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陽明後學與利瑪竇的交往及其涵義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黃文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Wen-sh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7:3=58
頁次:頁127-158
主題關鍵詞:陽明後學利瑪竇泰州王門江右王門文化交流Yangming schoolMatteo RicciWang school of TaizhouWang school of JiangyouCultural ex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2
  • 點閱點閱:133
期刊論文
1.劉月蓮(20020600)。李卓吾與利西泰--萬曆中西超儒之晤。文化雜誌,43,153-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文樹(20060700)。李贄與利瑪竇的交誼及其「友論」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5,127-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維錚(2001)。利瑪竇與李卓吾。文匯讀書周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尚揚(1994)。論明末士大夫對「天學」的心態。哲學與文化,21,934-9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錯(2001)。明末天主教與佛教的辯爭。當代,166,98-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啟臣(1994)。明代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及其文化效應。史學集刊,1994(2),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東陽(1991)。明末西方宗教文化初傳中國的一位重要人物:馮應京。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11-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東陽(1983)。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及其對明末士人社會的影響。臺北。313-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麗月(1984)。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豪(1969)。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贄(1982)。初潭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icci, Matteo(1986)。中國傳教史。中國傳教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光(1983)。利瑪竇傳。利瑪竇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時鑒、龔纓晏(2004)。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上海: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文樹(2003)。陽明後學與明中晚期教育。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際清(1967)。居士傳。臺北:中國佛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利瑪竇、朱維錚(2001)。利瑪竇中文著譯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文樹(1999)。李贄的教育思想。高雄: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穆啟蒙、侯景文(1971)。中國天主教史。臺中: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nard, Henri(1993)。利瑪竇評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前進(2000)。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ernard, R. P. Henri、管震湖(1998)。利瑪竇神父傳。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定平(2001)。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調適與會通。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宗澤(1958)。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Dunne, George H.、余三樂、石蓉(2003)。從利瑪竇到湯若望--晚清的耶穌會傳教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Ricci, Matteo、Trigault, Nicolas、何高濟、王遵仲、李申、何兆武(1983)。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樊樹志(2003)。晚明史(1573-164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尚揚(1994)。基督教與明末儒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谷嘉、鄧洪波(1998)。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焦竑(1982)。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利瑪竇、羅漁(1986)。利瑪竇書信集。臺北: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錢穆(1986)。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顧炎武、周蘇平、陳國慶(1997)。日知錄。蘭州市:甘肅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潘曾紘(1977)。李溫陵外紀。臺北市:偉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梁啟超(197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何心隱(1959)。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贄(1984)。焚書。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章潢(1983)。圖書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廷玉(1971)。明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國鈞(1998)。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金水(1996)。利瑪竇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其賢(1988)。李卓吾事蹟繫年。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宗羲(1974)。明儒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一農(2005)。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沈德符、錢枋、謝興堯(1959)。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青建(2000)。科學譯著先師─徐光啟。科學譯著先師─徐光啟。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述先(1986)。由中國哲學的觀點看耶教的信息。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朱國楨(1973)。涌幢小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孫奇逢(1969)。理學宗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明)鄒元標(1983)。願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明)王世貞(1997)。弇州史料前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李贄(1974)。藏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明)李贄(1984)。焚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明)祝世祿(1971)。祝子小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明)焦竑(1968)。焦氏筆乘續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明)焦竑(1976)。澹園集.續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明)馮應京(1997)。皇明經世實用編,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清)萬斯同(1983)。儒林宗派,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清)陳鼎(1975)。東林列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方豪(1983)。章唐宋時代對外僑的管理--外僑居住之限制。中西交通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