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早期臺灣鹿皮貿易史的研究:由曹著《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談起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林偉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Wei-she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3
頁次:頁181-218
主題關鍵詞:鹿皮貿易獵鹿曹永和陷阱Deerskin tradeDeer huntingTs'ao Yung-hoPitfallSn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7
  • 點閱點閱:195
從日本統治臺灣以來,陸續有學者進行獵鹿、鹿皮貿易的相關研究。但是, 不同的政權對於研究的視角也有差異。日本統治臺灣結束後,臺灣較早研究鹿皮 貿易者應為曹永和教授,他在1950 年代即完成文章手稿,但直到2011 年才以《近 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之名出版。此手稿從完成到正式出 版,相隔約60 年。一甲子過去,目前出版這篇手稿對鹿皮貿易研究史而言,是否 仍有啟發性? 十七世紀臺灣貿易相當具有國際性格,本文的主要目的在考察臺灣獵鹿史的 研究發展,不同時代、不同資料、不同國籍的人對於臺灣獵鹿史的研究有何差異? 例如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研究,其研究角度為何?與戰後的相關研究有何差異? 不同的時代對於獵鹿與鹿皮貿易討論的議題是什麼?日本時代的研究重點與戰後 的研究重點有何差異?另外,比較曹永和這篇文章,其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什麼新 的研究視野?
期刊論文
1.堀川安市(1941)。古文書から見た臺灣の鹿。科學の臺灣,9(1/2),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lussé, Leonard、Roessingh, Marius P. H.(1992)。A Visit to the Past: Soulang, a Formosan Village Anno 1623。Archopel,27(69),74。  new window
3.中村孝志(1953)。臺灣における鹿皮の產出とその日本輸出について。日本文化,33,101-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岩生成一(1935)。南洋日本町の盛衰。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2,15-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岩生成一(1936)。南洋日本町の盛衰(二):暹羅日本町の盛衰。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3,229-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岩生成一(1937)。南洋日本町の盛衰(三完)--呂宋日本町の盛衰:結論。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4,209-3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岡田章雄(1937)。代に於ける鹿皮の輸入に關する研究。社會經濟史學,7(6),5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岡田章雄(1937)。近代に於ける鹿皮の輸入に關する研究(完)。社會經濟史學,7(7),11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慧雯(2011)。Deer Hunting and Preserving the Commons in Dutch Colonial Taiwa。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42(2),185-203。  new window
10.周鳴鴻(19610300)。鹿在臺灣。臺灣銀行季刊,12(1),196-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聰敏(20080300)。荷蘭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15(1),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德蘭(19880700)。清康熙年間臺灣長崎貿易與國內商品流通關係。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5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聰敏(20090900)。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英彥(19690600)。臺灣先住民在狩獵時期之經濟生活。臺灣銀行季刊,20(2),260-2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andidius, George、葉春榮(19940900)。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3-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江樹生(1985)。蕭壠城記。臺灣風物,35(4),80-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瑞明(20040600)。清領初期的臺日貿易關係 (1684-172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43-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正祥(19610300)。三百年來臺灣地理之變遷。臺灣文獻,12(1),6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翁佳音(20000900)。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臺灣文獻,51(3),263-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德蘭(1986)。清康熙雍正年間臺灣船航日貿易之研究。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421-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偉盛(2000)。二十年來荷據時期臺灣史的研究介紹。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討論會。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399-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江樹生(1985)。梅花鹿與臺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樹生(1987)。梅花鹿與臺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山脇悌二郎(1970)。唐蠻貨物帳。東京:內閣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馨慧(2012)。近代初期臺灣原住民的「消費者革命」。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rothe, Jacob Anne(1884)。Archief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Oude Hollandsche Zending。Utrecht:C. van Bentum。  new window
4.曹永和、陳宗仁(20110000)。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永積洋子(1969)。平戶オランダ商館の日記。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村上直次郎(1956)。長崎オランダ商館の日記。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岩生成一(1958)。朱印船貿易史の研究。東京: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岩生成一(1974)。日本的歴史(14):鎖国。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岩生成一(1987)。続南洋日本町の研究:南洋島嶼地域分散日本人移民の生活と活動。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1974)。日本関係海外史料‧オランダ商館長日記:原文編。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1976)。オランダ商館長日記:譯文編。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吳美慧、謝仕淵、謝奇鋒、蔡峙(2010)。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lussé ; J. L.、van Opstall, M. E.、Milde, W. E.、曹永和(1986)。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Gravenhage:M. Nijhoff。  new window
14.Blussé, Leonard、Everts, Natalie、Frech, Evelien(1999)。The Formosan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 1: 1623-1635。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new window
15.甘為霖(1987)。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Bibliography of the Island。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new window
16.村上直次郎(1938)。出島蘭館日誌。東京:文明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春榮(2011)。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1984)。唐通事會所日錄。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Andrade, Tonio(2008)。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韓家寶、鄭維中(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税務。臺北:播種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lussé, Leonard、江樹生(2000)。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彥杰(1992)。荷據時代臺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春勝、林信篤、浦廉一(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江樹生(2010)。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627-1629)。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曹永和(19790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歐陽泰、鄭維中(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翁佳音(20080000)。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1.岩生成一(1985)。新版朱印船貿易史の研究。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永積洋子(1990)。近世初期の外交。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öllmann, Thomas O.(1991)。Formosa and the Trade in Venison and Deer Skins。Emporia, Commodities and Entrepreneurs in Asian Maritime Trade , c. 1400-1750。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  new window
2.小葉田淳(1942)。歴史上より觀たる我が國と潮汕地方との交涉。史說日本と南支那。臺北:野田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岡田章雄(1983)。近代に於ける鹿皮の輸入に関する研究。日欧交渉と南蛮貿易。京都:思文閣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季麒光(2006)。詳陳鹿皮缺額文。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2 輯第9 冊:清康熙23 年至清雍正2 年2 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崇根(1987)。周嬰〈東番記〉考證。臺灣民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家寶(2001)。Deer Hunting in Dutch Formosa。Missionary Approaches and Linguistic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Leuven:Leuv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永積洋子、劉序楓(1999)。由荷蘭史料看十七世紀的臺灣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村孝志、許賢瑤(1997)。荷蘭統治下的臺灣內地諸稅。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村孝志、許粵華(1959)。十七世紀臺灣鹿皮之出產及其對日貿易。臺灣經濟史八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婉窈(2012)。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村孝志、許粵華(1997)。十七世紀台灣鹿皮之出產及其對日貿易。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