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嚴經》「毘盧遮那佛」之研究
作者:曹郁美
作者(外文):Tsao,Yu-mei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熊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華嚴經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蓮華藏世界法身本迹不二一念十世隱顯俱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佛教經典浩瀚如海,是人類文化的寶貴資產,《華嚴經》即是其中一部令人驚嘆的經典。全經是說初成正覺的釋迦牟尼佛在二七日(一說三七日)中,透過海印三昧為法身大士說法。此時人間佛陀一躍而為融三世間、十身具足的毘盧遮那佛,二佛合而為一呈現不可思議的廣大境界。全經共分三大段落,第一,描述佛之境界、剎土;第二,描述菩薩行;第三,描述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最後透過「信、解、行、證」達成證入法界、同成佛道之目標。
本研究以《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為核心,探討幾個問題:
首先,毘盧遮那佛從何而來?他並非歷史人物,是否僅為一尊理想佛而已?本文指出:站在歷史角度固然找不出此佛來源,但站在宗教立場,許多超世間的境界必須透過直觀、智證、禪定、三昧獲得,非世俗語言文字所能表述。正如五時八教中的「華嚴時」與「鹿苑時」,何者為佛的初次說法?應說:兩者皆是。前者為毘盧遮那在大定中為法身大士說法,後者為釋迦牟尼在閻浮提度化眾生;一為法身如來,一為肉身釋迦,二佛在法界中呈現合而為一、法身與色身不二的境界。故知若執著於宗教與歷史之間的差異,不但陷入理想佛、歷史佛爭議的困境,也無法體會宗教經典的意涵。唯有會通宗教與歷史,以新的視野與眼光對待,
才能領略《華嚴經》的無上奧秘。至於會通的方法為何?本文提出了三要素,即「本迹不二」、「一念十世」、「隱顯俱成」。
再者必須釐清:盧舍那(Rocana) 與毘盧遮那(Vairocana)二字並無不同,這是同一尊佛的不同名號。傳統觀念把毘盧遮那佛視為密教之本尊 (即大毘盧遮那佛或大日如來),而盧舍那佛為顯教如來,是不正確的理解。《華嚴經》本身就有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的存在,只是分別出現在不同版本上罷了。其次,把毘盧遮那視為法身佛、盧舍那視為報身佛也是後期發展的結果;根據文獻,毘盧遮那、盧舍那都是法身佛,近兩千年前的榆林石窟題記:「清淨法身盧舍那佛」就是最好的證明。
既然是法身佛,本就是無形無相、無來無去,那麼毘盧遮那佛如何說法?本文指出:他是在海印三昧下以「放光說法」的方式遍覆至菩薩身上,菩薩同聲讚嘆之餘,乃廣說菩提心與菩薩行。故知在本經中菩薩說法豐富精采,相形之下毘盧遮那佛較為隱晦不見,這是《華嚴經》中的遮那佛長期以來受到忽略的原因。
本經大篇幅描述毘盧遮那佛的剎土──蓮華藏世界,其詭譎雄奇令人讚嘆。然其背後蘊藏豐富的如來藏思想,以及重重無盡的華嚴哲學,尤其值得探索。
本研究課題的重點內容,略述如上。
The Hua Yan Sutra is one of the great Buddhism Scriptures. It describes the first Dharma teachings given by Shakyamuni Buddha after his attaining enlightenment. With this beginning, the Vairocana Buddha and Shakyamuni Buddha were “amalgam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became one unity. This is to say that the world of Dharma and the world of sentient beings, from that time on, have become one. The Hua Yan Sutra encompasses three major sections and they are (1) the mode and condition of buddha-hood; (2) the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and (3) the journey of SHAN TSAI TONG ZHI, the Man of Fortune and Kindness, seeking, and learning from, fifty-three enlightened Dharma practitioners. In essence, this Sutra describes that, through the disciplines of the Dharma motto of “BELIEVE, UNDERSTAND, PRACTISE, PROVE”, one would, and could, cultivate for the ultimate goal of obtaining buddha-hood.
This thesis focuses on Vairocana Buddha in the Hua Yan Sutra.
First of all, what is the origin of Vairocana Buddha? Is he just an ideal, imaginary buddha since he is not a historical figure? In this thesis,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world of sentient beings there are many phenomena, being beyond human’s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which can only be understood through Dharma observation, meditation and wisdom. Hence, although Vairocana Buddha is not mentioned in history, he exists. Similarly, on the question of when the Dharma teachings were first given, there are two theories in the “Five Times-Eight Teachings” discussions: “Hua Yan time” and “Deer Park time”. Which one is correct? The answer is both are considered correct. The reason lies in the concept of “all-sides-merge-into-one”. The “Hua Yan time” is when Vairocana Buddha instructed the Hua Yan Sutra to Maha-bodhisattva, whereas the “Deer Park time” is when Shakyamuni Buddha gave Dharma teachings to five monk disciples after he had attained enlightenment. One (Vairocana Buddha) is from the Dharma world and the other (Shakyamuni Buddha) is from the sentient-being world and, as mentioned earlier, these two Buddhas and the two worlds have “amalgamated” and become one, henc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If we view theology and history separately and focus only on either one, not only would we fall into a hang-up situation for arguing, and determining, what, and who, the “ideal buddha” or the “historical buddha” is, but also we would not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s of Buddhism Scriptures. Only by combining the theology and history would we appreciate the greatness of the Hua Yan Sutra in a new light. At such, on how to gain such appre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is thesis presents three major concepts for discussion and they are “Oneness of Vairocana Buddha and Shakyamuni Buddha”, “One Thought Encompasses Ten Time Cycles” and “Connectedness of the Obvious and the Invisible”.
Additionall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meaning on the words Rocana and Vairocana – that is, Rocana Buddha and Vairocana Buddha. They are a duality. The titles appear different but both Buddhas are one and the same. Traditionally, the former is considered a Meditation Deity from the Causal Vehicle (for both Individual Vehicle and Universal Vehicle) sect and the latter, a Meditation Deity from the Diamond Vehicle sect. This theory is incorrect. In the Hua Yan Sutra, there are records of both Buddhas; only they are recorded in different versions at different times. Besides, labeling Vairocana Buddha as a “Dharma buddha” and Rocana Buddha as a “sentient-being buddha” is the result of the scholars’ and theologians’ studies and research in later period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Vairocana Buddha and Rocana Buddha are both “Dharma Buddha”. This is best evidenced by the two-thousand-years old records on Yu Lin Stone Cave; in it, the “Enlightened Dharma Rocana Buddha”, not “Sentient-Being Rocana Buddha”, is mentioned.
Since a “Dharma buddha” is considered formless, imageless and motionless, how do we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Vairocana Buddha then? This thesis points out, instead of through speech instructions, the method of Vairocana Buddha’s teachings of Dharma to bodhisattvas is, under the state of Profound Meditation, by “emanating lights”. Through these “lights”, the bodhisattvas, with venerable praises of Vairocana Buddha, rapturously received the Dharma teaching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Hua Yan Sutra is a sutra with vast and wonderful records of bodhisattvas’ discourses on Bodhi Mind and Bodhisattva Practices. As this method of “emanating lights” is non-verbal, hence, beyond descriptions of words, it makes Vairocana Buddha appear relatively invisible. Perhaps this is the reason why, in the Hwa Yan Sutra, Vairocana Buddha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y scholars and theologians.
The majority of the Hua Yan Sutra richly deals with many auspicious and magnificent phenomena in the world of Vairocana Buddha, the enlightened Dharma world. The profound wisdom and trueness shine abundantly throughout the entire Sutra, and the tremendous amounts of important Dharma thoughts and deeds contained within deserve great veneration and deep pondering. The Hua Yan Sutra is indeed one of the great treasures among Buddhism Scriptures.
The abstract of this thesis is thus described and concluded.
壹、佛教文獻
一、《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簡稱「大正藏」。
二、《卍續藏》,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三、《文殊大藏經》,文殊出版社,台北,民國77年5月。

貳、華嚴思想類資料 (依姓氏筆劃序)
(一) 中文專書
1. 川田熊太郎等箸,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1989。
2.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 85
年。
3. 方立天釋譯:《華嚴金師子章》,台北,佛光文化,1999。
4. 方立天校釋:《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
5.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 80年。
6.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0年。
7.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台北,佛教出版社。
8. 李圓淨編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表解》,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 92年。
9. 胡順萍:《華嚴經之「成佛」論》,台北,萬卷樓,2006。
10. 桑大鵬:《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1. 徐邵強釋譯:《華嚴五教章》,台北,佛光文化,1999。
12.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台北,佛光文化,1999。
13.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華嚴蓮社,民國91年二版。new window
14.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台北,法鼓文化,2007。new window
15.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2冊,《華嚴學概論》,台北,大乘文化,
民國70年二版。
16.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3冊,《華嚴思想論集之二》,台北,大乘文化,民國70年二版。
17.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4冊:《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台北,大乘文化,民國70年二版。
18.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87。new window
19. 楊維中注譯:《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台北,三民書局,民國92年。
20.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 86年。new window
21.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91年。
22.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台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7。
23. 魏道儒:《普賢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
24. 藍吉富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1冊:《華嚴學論集》,台北,華宇出版社。
25. 韓煥忠:《華嚴判教論》,台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8。

(二) 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1. 皮朝綱:〈華嚴境界與中國美學〉,普門學報第十三期。
2. 方立天:〈華嚴宗佛教哲學理論架構和範疇體系〉,《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3. 成一:〈華嚴綸貫略釋〉,《華嚴文選》,台北,華嚴蓮社,民國68年。
4. 李安澤:〈方東美華嚴哲學理境探賾〉,世界弘名哲學季刊。
5. 邱順樺:〈試從數字的表達法中看華嚴的思惟方式〉,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1992.07.25.。
6. 吳可為:〈華嚴判教論辨微〉,《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new window
究所,民國96年。
7. 唐君毅:〈華嚴之性起與天台之性具及其相關連之問題〉,《唐君毅全集卷十
三‧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
8. 宮治昭著、賀小萍譯:〈宇宙主釋迦––––從印度到中亞、中國〉,《敦煌研究》,2003年第1期(總期第77期),甘肅,蘭州,敦煌研究院資料中心。new window
9. 郭朝順:〈華嚴宗的可說與不可說〉,《正觀雜誌》第廿七期,南投,正觀雜誌new window
社,2003。
10. 陳敏齡:〈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阿彌陀佛觀〉,第二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宗教所、南華大學宗教所,2005。
11. 陳清香:〈華嚴思想的圖像〉,收於「2009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論文集,艋
舺龍山寺、法鼓大學籌備處、覺風佛教 藝術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2009
年2月13-15日。
12. 陳清香:〈從臺灣佛寺的供像圖譜看華嚴思想的傳承〉《2010華嚴學new window
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佛教學會主辦,2010年3月27-29日。
13. 黃夏年:〈20世紀的華嚴學研究〉,《佛學研究》2005年刊,北京,中國佛教
文化研究所。
14. 黃夏年:〈略論印順法師對《華嚴經》之成立的研究〉,《「印順導師與人菩薩new window
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論文集》,2005年5月。
15. 黃夏年:〈略論印順法師對《華嚴經》之成立的研究〉,《玄奘佛學研究學報》new window
第五期,2006年,新竹,玄奘大學。
16. 黃夏年:〈再論印順法師與《華嚴經》的研究──以「方法論」和「修學歷
程」為中心〉,《「人間佛教與專業倫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009年,新竹,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17. 黃夏年:〈三論印順法師與《華嚴經》的研究──以「華嚴法門」的理論為
中心〉,《第九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論壇論文集》,2010年,新
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18. 鄭舜日著、永智譯:〈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普門學報》第6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
19. 魯道夫‧康特:〈虛假當念之時間構造──以天台宗及華嚴宗為主〉,《台大new window
佛學研究‧第十六期》,民國97年12月。
20. 劉貴傑:〈清初華嚴念佛思想試析──以續法與彭紹升為例〉,中華佛學學報new window
第20期,民國96年。
21. 賴文英:〈唐代安西榆林25窟之盧舍那佛〉,收於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1992年12月。new window
22. 賴天兵:〈飛來峯元代華嚴三聖造像研究〉,台灣中壢,圓光佛學學報第11new window
期,2007年3月1日。
23. 賴傳鑑編著:〈宇宙秩序的探究––––大日如來像〉,《佛像藝術––––東方思想與造形》,台北,《藝術家雜誌》,民國75年。
24. 賴鵬舉:〈四~六世紀中亞天山南麓的華嚴義學與盧舍那造像〉,《中華佛學 學報》第11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國87年。new window
25. 魏道儒:〈從華嚴經到華嚴宗學〉,《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國89年。new window
26. 藝術學編委會:「盧舍那法界像專輯」,《覺風學研究年報》第22期,臺北,
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6。
27. 鎌田茂雄撰、楊曾文譯:〈華嚴三聖像的形成〉,楊曾文、方廣錩編:《佛教
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叁、其他佛學類專書、論文、期刊資料 (依姓氏筆劃序)
1.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2. 王路平:《大乘佛學與終極關懷》,四川,巴蜀書店,2001。
3. 方廣錩、楊曾文編:《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台北,佛光文化,2004。
5.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92年版。
6.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92年版。new window
7. 印順:《妙雲集‧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76年
8. 平川彰著、莊坤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2。
9.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
社,1998年
10. 李文生:《龍門石窟與洛陽歷史文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
11.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87年版。
12.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87年版。
13. 呂建福:《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4. 林欣儀:《捨穢歸真––––中古漢地佛教法滅觀與婦女信仰》,台北,稻香出版new window
社,民國97年版。
15.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圖書公司,2000年修訂版。new window
16. 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與開展》,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9月
17. 若學:〈「神聖」終結者––––從早期經典看佛陀的一個側寫〉,《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18. 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6年。
19. 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研究》,收於藍吉富編:《世界佛學名
著譯叢64—65》,台北縣,華宇出版社,民國73年。
20. 夏廣興:《密教傳持與唐代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 許地山:〈大乘佛教之發展〉,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8冊:《大乘佛教之發展》,台北,大乘文化,民國67年。
22. 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圓光出版社,民國84年。
23. 黃連忠:《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new window
24. 陳敏齡:《中國的彌陀論》,台北,法爾出版社,2003。
25. 陳敏齡:〈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國89年。new window
26.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概論》,台北,華宇出版社《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2》。
27.曹郁美:〈法雨潤人華──從「蓮華」之譬喻體解曉雲導師的創校精神〉,《2006
年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思想行誼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
討會論文集》,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6年10月15日。
28. 溫玉成:〈龍門唐窟排年〉,收於《中國石窟‧龍門石窟二》,龍門石窟保管
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12月。
29.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覺風佛教藝術
文化基金會,台灣新竹,2005年5月。
30. 楊白衣:〈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台北,1985。
31. 圓瑛:《大乘起信論講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32. 鄭志明:《佛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12月。
33. 蔡耀明:〈歐美學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討及其論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台北,1998。new window
34. 賴賢宗:〈境界美學與佛教:意與境渾、境界美學與佛教詮釋學〉,《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台北,1999。new window
35.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new window
36. 羅因:〈現行供佛偈的佛陀觀奠基於天台智顗考〉,第六屆天台宗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2005。
37. 藍吉富:〈「大乘是佛說」新論––––有關大乘經起源的另類思考〉,《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慶祝 印順導師百年嵩壽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38. 礪波護著,韓升編:《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肆、宗教學、神話學、哲學類 (依姓氏筆劃序)
(一) 印度哲學
1.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2. 金克木編選,《摩訶婆羅多插話選.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3. 吳永年、季平合著:《當代印度宗教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4.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合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2001。
5. 徐澄梵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6. 達斯笈多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5年。
7. 魏慶征編:《古代印度神話》,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9

(二) 宗教學、神話學
1. 王增永:《神話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2月
2. 米爾恰‧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
廣西師範大學,2008。
3. 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4.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出版社,民國82年。
5. 李維斯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6. 李震:《哲學的宇宙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new window
7. 林惠祥:《神話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8. 約瑟夫‧坎柏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台北,立緒文化,民國91年。
9. 約瑟夫‧坎柏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民國86年。
10. 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11. 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 莫西亞‧埃里亞德著,吳靜宜、陳錦書合譯:《世界宗教理念史》,台北,商
周出版公司,2001。
13. 陳其南:《文化結構與神話》,台北,允晨出版社,民國90年。
14. 陳麟書、陳霞主編:《宗教學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5. 單純:《宗教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6. 凱倫‧阿姆斯壯著,賴盈滿譯:《神話簡史》,台北,大塊文化,2005。
17. 張志剛,《宗教文化學導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18.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台北,大元書局,2006。
19.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3。
20.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96年。new window
21. 蕭兵:《神話學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三) 其他
1. 勞思光:〈歷史與歷史學〉,收於《歷史與哲學──思光少作集(二)》,台北,
時報文化,民國75年
2. 許慎撰、段玉裁註:《說文解字》,台北,黎明文化,民國63年。

伍、博碩士論文 (依姓氏筆劃序)
1. 元弼聖:《從「佛陀觀」看中國佛教思想之開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9年。new window
2.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3. 李治華:《智儼思想研究──以初期華嚴宗哲學的創立過程為主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7年。new window
4.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民國95年。
5. 邱湘凌:《「華嚴經」的菩提心思想》,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6. 邱獻志:《華嚴宗事事無礙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78年。
7. 柯惠馨:《華嚴經中普賢菩薩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8. 婁靜華:《大乘佛教智慧與願行的表徵–––論華嚴經中文殊與普賢的形象》,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5年。
9. 陳琪瑛:《華嚴經美學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
年。
10. 陳慧霞:《龍門石窟萬佛洞之研究》,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1年。
11. 陳瑞熏:《從「意義治療」觀點論「普賢行」之意涵–––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為主》,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12. 曹郁美:《「華嚴經」如來放光意涵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國95年。
13. 曹啟德,《曼荼羅的永恆回歸–––婆羅浮屠》,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民國87年。
14. 葉振興:《華嚴圓教與天台圓教思想之比較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
論文,民國94年。
15.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new window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1年。
16. 解文琪:《從佛智論「六十華嚴」的義理與書寫–––以法藏的詮釋為中心》,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17. 鄭素如(釋正持):《慧思禪觀思想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96年。
17. 蘇美蓉:《華嚴十佛身義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

陸、日文資料
1. 一色順心:〈華嚴教學における願行について──法藏の所說を中心に〉,《佛教學ヤミナー》第51號,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90。
2. 山田亮賢,〈華嚴經における寂滅道場と衹園精舍〉,《佛教學ヤミナー》第4號,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96.10.。
3. 山本誠作、長谷正當編:《現代宗教思想を學ぶ人のために》,京都世界思想社,1998。
4. 大谷光真,〈海印三昧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第2號,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昭和50年。
5. 山边習學:《華嚴經の世界──人生修行の旅》,豐島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50年。
6. 山口益:〈佛身觀の思想史的展開〉,《佛教學セミナー》第17號,1973。
7. 木村清孝:〈蓮華藏世界の建立〉,《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民國86年。
8. 中野義照:〈大日如來の佛格〉,《密教學密教史論集》,昭和40年12月。
9. 中村薰:《華嚴の淨土》,京都,法藏館,1991。
10. 氏家覺勝,〈毘盧遮那佛の說法〉,《佛教學ヤミナー》第41號,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85。
11. 石井教道:《華嚴教學成立史》,京都,平樂寺書店,昭和54年。
12. 田村志淳,〈華嚴經の國土觀〉,京都,日本佛教學會年報第58期,1993。
13. 玉城康四郎:〈華嚴經における佛陀觀〉,《佛教の思想2──大乘佛教》,京
都,法藏館,昭和60年。
14. 阪本幸男:《華嚴教學の研究》,東京,平樂寺書店,昭和46年。
15. 伊騰瑞叡:《華嚴菩薩道の基礎的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昭和63年。
16. 河口慧海:〈漢藏兩譯大毘盧遮那經の比較〉,高野山大學,《密教研究》第1
號,1918。
17. 李道業:《華嚴經思想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2001年。
18. 高峰了州:《華嚴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1年。
19. 栗山秀純,《大日經における法身》,《勝又,大乘佛教から密教へ》,昭和56
年9月。
20. 乾仁志,〈毘盧遮那の四種神變〉,高野山大學密教學會報no26,1987。
21. 姉崎正治:《現身仏と法身仏‧改訂版》,東京,国書刊行会,昭和57年。
22. 真野龍海:〈華厳經の經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卷1號,
平成四年12月。
23. 鎌田茂雄、上山春夫,〈無限の世界觀〈華嚴〉〉,角川書店,1996。
24. 鎌田茂雄,《華嚴學研究資料集成》,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3年再
版。
25. 鍵主良敬,〈華嚴における佛の光明について〉,《佛教學ヤミメー》第6號、
第7號,大谷大學佛教學會出版,昭和42年、43年。
26. 鍵主良敬,〈華嚴三昧について––––その周邊の問題〉,《仏教における三昧思
想》,日本佛教學會編,東京,平樂寺書店,昭和51年。
27. 關口真大:《天台止觀之研究》,岩波書店,1970。
28. 藤田宏達:《原始淨土思想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0。
29. 櫻部建,〈華嚴という語について〉,《佛教語の研究》,京都,文榮堂,1976。

柒、英文資料
1. Heinrich Zimmer, Myths and Symbols in India Art and Civiliz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92.
2. Cook, Francis Harold, Hua-yen Buddhism—— the jewel net of Indra, Delhi, India,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4.
3. Robert M. Gimello, Ch'eng-kuan on the Hua-yen Trinity(澄觀的華嚴三聖觀),台
北,中華學報第9期,民國85年。
4. Kanaoka,Shuyu,〈Vairocana in Tathgata Form〉,《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
第2號,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昭和40年3月。
5. Alex Wayman, The Enlightenment of Vairocana / R. Tajima,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2.
6. 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Macmillan Pub.Co.,Inc,1979.

陸、工具書
1.《佛光大辭典》電子版第三版,台北,佛光文化。
2. 藍吉富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3. 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92年。
4. 平川彰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1997。
5. 中村元,《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平成13年8月。
6. WHITNEY, William D. The Roots, Verb-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 1885; Leipzig, Breitkopf and Hartel. London.
7. Roderick S. Bucknell. Sanskrit Manual. 2004;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t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