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
作者:李志宏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胡萬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敘事原型話語寓言類型追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5
論文提要
研究所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論文名稱: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
指導教授:胡萬川先生
研 究 生:李志宏
論文內容:全一冊,約二十五萬七千字,分六章十七節
明末清初是中國歷史發展分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無論從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思想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來看,都產生了極大且深刻的轉型和變化。在這樣一個引人關注的時代裡,才子佳人小說形成一種集體敘事現象,使得諸多作品在敘事上建立了相對一致而特殊的意向性表現,深刻地反映了明末清初時期文人的文化心理與創作觀念處於轉化階段的歷史現實。從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源流來看,才子佳人小說出現在《金瓶梅》和《紅樓夢》之間,具有承前啟後的創作表現和歷史意義。不過,以往人們可能對於《金瓶梅》和《紅樓夢》等經典小說進行具細靡遺的研究,但是對於才子佳人小說的相關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則相對忽略或較少涉及。
本文研究論題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主要研究對象是以清代乾隆以前時期的代表性作品為主。依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記載,在清代康熙以前出現的作品有二十七部,除去《宮花報》存目不見、《夢月樓情史》、《錦疑團》殘缺不全以及《風流配》、《快心編》文體不合理者,今可見完整作品計有《吳江雪》、《平山冷燕》、《玉嬌梨小傳》、《飛花咏》、《兩交婚小傳》、《金雲翹傳》、《麟兒報》、《玉支璣小傳》、《畫圖緣小傳》、《定情人》、《賽紅絲小說》、《幻中真》、《人間樂》、《情夢柝》、《玉樓春》、《春柳鶯》、《夢中緣》、《合浦珠》、《賽花鈴》、《鴛鴦媒》、《飛花艷想》、《好逑傳》等二十二作品。另依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所、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收錄清代乾隆以前出現的作品,另有《醒名花》、《生花夢》、《宛如約》、《孤山再夢》、《醒風流》、《蝴蝶媒》、《鳳凰池》、《終須夢》、《巧聯珠》等九部。據此,本文總計討論作品數量為三十一部。
本文研究主旨將著重聚焦於作品本體特色與作家精神生產性質方面進行探究,研究取徑主要針對特定時期的文學現象做一整體性、系統性的考察,深入分析小說文本的審美本質和藝術特徵,期能在有關小說敘事建構的本體考察、美學規律、思想寓意和類型特徵等層面的探討上,對於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與作家集體創作心理表現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希冀能拓展新的研究視角,藉以深入詮釋才子佳人小說作家的創作心態、作品的類型價值和作品的主題意涵,從中說明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集體敘事現象的構成,在小說流派、文學歷史和文化語境中所具有的實際地位和文化意義。由於近、現代西方在文學研究方法論的建構與運用有其突出表現,現代的文學研究者亦逐漸意識到採用新的研究方法重新分析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形式表現的重要性,並已有顯著的成效。因此,本文研究方法是以「敘事」的分析為基礎,藉由不同文藝美學理論的參照運用,期能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上從才子佳人小說自身的創作特點出發,重新論述才子佳人小說的美學表現,進一步闡明才子佳人小說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價值,並給予適當的詮釋和評價。
本論文凡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本章旨在說明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生成背景、作品定位、研究概況、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原則。
第二章:原型: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建構的本體精神。本章從神話─原型批評和原型理論觀點探究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創作的原始意象、原型母題和原型模式,藉以說明其類型化表現的精神意義,主要借助於原型移用觀點闡論小說創作發生的文學意義、美學價值和文化底蘊,並說明小說創作本身所體現的原型精神。
第三章:話語: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建構的意指實踐。本章將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創造及其流行,視為作家群體利用敘事成規以參與現實的一種集體欲望的文化表徵,可能蘊含了特殊的意指實踐,主要探討小說話語構成作為文化釋義表意形式的本質及其審美規範。
第四章:寓言: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建構的主題寓意。本章將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創造視為社會的象徵性行為的表現,在歷史語境和社會文化的互動影響下,小說話語構成、敘事形態和文體形式的類型化表現,無形中使得小說文本具有寓言的內涵,主要從詩言語的話語特性和求女行動的解讀上探究小說的主題寓意。
第五章:類型: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建構的美學機制。本章將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界定為通俗文學話語系統下的一種類型,整體敘事創造在共相性的審美慣例制約下具有定型的特質,進而形成特有的基本幻象,主要探究小說作為大眾文本的形態特徵及其敘事建構的美學機制。
第六章:結論。本章綜括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創造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價值,認為作家以「遊與求女」的意識形態素進行敘事建構,其中「追尋歷程」作為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的審美生命形式表現,普遍體現出作家群體期盼科舉入仕與夫婦齊家雙重理想實現的內在集體欲望,反映了特定時代作家對於現實的一種理解和解釋。末則說明在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啟示,一則明於研究價值之所在,二則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本文主要通過上述論題之深入探究,從不同的理論視野說明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價值,從中建構文化詩學研究的基本徑路,並提供個人詮解文學現象時的基本理念和看法。
壹、專書

(一)
佩蘅子:《吳江雪》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司馬師校點:《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2年)。
────丁琴海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荑秋散人編次:《玉嬌梨》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韓錫鐸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劉廣和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1),(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荻岸散人撰:《平山冷燕》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致中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2年)。
────丁琴海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1),(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佚名:《飛花咏》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宋嘉哲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3),(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天花藏主人撰:《兩交婚小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王多聞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2),(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青心才人編次:《金雲翹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李致忠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丁夏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4),(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佚名:《麟兒報》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3),(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天花藏主人編次:《玉支璣小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周有德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2),(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天花藏主人撰:《畫圖緣小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楊力生、周有德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天花藏主人編:《定情人》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李落、苗壯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3),(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佚名:《賽紅絲》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吳慶先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煙霞散人編次:《幻中真》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泉石主人評定,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2年)。
天花藏主人著:《人間樂》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天花藏主人小說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安陽酒民著:《情夢柝》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趙景雲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白雲道人編輯:《玉樓春》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鶡冠史者編:《春柳鶯》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子乾:《夢中緣》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武繼山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檇李煙水散人編:《合浦珠》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張毅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白雲道人編輯:《賽花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徐震(煙水散人)撰:《鴛鴦媒》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輯:煙粉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樵雲山人編次:《飛花艷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沈可英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下),(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名教中人編次:《好逑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輯:煙粉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2),(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鄧安生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墨憨齋新編:《醒名花》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張聯榮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娥川主人編次:《生花夢》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殷國光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惜花主人批評:《宛如約》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蕭相愷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2),(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渭濱笠夫編次:《孤山再夢》
────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3),(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鶴市道人編次:《醒風流傳奇》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于文藻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1),(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南岳道人編:《蝴蝶媒》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羅炳良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煙霞散人編:《鳳凰池》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韋海英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下),(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彌堅堂主人編次:《終須夢》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小凡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煙霞逸士編次:《巧聯珠》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馬曉光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岐山左臣編次:《女開科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鴛湖煙水散人著:《女才子書》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天花才子編:《快心編》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輯:煙粉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朱眉叔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吳航野客編次:《駐春園小史》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輯:煙粉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李致忠校點,收於《明末清初小說選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趙霞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松雲氏撰:《英雲夢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鄧安生校點,收於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二)
﹝日﹞大塚秀高:《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改訂稿》,(東京:汲古書院,1984年)。
﹝澳﹞柳存仁:《倫敦所見中國通俗小說提要》,(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
丁錫根編著:《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于曼玲編:《中國古典戲曲小說研究索引》,(上),(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一川:《中國現代卡里斯馬典型─二十世紀小說人物的修辭論闡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利器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234-242。
王邦采:《離騷彙訂》,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王恆展:《中國小說發展史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石 麟:《章回小說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向 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提要》,(南京:江蘇社會科學院,1996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係》,(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吳士余:《中國文化與小說思維》,(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李忠明:《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修生、趙義山:《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林 辰、段句章:《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說》,(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 辰:《古代小說與詩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林 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阿 英:《小說閑談四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苗 壯:《才子佳人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孫楷第:《日本東京見中國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
孫楷第所著《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 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曹雪芹著,馮其庸纂校訂定:《八家評批〈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莎日娜:《明清之際章回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大康:《通俗小說發展的歷史軌跡》,(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程毅中編:《神怪情俠的藝術世界─中國古代小說流派漫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
黃 霖、韓同文選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中國小說的敘述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年)。
蔣瑞藻:《彙印小說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黎活仁等主編:《方法論與中國小說研究》,(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0年)。
戴不凡:《小說見聞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謝 晰、羊列容、周啟志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三)
不著撰者:《中國歷代文論選》(中),(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方苞:《離騷正義》,收於杜松柏主編:《楚辭彙編》第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頁458。
毛亨傳、鄭元箋、孔穎達梳:《毛詩正義》,(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不著出版年)。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 岡:《浪漫情感與宗教精神:晚明文化與文學思潮》,(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王 南:《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潁達梳:《周易正義》,(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不著出版年) 。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下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道成:《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朱熹:《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吳 康:《中國古代夢幻》,(北京:海南出版社,2002年)。
吳建國:《雅俗之間的徘徊─16世紀至18世紀文化思潮與通俗文學創作》,(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吳寬:《匏翁家藏集》,收於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李 健:《比興思維研究─對中國古代一種藝術思維方式的美學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87年)。
紀德君:《視角與方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 適:《胡適作品集3•文學改良芻議》.,(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夏志清:《人的文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孫克強、張小平:《教化百科─〈詩經〉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孫康宜:《文學經典的挑戰》,(天津: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粹》,(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
高小康:《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國史館編:《清史稿校註》第十四冊,卷四百九十一,(臺北:國史館,1990年)。
康正果:《交織的邊緣─政治與性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靈聰:《從衝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葉審美意識嬗變論》上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梁一儒、盧曉輝、宮承波:《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許又方:《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陳子展:《楚辭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陳益源:《王翠翹故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new window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運良:《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鼓應、辛冠潔、葛晉榮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傅小凡:《晚明自我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游國恩:《游國恩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湯顯祖著,王思任、王文治評點:《牡丹亭》,(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年)。
馮夢龍:《明清民歌時調集•敘山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馮夢龍:《情史》,(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
黃宗羲著,陳乃乾編:《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楊家駱主編:《史記》,(臺北:鼎文書局,不著出版年)。
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不著出版年)。
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不著出版年)。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詹詹外史:《情史》(上),(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4月。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吉惠、郭厚安、趙馥潔、潘策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趙伯陶:《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廷璣:《在園雜志》卷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5年)。
劉懷榮:《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樓宇列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潘運告:《衝決名教的羈絡─陽明心學與明清文藝思潮》,(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鄭元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不著出版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new window
魯 迅:《魯迅作品集•漢文學史綱》(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股份公司,1990年)。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蕭 兵、葉舒憲:《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蕭 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三•《除害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蕭 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謝桃坊:《中國市民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鍾惺著:《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1998年)。

(四)
丁 寧:《接收之維》,(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方土人、羅婉華譯:《小說美學經典三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方克強:《文學人類學批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方 珊:《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 晶:《西方通俗小說:類型與價值》,(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一川:《語言烏托邦─20世紀西方語言論美學探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克儉:《小說創作中的隱性邏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 (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伍蠡甫主編:《現代西方文論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
朱 玲:《文學符號的審美文化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義祿:《逝去的啟蒙─明清之際啟蒙學者的文化心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 晶:《歷史與文本的超越─小說價值學導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李心峰主編:《藝術類型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李建軍:《小說修辭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達三、羅鋼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澤厚:《美學四講》,(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汪正龍:《文學意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發祥:《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周憲、羅務桓、戴耘編:《當代西方藝術文化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易中天:《藝術人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金元浦:《文學解釋學─文學的審美闡釋與意義生成》,(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佴榮本:《悲劇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
施春華:《心靈本體的探索─神秘的原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 平:《敘事文學感染力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徐 岱:《小說形態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
徐 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張德興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世紀初的新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曹順慶:《中外比較文學史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曹順慶等:《比較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厚誠、王寧主編:《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中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炳良等合譯:《神話即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陸梅林、李心峰主編:《藝術類型學資料選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陸揚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二卷〈回歸存在之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陸學明:《典型結構的文化闡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傅延修:《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黃卓越:《藝術心理範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葉舒憲選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董小英:《敘事藝術邏輯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趙國華:《生殖文化崇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趙毅衡編選:《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new window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樂黛雲、張輝主編:《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歐陽友權:《文學創造本體論》,(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
鄭明娳:《通俗文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羅 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

(五)
﹝日﹞竹內敏雄:《美學百科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日﹞君島久子著,劉曄原譯:《羽衣故事的背景》,《民間文藝集刊》,第8集,1986年。
﹝以﹞施洛米絲•雷蒙─凱南(Shlomith Rimmon-Kenan)著,賴干堅譯:《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Narrative Fiction:Contemporary Poetics),(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加﹞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加﹞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加﹞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吳持哲編:《諾思洛普•弗萊文論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加﹞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羅念生譯:《修辭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
﹝法﹞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Les Regles de Lart)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法﹞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Textual Politicals─Feminist Literary Theory),(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法﹞米•杜夫海納(Mikel Dufrenne)著,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法﹞呂西安•戈德曼(Lucien Goldmann)著,段毅、牛宏寶譯:《文學社會學方法論》(Method in Sociology of Literature),(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
﹝法﹞呂特•阿莫西、安娜•埃爾舍博格•皮埃羅著,丁小會譯:《俗套與套語─語言、語用及社會的理論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保爾•利科(Paul Ricoeur)著,王文融譯:《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La Configuration Du Temps Dans Le Recit de Fiction:Temps et Recit Tome 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Narrative Discourse:An Essay in Metho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法﹞羅伯特•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顏美婷譯:《文藝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Le Degre Zero de Iecriture Elements de Semiologie),(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俄﹞Vladimir Propp(弗拉基米爾•普羅普),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民間故事形態學》), First Edition Translated by Laurence Scott, Sen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Edited by Louis A. Wagner, Austi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77.
﹝俄﹞列•謝•維戈茨基(Lev S. Vygotsky)著,周新譯:《藝術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rt),(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俄﹞米哈依爾•巴赫汀(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米哈依爾•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米哈依爾•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米哈依爾•巴赫金:〈文藝學中的形式主義方法〉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米哈依爾•巴赫金:〈文藝學中的形式主義方法〉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等著,方珊等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俄﹞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Theory of Prose),(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
﹝美﹞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文學術語匯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
﹝美﹞ Stith Thompson (史蒂斯•湯普森). Test and Hero Tales (〈試驗與英雄故事〉),The Folk Tale (《民間故事》),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美﹞C. S. 霍爾(C. S. Hall)、V. J. 諾德貝(V. J. Nordby)著,史德海、蔡春輝譯:《榮格心理學入門》(A Primer of Jungian Psychology),(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
﹝美﹞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著,申丹譯:《解讀敘事》(Reading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美﹞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美﹞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he Mirror and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美﹞Seymour Chatman(西蒙•查特曼),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故事與話語:在虛構作品與影片中的敘事結構》).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美﹞大衛•寧(David Ling)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美﹞卡蘿•皮爾森(Carol S. Pearson)著,張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The Hero Within: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美﹞卡蘿•皮爾森(Carol S. Pearson)著,張蘭馨譯:《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認識自己與重建生活的新法則》(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Twelve Archetypes to Help Us Find Ourselves and Transform Our World),(高雄: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美﹞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納日碧力戈、郭于華、李彬、羅紅光、田青等譯:《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李達三(John J. Deeney):《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New Orientation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
﹝美﹞拉爾夫•科恩(Ralph Cohen)主編,程錫麟等譯:《文學理論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美﹞亞伯納•柯恩(Abner Cohen)著,宋光宇譯:《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美﹞肯尼斯•博克(Kenneth Burke)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美﹞阿瑟•阿薩•伯杰(Arthur Asa Berger)著,姚媛譯:《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day Lif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美﹞阿諾德•豪澤爾(Arnold Hauser)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Art),(臺北:雅典出版社,1988年)。
﹝美﹞保羅•蒂里希(Paul Tillich)著,徐鈞堯譯:《政治期望》(Political Expectation),(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著,王曉玨、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美﹞約翰•維克雷編,潘國慶等譯:《神話與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Fic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美﹞韋勒克、華倫(Rene Wellek、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Theory of Literature),(臺北:志文出版社,1983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Chinese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特倫斯•霍克斯(Terence Hawkcs)著,陳永寬譯:《結構主義與符號學》(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美﹞馬克夢(Keith McMahon)著,王維東、楊彩霞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Misers, Shrews, and Polygamist─Female Relations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Fiction),(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美﹞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著、程志民譯:《聖杯與劍─「男女之間的戰爭」》(The Chalice and The Blade─Our History, Our Fu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美﹞莫瑞•史坦(Murray Stein) 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An Introduction),(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美﹞凱特•米利特(Kate Millett)著,鍾良明譯:《性的政治》(Sexual Political),(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美﹞喬納森•卡勒(Jonathan D.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莫比爾(Bill Moyers)著,朱侃如譯:《神話》(The Power of Myth),(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 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美﹞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Tradi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氏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Narrative as Rhetoric: Technique, Audiences, Ethics, Ideolog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羅伯特•休斯(Robert Scholes)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美﹞蘇珊•郎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問題》(Problems of Art:Ten Philosophical Lectures),(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英﹞弗蘭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著,劉建華譯:《結尾的意義─虛構理論研究》(The Sense of an End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Fiction),(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Dominic Strinati)著,閻嘉譯:《通俗文化理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英﹞安東尼•史蒂芬斯(Anthony Stevens)著:《夢: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Dreams and Dreaming),(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英﹞帕西•盧伯克(Percy Lubbock):《小說技巧》(The Craft of Fiction),見方土人、羅婉華譯:《小說美學經典三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英﹞約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楊竹山、郭發男、周輝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e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英﹞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英﹞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編,周憲、許鈞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英﹞湯姆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著,何欣譯:《英雄與英雄崇拜》,(臺北:國立編譯管,1977年)。
﹝英﹞詹姆斯•弗雷澤(James G. Frazer)著,劉魁立主編:《金枝精要─巫術與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英﹞羅賓•喬治•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著,王至元、陳華中譯:《藝術原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荷﹞約翰•胡伊青加(Johan Huizinga)著,成窮譯:《人:遊戲者─對文化中遊戲因素的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沙•巴利、阿•薛施藹編:《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 ,(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年)。
﹝德﹞E. D. 赫施(E. D. Hirsch)著,王才勇譯:《解釋的有效性》(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德﹞埃利希•諾依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The Great Mother─An Analysis of the Archetype),(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結構群審譯:《人論》(An Essay on Man),(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著,吳文勇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Erganzungen Register),(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德﹞漢斯•羅伯特•耀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Hermeneutics),(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德﹞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著,李小兵譯:《審美之維》(The Aesthetic Dimension),(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蘇﹞舍斯塔科夫著,理然譯:《美學範疇論─系統研究與歷史研究的嘗試》,(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年)。


貳、論文

(一)
﹝美﹞Richard C. Hessney(理查•赫斯尼), Beautiful, Talented, and Brave: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Scholar-beauty Romance(《美、才、勇:十七世紀中國才子佳人浪漫史》). Ph. 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79.
﹝美﹞William Bruce Crawford(威廉•克勞夫), Beyond the Garden Wall(《院牆那邊》),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72.
Wang, Qingping(王青平), Th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the Early Qing Scholar-beauty Romances(《清初才子佳人浪漫史的商業生產》), Ph.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998。
尹泳植:《玉嬌梨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李進益:《天花藏及其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8年)。
周芳仰:《「神女論述」與「欲望文本」─從宋玉賦到江淹賦》,(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玉玲:《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説的愛情婚姻觀》,(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姜鳳求:《明清才子佳人小說「好逑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
胡衍南:《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和性愛文化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許玉薇:《明清文人的才女觀─以《西青散記》與賀雙卿為例的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淑芬:《馮夢龍〈情史類略〉之「才女形象」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黃蘊綠:《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人形象》,(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魯瑞菁:《高唐賦民俗底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顏采容:《明清時期出版與文化─以「才子佳人」小說為中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二)
方溢華:〈論才子佳人小說的成因〉,《廣州師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4期。
毛德富:〈明中後期市民文學中的價值變異與消費觀念〉,《文藝研究》,1998年第2期。
王永健〈論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研究》第四輯,1986年。
王青平:〈劉璋及其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王青平〈墨浪主人即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王恆柱:〈才子佳人小說是構築心靈理想的文學〉,《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的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年3月。new window
司馬師:〈新領域在開拓中─才子佳人小說研究情況概述〉,《才子佳人小說述林》。
田同旭:〈女性在明清小說中地位的變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
任明華:〈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地域特徵和興盛原因〉,《曲靖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明清小說研究》第四輯,1986年。
吳 波:〈論明清小說作家創作的矛盾二重性〉,《松遼學刊》(社科版),1993年第1期。
李中耀:〈論明傳奇中的才子佳人婚姻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4期。
李亦園:〈傳統民間信仰與現代生活〉,《民俗曲藝》,第十九期,1982年。new window
李勁松:〈才子佳人小說的產生及其結構特點〉,《廣西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李勁松:〈論吳炳與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3、4期。
李潔非:〈小說創作動力學〉,《文藝理論》1992年第4期。
李鴻淵:〈情禮調合 皆大歡喜─從社會文化思潮看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團圓結局〉,《船山學刊》,2003年第3期。
李 騫:〈再論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李 騫:〈試論才子佳人派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周建忠:〈《離騷》「求女」平議〉見《東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周建忠:〈試論才子佳人小說婚姻觀念的演變〉,《南通師專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4期。
盧興基:〈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清代人情小說試論之一〉,《陰山學刊》(社科版),1988年第2期。
林 辰:〈煙粉新詁〉,《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林葉連:〈《詩經》的愛情教育─以〈關雎〉篇為中心〉,《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四期,2000年8月。
林維民:〈《高唐》、《神女》賦發微〉,《溫州師院學報》哲社版,1991年第2期。
姚旭峰:〈試論明清傳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39-44。
胡正偉、楊敏:〈略論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模式,《宿州師專學報》,2002年3月。
胡曉真:〈「皇清盛世」與名媛閫道─評介Susan Mann: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近代婦女史研究論文集》6期,1998年6月。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 期,1995年8月。new window
苗 壯:〈談才子佳人小說的團圓結局〉,《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唐富齡:〈在新舊之間徬徨─才子佳人小說孔見〉,《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唐富齡:〈明清之際愛情小說的裂變與斷層趨向〉,《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4 期。
馬曉光:〈天花藏主人的「才情婚姻觀」及其文化特徵〉,《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第七卷第十二期,1979年5月。new window
常雪鷹:〈才子佳人小說興起的文化心理闡釋〉,《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8月。
康正果:〈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第22 卷第6期,1993 年11月。new window
康正果:〈邊緣文人的才女情結及其所傳達的情意─《西青散記初探》〉,《九州學刊》,第6卷第2期,1994年7月。
張淑香:〈邂逅神女─解《老殘遊記二編》逸雲說法〉,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4月。
張淑麗〈逆讀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從玉嬌梨談起〉,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張菁強:〈人性和禮教的烏托邦─才子佳人小說述論〉,《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3期。
曹碧松:〈才子佳人小說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梅瓊林:〈《離騷》:原型追索─兼論求女之本真意涵〉,《學術月刊》,1998年第5期。
盛 夏:〈明末清初小說反科舉傾向及其諷刺藝術初探〉,《麗水師專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2期。
許東海:〈求女•神女•神仙─論宋玉情賦承先啟後的另一面向〉,《中華學苑》第54期,2000年2月。new window
許建中:〈論明清之際通俗文學中社會價值取向的嬗變〉,《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第3、4期。
郭昌鶴:《佳人才子研究》(上)、(下),《文學季刊》創刊號、第二期,(北京:立達書局,1934年)。
郭英德:〈向後倒退的革新─論明末清初的求實文學觀念〉,《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6期。
郭英德:〈論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戲曲小說的審美趣味〉,《文學遺產》,1987年第5 期。
郭浩帆:〈「煙水散人」析議〉,《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2期,頁136-144。
陳 瑜:〈從才子佳人小說興盛社會文化原因看其文化品位〉,《殷都學刊》,2002年第1期。
陳大康:〈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2000年第2期,頁99-113。
陳大康:〈論通俗小說的雙重品格〉,《上海文論》,1991年第4期。
陳建生:〈從親和走向離異─封建社會知識階層的心態與明清小說〉,《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年第4期。
陳惠琴:〈理性•詩筆•啟示─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方法〉,《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陳翠英:〈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關點〉,《清華學報》,新三十卷第三期,2000年9月。
陳鐵鑌:〈才子佳人小說理論初探〉,《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章文泓、紀德君:〈才子形象模式的文化心理闡釋〉,《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5期。
傅延修:〈試論隱含敘述〉,《文藝理論研究》,1992年第9期。
彭定安:〈關於開展明清小說研究的設想〉,《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彭建隆:〈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學意義─論才子佳人小說對傳統敘事觀的改變和想像性敘事缺陷的彌補〉,《婁底師專學報》,2003年1月。
程毅中:〈略談才子佳人小說的歷史發展〉,《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邏輯起點和操作程式〉,《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楊力生:〈關於煙水散人、天花藏主人及其他〉,《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董國炎:〈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特點〉,《明清小說論叢》第五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雷 勇:〈明末清初文藝思潮的演變與才子佳人小說的「情」〉,《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
雷 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與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2期。
廖美玉:〈詩經中「齊家」觀的省思〉,《成大中文學報》第五期,1997年5月。new window
廖棟樑:〈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的研究方法〉,《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7期,2000年12月,頁1-26。
褚斌杰:〈宋玉《高唐》、《神女》二賦的主旨及藝術探微〉,《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魯瑞菁:〈前人對《高唐賦》創作時代與創作目的所提意見檢討〉,《中國文學研究》,1996年6月。new window
趙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結〉,《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5期。
趙興勤:〈才與美─明末清初小說初探〉,《明清小說論叢》第四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
趙興勤:〈經與權─明末清初言情小說探討之一〉,《明清小說研究》第四輯,1986年。
劉坎龍:〈「才子」的理想人格─才子佳人小說的文化透視之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劉坎龍:〈才子佳人小說類型研究─才子佳人小說文化透視之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劉坎龍:〈借鑑與創新─才子佳人小說對《紅樓夢》的影響舉隅〉,《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月。
劉坎龍:〈論「撥亂小人」─才子佳人小說研究之二〉,《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潘知常:〈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美學風貌〉,《社會科學輯刊》,1986年第6期。
鄭毓瑜:〈神女論述與性別演義─以屈原、宋玉賦為主的討論〉:《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八期,1997年4月。new window
盧興基:〈小說發展分支的一個重要環節─再評才子佳人小說〉,《才子佳人小說述林》(即《明清小說論叢》第二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盧興基:〈在《金瓶梅》與《紅樓夢》之間填補歷史的空白〉,《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盧興基:〈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清代人情小說試論之一〉,《陰山學刊》(社科版),1988年第2期。
蕭 馳:〈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詩傳統的一段情結〉,《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96年6月。
聶春艷:〈一次不成功的「顛覆」─評《玉嬌梨》、《平山冷燕》的「佳人模式」〉,《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二輯,(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4年)。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魏崇新:〈近年來高唐神女研究述評〉,《文史知識》,1993年第2期。
魏愛蓮(Ellen Widmer)著,劉裘第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