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適婚者擇偶條件對於未來婚姻的影響-以宜蘭縣國中教師為例-
作者:邱竹帆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未來學系
指導教授:段昌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國中教師擇偶條件婚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擇偶條件與婚姻之相關研究。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共發出345份問卷,回收314份,有效問卷共計304份,有效回收率為88.12%。經調查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之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眾數統計等為主要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藉此探討國中教師是否因自身條件不同而對於擇偶條件有不同考量,進而影響未來婚姻的選擇。
本研究獲致以下幾點結論:
1. 國中教師對擇偶條件,最重視的是「心理條件」;其次為「生理條件」; 再其次為「經濟條件」;最後則是「社會條件」。
2. 若從性別來看,女性對於身高和心理及經濟、社會條件較男性重視;而男性對於外貌較為偏好。
3. 若以年齡來看,23-29歲的國中教師對於社會、經濟條件較重視;30-35歲教師較重視心理條件。以年資而言,3-5年資者對於心理條件、社會條件與經濟條件較其他年資者為重視
4. 以教育程度來看,大學、研究所以上者對於心理條件期待較高;專科教育程度者則較偏重社會、經濟條件。
5. 以收入而言,不同收入者分別對於擇偶條件有不同期待。
6. 男女性選擇伴侶職業較偏向社會性別角色化之職業類別,而有宗教信仰者對婚姻忠貞、宗教信仰明顯有較高期待。
本研究依據結果所進行之統計、分析與討論,期望能給予欲研究此議題之研究者進行參考之用。
This study on the teachers for in a mate and marriage-related research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altogether provides 345, takes back 314, total of 304 effective- nes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8.12%.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mode of Statistics as the main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are different due to their own These conditions and for different reasons, and thus affect future marriage choices.
This research obtains result:
1.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emphasize most on "spiritual and mind communication "; secondly on "physiological appearance"; third on "economical capacity"; the least on "social status", when choosing the spouse.
2.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female emphasize more on the spouse’s height, spiri- tual communication, economical capacity and social status than males; however, males emphasize more on physical appearance.
3. From an age perspective, 23-29 age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emphasize more on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 capacity; 30-35 aged teachers emphasize more on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working duration, teachers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3-5 years emphasize more on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al capacity than any others.
4.From a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eachers with bachelor’s degree or master’s emphasize more on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teachers who graduated from technical schools emphasize more on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al capacity.
5. From a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income, teachers of different income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 to their spouses.
6. Male and female choose the spouse’s occup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s of social sexual roles respectively. People with religions have higher expectation to marital loyalty and the spouse’s religious beliefs.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尹慶春、熊瑞梅,《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4年)。
江亮演,《婚姻與家庭》(台北:松慧,2008年)。
李元墩、鄭瓊月,《大專學生之人生觀、婚姻觀與社會態度研究》(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發展學術研討會,1995)。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999年)。
周文欽,〈粉筆灰下的青春-談中小學女老師的遲婚問題〉載於張春興主編,《感
情、婚姻、家庭》(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999年)。
張芳全,《統計就是要這樣跑》(台北:心理,2008年)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2008年)。
彭駕騂,《婚姻輔導》(台北:巨流,1994年)。
楊國樞,《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國科會專題
計畫結案報告,1997年)。
蔡文輝,《社會學》(台北:三民,2000年)。
蔡文輝,《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2003年)。
彭懷真,《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2001年)。
劉章田,《成長、戀愛、婚姻》(台北:校園書房,1993年)。
Knox ,David著,彭懷真等譯,《為什麼要結婚?》(台北:允晨,1983年)。
Goode ,William J.著,魏章玲譯,《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1988年)。
Goodman ,Norman著,陽琪、陽琬譯,《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1995年)。

(二) 期刊論文
江宜倩,〈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復中學報》,第1期(2002年5月),頁49-75。
李美枝,〈兩性之間的歡喜愛情與參前性行為容許度〉,《中國心理學會:中華心new window
理學刊》,第25期(1983年12月),頁121-135。
李美枝、鐘秋玉,〈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6卷(1996年new window
12月),頁260-299。
林明穎,〈進化心理學觀點談男女擇偶〉,《輔導季刊》,第44期(2008年12new window
月),頁59-66。
林佳瑩、曾秀雲,〈誰有權決定婚姻?安排是婚姻與自由戀愛:以1900-1989年
主要報紙媒體作為分析素材〉,《中華家政學刊》,第44期(2008年12
月),頁43-65。
胡美珍譯,〈擇偶的理論〉,《社會研究》,第21期(1982年3月),頁84-89。
莊耀嘉,〈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演化論的檢驗〉,《中華心理學刊》,第new window
44期(2002年6月),頁75-93。
張老師月刊,〈桃花排行榜-從傳統到現在擇偶觀〉,《張老師月刊》,第73期
(1984年3月),頁20-23。
張思嘉、李雅雯,〈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 諮商學new window
報》,第25期(2009年3月),頁179-212。
張思嘉,〈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4期new window
(2001年12月),頁1-29。
張榮富,〈婚姻市場對擇偶偏好的影響-以台灣、香港與南韓為比較〉,《思與言》,第4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51-192。new window

張榮富,〈兩性關係與擇偶〉,《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1期(1999年1月),頁315-149。
張榮富,〈年齡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第48卷new window
第3期(2006年9月),頁275-289。
黃麗煌,〈尋尋覓覓真命公子&公主--六年級生擇偶條件大調查〉,《家庭月刊》 ,
第323期(2003年8月),頁58-62。
溫金豐、陳旻,〈女性公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成功恐懼及前程發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第4期(2002年9月),頁93-126。new window
謝佩珊,〈擇偶理論與擇偶條件〉,《空大學訊》,第260期(2000年11月),頁
75-79。

(三) 碩士論文
江淑玲,《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育忠,《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余振民,《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芳玉,《台北縣國小女性教師擇偶偏好及擇偶途徑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怡卿,《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秋萍,《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林鴻達,《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徐新娣,《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雅麗,《自身條件在擇偶歷程中的角色:演化論與社會經濟模式之檢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麗莉,《單身熟男擇偶條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欣怡,《擇偶型式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鄭景蘅,《婚姻狀態與擇偶偏好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二、 英文部分
Becker,Gary.S.,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 I,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1973), pp.813-846.
Bem,S.L.,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s 88 (1974), pp.354-364.
Buss,D.M.,&Schmitt,D.P.,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 Psychological Reviews 100 (1993), pp.204-232.
Ganong,L.H.,&Coleman,M.,Gender Difference in Expectation of Self and Future Partner, Journal of Family Issue 13:1 (1992), pp.55-64.


Murstein,B.I., A Theory of Marital Choice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Marriage Adjust-
ment,In B.I.Murstein, Theorise of Attraction and Love. New York: Springer,1971.
South,Scott J.,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tials in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1999), pp.928-940.

三、 其他資料
Yahoo!奇摩民調中心‧為什麼不結婚? http://tw.topic.yahoo.com/hottopic/article/
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004221747(引用於2010年5月12日)
中央日報網路‧臺灣四成單身女性想結婚 惜真命天子未現身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5&docid=101442222 (引用於2011年2月22日)
內政部統計處。台閩地區現住人口婚姻狀況分析。http:// sowf.moi.gov.
tw/stat/year/y02-03.xls(引用於2010年5月6日)
內政統計通報‧98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引用於2011年3月3日)
自由時報‧不嫁/娶的理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1/Today
-gender1.htm(引用於2011年2月21日)
康健雜誌‧〈年過30歲,愛情變的不單純?〉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article/Index.jsp?id=6200(引用於2011年2月19日)
教育部主計處‧國中學生、教職員統計(99學年度)http://www.edu.tw/statistics/
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引用於2011年4月1日)
聯合報新聞網‧女性不婚不生 去年再創新高http://udn.com/NEWS/NATIONAL
/NAT2/6194105.shtml (引用於2011年3月7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