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的演變:以隘制的形成為例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陳宗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Tsung-j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2:2
頁次:頁1-44
主題關鍵詞:隘制關隘邊防政策邊界平埔族群Ai systemFrontier defense stationFrontier policyBordersPlains aborigin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45
  • 點閱點閱:344
十八世紀清朝施行的隘制對臺灣沿山地域社會的影響甚大,學者有關隘制的 討論甚多,但對於隘制形成前後的政策演變仍待釐清,本文即依據相關史料,探 討此一問題。全文首先整理有關隘制起源的研究史,說明目前學界的研究狀況, 其次則分別探討隘制的醞釀與形成。 關於隘制的醞釀,筆者認為應從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演變的脈絡來探 討。從康熙末期的立石畫界政策開始,官方即不斷施行各種措施,如多次清釐界 址、豎石立碑,進而開溝、堆土牛,頒行各種禁止越渡的律例,希望維持此一界 線的權威性。更進一步的政策作為就是派出執法者,最初重用綠營,但兵額有限, 所以引進民間武力,隘制即是在這樣的政策脈絡中逐漸醞釀成形。 從雍正年間到乾隆初期,官方添設民壯、鄉勇,協助官軍防番。乾隆9 年(1744) 以後,官方始透過土目、通事,派撥熟番到隘口巡防,乾隆19 年(1754)以後, 巡防逐漸變為定點守禦,即設立關隘,隘制於此時形成。各地沿山關隘並非同時 設立,設立後亦可能廢除或移置。另外,當時隘制主要是以熟番守隘,但亦有漢 人鄉勇參與,就長期的沿山邊防政策來看,即為派撥民力,協助邊防。
When the Qing Empire took control of Taiwan in 1683 and then established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western Taiwan, the boundaries, especially those near the mountain areas in the east, were not clearly demarcated. Disorder and turmoil of border regions in subsequent decades forced Qing officials to pay attention to border security. Using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bord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enforcement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adopted by the Qing Empire for maintaining border security. Moreov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mergence of "Ai" (隘, local defensive fort), as a case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he evolution of Qing Taiwan border poli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argues that the "Ai" system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fter 1754.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Ai", as frontier defense stations, were guarded by plains aborigines of different villages and had been expanding along the border near the mountain areas for some decades. The "Ai" system had assumed an important role in Qing border administr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ut its effectiveness was still questioned by modern scholars.
Other
1.蘇峰楠(20150215)。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工作坊:「紫線番界圖與十八世紀臺灣邊區社會」學術研討會紀要,http://mingching.sinica.edu.tw/Project_Plan/347, 2015/06/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王世慶(1993)。猫霧捒藍興庄墾拓史料二則。史聯雜誌,23,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愛英(2011)。"寓兵于役"與"裁減冗役":清代民壯的發展概況和社會地位。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2,3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騰祥(19761000)。臺灣割讓前的隘制研究。大陸雜誌,53(4),3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哲三(20091200)。18世紀中葉中臺灣的漢番關係--以彰化縣內凹莊、柳樹湳汛番殺兵民事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9,143-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獻緯、洪麗完(20150600)。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臺灣史研究,22(2),111-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旗尾山人(1903)。蕃薯藔管內新港卓猴及び大傑巔社熟蕃の移住及び沿革。臺灣慣習記事,3(3),2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駱香林(1953)。保甲與屯丁隘勇。花蓮文獻,2,6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駱香林(1954)。保甲與屯丁隘勇。花蓮文獻,3,8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紹盛(19730900)。臺灣的隘防制度。臺灣文獻,24(3),184-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志豪(20080200)。臺灣隘墾史研究的回顧--以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為例。臺灣史料研究,30,70-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哲三(20090600)。水沙連之役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8,83-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梅芳(19780700)。清初遷界事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5,367-4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瑞津(19831000)。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地理學研究,7,85-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正勝(19980100)。「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大陸雜誌,96(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麗完(19920900)。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43(3),165-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敏麟(1986)。草屯鎮誌。南投:草屯鎮誌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天鳴(2009)。軍機處奏摺錄副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起元(2010)。敬亭文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爾準、陳壽祺、程祖洛、魏敬中(2011)。重纂福建通志。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賢治(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國川(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18新竹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1998)。國立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賢治(2005)。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崑岡(1991)。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雲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 : 職官.官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六十七(1961)。番社采風圖考 : 台灣內山番地風俗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賢治(20031225)。大臺北古契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蔣元樞、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1983)。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鄧孔昭(1991)。臺灣通史辨誤。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正勝(1998)。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朝龍、鄭鵬雲(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施添福(20010000)。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世慶(19940000)。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市: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雪姬(19870000)。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200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典藏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伊能嘉矩(1904)。臺灣蕃政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余文儀、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民番界址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岸裡社勘丈紀錄(AH002320-001)。,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岸裡社番駐防與交通圖(AH002237)。,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岸裡隘番把守圖(AH002233)。,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乾隆臺灣輿圖(add_ms_16363)。,英國倫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內閣大庫檔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軍機處檔摺件(000893)。,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壽仙(2005)。晚明的地方精英與鄉村控制。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