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匱乏與失能--論1930年代翁鬧與穆時英文學的農工圖像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羅詩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 Shih-yu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2
頁次:頁119-151
主題關鍵詞:翁鬧穆時英南北極匱乏無產階級Ong NaoMu ShiyingNan bei jiNorth and South PoleProletariatDeficiencyProletarian charact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6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廖淑芳(20050600)。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日據時期臺灣作家翁鬧為例。北台國文學報,2,129-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今(2005)。穆時英年譜簡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6),249-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惠足(20091200)。「現代」與「原初」之異質交混:翁鬧小說中的現代主義演繹。臺灣文學學報,15,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畢恆達(200012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5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家炎(2001)。穆時英長篇小說追蹤記--《穆時英全集》編後。新文學史料,2001(2),196-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宇平(20040300)。1930年代初期東亞區域經濟重心的變化--日本擴張輸出與中國經濟蕭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57-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于冬偉、王謙(2008)。穆時英前後兩期小說創作的內在聯繫與發展流變。河北大學人文學院,2008(6),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曉文(2010)。「普羅小說中之白眉」--析穆時英前期小說創作。當代小說,16,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柳書琴(2014)。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22,3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詠、李金銓(20110700)。半殖民主義與新聞勢力範圍:二十世紀早期在華的英美報業之爭。傳播與社會學刊,17,165-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海英(2011)。「影響的焦慮」:穆時英與30年代左翼文學。文藝理論研究,2011(6),2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冠勳(20140900)。穆時英小說的上海書寫初探。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0,209-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盛翠菊(2017)。論1930年代"左翼""進城"書寫的"半殖民地"國家想像。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3),6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海英(2015)。穆時英早期小說新論。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1),105-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靜宜(20181200)。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讀文學裡「夢」的象徵。華醫學報,4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呈(2012)。從《中國行進》看穆時英小說創作的發展與流變(博士論文)。遼寧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家琦(2015)。東京/上海:從日本「新興文學」視域重探日、中新感覺派的多重現代性交涉(1920s-1930s)(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惠貞(2012)。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化人による新感覚派の受容--横光利一と楊逵・巫永福・翁鬧・劉吶鴎(博士論文)。東京大学大学院,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雅韻(2016)。兩岸新感覺小說中的城鄉意象(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南光(1974)。台湾人は斯く観る;台湾人の要求;日本主義的没落。東京:龍溪書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ynch, Kevin、林慶怡、陳朝暉、鄧華(2001)。城市形態。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閙、黃毓婷(2013)。破曉集:翁鬧作品全集。如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果實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芳明(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建輝、甘慧杰(2003)。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佳榮、范永聰(2014)。東亞世界--政治.軍事.文化。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翁鬧、陳藻香、許俊雅(1997)。翁鬧作品選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家炎、李今(2008)。穆時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Zukin, Sharon、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2010)。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簡炯仁(2001)。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國清(20150000)。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紀蕙(20040000)。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ker, Chris、Jane, Emma A.、羅世宏(2018)。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葛紅兵(2013)。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新銳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祝敏青、林鈺婷(2018)。當代小說修辭性語境差闡釋。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俊雅(2017)。翁鬧。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穆時英(1987)。南北極。上海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