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汪兆銘與國民政府 : 1931至1936年對日問題下的政治變動
作者:許育銘
出版日期:1999
出版項:臺北:國史館
集叢:民國人物傳記叢書;5
ISBN:9570240180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0
期刊論文
1.李君山(19940300)。默守待授--「汪蔣合作」下的外交政策及汪兆銘的評價問題。歷史月刊,74,11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一兵(1984)。一二八淞滬戰役中有關英美等國調停的部分資料。研究.資料與譯文,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海市檔案館(1984)。汪精衛致王懋功密函選。歷史檔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上海市檔案館(1935)。1935年蔣介石胡漢民等往來函電一組。檔案與歷史,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上海市檔案館(198803)。國民黨非常會議史料一束。檔案與歷史,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89)。何梅協定前夕汪精衛致孔祥熙密電一件。民國檔案,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31)。1931年粵和平會議。歷史檔案,1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土田哲夫(1989)。張學良與不抵抗政策。南京大學學報,19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克文(19910300)。蔡德金著《汪精衛評傳》。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268-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維禮、程舒偉(1993)。關於南京國民政府『安內攘外』 政策的評價。中共黨史研究,19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劍秋(1986)。試論國民黨各派對日的不同態度。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樹蔭(1992)。試論抗戰開始後蔣、汪矛盾激化分道揚鏢 的原因。民國檔案,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關興(1989)。蔣介石、汪精衛五次離合的緣由和性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寶琴(1988)。試析從九一八到八一二前後的汪精衛。南京大學學報,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祚明(1982)。1931年寧粤和平會議。歷史檔案,1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子道(1990)。蔣作賓與廣田弘毅東京會談論述。江海學刊,199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百齊(1990)。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外政策探源。山東醫科大學學報,19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君山(19860500)。論八一三淞滬戰役:由「抵抗∕交涉」政策看滬戰之目的與外交之意義。史繹,20,164-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雲漢(19760400)。九一八事變前後 蔣總統的對日政策。師大學報,21,197-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雲漢(19771000)。抗戰前中國知識份子的救國運動--民國二十年至二十六年。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10),8-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蓓蓓(1935)。1935年前後的蔣日關係。上海大學學報,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義彬(1989)。華北事變後國民黨對日政策的轉。民國檔案,19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乃澄、梁旭毅(1985)。從九一八到八一三蔣介石對日政策的變化。歷史敎學,19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杜松竹(1988)。在貴陽了結的"刺汪案"。貴州文史叢刊,19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幼元(1983)。偵破汪精衛被刺案經過。縱橫,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景平(1992)。論宋子文的對日強硬態度(1931-1933年)。抗日戰爭研究,1992(2),5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景平(1935)。李滋羅斯遠東之行和1935-1936年的中英日關係。民國檔案,198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胡耐安(197309)。汪精衛生前生後識小錄。傳記文學,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哲峰(1990)。長征對國民黨政府內外政策轉變的影響。近代史研究,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郭大鈞(1984)。九一八到八一三國民黨政府對日政策的轉變19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強劍衷(1983)。1935年剌汪案眞相19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高華(1992)。關於南京十年(1928-1937)國民政府的若干問題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康莊(19870900)。悲劇人物汪精衛。中外雜誌,42(3)=247,1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天任(19840600)。中國國民黨召開「四全大會」背景之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3,6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天任(19850600)。寧粵「上海和平會議」之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4,183-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天任(19861200)。民國二十一年國民政府行政院之兩次改組。復興崗學報,36,329-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忠棟(19770100)。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4(1),6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衡(1992)。略論「一‧二八」抗戰期間國民黨內的和與戰之爭。民國檔案,19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德旺(1988)。論『九一八』事變後的獨立評論派。求是學刊,198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先初(1992)。從安內攘外到聯共抗日--局部抗戰時期國 民政府內外政策述評。抗日戰爭研究,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紅民(1986)。胡漢民年表(1931年9月-1936年5月)。民國檔案,19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紅民(1986)。胡漢民年表(1931年9月-1936年5月)。民國檔案,19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鳴鐘(1988)。9.18事變爆發至<淞滬停戰協定> 簽字期間的蔣日關係。民國檔案,19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謙平(1987)。試論抗戰前國民黨政府的國防建設。南京大學學報,1987(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臼井勝美、陳鵬仁(19841000)。日本外務省與中國政策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一年)。近代中國,43,172-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陶菊隱(19720100)。汪精衛這個人。中外雜誌,11(1),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崔萬秋(19821000)。日本廣田外交與中國。傳記文學,41(4/6),126-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楊玉清(1987)。我所知道的汪精衛。春秋,19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費雲文(19761000)。汪精衛的一生。中外雜誌,20(4),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費雲文(197611)。汪精衛的一生。中外雜誌,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費雲文(197612)。汪精衛的一生。中外雜誌,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楚任(1982)。汪精衛--從志士到賣國賊。人物,198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笹川裕史(199311)。戦後日本における中國國民政府(1927- 1949 )研究。近きに在りて,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蔣建農(1989)。簡論國難會議。民國檔案,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聞少華、孫彩霞(1985)。"非常會議”中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198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樂嘉慶、姜天鷹(1987)。評抗戰前夕南京政府的抗日準備。復且學報,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安悟行、張勁(1935)。法西斯德國是朋友嗎--存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1935年至1941 年間國民黨政府的檔案。民國檔案,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季托夫(1935)。1935-1936年南京政府同蘇聯的談判。黨史研究,19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國祁(19930900)。從個性談汪精衛的歷史功過。歷史月刊,68,7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鄧飛鵬(19820900)。一生忠佞說胡汪。廣東文獻季刊,12(3/4),1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關志昌(19871100)。汪兆銘其人其事。傳記文學,51(5)=306,10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土星光夫(1993)。汪精衛は何故に『反蔣運動』から蔣汪合作 に轉換したか?。政經論叢(明治大學),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池井優(198103)。內田康哉--焦土外交への軌跡。國際政治,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伊藤信之(1990)。蒋介石における集權化構想と『安內攘外』 政策。成蹊大學法學政治學日本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宇野重昭(198103)。廣田弘毅の對華政策と蒋介石。國際政治,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Boorman, Howard L.(1964)。Wang Ching-wei: China's Romantic Radical。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79(4),504-525。  new window
67.陳存恭(19880400)。從美國軍事情報探討「安內攘外」政策。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5,1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楊衛敏(1990)。國民政府與一二八淞滬抗戰。近代史研究,19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楊天石(1993)。黃郛與塘沽協定善後交涉。歷史研究,19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馬振犢(1990)。蔣汪關係與華北危局。民國檔案,199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立夫(1977)。參加抗戰準備工作之回憶。近代中國,2,1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楊天石(1991)。胡漢民的軍事倒蔣密謀及胡蔣和解。抗日戰爭研究,1991(1),5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沈雲龍(198212)。胡適與汪精衛來往書信。傳記文學,41(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蔡德金(198601)。西安事變前後汪精衛與陳璧君等來往電函。近代史資料,60,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85)。九一八事變後顧維鈞等致張學良密電選。民國檔案,1985(2),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84)。一二八淞滬抗戰史料選。歷史檔案,19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蔣永敬(196512)。「九.一八」事變中國方面的反應。新時代,5(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存恭(198408)。從「兩廣事變」的和平解決探討「安內攘外」政策。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憲文(1988)。民國檔案與民國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民國檔案與民國史學術討論會。北京: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湯良禮(1941)。中日兩國爲友是自然的爲敵是不自然的。國民外交討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寶千(1987)。論汪兆銘之叛國事件。紀念抗戰建國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永敬(1987)。對日抗戰之政略--就蔣公中正思想言論之分析。紀念抗戰建國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永敬(1985)。從九一八事變至一二八事變中國對日政策之爭議。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362-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邵銘煌(1979)。抗戰前北方學人與「獨立評論」(1932-1937)(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維開(1993)。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國興(1983)。黃郛與華北危局(一九三三-一九三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n, Hang sheng(1967)。Wang Ching-wei and the Japanese Peace Efforts(博士論文)。Pee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5.Odani, Akira(1975)。Wang Ching-wei and the Fall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1905-1935(博士論文)。Brown University。  new window
6.Shirley, James R.(1964)。Political Conflict in the Kuomintang: The Career of Wang Ching-wei to 1932(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w window
7.Tao, Chia- Iin(1971)。The role of Wang Ching- wei during the Sino- Japanese War(博士論文)。Indiana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張其昀(19790329)。黨史概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聿峨、陳紅民(1989)。胡漢民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公博(1936)。四年從政錄。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永敬(198708)。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青年軍人社(1991)。反蔣運動史。臺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日本外務省(1981)。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東京:外務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Thorne, Christopher(1972)。The Limits of Foreign Policy: The West, the League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1-1933。London:Hamish Hamilton。  new window
8.汪精衛南京國民政府宣傳部(1941)。和平反共建國文獻。南京:汪精衛南京國民政府宣傳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山田辰雄(1980)。中国国民党左派の研究。東京:慶応通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秦孝儀(1978)。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古屋奎二(1976)。蔣總統祕錄。臺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開慶(1962)。抗戰以前之中日關係。臺北:自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Tang, Leang-li(1931)。Wang Ching-wei: A Political Biography。Tientsin:China United Press。  new window
14.黃紹竑(1989)。五十回憶。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rowley, James B.(1966)。Japan’s Quest for Aut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1930-1938。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Sheridan, James E.(1975)。China in Disintegration: 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 1912-1949。New York:The Free Press。  new window
17.Ch'i, Hsi-sheng(1982)。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new window
18.日本防衛廳戰史室、天津政協編譯委員會(1987)。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施家順(1992)。兩廣事變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董霖(1968)。戰前之中國憲政制度。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郭恆鈺、羅梅君、許琳菲、孫善豪(1991)。德國外交檔案:1928~1938年之中德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田弘茂(1972)。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3.(1934)。外交評論。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32)。時代公論。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日本國際政治學學會太平洋戰爭原因研究部(1962)。太平洋戰爭への道。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波多野乾一(193708)。現代支那の政治と人物。東京:改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東之(1990)。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中央宣傳委員會(193412)。輿論集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198808)。九一八事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敎研室(1984)。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南開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中共黨史教研組(1983)。華北事變資料選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處。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行政院祕書處(1935)。行政院工作報告。南京:行政院祕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國史館(1980)。長城戰役。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1)。盧溝橋事變前之海軍戰爭指導。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顧維鈞(1933)。參與國際聯合會調査委員會中國代表處說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國防研究院(1960)。蔣總統集。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汪兆銘(193707)。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上海:中華日報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汪兆銘(193806)。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香港:南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汪兆銘(193806)。汪精衛先生抗戰言論集。獨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汪兆銘(1935)。救亡圖存之方針。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陸軍軍官訓練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汪精衛(1929)。汪精衛集。上海:光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929)。汪精衛先生的文集。上海:中山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192511)。汪精衛先生演說集。中國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1940)。汪精衛先生和平運動言論集。廣州:廣州中山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林柏生(1939)。汪主席和平建國言論集。上海:中華日報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天錫(1967)。戴季陶先生文存續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會(1986)。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約瑟夫• C •格魯、蔣相澤、陳宏志、李健輝(1983)。使日十年--1932至1942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重光葵、天津市政協(1982)。重光葵外交回憶錄。北京: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蔣廷黻、謝鐘璉(1978)。蔣廷黻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龔德柏(1989)。龔德柏回憶錄。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沈雲龍(1930)。劉航琛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入江昭(1991)。巨大的轉變:美國與東亞(1931-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王芸生(1937)。由統一到抗戰。上海:上海大公報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美眞(1988)。汪精衛傳。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方正、兪與茂、紀紅民(1980)。張學良和東北軍。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陳布雷(1967)。陳布雷回憶錄。臺北: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王禹廷(1989)。細說西安事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江上清(1966)。政海密聞。香港:致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李理、夏潮(1988)。汪精衛評傳。武漢: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李新(198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蘆洲(1934)。國民政府的政績。上海:中央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周鲠生(193809)。戰時外交問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青韋(193907)。汪精衛與日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胡漢民(193502)。南京政府的對日外交。廣州:中興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胡遯園(1970)。賢不肖列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柯白、蔡靜儀(1991)。江浙財閥與國民政府。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郎雄(1980)。戴笠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重光葵、宓汝卓(1952)。昭和的動亂。臺北:中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教育部(1990)。中華民國建國史,第四篇,抗戰建國。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強劍衷(1986)。刺汪內幕。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時事問題研究會(1941)。九一八以來國內政治形勢的演變。抗戰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張世熒(1989)。訓政時期之政策製定與執行。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張篷舟(1985)。近五十年中國與日本。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陳固亭(1980)。國父與亞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陳鵬仁(1991)。日本人筆下的九一八事變。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張玉法(1983)。中國現代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曾景忠(199206)。中華民國史研究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黃美真(1991)。僞廷幽影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開普樓、章英華、丁庭宇(1986)。權力的遊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賀嶽僧(1943)。九一八以來之中日關係。重慶:獨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聞少華(1988)。汪精衛傳。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蔣俊、李興芝(1991)。中國政府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邁克爾•羅素、鄭會欣(1992)。院外集團與美國東亞政策--30年代白銀集團的活動。上海: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廖德軍(1977)。塘沽協定後(1933-1936)的華北局勢。臺北:鶯聲文化供應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潘英(1990)。惡夢與幻夢之下之近世中日關係。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信夫清三郎(1853)。日本外交史1853-1972。東京:每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島田俊彥、稻葉正夫(1985)。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1932)。外交部公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島田俊彥、稻葉正夫(1982)。現代史資料(8)--中戰爭。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島田虔次、小野信爾(1968)。辛亥革命の思想。東京: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家近亮子(1992)。中國近代史年表。東京:松阪大學近代中國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秦郁彥(1972)。日中戰爭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野澤豐(1981)。中國の幣制改革と國際關係。東京:東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現代アジア研究會(1991)。世紀末から見た大東亞戰爭。東京:プレジデン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森田正夫(1939)。汪兆銘。東京:興亞文化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朝日新聞社(1339)。中國國民黨と汪兆銘コース。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藤井昇三(1975)。1930年代中國の研究。東京:アジア經濟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1989)。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池田誠(1987)。抗日戰爭と中國民眾--中國ナシヨオリスムと民主主義。東京: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沈亦雲(1980)。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李雲漢(1979)。中國現代史論和史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李雲漢(1987)。盧溝橋事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邵文瑞、李文榮(1898)。華北事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苗建寅(199005)。中國國民黨史(1894-1988)。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雷鳴(1989)。汪精衛先生傳。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李雲漢(1982)。抗戰前華北政局史料。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Boyle, John Hunter(1972)。China and Japan at War, 1937-1945: The Politics of Collabora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0.國史館(1932)。中華民國史事紀要。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1934)。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二十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最新支那年鑑。東亞同文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1932)。三民主義月刊。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1931)。中央黨務月刊。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1932)。申報月刊。上海: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1933)。外交月報。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1931)。東方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193210)。南華評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1932)。時事月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1932)。獨立評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山中德雄(1990)。和平は賣國か--ある汪兆銘伝。東京:不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山根幸夫、藤井昇三、中村義、太田勝洪(1992)。近代日中關係史研究入門。東京: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上村伸一(197306)。日本外交史,十九卷,日華事變。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小島桓久(1989)。一九三〇年代の日本。東京: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日本外務省(1979)。日本外交文書.滿洲事變。東京:外務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日本外務省(1966)。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1840-1945。東京: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日本外務省情報委員會(19370605)。支那に於ける軍備的強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中國現代史研究會(1986)。中國國民政府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中國國民黨各派の解剖(特別資料)。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中保與作(1939)。汪兆銘と新中央政府。東京:宮越太陽堂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井上壽一(199401)。危機のなかの協調外交。東京:山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今井清一(1973)。太平洋戰爭史2,日中戰爭。東京:青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臼井勝美(1989)。滿州事變。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石射豬太郎(1992)。外交官の一生。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田中忠夫(1937)。現代支那の基本的認識。東京:學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田中香苗(1940)。汪兆銘と新支那。東京:日本青年外交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池田誠(1968)。中國現代政治史。東京: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江口圭一(1982)。十五年戰爭的開幕。東京:小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江口圭一(1992)。十五年戰爭小史。東京:青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汪兆銘、日本青年外交協會研究部(1939)。中國の諸問題と其解決。日本青年外交協會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松本重治(1989)。上海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青年書房(1939)。汪兆銘を語る。東京:青年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松山悅三(194006)。新支那の建設と汪精衛。東京:人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齋藤剛(1937)。支那--機構と人物。東京:太陽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Bate, Don(1940)。Wang Ching-wei: Puppet or Patriot。Chicago:Ralph Fletcher Seymour。  new window
146.Chien, Tuan-sheng(1970)。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China, 1912-1949。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7.North, Robert C.(1972)。Kuomintang and Chinese Communist Elit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8.Smith, Sara R.(1948)。The Manchurian Crisis, 1931-1932: A Trage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9.Tang, Leang-Li(1930)。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New York:E. P. Dotton & Co.。  new window
150.United States(1943)。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1931-1941。Washington, D.C.。  new window
151.Wang, Ching-wei(1934)。China's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hanghai。  new window
152.Wang, Ching-wei(1931)。The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Peiping:China United Press。  new window
153.朱漢國(1993)。南京國民政府紀實。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薛代強(1936)。中國外交年鑑。上海: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石島紀之(1985)。中國抗日戰爭史。東京:青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安藤德器(1941)。汪精衛自敘傳。東京: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陳錫璋(1979)。廣州樞府史話。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濱田峰太郎(1936)。現代支那の政治機構とその構成分子。東京:學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Willoughby, W. W.、薛壽衡(1937)。中日糾紛與國聯。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俞辛焞(1986)。滿洲事變期の中日外交史研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金問泗(1983)。從巴黎和會到國聯。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Coble, Parks M.(1980)。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3.顏惠慶、姚崧齡(1973)。顏惠慶自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程天固(1978)。程天固回憶錄。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陳之邁(194702)。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程滄波(1983)。滄波文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蔣永敬(1993)。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李雲漢(1977)。九一八事變史料。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傅啓學(1991)。中國外交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Bunker, Gerald E.(1972)。The Peace Conspiracy: Wang Jing-wei and the China War, 1937-1941。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2.Boorman, Howard L.、Howard, Richard C.(1967)。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3.實藤惠秀、譚汝謙、林啟彥(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榮孟源(1985)。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張同新(1982)。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查建瑜(1986)。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5)。中日外交史料叢編。臺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梁敬錞(1968)。九一八事變史述。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市檔案館(1990)。蔣作賓日記。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陳公博、李鍔、汪瑞炯、趙令揚(1980)。苦笑錄-陳公博回憶(1925-193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邵元沖、王仰清、許映湖(1990)。邵元沖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張同新(1988)。蔣汪合作的國民政府。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鄒魯(197407)。回顧錄。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張群(1980)。我與日本七十年。台北:財團法人中日關係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李春(1990)。中國國民黨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胡頌平(1990)。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Wang, Y. C.、梅寅生(1991)。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臺北:久大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吳相湘(19730500)。第二次中日戰爭史。臺北:綜合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5)。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編輯委員會(19840400)。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董顯光(1980)。蔣總統傳。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沈雲龍(1981)。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薛光前(1971)。艱苦建國的十年--民國16年至民國26年。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彭明(1989)。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王正華(1987)。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台北:環球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徐藍(1991)。英國與中日戰爭(1931-1941)。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蔡德金(1988)。汪精衛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王世杰(1990)。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9110)。中國抗日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秦孝儀(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劉馥、梅寅生(1992)。中國現代軍事史。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張玉法(1988)。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吳景平(1992)。宋子文評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梁敬錞(1984)。日本侵略華北史述。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郭廷以(1984)。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沈雲龍(1976)。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1983)。胡適來往書信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張忠棟(1990)。胡適五論。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郭華倫(1989)。中共史論。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金雄白(1988)。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蔡德金、王升(1993)。汪精衛生平紀事。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馮玉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馮玉祥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胡適(1990)。胡適的日記。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司馬桑敦(1986)。張學良評傳。香港:Monterey Park, California:星輝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6)。「九一八」「一二八」上海軍民抗日運動史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張江裁(1943)。汪精衛先生行實錄。南京:中華民國史料編刊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林柏生(1973)。汪先生生平奮鬥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澤田謙(1939)。敘傳汪兆銘。東京: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桂崇基(1989)。中國現代史料拾遺。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朱子爽(1942)。中國國民黨外交政策。重慶:國民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Louis, Wm. Roger(1971)。British Strategy in the Far East, 1919-1939。London:Oxford。  new window
223.汪兆銘(193008)。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香港:南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劉心皇、王鐵漢(1990)。張學良進關祕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入江昭(1987)。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London。  new window
226.傅虹霖(1990)。張學良與西安事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緒方貞子(1966)。滿洲事變と政策の形成過程。東京: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中國文化建設協會。抗戰十年前之中國(1927-1936)。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89)。中國國民黨黨史資料與研究。臺北市:中華民國史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蔣百里(1986)。中國人的日本觀。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丘宏達、許倬雲(1986)。抗戰勝利的代價。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蔣永敬。胡適與汪精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汪兆銘文件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1)。大公報,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1)。中央日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31)。民生日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31)。申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31)。盛京時報,大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1)。中央導報,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1)。國聞週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1948)。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Washington, D.C.。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蔣永敬(1991)。胡適與國民黨。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維初、張士義、劉德喜(1989)。陳公博--一個有馬克思主義傾向的國民黨理論家。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永敬(1989)。中國國民黨九十五年的奮鬥--先內後外。中國國民黨資料與研究。臺北:中華民國史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avendish, Patrick(1969)。The ‘New China' of the Kuomintang。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李國祁(1990)。國父去世後汪精衛的爭權。民國史論集。臺北:南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雲漢(1981)。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華北的侵略。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