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顏元事功思想中的「事物之學」
書刊名:北市大語文學報
作者:王詩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Shih-p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2(中國語文領域)
頁次:頁129-151
主題關鍵詞:顏元事功事物之學六府三事三物Cultivate human natureTreat othersKinglinessThe world of human beingThe realization from influ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61
  • 點閱點閱:84
期刊論文
1.胡楚生(19870600)。朱一新論顏學之基本缺失。中國學術年刊,9,11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素英(20041200)。「周禮」的禮教思想--以大司徒為討論主軸。國文學報,36,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汪文祺(1998)。顏習齋哲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華風(2005)。明末清初學術的轉折--以顏元思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瀅婷(2002)。顏元學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啟超(197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顔元(198403)。四存編。臺北: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管子、戴望(1956)。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沉集(1966)。書經集注。臺北:新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元(1987)。四書正誤。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元(1987)。朱子語類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元(1987)。習齋記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塨(1923)。瘳忘編。北京:四存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塨、王源(1987)。顏習齋先生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鍾錂(1987)。習齋先生言行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望(1970)。顏氏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義祿(200607)。顏元李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啟超(1993)。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登原(1996)。顏習齋哲學思想述。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丰(200312)。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玄、賈公彥(1993)。周禮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晏、邢昺(1993)。論語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西堂(1994)。顏習齋學譜。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壽安(2005)。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廷榮(2000)。清初四大師生命之學。基隆:法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玄、孔穎達(1993)。禮記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錢穆(199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聰舜(1990)。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伯驥(1956)。六藝通論。臺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左丘明、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鄭宗義(2000)。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