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戲比天大」的悖論:吳祖光與中國戲曲改革運動
作者:劉亮延
作者(外文):Liu, Liang-Yen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吳祖光中國戲曲改革運動價值形態話劇學生運動藝人戲班古裝歷史劇Zu-Guang Wuthe Movement of Chinese Opera ReformValue-formProse dramaStudent movementActorTroupeCostumeChronicle pl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本論文以東亞文化研究晚近展開對中國現代化問題中「國民性」、「民族形式」、「民間性」的論述為坐標,擴大闡釋「中國戲曲改革運動」(1951-1967)的研究文獻。並重新定位被喻為中國的田納西威廉斯、劇作家吳祖光(1917-2003)的思想與作品。
全文分作三章分析吳祖光七部舞台劇作包含《鳳凰城》(1937)、《風雪夜歸人》(1942)、《牛郎織女》(1942)、《少年遊》(1944)、《嫦娥奔月》(1947)、《三打陶三春》(1962)、《闖江湖》(1979)。並分作三個主題,交叉對照相關史料,探討他的戲劇理論(一)城市風情劇與學生運動的關係;(二)戲班改革對演員職業價值形態的影響;(三)新編歷史劇與歷史敘事背後,吳祖光特殊的「戲迷主義」及其精神形態。
本文要探討的是,一個劇作家,如何回應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掙扎,並如何遭遇「民族」、「話劇」、「戲曲」三角結構中的抗衡與矛盾。本文指出,民間藝人「戲比天大」的吶喊,不僅代表了認識型構的扭轉,亦為一種的精神形式,通過上述三個面向,展現在吳祖光的親身參與之中。作為重探中國戲曲改革運動之結論,本文指出,伴隨戲改運動的發展初期,韓戰期間,中國底層社會與日本相似,皆歷經了它者缺席之感。並曾一度閃現過法西斯狂熱的現象。而當代中國之文化治理與集體意識,實與上述面向有所繼承。
Developed from discourses on “national character”, “national style” and “folk character” in current Chinese Modernity issues of East Asia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expands the literature reviews of “the Movement of Chinese Opera Reform”(1951-1967). It relocates the plays and thinkings by Zu-Guang Wu (1917-2003), a Chinese playwright, regarded as the Chinese Tennessee William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seven plays by Wu, <The Phoenix Town>(1937), <Return On A Snowy Night>(1942), <Cowherd and Girl Weaver>(1942), <The Journey of Young Men>(1944), <The Goddess Chang's fly to the Moon>(1947), <Tao San-Chun’s Marriage>(1962), <The Traveling Troupe>(1979); and shapes into three perspectives, (1) the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romance and student movement, (2) the effects of troupe reformation onto the value-form of actor’s career identity, (3) the psyche of Wu’s “Fans-ism” behind new chronicle plays and historical narrations.
It explains, as a playwright, how did Wu response to the struggl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how did he encounter certain intensity and paradox under the triangular structure of “nation”, “prose drama” and “Chinese opera”. And it argues that the scream of “Nothing Is Greater Than the Show” from the folk artists presented by three perspectives as above in Wu’s participation, is not only an epistemic turn, but also a psychic form. It concludes as a retreat on “the Movement of Chinese Opera Reform”, that during the Korean War, along with the beginning of Opera Reform Movement, the underclass in Chinese society suffered certain sense of dismiss of the Other, as well as Japan; and there was once upon a flash of Fascistic fanaticism appeared; these aspects are inherited by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參考文獻
一、中文
1, 專書
[英]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德]施蒂納(Marx Stirner),《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德]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1807-8),梁志學、沈真、李理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日]上野千鶴子,《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終結》,吳詠梅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日]丸山真男,《福澤諭吉》,區建英 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
[日]千田是也,《千田是也傳》,叢林春 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日]南博,《日本人論》,邱王叔雯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日]吉見俊哉,《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邱振瑞 譯,台北:群學,2013。
[日]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現代日本自我認同意識的走向》,劉克申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日]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裡結構》,閻小妹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日]坂口安吾,《墮落論》,蕭雲菁 譯,台北:新雨,2007。
[日]子安宣邦,《國家與祭祀》,董炳月 譯,北京:三聯書店,2007。
[日]川田稔,《柳田國男描繪的日本—民俗學與社會構想》,郭連友 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日]新渡戶稻造,《武士道》,張俊彥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日]柄谷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1988),趙京華 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
------,《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1990),中田友美 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日]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王曉葵 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日]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
------,《作為「方法」的中國》,林右崇 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中國的公與私 公私》,鄭靜 譯,北京:三聯書店,2011。
[日]田仲一成,《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布和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布和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日]福澤諭吉,《勸學》(1876),黃玉燕 譯,台北:聯合文學,2003。
[日]竹內好,《近代的超克》,孫歌 編,北京:三聯,2005。
[日]竹內實,《文化大革命觀察》,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
[日]臼井勝美,《張學良與日本》,陳鵬仁 譯,台北:聯經,1994。
[日]青木正兒,《中國文學思想史》,孟慶文 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
------,《中國近世戲曲史》,王吉盧 譯,共二卷,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
[日]鶴見俊輔,《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82),邱振瑞 譯,台北:行人,2008。
[日]鹽谷溫,《元曲概說》,隋樹森 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
梁啓超等,《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台北:新文豐,1989。
于是之等,《論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王向遠,《中國題材日本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1993。
王季思,《中國十大古典戲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2002。new window
王曉葵,《民俗學與現代社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
王集叢,《中共文藝析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9。
王露璐,《鄉土倫理—一種跨學科視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識」探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方長安,《中國進現代文學轉型與日本文學關係研究》,台北:威秀資訊,2012。
田漢,《田漢文集》,第一卷,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田漢文集》,第三卷,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田漢文集》,第四卷, 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田漢文集》,第十四卷,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
------,《田漢文集》,第十五卷,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田漢文集》,第十六卷,共十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任半塘,《唐戲弄》,共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北京市戲曲研究所,《戲曲論匯第一輯》,北京:北京市戲曲研究所,1981。
吳祖光,《求凰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
------,《吳祖光劇作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吳祖光論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將軍失手掉了槍》,台北:遠見,1988。
------,《吳祖光選集》,話劇,第一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選集》,話劇,第二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選集》,戲劇,第三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選集》,電影、電視劇,第四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選集》,雜文,第五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選集》,雜文,第六卷,共六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吳祖光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一輩子—吳祖光回憶錄》,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風雪夜歸人 闖江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呂效平,《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呂方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李偉,《二十世紀中國戲曲改革的三大範式》,北京:中華書局,2014。
李健吾,《李健吾戲劇評論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李濤,《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上海:上海書店,2011。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新北市:華藝學術,2013。new window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下卷,共二卷,北京:三聯,2004。
周作人,《周作人論日本》,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5。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2004。
周濤,《民間文化與「十七年」戲曲改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周貽白,《周貽白戲劇論文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林鶴宜,《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台北:國家出版社,2011。
邱坤良,《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台北:印刻,2013。new window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台灣戲劇與儀式論集》,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3。
洪忠煌,《話劇殉道者:中國旅行劇團史話》,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孫旗,《論中國文藝的方向》,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市:巨流,2001。new window
孫民紀,《優伶考述》,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孫玫,《徜徉於劇場與書齋:古今中外戲劇論集》,台北:威秀資訊,2014。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 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藝》,台北:秀威資訊,2009。
張庚,《戲曲表演問題》,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1956。
------,《張庚戲劇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
------,《張庚文錄》,第一卷,共七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張庚文錄》,第七卷,共七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張煉紅,《歷煉精魂:新中國戲曲改造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張紫晨,《民間文學基本知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
張黎至,陳小玉,《戲比天大—常香玉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2000。new window
------,《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2006。
新鳳霞,《我當小演員的時候》,北京:三聯書店,1985。
------,《我與吳祖光》,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
馬少波,《戲曲改革散論》,北京:藝術出版社,1956。
------,《看戲散筆》,北京:北京宝文唐書店,1960。
------,《戲曲藝術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高華,《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1930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台北:聯經,2012。
施蜇存,<「俗文學」及其她>(1987),《施蜇存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曹樹鈞,《「劇聯」與左翼戲劇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2003。new window
杜贊奇,《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王憲明 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梁啓超等,《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梁燕,《齊如山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焦尚志,《中國現代戲劇美學思想發展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陳培仲,《當代戲曲論叢》,台北:國家出版社,2011。
陳大悲,《愛美的戲劇》(192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陳小香、張黎至、常香玉,《戲比天大--常香玉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2001。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8。
程硯秋,《程硯秋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章力揮、高義龍,《袁雪芬的藝術道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章詒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
------,《伶人往事》,香港:明報出版社,2006。
章詒和、郭漢城,《師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翁偶虹,《翁偶虹戲曲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葛飛,《戲劇、革命與都市旋渦—1930年代左翼劇選、劇人在上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許宗華,《意向性理論與語言過程說︰時枝語法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許慧琦,《故都新貌:遷都後到抗戰前的北平城市消費,1928-1937》,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文化與文化自覺》,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鄭納新,《新時期<人民文學>與「人民文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1。
錢理群,《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2007。
------,《大小舞台之間—曹禹戲劇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齊如山,《國劇藝術匯考》,第二卷,共二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京劇之變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8。
傅謹,《京劇學前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戲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8。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new window
------,《心之拓璞—1895事件後的理論重構》,台北:行人文化,2011。
戴季陶,《日本論》,上海:民智書局,1928。

2, 編著書籍
北京出版社 編,《新編京劇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李輝 編,《一紙蒼涼-「杜高檔案」原始文本》,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田本相、宋寶珍、劉方正,《中國戲劇論辯(上/下) 》,20世紀中國學術論辯書系,藝術卷,田本相 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
成中英 編,《本體的解構與重建—對日本思想史的新詮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柳鳴九 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1990。
傅瑾 編,《京劇學初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董健、胡星亮 編,《中國當代戲劇史稿1949-2000》,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蔣麗萍、林偉平 編,《民間的回聲:新民報創始人陳銘德鄧季惺伉儷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鄭邦玉 編,《解放軍戲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俞大綱,<中國第一部談舞台表演方法的書「明心鑒」>,《俞大綱全集--論述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7,頁401-414。
------,<泛論梅蘭芳、程硯秋對戲曲音樂的藝術造詣>,《俞大綱全集--論述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7,頁451-460。
------,<由金素琴女士「收徒」談戲曲教育>,《俞大綱全集--論述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7,頁501-506。
------,<迎迓中國舞蹈藝術復甦>,《俞大綱全集--論述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7(1967),頁537-542。
高鑒,<北京人藝風格的文化成因>, 于是之等 編,《探索的足跡--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頁239-261。

4, 期刊文章
[日]田仲一成,<中國戲曲文學的產生>,《國外社會科學》,3 (2006)。
------,<獻疑于以民俗學為禁忌的作風—就中國戲劇的發生等問題答解玉峰先生>,《學術研究》,3 (2007)。
------,<再論民間祭祀文化在戲劇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對傅謹教授「中國戲劇發源于鄉村祭祀儀禮說質疑」一文的回應>,《民俗研究》,2 (2009)。
傅謹,<近五十年「禁戲」略論>,《思與文》,(2008)。
------,<中國戲劇發源于鄉村祭祀儀禮說質疑—評田仲一成《中國戲劇史》>,《文藝研究》,7 (2008)。
------,<田仲教授:這次你真的錯了>,《民俗研究》,3 (2009)。
------,<「戲曲院團體制改革」專題研究:戲曲院團體制改革的隱憂與解困>,《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1 (2012)。
劉方政,<政治與藝術夾縫中的呻吟與掙扎-關於「十七年」戲曲論爭的思考>,《齊魯學刊》,3 (2010):頁150-154。
周濤,<「民間生活世界」與「十七年」戲曲文本改編的闡釋>,《杭州師范大學學報》 32.4 (2010)。
姚思彧,<自知的迷思—重讀吳祖光《風雪夜歸人》>,《戲劇文學》 11 (2010):頁55-59。
孫德成,<論北京人藝的演劇學派「心象說」>,《戲劇叢刊》,3 (2010):頁16-17。
孫玫,<非直接的、變異的西方影響—清末「戲曲改良」與日本關係初探>,《藝術百家》,5.122 (2011):頁104-130。
張岩,<吳祖光神話劇對傳統神仙渡脫劇的藝術繼承>,《戲劇文學》,6.349 (2012):頁83-89。
張煉紅,<从「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家體制化>,《中國學術》,4 (2002)。
------,<從「民間性」到「人民性」—戲曲改編的政治意識形態化>,《當代作家評論》,1 (2002):頁40-47。
張莉,<從「兩情相悅」到「革命同志」—17年「戲改」中的「純情」記憶>,《文藝生活》,7 (2011)。
彭小妍,<浪蕩天涯:劉吶鷗1927年日記>,《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2 (1998):頁1-40。
徐亞湘,<進步文藝的示範:戰後初期曹禺劇作於臺灣演出史探析>,《戲劇學刊》,16 (2012):頁37-56。new window
------,<戰後初期中國劇作在臺演出實踐探析>,《戲劇研究》,12 (2013):頁121-164。
李剛,<試論我國戲曲藝術綜合性的特點及其規律>,《戲曲研究》,6.2 (1958):頁69-81。
李嘯倉,<談關於中國戲曲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戲曲研究》,6.2 (1958):頁54-68。
楊景輝,<焦菊隱與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南京大學學報》,42.5 (2005):頁51-61。
王安祈,<「演員劇場」向「編劇中心」的過渡-大陸「戲曲改革」效應與當代戲曲質性轉變之觀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 (2001):頁251-316。new window
王雪,<論吳祖光戲劇結構中的戲曲影響>,《上海戲劇學院學報》,3.143 (2008):頁32-39。
王雪、李冀,<論中國戲曲對吳祖光話劇人物塑造的影響>,《戲劇文學》,11.354 (2012):頁73-76。
管美容,<從自主到統一:抗戰前期大學入學考試的發展(1938-1940)>,《國史館學術集刊》,16 (2008):頁91-134。
解玉峰,<民俗學對中國戲劇研究的意義與局限—兼答田仲一成先生>,《學術研究》,9 (2007)。
谷宇,<娜拉話語:40年代如何說—雜議《風雪夜歸人》>,《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1 (2011):頁83-85。
郭亮,<戲曲傳統表演方法與現代生活>,《戲曲研究》,1 (1958):頁14-31。
陳墨香,<墨香劇話1-8>,《劇學月刊》,1.8 (1932):頁1-5。
------,<墨香劇話1-10>,《劇學月刊》,1.10 (1932):頁1-10。
------,<墨香劇話1-6>,《劇學月刊》,1.6 (1932):頁1-5。
------,<墨香劇話1-9>,《劇學月刊》,1.9 (1932):頁1-10。
------,<觀劇生活素描第六部>,《劇學月刊》,2.11 (1933):頁1-10。
黃仕忠,<從森槐南、幸田露伴、笹川臨風到王國維—日本明治時期的中國戲曲研究考察>,《戲劇研究》,4 (2009):頁155-194。new window
黃福慶,<論中國人的日本觀—以戴季陶的「日本論」為中心>,《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 (1980):頁61-78。new window
王安祈,<古道中闢蹊徑一雅音小集之於台灣國劇發展>,《表演藝術》,1993:頁5-8。
李宗陶,<曹禹:我要寫出一個大東西再死>,《南方人物週刊》,2012/11/27,2012。
邱坤良,<祖師爺變臉>,《風傳媒》,2015/03/26。

3, 學位論文
吳心宇,《吳祖光劇作研究》,碩士,國立清華大學,1996。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博士,淡江大學,2009。
張煉紅,《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戏曲改革》,博士,華東師範大學,2001。
張莉,《紅色神話演繹之路—17年(1949-1966)戲曲改革研究》,博士,浙江大學,2009。
徐亞湘,《台灣地區戲神—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之研究》,碩士,中國文化大學,1993。
徐筱婷,《中國戲曲搬演習俗之研究》,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9。new window
曾薰慧,《台灣五o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碩士,東海大學,2000。
王淳美,《台灣戒嚴前期的《中華戲劇集》研究》,博士,國立成功大學,2004。
葉衛璇,《革命樣板戲的人物形象與角色行當研究》,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9。
阮南燕,《民族國家戲劇:想象、建構與歧路—1949-1966中國話劇創作研究》,博士,南京大學,2007。

二、英文
Doi, Takeo. The Anatomy of Self: The Individual Versus Society. Trans. Harbison, Mark. Tokyo, New York and London: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88.
Iida, Yumiko. Rethinking Identity in Modern Japan : Nationalism as Aesthetic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Nishitani, Keiji. The Self-Overcoming of Nihil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Pincus, Leslie. Authenticating Culture in Imperial Japa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Bataille, Georges. "The Psycholagical Structure of Fascism." Trans. Stoekl, Allan. Versions of Excess: Selected Writings, 1927-1939. (1934). Ed. Stoekl, All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5. 137-60.
---. "The Use Value of D.A.F. De Sade." Trans. Stoekl, Allan. Visions of Excess: Selected Writings, 1927-1939 Ed. Stoekl, All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5. 91-102.
---. "The Notion of Expenditure." Trans. Stoekl, Allan. Visions of Excess: Selected Writings, 1927-1939 (1925). Ed. Stoekl, All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5. 116-29.
---. Erotism: Death and Sensuality. (1957). Trans. Dalwood, Mary. Ed. Dalwood, Mary. City Lights ed.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City Lights Books, 1986.
---. "Cleanliness Prohibitions and the Self-Creation of Man." Trans. Hurley, Robert. The Accursed Share 2. 1953-54. Ed. Hurley, Robert. New York: Zone Books, 1993. 67-78.
---. "The Object of Desire and the Totality of the Real." Trans. Hurley, Robert. The Accursed Share 2. (1953-54). Ed. Hurley, Robert. New York: Zone Books, 1993. 111-19.
---. "Knowledge of Sovereignty." Trans. Hurley, Robert. The Accursed Share 3. (1939). Ed. Hurley, Robert. New York: Zone Books, 1993. 197-211.
---. "The Present Age and Sovereign Art." Trans. Hurley, Robert. The Accursed Share 3. (1953-54). Ed. Hurley, Robert. New York: Zone Books, 1993 411-30.
---. "Un-Knowing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Bataille Reader. (1951). Ed. Fred Botting, Scott Wilson.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1997. 321-26.
Lacoue-Labarth, Philippe. "The 'Retreat' of the Political." Retreating the Political.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22-34.
Nancy, Jean-Luc. "Concealed Thinking." Trans. Sparks, Simon. A Finite Thinking. Ed. Sparks, Sim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1-47.
---. "The Unsacrificeable." Trans. Sparks, Simon. A Finite Thinking. Ed. Sparks, Sim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1-77.
---. "Masked Imagination." Trans. Fort, Jeff. The Ground of the Image.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80-99.
---. "On Writing: Which Reveals Nothing." Trans. Sparks, Simon. Multiple Arts: Muses Ⅱ. Ed. Sparks, Sim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70-77.
---. "The Necessity of Sense." Trans. Sparks, Simon. Multiple Arts: The Muses Ii. Ed. Sparks, Sim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09-17.
Yourcenar, Marguerite. Mishima: A Vision of Void. Trans. Manguel, Albert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Fraleigh, Sondra. Hijikata Tatsumi and Ohno Kazuo. NY: Routledge, 2006.
Klein, Susan Blakeley. Ankoku Buto: The Premodern and Postmodern Influence on the Dance of Utter Darknes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88.
Ridgely, Steven C. Japanese Counterculture: The Antiestablishment Art of Terayama Shuji.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2011.
Sorgenfrei, Carol Fisher. Unspeakable Acts: The Avant-Garde Theatre of Teraya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Starrs, Roy. Deadly Dialectics: Sex, Violence, and Nihilism in the World of Yukio Mishi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Terayama, Shuji. "Manifesto by Shuji Terayama." The Drama Review: TDR 19.4 (1975): 84-87.
Yasko, Guy Thomas. "The Japanese Student Movement, 1968-1970 : The Zenkyoto Uprising." Cornell University, 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