(1923-1943,1941年改名為《臺灣佛教》),臺北:臺灣總督府。
《圓通》(1922-),臺北:圓山臨濟寺。
《禪生活》(1932-1941),東京:青山書院。
《愛國婦人》(1892-),東京:愛國婦人發行所。
《達磨禪》(1916-),東京:佛心會。
《臺灣新報》(1896-1898),臺北:臺灣新報社。
《臺灣日日新報》(1898-1944),臺北:臺灣總督府。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