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曾獻緯洪麗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eng, Sian-weiHung, Li-w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2:2
頁次:頁111-150
主題關鍵詞:番界雷朗社屈尺番山稅銀隘墾族群關係Tu-niu BoundaryReilang sheMstrananShan shui yinAiEthnic relation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1
  • 點閱點閱:274
本文討論清代乾隆中葉漢人、熟番(雷朗社)移墾霧里薛溪(今景美溪)與 秀朗溪(淡水河上游;今新店溪)上游,及其與生番(今泰雅族;清代稱「馬來 番」;日治時期稱「屈尺群/番」)的互動等課題。主要以史料、古文書、地圖為 基礎,輔以相關調查與田野訪談等,一方面分析國家力量甚少介入的邊陲地帶, 移民如何在自立的狀況下,建立新生活空間;一方面考察在「隘墾」活動中,漢 人、熟番與生番形成的緊張關係,並釐清番界附近普遍存在的「山稅銀」性質。 其指出﹕設隘「防番」為移民開啟合法通往界外山林埔地的大門;從乾隆到道光 年間,移民不斷透過「彌補隘糧」的模式,擴張拓墾範圍。原在秀朗溪中游活動 的雷朗社因此得以擴張、延伸及界外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而依附於熟番守隘 名義的漢佃,則不斷向雷朗社租贌、買賣耕地,從而建立漢人在沿山地帶的聚落。 其次,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的土地常需納付山稅銀。過去學者及日治時期 的相關調查,均指山稅銀具有「番大租」性質。本文發現在生、熟番部落共有山 林埔地的「山稅銀」,相較於臺灣中南部沿山邊區的安撫番租(番食租),如「亢 五租」(總收成的5%)、「阿里山番租」(總收成的10%),以及比例不定的「撫番 租」(總收成的5-10%),山稅銀顯然偏低(8分至4錢不等);既非土地租佃關係而 產生的「番大租」,也無法如同「番食租」發揮安撫作用(維持雙方某種「穩定」 的社會關係)。由北臺(濁水溪以北)沿山邊區盛行武力隘墾制,中南部以撫番租 交換土地,說明其性質與安撫番租有所不同。而造成移民在濁水溪南、北不同的 開墾模式,又涉及當地原住民的社會文化差異。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Han people, "Shufan" (i.e., Reilang "she") and "Shenfan" (i.e., Malaifan, also called Mstran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named Atalya today) around Wulixue River (i.e., Jingmei River) and the upstream of Xiulang River (i.e., Xindian River). Utilizing historical data, land contracts, maps and field work,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immigrants settled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Hans, "Shufan" and "Shenfan" in borderland Taiwan. The nature of "Shan shui yin" is also examined. While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 of "Ai" (military community, "she ai fang fan"),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Aiken" (land reclamation by military community) offered a legitimate excuse for Hans and "Shufan" outside the boundary to move into and exploit the territory of "Shenfan".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immigrants paid tax, "Shan shui yin", to both "Shenfan" and "Shufan" who owned the hillside land and shared its use with new settlers until early Japanese rule. Compared with "An fu fan zu" (i.e., Fan "shi zu") paid by immigrants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Taiwan including "Alishan fan zu" (10% of total harvest), "Kang wu zu" (5% of total harvest), "Fu fan zu" (5-10% of total harvest), and the rate of "Shan shui yin" was relatively low. This study challenges the prevailing conception that "Shan shui yin" was the same as "Fan da zu", rental payment from migrant tenants to native landlords for use of land. Neither was "Shan shui yin" equivalent to "Fan shi zu", a recompense paid by immigrants to natives for maintaining a stable social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land reclamation approaches adopted by immigrant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Zhuoshui River varied mainly because of socio-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aboriginal tribes.
期刊論文
1.林玉茹、畏冬(20120900)。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麗完(20070900)。清代楠仔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4(3),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麗完(20111200)。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嘓社人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8(4),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20110300)。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41-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麗完(20131200)。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4),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溫振華(20071200)。歷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平埔族了阿社與牛罵社社址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瑋(19951200)。從淡新檔案義渡資料探討深坑之初墾。東南學報,18,259-2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瑋(20010500)。臺北文山地區拓墾中的族群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167-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詹瑋(20051200)。張氏宗族在臺北市木柵的拓墾初探。東南學報,29,151-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詹瑋(20120700)。清代臺北盆地南緣沿山地帶的開發--以萬盛庄為例。東南學報,37,243-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麗完(20050600)。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宗仁(20010400)。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7(1),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政亮、鄧國雄、吳健蘭(20040500)。臺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40,67-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詹瑋(2002)。台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發展與變遷(1761-1945)(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臺北縣永和市公所(2005)。永和市志。臺北縣永和市:臺北縣永和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賢治(2007)。大臺北古契字四集。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溫振華(1999)。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板橋: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美英(1995)。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玉茹(2009)。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臺南: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淵東一(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東京:社会思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叔儆(1957)。臺灣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賢治(2005)。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伊能嘉矩。臺灣史料‧乾。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瑠公圳沿革史附屬古文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健仁(1967)。渤海高氏族譜。臺北:商工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2004)。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金聲(1983)。許太嶽世系族譜。臺北:祭祀公業許太嶽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金田(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金田(200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新店日興宮(2014)。甲午年農民曆。臺北:新店日興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7)。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智慧(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潤濟宮(2014)。農民曆。臺北:潤濟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2002)。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 (下卷):社會.文化。臺北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89)。理蕃誌稿。東京:青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雲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賢治(20031225)。大臺北古契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文良(1999)。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能士(1997)。深坑鄉志。深坑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澤民(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吉田東伍、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翁佳音(2006)。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慶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98)。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杜臻(1961)。澎湖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伊能嘉矩、溫吉(1957)。臺灣番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高賢治(2002)。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軍機處檔摺件(005102)。,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A909.2232.704)。,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賣契賣園契(乾隆21年11月),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about_tm.hpg,(m00512461_31)。 2014/10/26。  new window
4.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15年保存公文類纂,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ta_05578_000279-0001、ta_05579_000035-0001、ta_05712_000258-0001、ta_05724_000130-0001、cca100003-od-ta_)。 2014/10/29。  new window
5.楊應琚。為臺灣府淡水同知王錫縉循例報滿等事(乾隆23年2月9日),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c/mctkm2o?@@1544675237,(0055191)。 2014/1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洪麗完(2009)。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以清代臺灣番屯組織為例。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瑋(2013)。高氏宗族與萬盛庄的開墾。新眼光:臺灣史研究面面觀。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添福(20010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