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偽世情書」性格--關於魯迅小說類型概念的省思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胡衍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 Yan-na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42
頁次:頁207-235
主題關鍵詞:才子佳人小說世情小說偽世情小說Caizi Jiaren novelsGift scholar and talented beauty novelsThe secular novelThe false secular no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4
  • 點閱點閱:72
《金瓶梅詞話》將通俗化的、趣味化的、消費性格強烈的世態人情書寫,帶向最大膽直接、具體而微、鉅細靡遺的自然主義寫作極端上。一般認為,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和《紅樓夢》,則是選擇相反的條路線──即面對《金瓶梅詞話》的徹底的「俗」,選擇走向它的對立面建立一個徹底的「雅」的世界。然而由於才子佳人小說的文雅風流大抵緣於想像,它在棄絕真實人生的同時,就註定無法企及《企瓶梅詞話》和《紅樓夢》的藝術高度。而才子佳人小說與《金瓶梅詞話》、《紅樓夢》之間,所以存在似有若無的聯繫,主要關鍵就在於它的「偽世情書」性格。
Gin Ping Mei Tzu Hwa brings the popular, interesting, consuming writing about secular to the extreme way of naturalism that is bold, small but complete. It is said that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Caizi Jiaren (gifted scholar and talented beauty) novels’ writing way is opposite to Gin Ping Mei Tzu Hwa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facing the fully popular way, they go to the opposed side and build the entirely classical world. However, the Caizi Jiaren novels featured of cultured and elegant demeanor derive from imaginary, which is bound to be far way from high art of Gin Ping Mei Tzu Hwa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giving up the real life. And it is Caizi Jiaren novels’ false secular that we see a little bit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期刊論文
1.聶春豔(1998)。一次不夠成功的「顛覆」--評「玉嬌梨」「平山冷燕」的 「佳人模式」。明清小說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勇(2003)。明末清初世情小說對《紅樓夢》的影響。紅樓夢學刊,2003(3),6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璦玲(20010300)。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139-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翠英(20000900)。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30(3),329-3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馳(19960600)。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詩傳統的一段情結。漢學研究,14(1)=27,249-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穎(2004)。20世紀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史回顧。學術交流,125,14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康華(1999)。明清世情小說的主體精神探析。中州學刊,2,9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菁強(1998)。人性和禮教的烏托邦。明清小說研究,1998(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玉玲(1997)。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說的愛情婚姻觀,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志宏(2005)。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進益(1988)。天花藏主人及其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姜鳳求(1991)。明清才子佳人小說「好逑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尹泳植(1999)。《玉嬌梨》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蘊綠(1996)。明末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人形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采容(2002)。明清時期出版與文化:以才子佳人小說為中心,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忠明(2003)。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建國(1999)。雅俗之間的徘徊--16至18世紀文化思潮與通俗文學創作。湖南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莎日娜(2004)。明清之際章回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毅中(2006)。明代小說論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苗壯(1992)。才子佳人小說史話。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增斌(1998)。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皋于厚(2004)。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玉蓮(2005)。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戲曲傳播論。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楷第(1983)。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齊裕焜(2002)。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敦煌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大康(199301)。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湖南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建渝(1998)。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翠英(1996)。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節(1998)。中國人情小說通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譚邦和(2006)。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平原(199303)。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璦玲(2004)。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禮權(1995)。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大康(2000)。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方正耀(1986)。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宋莉華(2004)。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辰(1988)。明末清初小說述錄。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向楷(1998)。世情小說史。浙江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向愷(1992)。世情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萬川(1994)。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振東(2005)。17世紀白話小說的創作與傳播:以蘇州地區為中心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任明華(2002)。才子佳人小說研究。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何滿子(2001)。何滿子學術論文集(上卷)。何滿子學術論文集(上卷)。福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辰(1984)。煙粉新詁。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辰(1985)。才子佳人小說述林。才子佳人小說述林。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邱江寧(2005)。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研究。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苗壯(1984)。《紅樓夢》與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苗壯(2005)。才子佳人小說簡史。才子佳人小說簡史。太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孫慶良(1986)。從《好逑傳》看才子佳人小說的婚姻觀。明清小說論叢(第四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袁世碩(199912)。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益源(1996)。從《嬌紅記》到《紅樓夢》。從《嬌紅記》到《紅樓夢》。遼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鐵鑌(1984)。論《玉嬌梨》。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許振東(2003)。十七世紀白話小說編年敘錄。十七世紀白話小說編年敘錄。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淑麗(1997)。逆讀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從《玉嬌梨》談起。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曹碧松(1984)。才子佳人小說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明清小說論叢。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董國炎(1987)。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特點。明清小說論叢(第5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盧興基(1984)。在《金瓶梅》與《紅樓夢》之間填補歷史的空白。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薛洪勣(1984)。明末清初小說漫議。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鍾嬰(1987)。向膽識型發展的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第5輯)。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騫(1984)。試論才子佳人派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