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梁啟超對佛學的汲取及其在教育觀的應用
書刊名:國立屏東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
作者:黃文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Wen-shu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
頁次:頁61-94
主題關鍵詞:梁啟超佛學教育觀新民說Liang QichaoBuddhismEducation ideaNew citizen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59
  • 點閱點閱:24
學位論文
1.梁台根(2005)。梁啟超道德主義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崔香順(1995)。梁啟超(1873-1929)教育思想與其轉變因素之剖析(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彥芸(2006)。梁啟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忠和(2012)。梁啓超兒童教育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協族(1978)。梁啓超教育思想之演進與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evenson, Joseph R.、劉偉、劉麗、姜鐵軍(1986)。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廣學、何衛東(2005)。梁啟超評傳(附譚嗣同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荒木見悟(1979)。佛教與陽明學。東京:第三文明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孟祥才(1980)。梁啟超傳。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海怒(2012)。晚清政治與佛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洪林(1998)。康有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鵬鳴(1999)。梁啓超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啟超(1976)。康南海傳。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灝、崔志海、葛夫平(1995)。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啟超(1985)。佛學研究十八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世興(1980)。梁啓超教育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耿雲志、崔志海(1994)。梁啟超。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喜所、元青(1993)。梁啟超傳。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廣學(1998)。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啟超、陳旭華(2011)。寶貝,你們好嗎?。臺北:大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梁啟超、黃夏年(1995)。梁啟超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康有為、樓字烈(1988)。康子內外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啓超、張品興(1999)。梁啓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東初(1974)。中國佛教近代史。臺北:東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湯志鈞(1991)。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孫寶瑄(1983)。忘山廬日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印順(1992)。太虚大師年譜。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榮祖(1998)。康有爲。臺北市: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胡適(2000)。四十自述。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君勤(1970)。比較中日陽明學。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聰(2009)。陽明學舆佛道關係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賴永海(1996)。佛學舆儒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戴瑞坤(1981)。陽明學説對日本之影響。臺北市: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釋太虚、黃夏年(1995)。太虚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朱謙之(2000)。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梁啟超(197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麻天祥(1992)。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譚嗣同、蔡尚思、方行(1998)。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朋、廖自力、張新鷹(1989)。中國近代佛學思想史稿。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梁啟超(1981)。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永革(2009)。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汎森(20030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梁啟超(2008)。清代學術概論。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夏曉虹(1991)。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宋恕、胡珠生(1993)。宋恕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進興(20130000)。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梁啟超(1984)。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