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德治與法治的時空交錯--中國法治社會形成過程中的蔣中正法律思想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作者:曾建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 Chien-yua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4:6
頁次:頁319-378
主題關鍵詞:法治法制德治黨治中國國民黨蔣中正儒家三民主義Rule of lawRule of virtueRule by partyChiang kai-shek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1
  • 點閱點閱:43
中國國民黨的統治,是中國的第一個黨治時期,儘管如此,卻自此建立起一具有現代法治意義的法律體系,而於日後爲台灣繼受並有效施行至今,本文所想要呈現並討論的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基本價值中的德治觀對於國民黨建立現代法治的影響。本文試以當時中國的強人領袖蔣中正的法律思想爲中心,對此一問題進行探討,並期待得提供當前中國第二個黨治時期的法治建設前代歷史經驗對話的基礎。
Kuomingtang's Governance is the first rule by party in China. At any rate, it had built a modern legal system which was succeeded in Taiwan up to now What we want to discuss is how the idea of the rule of virt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 effect Kuomingtang to erect the modern rule of law state This article focuses mainly on Chiang Kai-Shek's thought of law and governance and anticipates to provide a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party-states in the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
期刊論文
1.李念祖(2001)。「人」、「國 」之禮--憲政主義與中國政治傳統思想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念祖(2000)。開展憲政主義思潮與中國政治思想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ng, L. H. M.、Shih, Chih-yu(1998)。Confucianism with a Liberal Face: The Mean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Postcolonial Taiwan。The Review of Politics,60(1)。  new window
4.Xu, XiaoQun(1997)。Fate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Republican China, 1912-37。The China Quarterly,149。  new window
5.陳新民(19981000)。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The Rule of Law)與德國法治國家(Der Rechtsstaat)之概念。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1),47-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政諭(1998)。蔣中正政治思想之研究--以正統及憲政主義為中心的論述(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國秉(2000)。從權利與權力的文獻看中共憲法的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志方(1981)。法治國家中司法之任務(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之瑜(1998)。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文化篇--集體主義的民主。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永然、陳明暉(1984)。先總統蔣公與中國法治現代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清松、慧嚴、李雲漢(1999)。陳大齊‧太虛‧戴季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雲漢(1987)。從容共到清黨。台北:自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道濟、蕭行易、馮渥祥(1989)。國父思想--理論與實踐。台北:今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法治斌、董保城(1994)。中華民國憲法。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耀基(1983)。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觀濤、劉青峰(1989)。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苗建寅(1990)。中國國民黨史(1894-1988)。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中山、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中山、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中山、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中山、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立編譯館(1991)。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本。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國福(1986)。中華民國法制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陸德生(2001)。依法治國方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陶逸明(1980)。總統蔣公法治思想之研究。台北:陶逸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彭明、程歗(1840)。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華友根(1993)。中國近代法律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廖立宇(1988)。國父思想導論。台北: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蔣中正、張其昀(1984)。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永年(2002)。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Dicey, Albert V.、雷賓南(1991)。英憲精義。台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Montesquieu、張雁深(1982)。論法的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Bell, Daniel(2000)。East Meets West: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in East Asia。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6.Schumpeter, Joseph A.(1996)。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7.Shih, Chih-Yu(1999)。Collec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and Legal Reform in China。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8.朱熹。朱子語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共黨史出版社編寫組(1999)。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習讀本。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武樹臣(1994)。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Pye, Lucian W.、Pye, Mary W.(1985)。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Cambridge:The Belk ne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2.王世杰、錢端升(1997)。比較憲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馮契(1989)。中國近代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詮釋。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馮啟宏(1998)。法西斯主義與三〇年代中國政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郭廷以(1980)。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山田(1984)。刑法通論。台北:林山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吳相湘(1984)。孫逸仙先生傳。台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金觀濤、劉青峰(1993)。開放中的變遷--在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石之瑜(19950000)。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玉法(2001)。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謝振民、張知本(2000)。中華民國立法史。中國政法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瞿同祖(19840000)。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姚蒸民(1999)。韓非子通論。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竇應泰(2004)。蔣介石的四份《遺囑》,http://203.192.15.114/web/webportal/W4461022/A50042.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之瑜(2002)。從 「研究中國」到 「進出中國」--我的學思歷程。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之瑜(2003)。德治與法治--全民政治中的本土憲政風格。政治文化與政治人格。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學勤(2000)。五四以來的兩個精神“病灶”。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鴻禧(1985)。戰後台海兩邊民主法治之推展與競爭--中共之摸索、躓顛與徬徨。憲法與人權。永和:李鴻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秦孝儀(1999)。革命黨人的典型--戴季陶先生。百年憶述--先進先賢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合輯。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瑞穗(1996)。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啓超(2000)。中國法理學發達史論。梁啓超法學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傑(1982)。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源盛(1997)。大清新刑律禮法爭議的歷史與時代意義。傳統中國法制與思想初稿。台北:黃源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健清(1991)。國民黨內法西斯主義的泛起與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建立。清算蔣介石。台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維(2002)。民主迷信與政體改革的方向。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永敬(1993)。胡適與國民黨。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功秦(1998)。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挫折及其歷史後果。歷史拒絕浪漫--新保守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台北:致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戴季陶(1976)。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三民主義研究重要文獻。台北:陽明山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Nathan, Andrew J.、史天健(2000)。中國民主的文化因素。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台北: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kken, Borge(2000)。Principled and Unprincipled Democracy: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Evaluation and Election。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in Asia。Richmond:Curzon Press。  new window
17.Hu, Shaohua(2000)。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Democracy。China and Democracy: The Prospect for a Democratic China。Routledge。  new window
18.Shi, Chih-Yu(2002)。Ethnic Economy of Citizenship in China: Four Approaches to Identity Formation。Changing Meanings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9.林安梧(1998)。「黨國儒學」的一個側面思考--以《科學的學庸》爲核心的理解與檢討。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余英時(1976)。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論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與匯流。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權利救濟的有與無:四分之三個世紀憲法解釋裡的文化隔閡
2. 19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赦免實踐的傳統色彩--以「復仇」、「官蔭」與「留養」為主的討論
3. 共犯關係下的「準服制以論罪」--以《刑案匯覽》「聽從尊長殺害以次尊長」類案件為例
4. 評介《中國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禮法社會》[鄭顯文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5. 傳統中國哲學範疇落實於警察文化與執法之舉隅
6. 理解法律多元--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
7. 《管子》中德教與法治的結合
8. 刑事法教化效能可能性之探討--以法院判決分析為例
9. 親親與幽禁--探析明代高牆規劃與罪宗淹禁現象
10. 不是契約的約定--論約法三章與社會契約義理的差距
11. 后妃的荷包:溫惠皇貴太妃及其太監們的營生
12. 精神障礙犯罪者與監護處分關聯之法制探討--兼論其判斷疑義及治療
13. 集體化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兼評《告別理想》、《通向集體之路》與《西溝》[評1.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盧暉臨,《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常利兵,《西溝:一個晉東南典型鄉村的革命、生產及歷史記憶(1943~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4. 評釋字第791號解釋--從性別身分到平等契約?
15. 現代國家建設視野下的新生活運動與法治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