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照顧模式研究
作者:馮元
作者(外文):FENG,YUA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王篤強
呂朝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照顧社會工作生態系統兒童福利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careSocial workEcosystemChild wel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本研究為多個案研究,通過訪談法和直接觀察法,進行質性資料收集,探討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照顧的形成原因、基本模式和主要影響。研究者于2018年7月至8月採用立意取樣方法在湖南省瀏陽市的雙橋村、八角亭村、澗江河村選取了18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1)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照顧的主要成因是父母外出務工、父母婚姻變動、家庭生育二胎、城市社會排斥;
(2)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照顧的基本模式有父代雙親支持型祖代雙親照顧模式、父代單親支持型祖代雙親照顧模式、父代無支持型祖代雙親照顧模式和父代單親支持型祖代單親照顧模式;
(3)隔代家庭照顧的影響具有多面性和多樣性,對留守兒童而言,對營養、健康和安全保障上產生的影響較令人滿意,但在他們的心理關愛、學業輔導方面的影響較令人擔憂;對隔代照顧者而言,家庭經濟條件、自身身體健康狀況、隔代照顧時長及受照顧兒童年齡會影響其照顧壓力和照顧品質;對隔代照顧家庭而言,祖代參與隔代照顧可能促進代際互動和代際團結,但也可能導致家庭陷入經濟緊張狀態乃至貧困狀態。
本研究認為兒童留守農村將是中國大陸社會轉型過程中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需要在實務層面擴展農村留守兒童接收服務的路徑,積極引入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工作干預策略,注重以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為服務輸送場域,加強親子關係輔導和面向貧困留守兒童家庭提供直接服務和干預。
This study is a multi-case study exploring the causes, basic patterns and main influence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care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hrough interviews, direct observations and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From July to August 2018,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18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families in Shuangqiao Village, Bajiaoting Village and Jianjianghe Village of Liu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by purposive sampling for research.
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 main cause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care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migrant parent workers, marriage changes, birth of a second child, and urban social exclusion;
(2) The basic model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care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clude the parent-supported ancestral parental care model, the single-parent-supported ancestral parental care model, the parent-unsupported ancestral parental care model and the single-parent-supported ancestral single parental care model;
(3) Family care in skipped generation families have multi-faceted and diverse influenc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impact on nutrition, health and safety is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while it is relatively worrying in their psychological care and academic counseling. For the intergenerational caregivers, their financial capacity, their physical health, the length of care and the age of the children being taken care of will affect their care pressure and quality of care. For skipped generation families, the grandparental care may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and unity, but it may also leads to family economic instability and even pover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at children staying in rural areas will be a long-standing social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ainland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path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receiving services at the practical level, actively introduce family-base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focus o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families as the service field, to strengthe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ounseling and provide direct services and interventions for families of poor left-behind children.
一、中文部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6月19日)。為留守兒童守住一片天——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存在問題及對策的調研報告。光明日報,5版。

中華社會行政學會(2002)。五十年來的兒童福利。台中:海宇。

孔偉豔(2010)。制度、體制、機制辨析。重慶社會科學,2,96-98。

王秀燕、徐明心、白敘民、王篤強(2016).居家式照顧服務使用者的服務輸送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63-205。

王來華(2000)。論老年人家庭照顧的類型和照顧中的家庭關係——項對老年人家庭照顧的“實地調查”。社會學研究,4,29-43。

王秋香(2007)。家庭環境與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化趨向。社會科學家,4,71-74。

王書畫、王帝(2015年6月16日)。什麼是壓垮畢節四兄妹的最後一根稻草。中國青年報,6版。

王智波、李長洪(2018)。中國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留守兒童。勞動經濟研究,5,21-41。

王進鑫(2008)。青春期留守兒童性安全問題調查研究。青年研究,9,7-14.

王篤強(2007)。貧窮、文化與社會工作:脫貧行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洪葉文化。

王躍生(2016)。中國當代家庭、家戶和家的“分”與“合”。中國社會科學,4,91-110。

古允文(2014)。多元包容社會與國家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33-46。

古允文(2017)。青年貧窮與低薪:現象與對策。新社會政策,52,17-22。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與服務。臺北:揚智。

史小力、吳秀蘭(2013)。中國式隔代教育利弊之辯。萍鄉學院學報,4,86-89。

田旭、黃瑩瑩、 鐘力、王輝(2017)。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營養狀況分析。經濟學季刊,1,247-276。

石智雷、吳為玲、張勇(2018)。市場能否改善進城農民工的收入狀況——市場化、人力資本與農民工收入。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40-49。

任運昌(2008)。高度警惕留守兒童的汙名化——基於系列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呼籲。教育理論與實踐,32, 3-5。

全國婦聯課題組(2013)。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中國婦運,6, 30-34。

江立華(2011)。留守兒童問題的建構與研究反思。人文雜誌,3,178-183。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臺灣商務。

吳承翰、魏希聖(2016)。生活壓力和同儕支持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 影響:現實與網路支持效果之分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53。

吳霓(2004)。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教育研究,10,15-18。

呂朝賢(2010)。臺灣兒童貧窮:輪廓與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97-137。doi:10.6265/TJSW.2010.9(1)3

呂朝賢、呂慧玲(2014)。教養方式與學童幸福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3,79-101。

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育兒家庭最低可接受生活標準之初探。臺大社工學刊,31,105-164。doi:10.6171/ntuswr2015.31.03

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童年剝奪及其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151-194。doi:10.6265/TJSW.2015.13(1)4

宋璐、李亮、李樹茁(2013)。照料孫子女對農村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影響。社會學研究,6, 215-237。

李冰(1995)。隔代撫養的利弊。前沿,9,24-27。

李孝川(2012)。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養方式的社會學分析。學術探索,7,76-79。

李長洪、王智波(2015)。父母外出對留守兒童時間配置的影響——來自中國大樣本微觀資料的經驗證據。南方人口,1,34-46。

李政賢(譯)(2014)。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原作者:K.B.deMarrais)。臺北:五南。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原作者:R.K.Yin)。臺北:五南。

李豐(2015年6月12日)。花季之殤誰之過?——貴州畢節 4 名留守兒童死亡調查。工人日報,3版。

汪志球、潘躍(2015年6月13日)。畢節 4 名兒童服食農藥身亡貴州專項檢查留守兒童救助幫扶。人民日報,4版。

肖貴清 (2011)。論中國模式研究的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1, 5-12。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K.Yin)。臺北:五南。

林卡、李驊(2018)。隔代照顧研究述評及其政策討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8。

林瓊芸(2004)。淺談隔代教養家庭。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2。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nhu.edu. tw/~society/e-j/42/42-25.htm

邱怡玟(2009)。外籍看護工參與失能老人家庭照顧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姚鵬(2015年6月12日)。畢節悲劇再次為留守兒童工作敲響警鐘。中國婦女報,A01版。

段成榮(2001)。要重視流動兒童少年的教育問題。人口學刊,1,54-57。

段成榮、呂利丹、王宗萍(2014)。城市化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北京大學教育評論,3,13-29。

段成榮、楊舸、王瑩(2005)。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學海,6,25-29。

段成榮、賴妙華、秦敏(2017)。21世紀以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變動趨勢研究。中國青年研究,6,52-60。

段寶霞(2006)。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探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 192-194。

胡楓、李善同 (2009)。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基於5城 市農民工調查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67-74。

范方、桑標 (2005)。親子教育缺失與“留守兒童”人格、學績及行為問題。心理科學 ,4, 855-858。

范興華、方曉義、陳鋒菊 (2012)。留守兒童家庭處境不利的結構及影響:一項質性研究。湖南社會科學,6,85-87。

原新 (2016)。我國生育政策演進與人口均衡發展——從獨生子女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的思考。人口學刊,5,5-14。

唐建忠、薑鳳華 (2014)。“汙名化”標籤——留守兒童不能承受之痛。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47-49。

唐媛(2017)。隔代撫養的留守兒童課後活動現狀及對策。智庫時代,11,91-92。

孫玉琴(2016)。合力共築農村留守兒童的美好明天——聚焦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暨“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視訊會議。中國民政,22,21-28。

孫奎立、時濤、範立軍 (2013)。農村隔代留守家庭社會生態系統與社會工作介入探析。社會福利(理論版),3,22-24。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馬雁 (2009)。民間宗教的鄉村化生存、流變與政府治理——以宋明清時期的考察為背景。北京行政學院學報,3,25-28。

高淑清(2014)。質性研究的18堂課。新北:麗文。

高鑒國(譯)(2005)。資產與窮人——一項新的美國福利政策(原作
M.Sherraden)。北京:商務印書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司(2016)。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北京: 中國人口出版社。

崔麗娟、鄒玉梅 (2010)。家庭功能缺失對留守兒童偏差行為的影響機制。青少年犯罪問題,3, 61-63。

張序、張霞(2015)。機制:一個亟待厘清的概念。理論與改革,2,13-15。

張建新(2008)。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社會化發展影響的研究綜述。心理科學,4, 940-942。

張愛華(2015)。農村中年女性的溫情策略與家庭關係期待——對河北上村隔代照顧實踐的研究。婦女研究論叢,5,19-28。

張芬芬(譯)(2013)。質性資料的分析:方法與實踐(原作者:M.B.Miles & A.M.Huberman)。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張錦華、王雅麗、伍山林(2018)。教育對農民工工資收入影響的再考察——基於chip資料的分析。復旦教育論壇 ,2,68-74。

張幫輝、李為(2016)。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及其治理對策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00-206。

莫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許傳新(2018)。農村隔代照顧研究狀況及其趨勢。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7-46。

許嘉家.林姿諭.盧玟伶(2007)。隔代教養的現況及學校的因應策略——參以美國隔代教養方案。學校行政,1,335-347。doi:10.6423/HHHC.200701.0335

郭志剛 (2008)。關於中國家庭戶變化的探討與分析。中國人口科學,3, 2-10。

郭筱琳(2014)。隔代撫養對兒童言語能力、執行功能、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一年追蹤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6,1072-1076。

陳忠 (2000)。中國的神話、宗教與神。社會科學戰線,3,73-82。

陳雅琪、吳永明、方欹葳(譯)(2015)。社會科學研究法:理解人類社會的工具書(原作者:D.F.Chambliss & R.K.Schutt)。臺北:雙葉。

陳鋒(2014)。農村“代際剝削”的路徑與機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9-58。

陳麗欣、翁福元、許維素、林志忠(2000)。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成人教育通訊,2,37-42。

陳權、王曉燕(2017)。隔代教養中家庭道德教育問題探究。教育評論,3,31-34。

傅秀媚、沈芳榕(2009)。發展遲緩兒童隔代教養家庭親職教育方案之建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0,1-24。

彭華民 (2009)。西方社會福利理論前沿。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馮亞麗、葉鵬飛(譯)(2008)。現代社會工作理論(原作者:M.Payn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馮燕(1997)。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臺北:巨流。

黃政吉(2000)。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警學叢刊,31(3),97-109。

楊狄、劉征峰(2018)。農村留守兒童監護制度的虛置及其反射性改革。湘潮論壇,4,112-122。

楊菊華 (2018)。流動人口二孩生育志願研究。中國人口科學,1,72-82。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葉光輝、曹惟純(2010)。透視臺灣社會的依賴新一代:親子互動關係的反思。青年研究學報(香港),13(1),109-119。

鄒秋月、康釗 (2015)。隔代監護對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學習管理的影響研究。現代教育科學,2, 62-64。

鄒紅、彭爭呈、欒炳江(2018)。隔代照料與女性勞動供給——兼析照料視角下全面二孩與延遲退休悖論。經濟學動態,7,37-52。

鄔志輝、李靜美 (2015)。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 65-74。

趙峰 (2010)。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28-130。

趙富才 (2009)。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原因探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 36-39。

劉柏惠、寇恩惠 (2015)。社會化養老趨勢下社會照料與家庭照料的關係。人口與經濟,1, 22-33。

劉香蘭、古允文(2015)。台灣照顧分工的重組:兩個女性世代生命歷程的比較。女學學誌,36,49-104。doi:10.6255/JWGS.2015.36.49

潘淑滿(201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

潘璐、葉敬忠 (2014)。“大發展的孩子們”: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成長困境。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3,1-12。

蔔衛(2008)。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動模式的分析報告。中國青年研
究,6,25-30。

蔡啟源(2018)。 老人社會工作實務。臺北:雙葉。

蔡毓智(譯)(2013)。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原作者:E.Babbie)。臺北:雙葉。

蔣洪回、馮耀元(2017)。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利弊與對策——基於廣州從化區鼇頭鎮的實證考察。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6,19-22。

盧利亞 (2016)。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症候探析。求索,11,57-61。

盧利亞 (2017)。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和品行問題的空間治理。貴州社會科學,9,69-74。

盧妍伶、呂朝賢(2014)。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95-126。

穆光宗(2017)。讓隔代撫養回歸慈孝之道。人民論壇,34,63-65。

魏東霞、諶新民(2018)。落戶門檻、技能偏向與兒童留守——基於2014年全國流動人口監測資料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季刊 ,2,549-576。

羅國芬(2006)。農村留守兒童的規模問題評述。青年研究,3,8-14。

譚深 (2011)。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1,138-150。

二、英文部分

Bowlby,J.(1958).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39,350-373.

Baumrind,D.(1967).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75(1),43-88.

Bertalanffy,L.V.,Taschdjian,E.,Bertalanffy,M.V.,& Laszlo,E.(1975). Perspectives on general system theory: Scientific-philosophical studie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 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wlby,J.(1982).Caring for children:Some influences on its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ogenschneider,K.(2010).Family policy matters: How policymaking affects families and what professionals can do. Family Relations, 53(3),338-338.

Becker,S.,Bryman,A.,& Ferguson,H.(2012).Understanding research for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work (2nd ed.) . New York: Independent.

Carol,T.(1993).De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are. Sociology,27(4), 649-669.

Cahalane, H.(2013).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 practice:Contemporary issues in child welfare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Chambers,D .E.,& Wedel,K.R.(2013).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programs: A method for the practical public policy analyst. Boston:Allyn & Bacon.

Denzin,N.K.& Lincoln,Y.S.(1998).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s. New York: Sage.

Deacon,L.,& Macdonald,S.J.(2017).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Gil-Rivas,V.,Greenberger,E., & Chen, C.(2002).Understanding depressed mood in the context of a family-oriented culture. Adolescence, 38(149),93-109.

Howe,D.(2009).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London: Palgrave & McMillan.

Howe,D.(2011).Attachment across the iifecourse: a brief introduction. London: Palgrave & Macmillan.

Jendrek,M.P.(1994). Grandparents who parent their grandchildren: circumstances and decisions. The Gerontologist,34(2),206-216.

Johnson,L.G.(1998).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
Boston: Allyn & Bacon.

Kamerman, & Sheila,B.(1976).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12(2),60-62.

Kadushin,A.,& Martin,A.J.(1988). 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 New York: Pearson.

Lindsey,D.(2004).The welfare of children(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dsey,D.,& Shlonsk,A.(2008).Child welfare research: Advances for practice and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elybarnes,S.L.,Graff,J.C.,& Washington,G.(2010).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ustodial grandparents. Health & Social Work, 35(2),87.

Manen,V.M.(1990).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New York:Althouse Press.

Maslow,A.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eyer,H.C.(1983).Clinical social work in 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chel,S., & Mahon,R.(2002).Child care policy at the crossroads: Gender and welfare state restructuring. New York: Routledge.

Miles,M.B.,Huberman,A.M.,& Saldana,J.(201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methods sourcebook. London: Sage.

Merriam,S.B.,& Tisdell,E.J.(2015).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eng,X.,& Yamauchi,C.(2017).Children of migrants: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in china. Demography,54(5),1677-1714.

Phelan,S.(2011).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Evaluation & Research in Education, 24(3), 221-222.

Payne,M.(2014).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4th ed.). New York: Palgrave & Macmillan.

Rose,S.(2003). Policies for orphans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A framework for moving ahead. Washington,DC: Policy Project.

Sherraden,M.(1991).Assets and the poor: A n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New York: Sharpe.

Terrell,P.(2012).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8th ed.) . New York: Pearson.

Yin,R.(2010).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44(1),108-108.

Yin,R.(2014).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New York: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