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漢的社會階層及其交互關係
書刊名:歷史學報
作者:王文發
出版日期:1979
卷期:7
頁次:頁35-64
主題關鍵詞:兩漢社會階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9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楊聯陞(1934)。從四民月令所見到的漢代家族的生產。食貨半月刊,1(6),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武伯綸(1935)。西漢奴隸考。食貨半月刊,1(7),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非百(1935)。秦漢經濟史資料(二)--商業。食貨半月刊,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應榮(1928)。告緡錢。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4(4),1588-1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非百(1936)。秦漢經濟史資料(七)--租稅制度。食貨半月刊,3(9),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倬雲(19640900)。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261-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增貴(1978)。漢代婚姻制度(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皮錫瑞(1974)。經學歷史。臺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4)。漢書。台北:國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74)。後漢書。台北:國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思勉(1973)。秦漢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焦循、焦琥(1972)。孟子。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耕望(1961)。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雲特(1970)。中國救荒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瞿同祖(197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台灣崇文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荀悅(1972)。申鑒。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72)。淮南子。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桓寬(1972)。鹽鐵論。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顧炎武(1974)。日知錄。台北:粹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登原(1971)。國史舊聞。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72)。荀子。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俊傑(1977)。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問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陶希聖(1973)。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啟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orokin, P. A.(1972)。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虹橋書店。  new window
18.Ch'u, T'ung-tsu(1972)。Han Social Structure。虹橋書店。  new window
19.梁啟超(1961)。國史研究六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65)。中國哲學史。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74)。史記。國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趙翼(1971)。二十二史劄記。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符(1972)。潛夫論。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72)。論語。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漢紀。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勞榦(1970)。秦漢史。華岡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75)。兩漢編年。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賈思勰。齊民要術(上)雜說。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充(1972)。論衡。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錢穆著(1974)。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徐復觀(1974)。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薩孟武(1975)。中國社會政治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子健、劉紉尼(1976)。宋初改革家--范仲淹。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同祖、劉紉尼(1976)。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型態。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剛伯。秦漢的儒。秦漢中古史研究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雷海宗(1976)。皇帝制度之成立。中國通史論文選輯。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oewe, M.(1975)。The Support for Wang Mang。Crisis and Conflict in Han China。虹橋書店。  new window
6.傅樂成(1976)。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中國通史論文選輯。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漢三(1968)。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崔實之(1972)。政論。中國學術名著今釋語譯--兩漢編。西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雷海宗(1971)。無兵的文化。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萬年青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聯陞、段昌國(1976)。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19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赦免實踐的傳統色彩--以「復仇」、「官蔭」與「留養」為主的討論
2. 共犯關係下的「準服制以論罪」--以《刑案匯覽》「聽從尊長殺害以次尊長」類案件為例
3. 評介《中國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禮法社會》[鄭顯文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4. 傳統中國哲學範疇落實於警察文化與執法之舉隅
5. 理解法律多元--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
6. 刑事法教化效能可能性之探討--以法院判決分析為例
7. 親親與幽禁--探析明代高牆規劃與罪宗淹禁現象
8. 不是契約的約定--論約法三章與社會契約義理的差距
9. 后妃的荷包:溫惠皇貴太妃及其太監們的營生
10. 精神障礙犯罪者與監護處分關聯之法制探討--兼論其判斷疑義及治療
11. 集體化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兼評《告別理想》、《通向集體之路》與《西溝》[評1.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盧暉臨,《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常利兵,《西溝:一個晉東南典型鄉村的革命、生產及歷史記憶(1943~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2. 評釋字第791號解釋--從性別身分到平等契約?
13. 《逸周書》〈芮良夫〉之憲政思想限制與隱埋
14. 經典、習俗與禮法--對喪服「嫡孫承重」的歷史考察
15. 本名張愛玲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