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討社區大學發展模式之研究-社會企業的觀點
作者:王致雅
作者(外文):Wang, Chih-Ya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林振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社區大學社區大學TBL指標社會企業三重底線理論Community CollegeTBL index of Community CollegeSocial EnterpriseTriple Bottom Line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中文參考書目
王乃玉(2013)。臺中市社區大學評鑑制度及指標建立之研究-以績效管理的觀點。
王卓脩(2003)。由經濟角度來看社區大學運動。
王政彥(1996)。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王雅玄(1998)。德懷術(Delphi)在課程評鑑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5,43-46。
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2014)。永續性報告指南G4。
米高.奎因.巴頓(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吳茂成(2012)。我需要進修,不是培訓! ─社大師資培訓的反思。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
吳雅玲 (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
李易昆、李玉女、盛媛。從成人學習到公共參與-回顧蘆荻社區大學的「反教育 OT 」抗爭。2012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soci.fj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41&Itemid=86.
周聖心 (2002)。訪黃武雄談社區大學的法制化。
官有垣(2008)。社會企業組織在經營管理的挑戰:以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案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4,63-84。
林三貴(2010)。2010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故事集。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林怡君(2008)。〈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發展與限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為例〉,《就業安全》,第7期,頁63-67。
林振春(1992)。人文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4)。社會調查。台北:五南。
林振春(1996)。社區成人教育者的培育與運用。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林振春(1997)。學校社區化。國民教育,37(6),7-15。
林振春(2004)。社區大學與台灣社區學習文化的深耕。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侯佩君、杜素豪、廖培珊、洪永泰、章英華 (2006)。〈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五期一次抽樣分層報告〉,頁:445-452,章英華、傅仰止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一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施淑惠 (2013) 。當前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的規劃與作法。社區發展季刊,143,7-17。
張小鳴(2008)。空間與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研究@嶺南,第十期。
張文彬(2014)。從「社大地方學」到「地方學社大」:一個社大工作者的反思。
終身學習法(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陳良志(2010)。兩岸直銷業實行企業社會責任之比較—以安利中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陳健一。台北市政府「殺死」社區大學的故事-萬華社大事件感觸。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naturet/ngo/58071788-++%E5%8F%B0%E5%8C%97%E5%B8%82%E6%94%BF%E5%BA%9C%E3%80%8C%E6%AE%BA%E6%AD%BB%E3%80%8D%E7%A4%BE%E5%8D%80%E5%A4%A7%E5%AD%B8%E7%9A%84%E6%95%85%E4%BA%8B@%E6%96%87%EF%BC%8F%E9%99%B3%E5%81%A5%E4%B8%80
陳錦棠、黎家偉(2013)。香港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3,151-160。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泰山(2003)。社區大學的正當性危機。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德舜、鄭勝分、陳淑娟、吳佳霖(2014)。社會企業管理(初版,150-155)。新北市:指南書局。
楊傳蓮(2007)。成人非正規數位課程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監察院(2008)。監察院公報,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二)。
劉以慧(2012)。互助團體對女性創業經驗影響之研究──社會資本的分析觀點。創業管理研究,7(3),35-62。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學術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傳暉、鄭秀娟(2001)。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取自http://www.napcu.org.tw。
陳揚盛(民 90 年 2 月 20 日)。永續經營 他們不是賣眼淚。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48/737243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頁65-108。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公共行政學報,第27期,頁199-206。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治理之初探。載於行政院勞工委員職業訓練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編),多元開發就業方案─民間團體發展成為社會企業論述精選集(14-24頁)(報告編號:NSC-96-2414-H-003-001-MY2)。台中市:勞委會職訓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
鄭勝分(2009)。〈社會企業發展之政策研究〉,載於編者〈江明修〉,《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頁135-153。台北:智勝文化。
鄭勝分(2009)。社會企業發展之政策研究。載於江明修主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頁135-153。台北:智勝文化。
鄭勝分、王致雅(2010)。臺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經驗。中國非營利評論,6,32-59。
鄭勝分、江明修(通訊作者)(2009)。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評鑑: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例。2009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論壇-「金融海嘯下兩岸社會福利與勞動保障之展望研討會」,南投縣:日月潭雲品飯店,11月20-22日。
鄭勝分、劉育欣(2012)。社會企業與弱勢就業:策略與挑戰。就業安全,11(2),53-59。
鄭勝分、劉育欣(2013)。社會企業支持系統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3,28-38。
謝志偉、王惠玉(譯)(2007)。混合方法研究導論。台北:心理。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5(3), p.14-28.


英文參考書目
Adam, S., & Johnson, T. (2006). Social enterprise: 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 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rzaga, C., & Santuari, A. (2014). New trends in the non-profit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 Borzaga & J. Defourny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31-59). OECD.
Chris Mason, James Kirkbride, David Bryde, (2007) "From stakeholders to institutions: the changing face of social enterprise governance theory", Management Decision, Vol. 45 Issue: 2, pp.284-301, https://doi.org/10.1108/00251740710727296
Cornelius, N., Todres, M. Janjuha-Jivraj, S., Woods, A. and Wallace, J. (2008)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1(2); 355-370.
Dart, R., 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erprise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004,vol.14 ,pp.441-424.
Dees, J. G., & Elias, J. (1998). The Challenges of Combing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8(1), 165-178.
Dees, J. Gregory (1998).Enterprising nonprofi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8 , Jan-Feb, 55-67.
Defourny, J. (2001). From Third Sector to Social Enterprise. In Borzaga, C. and Defourny, J. (ed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New York: Routledge.
Dixon, Sarah, E. A. & Anne Clifford, Ecopreneurship- a new approach to managingBorzaga C. & Solari C.,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social enterprises.In Borzaga C. and Defourny J. (eds.)(2001),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pp.333-349. the triple bottom line ,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07 , vol.20:2 , pp. 326-345.
Eikenberry, A. M., & Kluver, J. D. (2004).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ivil society at risk?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2), 132-140.
Elkington, J. (1997). Cannibals with Fork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 Century Business
Li-Chin Jennifer Ho &Martin E. Taylor (2007)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iple Bottom-Line Reporting and its Determinant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2),123-150.
Low, Chris, (2006) A framework for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33:5(6) , pp. 376-385.
OECD(1999). Social Enterprises. OECD.
OECD(2003).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OECD.
Salamon, L. M. (2005).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American Nonprofit Management. In R. D. Herman and Associates (Eds.), The Jossey-Bass Handbook for Nonprofi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81-10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altegger, S. (2002) .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 Leading bioneer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rs to ecopreneurship. 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38,45-58.
SEUK(2013). State of Social Enterprise Survey 2013. Retrieved January 18, 2014, from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uk/uploads/files/2013/07/the_peoples_business.pdf.
Timothy F. S., & Tanya J. H.(2011) The Triple Bottom Line: 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Work. The Indiana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rc.indiana.edu/ibr/2011/spring/article2.html
Wagner, L. (2002), The New Donor: Creation or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7(4), 343-52.
Young, Dennis R. & Lester M. Salamon (2002), ‘Commercialization, social ventures, and for-profit compeition’, in Lester M. Salamon (ed.),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pp. 423-4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