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
作者:鄭怡世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i-Shih Che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張英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台灣社會工作歷史社會工作發展國家與社會工作專業Taiwanstatesocial work developmentsocial work historysocial work profes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3
本研究將台灣戰後1949-1982年間的社會工作發展,放置在這段期間的歷史脈絡下來進行觀察,以詮釋學方法來分析與詮釋所蒐集到的文字/獻資料與口述歷史資料,以試圖回答「是什麼樣的社會力量、條件型塑台灣戰後1949-1982年的社會工作發展,以及這個階段的社會工作呈現出什麼樣的樣貌」這樣的提問。
本研究認為,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在政治上以黨、政部門為主體、對台灣民間社會進行全面性掌控的威權體制,以及大量依賴美國而深具殖民性格的學術文化,是型塑台灣戰後1949-1982年間社會工作發展兩股最主要的力量,而在這兩股力量的交互影響下,這段期間的社會工作發展基本上可以區隔出三個階段,分別是「『社會控制』與『美式專業社會工作』雙元化的社會工作發展」(1949-1963年);從「『社區發展』到『貧民服務』的社會工作發展」(1964-1972年);以及「以政府體制內社會工作建制為重心的社會工作發展」(1973-1982年)。
如果再針對這三個階段的社會工作發展進行綜合性的觀察,我們會發現,台灣戰後1949-1982年間社會工作所呈現的是「擺盪在黨政控制與知識依賴間的社會工作」這樣的獨特樣貌。而這種「擺盪在黨政控制與知識依賴間的社會工作」其本質是「依賴的」:依賴國家體制來進行社會工作的建制,以取得社會工作的合法性;依賴美國的社會工作教育體制與知識體系來構築台灣社會工作的教育藍本與知識生產的基礎。而這種「依賴體質」的社會工作又可歸納出以下特徵:以政策文件與法令規章架構的社會工作制度;橫向移植美式專業社會工作教育內容的社會工作教育;由學術工作者所形成的「社工社群」對台灣社會工作發展深具影響力;從剛性到柔性社會控制的社會工作內涵;以及犠牲奉獻、溫暖助人、順服國家體制的社會工作意識型態。
透過這樣歷史的反思,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社會工作應該要從受「現代主義」那種強調單一、普遍、進步、向核心國家靠攏的「中心化」思維,逐步混合「後現代主義」所強調的那種多元、在地性、歧異性、「去中心化」的批判性思維來重新定位社會工作,回歸到以社會工作的「主體」 - 受服務者或潛在受服務者與提供服務者的經驗與社會情境為基礎來構築社會工作的方法與知識。其具體的作法包括:創造出社會工作者本身所特有的「公共領域」,透過共同討論、參與以及以集體行動與協商甚至是政治參與的方式,來與有權力者、包括國家進行協商與對抗,以擺脫對國家的依賴;回到社會工作起源的那種「去中心化」、「去國家化」、「追求更具公平正義的社會」的本質與使命來重新定位台灣的社會工作,成為帶領台灣邁向成熟的市民社會的領導性角色與力量;知識生產的民主化,讓台灣的社會工作知識有更多元的來源與對話;對台灣社會工作的使命、定位與發展路線,以及創新的工作方法與知識進行在哲學與思想層次上的論辯。而這樣的論述與實踐應形成一股持續性的反省力量,讓台灣的社會工作擺脫「依賴的」惰性而走向「去依賴的」自我實踐與認同。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1949 to 1982. Different kinds of chronicles and oral history were studied to reply two questions: what the main factors were which had molded Taiwan’s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during 1949 to 1982, and what the unique appearance of social work in Taiwan during this period wa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authoritarianism regime that KMT adopted to gover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resulted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entirely, and the American aid based on the Mutual Defence Treaty made Taiwan’s social work technologies and academic knowledge more dependant on US. These two historical fact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o mold the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Taiwan during 1949 to 1982. These two factors were also divided this period into three stages: ‘social control’ and ‘American-style social work’ as the dichotomous social work (1949-1963),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for the poor’ as the new business of social work (1964-1972), embedded into the state and operated as part of the welfare state as the main concern of social work (1973-1982).
Therefore, it showed up that the social work in Taiwan during this period was ‘reliant’: it relied on the state to back up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it also relied on the American-style social work to manufacture the social work knowledge and method. The ‘reliant social work’ showed some other characteristics: it rested upon government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build up the social work regime, the American-style social work was transplanted into Taiwan without any introspection,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 of social work had powerful influence, the contents of social work were from hard social control to soft social control, and the domain social work ideology as sacrificial and warm helper.
Accordingly, social work in Taiwan should liberate from ‘reliance’ to ‘de-reliance’. Since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Taiwan 1949-1982 was covered up by the modernism – the western social work was good, progressive and as the universal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work, we should consider the post-modernity critical thinking – reflectively constructed, pluralistic framed, local and ‘de-centered’ social work knowledge and methods.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are mainly avoiding the romantic imagination about state role and creating social worker’s ‘public sphere’, rethinking the social work historical mission and as an important role of civil society, more democratic knowledge producing, and more philosophical debate on the social work mission as well as the mean-to-end social work knowledge and methods.
一、中文官方文獻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70)。《台灣省基層民生建設實驗農村》。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內政部(1973)。《內政統計提要》。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05)。《重尋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歷史》,《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4。
內政部統計處(1992)。《臺灣地區社區建設與活動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台中縣政府(1975)。《台中縣執行小康計畫示範實驗工作輔導貧戶自立自強計畫簡報》。台中:台中縣政府。
台中縣政府(1976)。《台中縣推行小康計畫設置社會工作員實驗工作報告》。台中:台中縣政府。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1978)。《台北市政府社會工作員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室(1983)。《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員工作績效報告》,《社區發展季刊》,第24期,頁33-35。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室(1989)。《台北市社區工作之回顧與展望》。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台灣史》。台北:眾文。
台灣省政府(1971)。《小康計劃:台灣省消滅貧窮計劃綱要》。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9)。《台灣省政府推行小康計劃工作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57)。《台灣社政十年》。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60)。《國民義務勞動的理論與實際》。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77)。《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六十六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78)。《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六十七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79)。《台灣省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專輯》。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new window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0)。《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六十九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1)。《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2)。《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一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3a)。《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二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3b)。《台灣省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工作報告》,《社區發展季刊》,第24期,頁24-32。new window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4)。《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三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5)。《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四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6)。《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五年度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0)。《台灣省社區發展二十年專輯》。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5)。《台灣省社會工作員工作手冊》。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議會秘書處(1961年5月9日)。《台灣省議會公報》,第5卷第1期。
台灣省議會秘書處(1966年1月25日)。《台灣省議會公報》,第14卷第13期。
台灣省議會秘書處(1969年2月11日)。《台灣省議會公報》,第20卷第13期。
立法院秘書處(1980年1月12日)。《立法院公報》。第69卷第4期。
立法院秘書處(1980年5月31日)。《立法院公報》。第69卷第41期。
立法院秘書處(1989)。《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案》。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考選部(1996)。《中華民國考選統計》,中華民國85年6月(以出版年代替卷期)。台北:考試院考選部。
行政院主計處(198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84a)。《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經濟統計季報(第廿七期)》。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84b)。《中華民國國民所得統計摘要》。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按季統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編(198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新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十項重要建設評估》。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83)。《十二項建設計畫辦理情形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小組(1984)。《中華民國七十三年社會福利指標》。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小組。
財政部(2004)。《中華民國財政統計年報》。台北:財政部。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1983)。《高雄市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工作概況與績效》,《社區發展季刊》,第24期,頁36-43。new window
國民政府考試院(1945年1月13日)。34:渝:744。
教育部(1975年4月30日)。《教育部公報》。第4期。
教育部統計處(200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總統府第三局(1971年10月27日)。《總統府公報》。第2330號。


二、中文論著
丁碧雲(1952)。〈醫院社會服務〉,《社會工作(月刊)》,第4期,頁19-21。
丁碧雲(1965)。〈聯勤南機場社區發展實驗中心簡介〉,《社會導進》,第1卷第3期,頁9-10。
丁碧雲(1997)。〈我國社會發展與社區發展倡導者:張鴻鈞先生之事蹟〉,《社區發展季刊》,第七十九期,頁181-188。new window
丁碧雲(2000a)。〈熊芷〉,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699。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丁碧雲(2000b)。〈謝徵孚〉,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767-768。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丁碧雲主編(1985)。《台北兒童福利中心十六年工作實錄(從1969年到1985年)》。台北: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台北兒童福利中心。
丁碧雲、沙依仁譯(1980)。《社會工作概論》。台北:五南。
于宗先(1995)。〈台灣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見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頁1-41。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會(1967)。〈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實習辦法〉,《社會工作》,第1期第2期,頁20。
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會(1969)。〈理論與實際並重:社會工作系簡介〉,《社會工作》,第1期第4期,頁23-24。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66)。〈地方自治與社區發展〉,《中國地方自治》,第19卷第7期,頁9-15。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71)。〈維護地方自治體制歸併社區發展方案〉,《中國地方自治》,第24卷第1期,頁6-7。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1977)。《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手冊》。台北: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1981)。《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手冊》。台北: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84)。《三民主義建設成果專輯》。台北:正中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71)。《中央社會工作會議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組。

方雅麗(1999)。《台北市公娼事件中政府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困境:一個行動研究的反思》。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正華(2002)。〈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史料介紹:「蔣經國總統檔案」〉,《國史館館刊》,第33期,頁203-232。
王旭堂(1991)。〈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台灣與美國四十年來經貿關係的案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42卷第4期,頁1-33。new window
王作榮(1989)。《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文化。
王卓聖(2003)。《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研究:1950-1997》。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殷(1982)。〈台北市十五名績優社會工作員獲表揚:李建興教授專題演講「社工員應有之風範」〉,《社區發展季刊》,第17期,頁134。
王培勳(1984)。《從社區工作的涵義及其做法論我國的社區發展工作》。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王培勲(2000a)。〈龍冠海〉,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748-749。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王培勲(2000b)。〈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43。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王培勲(2005)。〈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的成立及社區發展季刊的發行〉,《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28-135。
王晴佳(1998)。《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台北:允晨文化。
王晴佳(1999)。〈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新史學》,第10卷第2期,頁107-144。new window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丘宏達(1979)。《中美關係問題論集》。台北:三民。
古偉瀛、王晴佳(2000)。《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new window
古善愚(1948)。〈一年來的台灣社會工作〉,《台灣新社會》,第1卷第3期,頁5-7。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4a)。〈致教育部的陳情函〉,《社工專協電子會訊》,第75期(93/07/02)。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4b)。〈對93年專技人員社會工作師考試錄取率之回應〉,《社工專協電子會訊》,第83期(93/11/09)。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4c)。《社會工作師法修正草案:社會工作師法修法公聽會會議資料》。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台灣新社會月刊社(1948)。〈一年來的台灣社會工作大事記〉,《台灣新社會》,第1卷第5期,頁41-44。
白秀雄(1971)。〈專業的基本特性及其對社會工作的意義〉,見蔡漢賢主編,《各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研究》,頁1-11。台北: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白秀雄(1976a)。〈對小康計畫 - 台灣省消滅貧窮計畫之評估〉,《社會建設》,第28期,頁50-60。
白秀雄(1976b)。《社會工作》。台北:三民。
白秀雄(1985)。〈社會福利事業〉,見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頁1987-2092。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見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江文瑜(2002)。〈口述史法〉,見游鑑明著,《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頁111-134(附錄)。台北:左岸文化。
何建芬(2003)。《嘉義縣社會工作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彩燕(2004)。《社會工作師職涯轉換之研究:以縣市政府具轉任資格之社工師為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吳玉清(1952)。〈學校的社會個案工作〉,《新社會》,第4卷第11期,頁25-27。
吳新興(1992)。〈美國因素對解決中國問題的影響與評估〉,《現代中國》,第87期,頁85-100。
吳聰敏(1988)。〈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45-158。new window
呂寶靜(1979)。〈從專業教育著手:談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途徑之一〉,《社區發展季刊》,第6期,頁33-37。new window
李大維(1996)。《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第二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小林(1954)。〈參加古亭軍眷區調查工作後感〉,《社會導進》,第1卷第2期,頁33、26。
李先良(1970a)。〈論社區發展與地方自治〉,《中國地方自治》,第23卷第10期,頁10-12。
李先良(1970b)。〈對台灣省社區發展推行的檢討〉,《新時代》,第10卷第10期,頁3-10。
李守廉編(1965)。《基層民生建設在臺灣》。台北:台灣省基層民生建設輔導委員會。
李孝悌(1999)。〈評介梁其姿的《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頁471-480。new window
李卓穎(1990)。〈七0年代初期知識份子對政府的關係性自我定位:以「大學雜誌」為分析對象〉,《史繹》,第21期,頁89-117。
李宗派(1954)。〈介紹政專社會服務中心〉,《新社會》,第6卷第2期,頁30-33、35。
李宗派(1957)。〈談醫療社會工作〉,《新社會》,第9卷第8期,頁17-19。
李宗黃(1966)。〈國父關於地方自治的啟示〉,《中國地方自治》,第18卷第9期,頁3-4。
李明政(1995)。〈近代台灣社會行政的發展〉,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近代史:社會篇》,頁317-35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明政等(2004)。〈訪蔡漢賢教授談社會福利〉,見李瑞金主編,《蔡漢賢教授及其社會福利觀》,頁159-282。台北:松慧。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
李登輝(1980)。《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new window
李雲裳(2005)。〈台灣地區醫務社會工作之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65-170。new window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林呈蓉(2003)。《台灣史》。台北:華立。
李翼中(1948)。〈台灣省一年來社會行政概述與檢討〉,《台灣新社會》,第1卷第5期,頁4-21。
李鍾元(2000a)。〈李鴻音〉,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214-215。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李鍾元(2000b)。〈陳國鈞〉,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519。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李鴻音(1952)。〈社會工作的方向:社會工作就是社會工程〉,《社會工作(月刊)》,第1期,頁2。
李鴻音(1953)。〈美國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新社會》,第5卷第4期,頁8-9。
杜章甫(1952)。〈反共大陸後的社會工作〉,《社會工作(月刊)》,第1期,頁7-10。
杜維運(2003)。《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new window
沈建亨(2003)。《我對社會工作的探索與再認識:與基層社會工作者的串連、集體行動與反思》。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懷玉(2004)。〈雷震事件(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013-1014。台北:文建會。
汲宇荷(1990)。《我國現階段社區發展過程中政府角色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卓遵宏、陳進金(1996)。《劉脩如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周月清(2002)。〈臺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工教育與實務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90-125。new window
周添城(1989)。〈權力邊陲的中小企業〉,見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周琇環編(1998)。《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三冊:技術協助計畫》。台北:國史館。
官有垣(1999)。《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的組織與方案評估:過去服務的歷史、目前經營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的藍圖》。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林忠正(1989)。〈威權主義下弱勢團體相互剝削的循環:台灣經濟體系的解剖〉,見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61-195。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林東陽(1985)。〈會史:從中國兒童基金會到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及至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見林東陽主編,《CCF卅五週年特刊》,頁16-22。台中: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
林金田(1996)。《施乾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金田(1999)。〈台灣省政府原有組織業務與功能〉,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文獻輯錄》,頁23-220。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萬億(1990)。〈比較福利國家發展:理論與發展〉,《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5卷第3期,頁30-44。new window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new window
林萬億(2000)。〈我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教育的發展〉,《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23-160。new window
林萬億(2002a)。〈台灣社會工作之歷史發展〉,見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頁1-42。台北:巨流。
林萬億(2002b)。《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萬億(2004)。〈我國社會工作訓考用制度的改良芻議〉。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社會工作師考、訓、用制度分區座談會」。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林萬億、古允文譯(1991)。《基變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林萬億、呂寶靜、鄭麗珍(1999)。《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科規劃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劃(計劃編號NSC 87-2418-H-002-021)。new window
林萬億、汪美偉主編(1977)。《社會工作中文文獻目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文獻編輯組。
林聯章(1981)。工廠員工適應問題與服務措施之研究:工業社會工作發展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鐘雄(1986)。《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社區發展雜誌社(1978)。〈中華民國社會工作教育〉,《社區發展季刊》,第4期,頁54-125。
社區發展雜誌社(1980)。〈要全心全意做好社會工作:邱部長創煥于社工員在職訓練始業式中致詞〉,《社區發展季刊》,第10期,頁5。
社區發展雜誌社(1982)。〈從事社會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業:內政部王次長善旺于三月三十一日在本年度社會工作員在職訓練中的講詞〉,《社區發展季刊》,第18期,頁8-9。
社會工作月刊社(1952)。〈社工動態〉,《社會工作(月刊)》,第4期,頁131。
近代中國雜誌社(1988)。〈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大事年表〉,《近代中國》,第63期,頁77-80。
邱汝娜、李明德(2005)。〈政府社會工作員制度的起初:參與者的回憶〉,《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36-141。new window
邱創煥(1989)。〈社會個案輔導固然重要,國家整體利益更應關切〉,見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編,《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七十八年度年報》,頁18-21。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金初裕(1952a)。〈你願意做社會工作員嗎?〉,《新社會》,第4卷第1期,頁24-25。
金初裕(1952b)。〈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與應用〉,《社會工作(月刊)》,第4期,頁11-12、10。
金姬鎦(1951)。〈參加社會工作人員講習班有感〉,《新社會》,第3卷第1期,頁37-39。
侯家駒(1991)。〈加工出口區〉,見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頁380-409。台北:天下文化。
俞景蘧(2000)。〈張鏡予〉,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517-518。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姚蒙(1988)。《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學派到新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幼慧(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見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5。台北:巨流。
郎裕憲(1987)。〈民國五十八年中央公職人員之增、補選舉〉,見郎裕憲、陳文俊編,《中華民國選舉史》,頁389-428。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郎裕憲、陳文俊編(1987)。《中華民國選舉史》。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權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
唐學斌(1972)。《社區與社區發展(再版)》。台北:新陸。
徐照美(1984)。〈談台北縣社工員的「機動」角色:從「海山」「煤山」到「洲後村」〉,《社區發展季刊》,第27期,頁40-42。new window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new window
徐震(1983)。《台灣省十年來社區發展成效之評鑑及未來發展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徐震(1986)。〈我國推行社區發展的回顧〉,見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編,《社區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頁411-444。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new window
徐震、林萬億(1983)。《當代社會工作(第二版)》。台北:五南。
徐學陶(1991)。《小康計畫對社會福利工作的貢獻》。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徐學陶(2001)。〈社會福利、公共救助與小康計畫〉,《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頁46-54。new window
翁毓秀(2002)。〈美國社會工作證照制度〉,《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142-155。new window
張玉法(1988)。《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new window
張秀卿(1985)。〈社會工作員對國家社會的貢獻〉,《社會建設》,第56期,頁91-99。
張秀卿(1988)。〈近四十年來我國托兒事業之發展〉,《教育資料集刊》,第13輯,頁147-176。new window
張秀卿(1996)。〈社政工作三十四年之回顧〉,見蔡漢賢主編,《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頁49-57。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及國內社工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計畫編號:092-00AU6301001-003)。
張淑雅(2004)。〈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292。台北:文建會。
張景泰(1998)。《我國社會工作師法合法化過程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1996)。〈從事社會福利服務工作五十年來的心得〉,見蔡漢賢主編,《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頁4-10。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張鴻鈞(1971)。〈大學社會工作課程之再商榷〉,《中國社會學刊》,第1期,頁158-165。new window

張鴻鈞(1974a)。〈大學與社區〉,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73-105。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鴻鈞(1974b)。〈透導社會改革以促進發展〉,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1-12。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鴻鈞(1974c)。〈社區發展的新動向〉,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43-57。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鴻鈞(1974d)。〈我國社會工作之專業化〉,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161-198。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鴻鈞(1974e)。〈如何加強社區發展的研究與訓練〉,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107-115。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鴻鈞(1974f)。〈我國社區發展研訓練中心幾個重要問題的商榷〉,見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頁117-123。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豐緒(1977)。〈發刊詞〉,《社區發展季刊》,第1期,頁3。
梁永章(1971)。〈中央社會工作會的意義與成就〉,《中國勞工》,第492期,頁18-27。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new window
梁啟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補編》。台北:里仁。new window
梁福鎮(2000)。〈詮譯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21-238。高雄:麗文文化。
畢恒達(1996)。〈詮譯學與質性研究〉,見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莫藜藜(1998)。《醫務社會工作》。台北:桂冠。
莫藜藜(2003)。〈張鴻鈞先生(1901-1973)對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貢獻〉。論文發表於「廿世紀中葉人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莫藜藜(2004)。〈張鴻鈞先生與台灣的社區發展工作〉,《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42-51。new window
莊秀美(2004a)。〈日據時期臺灣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0期,頁1-33。new window
莊秀美(2004b)。《社會工作名人與名著》。台北:松慧。
許君武(1952)。〈社會工作者的時代任務〉,《社會工作(月刊)》,第1期,頁3。
許宗德(1996)。〈推動社會工作員制度的一段心路歷程〉,見蔡漢賢主編,《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頁283-289。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北:正中書局。
郭登聰(1988)。〈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人力運用模式的試擬:一個行政服務體系建構的思考〉,《福利社會》,第8期,頁25-32。
陳孔立主編(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佳宏(2004)。〈台灣地區緊急戒嚴令〉,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095。台北:文建會。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柏儒(2004)。〈十大建設〉,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63。台北:文建會。
陳誠(1961)。《台灣土地改革紀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陳維德(1964)。〈台灣省立台北醫院社會服務部介紹〉,《社會研究》,第6、7期合刊,頁68-69。
陳燕禎(2004)。《政府與本土非營利組織間關係之轉變: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歷史研究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陸光(1987)。〈我國社區發展應有的新方向〉,《社區發展季刊》,第40期,頁17-23。new window
陸京士(1982)。〈社會工作課程教材、教法的國情化與國際化〉,《社區發展季刊》,第19期,頁8-9。new window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88期,頁190-196。new window
陶蕃瀛、簡春安(1997)。〈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頁1-25。
傅熙亮(1952a)。〈台灣省立行政專校社會行政科簡述〉,《新社會》,第4卷第1期,頁36-38。
傅熙亮(1952b)。〈醫院社會工作的幾個問題〉,《新社會》,第4卷第4期,頁37-38。
彭懷恩(1994)。《台灣政黨政治》。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1997)。《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景賢(1951)。〈美國學校的心理和社會工作〉,《新社會》,第3卷第1期,頁20-21、31。
曾中明(1981)。《從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論我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建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費浩偉(1989)。〈1948年至1987年間美台關係的變化〉,見李達編,《美台關係與中國統一》,頁3-59。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黃仁德(1994)。〈台灣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亞洲研究》,第10期,頁62-78。new window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
黃侃如(2004)。《精神社工專業認同之形塑與掙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彥宜(1988)。《台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研究:1683-198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癸楠(1981)。《台灣省社會工作員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倩玉(2000)。〈「時勢造英雌」: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見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459-501。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振哲(1971)。〈貧戶工作複查有感〉,《社會導進》,第2卷第3期,頁101-102、79。
黃進興(1992)。《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new window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台北:三民。new window
黃榮華(1984)。《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變》。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玫瑩(1998)。《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之研究: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制度建立過程與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祥銀(2004)。《口述史學》。台北:揚智。
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
葉永文(2004)。〈戰後台灣的醫政關係(1945-1975):弱勢統治與強勢統治的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8卷第2期,頁1-38。
葉啟政(1985)。〈對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中國論壇》,第21卷第1期(第241期),頁88-105。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new window
葉楚生(1952a)。〈兒童教養機關的社會個案工作〉,《新社會》,第4卷第9期,頁32-38。
葉楚生(1952b)。〈兒童教養機關的社會個案工作(續)〉,《新社會》,第4卷第10期,頁28-30。
葉楚生(1954)。〈社會工作講座第一講:社會工作的意義〉,《新社會》,第6卷第8期,頁19-27。
葉楚生(1958)。《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同泰。
葉楚生(1978)。〈熊芷女士與幼稚教育〉,《台灣教育》,第327期,頁47-48。
葉翰眉(1951)。〈什麼是社會工作〉,《新社會》,第3卷第2期,頁25-27。
董之學譯(Barnes, H. E.著)(1965)。《新史學與社會科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董安琪(2004)。〈十二項建設I〉,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59。台北:文建會。
廖達琪、秦鳯英(2002)。〈知識菁英團體對威權體制民主化的影響:台灣「大學雜誌」社個案分析〉,《中山社會科學》,第7卷第4期,頁43-57。
廖榮利(1983)。《社會工作學》。台北:自印。
廖榮利、藍采風(1983)。《臺灣的社會工作教育》。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漂流社工(2004)。《漂流社工創刊號:社工師法修法專刊》。漂流社工。
熊芷(1950)。〈兒童教養機關的個案工作〉,《新社會》,第2卷第5期,頁14-15。
劉崇齡(1996)。〈參與社會行政建制工作之回憶〉,見蔡漢賢主編,《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頁1-3。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劉脩如(1986)。〈社區發展在台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見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編,《社區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頁405-410。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new window
劉脩如口述,陳進金記錄整理(1996)。《劉脩如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劉進慶(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劉睿忠(1984)。《三民主義社會建設的理念與實踐:台灣地區社區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皓(2000)。〈中國社會工作協會〉,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頁31-32。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文輝(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明惠(1998)。《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河口鎮「山頂」與「街仔」的爭鬥》。台北:洪葉。new window
蔡淑芳(1984)。《社會工作者社會適應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1972a)。〈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頁381-404。台北:台灣省社會福利研究會。
蔡漢賢(1972b)。《社會工作專業化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社會福利研究會。
蔡漢賢(1977)。《社會工作論叢》。台北: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學系。
蔡漢賢(1978)。〈序〉,見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的國情化與國際化》,頁1-2。台北:文化社工系。
蔡漢賢(1985)。〈社會行政〉,見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頁1911-1927。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蔡漢賢主編(1972)。《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台灣省社會福利研究會。
蔡漢賢主編(1976)。《如何促成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化論見彙編》。台北:自印。
蔡漢賢主編(1977)。《社會工作辭典(第一版)》。台北:社區發展研訓中心。
蔡漢賢主編(1978)。《社會工作有關資料選註》。台北:文化社工系。
蔡漢賢主編(1980)。《民間故事與社會工作》。台北:自印。
蔡漢賢主編(1992)。《社會工作辭典(第二版)》。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鄭秀鳯、余杏容(1974)。〈貧戶複查者的心聲〉,《社會導進》,第2卷第6期,頁53-54。
鄭茂根(1950)。〈英美法的社會工作員訓練〉,《新社會》,第2卷第6期,頁7-9。
鄭梓(1991)。〈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235-244。new window
蕭全政(2001)。〈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見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頁63-88。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蕭新煌(1971)。〈我國社區發展的新里程:簡介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中國社會學刊》,第1期,頁166-169。new window
蕭繼宗編(1976)。《十年教訓:總裁實踐總理遺志史錄(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賴慧貞(1984)。《我國社會工作員在職訓練之研究:以省市政府聘任之社會工作員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祥譯(1981)。〈歷史是科學嗎〉,見康樂、黃進興主編,《歷史學與社會科學》,頁1-55。台北:華世。
龍冠海(1953)。〈社會工作述要〉,《新社會》,第5卷第6期,頁6-7、22。
龍冠海(1963)。〈臺大社會學系設立的經過〉,《社會導進》,第1期,頁2-3。
應鳯凰(2004)。〈文星雜誌〉,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86。台北:文建會。
薛化元(2004a)。〈彭明敏事件〉,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878。台北:文建會。
薛化元(2004b)。〈中國國民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36。台北:文建會。
薛化元(2004c)。〈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屆四中全會〉,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36。台北:文建會。
薛化元(2004d)。〈中壢事件〉,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154。台北:文建會。
薛化元(2004e)。〈美麗島事件〉,見許雪姬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頁606。台北:文建會。
謝東閔(1971)。〈向貧、髒、亂與噪挑戰,建立安寧均富的社會:摘錄「走向文大國之路」〉,見台灣省政府印行,《小康計劃:台灣省消滅貧窮計劃綱要》,頁13-14。南投:台灣省政府。
謝慶達(1985)。《戰後臺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鍾美智(1995)。《社會工作系畢業生任職專業工作及離職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1993)。《台灣省各縣市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評鑑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簡春安(2004)。〈社會工作歷史發展與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期,頁45-71。new window
簡春安、高永興(1999)。〈專業人員體系的建立〉,見詹火生、古允文主編,《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頁91-109。台北:厚生基金會。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new window
藍采風(1977)。《兒童福利研究:寄養服務與社會工作》。台中: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
藍博洲(1998)。《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羅四維(1980)。《台灣省推行實驗示範社會工作員制度研究:新竹縣為例》。台北:輔大社會研究中心。

羅鳯禮(1996)。〈緒論:西方史學巨變 - 從傳統史學到新史學〉,見羅鳯禮主編,《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頁1-39。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關銳煊(1978)。〈社會工作教育中國化〉,《社區發展季刊》,第3期,頁76-78。new window



三、英文論著
Abbott, A. (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hrne, G. (1998). ‘Civil Society and Uncivil Organizations’, In J. Alexander (ed.), Real Civil Society: Dilemma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ousand Oaks: Sage.
Austin, D. (1983). ‘The Flexner Myth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Work’, Social Service Review, 57(4): 359-377.
Bailey, R. & M. Brake (1975). ‘Introduction: Social Work in the Welfare State’, in R. Bailey & M. Brake (eds.), Radical Social Work, pp. 1-12. London: Edward Arnold.
Balloch, S. (2005). ‘The Social Care Workforce’, Community Care (Campaign Briefing: Workforce), 24-30 March: i-xii.
Barclay P. M. (1982). Social Workers: Their Role and Tasks. London: Beford Square Press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Voluntary Organization.
Bartlett, H. (1961). Analyzing social work practice by fields. New Y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Bartlett, H. (1970). The Common Bas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Becker, D. G. (1964). ‘Exit Lady Bountiful: The Volunteer and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Social Service Review, 38(1): 57-72.
Becker, D. G. (1968). ‘Social Welfare Leaders as Spokesmen for the Poor’, Social Casework, 49(2): 82-89.
Becker, H. S. (1970). ‘The Nature of a Profession’, in H. S. Becker (ed.), Sociological Work, pp. 87-103.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 & Bacon.
Bledstein, B. J. (1976). The Culture of Professionalism: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Norton.
Bosanquet, B. (1901). ‘The Meaning of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 11: 291-306.
Braudel, F. (唐家龍、曾培耿等譯)(1996)。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 a I' epoque de Philippe. (菲利浦二世時期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
Brenmer, R. (1980). ‘Scientific Philanthropy: 1873-1893’, in F. Breul, & S. Diner (eds.), Compa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Social Welf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ettell, C. B. (1998). ‘Fieldwork in the Archives: Methods and Sources in History Anthropology’, in H. R. Benard (ed.), Handbook of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pp. 513-546.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Caplow, T. (1954). The Sociology of Work.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polis.
Carr, E. H. (王任光譯) (1995). What is History. (歷史論集)。台北:幼獅。
Carr-Saunders, A. P. & P. A. Wilson (1933). The Profes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son, M. (1990). Settlement Folk: Social Thought and the American Settlement Movement, 1885-193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lark, J. (2003). ‘Managing and Delivering Welfare’, in P. Alcock, A. Erskine & M. May (eds.),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 (2nd ed), pp.209-216.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Clarke, J., and Newman, J. (1997). The Managerial State. London: Sage.
Clough, R. (1978). Isl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chrane, A. (2000). ‘Local Government: Managerial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J. Clarke, S. Gewirtz & E. Mclaughlin (eds.), New Managerialism, New Welfare? , pp.122-136. London: Sage.
Cohen, J. L. & A. Arato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Collier, D. & R. E. Messick (1975). ‘Prerequisites versus Diffusion: Testing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Security Adop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9: 1299-1315.
Collingwood, R. G. (陳明福譯). The Idea of History. (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
Collins, R. (1979). The Credential Society: An Historical Sociological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llins, R. (1990). ‘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 in R. Torstendahl & M. Burrage (eds.),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pp. 11-23.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ahl, R. A. (1967). Pluralist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 Conflict and Cons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Deakin, N. (1994). The Politics of Welfar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Dean M. (1995). ‘Governing the Unemployed Self in and Active Society’, Economy and Society, 24: 559-583.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J.: Prentice Hall.
Department of Health (2005). Independence, Well-being and Choice: Our Vision for the Future of Social Care for Adults in England. Norwich: Department of Health.
DiMaggio, P. (1989). ‘Review of Abbott (1988)’,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2): 534-535.
Durkheim, E. (1992).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 (C. Brookfield, Trans.). New York: Routledge.
Ehrenreich, J. H. (1985). The Altruistic Imagination: A History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Elshtain, J. B. (2001). ‘Jane Addams and the Social Claim’, Public Interest, 145: 82-92.
Etzioni, A. (1969). ‘Preface’,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 v-xviii.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lexner, A. (1915).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rities, pp. 576-59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reidson, E. (1970). Profession of Medicine: A Study of the Sociology of Applied Knowledge. New York: Dodd Mead.
Freidson, E. (1983). ‘The Theory of Professions: State of the Art’, in R. Dingwall & P. Lewis (eds.),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Lawyers, Doctors and Others, pp. 19-58.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Freidson, E. (1986). Professional Power: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umkin, M. & G. A. Lloyd (1995).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NASW (e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pp. 2238-2247. Maryl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Gamble, A. (1994). The Free Economy and the Strong State: The Politics of Thatcherism (2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Gellner, E. (1991). ‘Civil Society in Historical Contex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29: 495-510.
Gellner, E. (1995).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dular’, In J.A. Hall (ed.), Civil Society: 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 pp. 31-5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lchrist, R. & T. Jeffs (2001). ‘Introduction’, in R. Gilchrist & T. Jeffs (eds.), Settlements, Social Change and Community Action: Good Neighbours, pp. 9-1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Goldstein, H. (1973). Social Work Practice: A Unitary Approach.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Goldstein, H. (199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Social Work: Partners in Discovery’,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ⅩⅧ(4): 101-120.
Greenwood, E. (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Social Work, 2(3): 45-55.
Grinker, R. R. et al. (1961). ‘The Early Years of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Social Service Review, 35(2): 111-126.
Guba, E. C.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E. G. Guba (ed.), The Paradigm Dialog, pp. 17-27. Newbury Park: Sage.

Guba, E. G., & Y. S. Lincoln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Sage.
Hall, P. (1976). Reforming the Welfare: The Politics of Change in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London: Heinemann.
Harris, J. (1998). ‘Scientific Management, Bureau-Porfessionalism, New-Managerialism: The Labour Process of State Social Work’,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8(6): 839-62.
Haskell, T. L. (1984). The Authority of Expert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endrick, H. (2003). Child Welfare: Historical Dimensions, Contemporary Debate.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Hill, M. (2000). ‘Origins of the Local Authority Social Services’, in M. Hill (ed.), Local Authority Social Services: An Introduction, pp. 22-37.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Hill, M. (2003).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 (7th ed). Oxford: Blackell Publishers.
Hollis, E. V. & A. L. Taylor (1951).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Ife, J. (1997). Rethinking Social Work. Melbourne: Longman.
Jenkins, K. (2003).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Johnson, C. (2001). ‘Strength in Communit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 Internationally’, in R. Gilchrist & T. Jeffs (eds.), Settlements, Social Change and Community Action: Good Neighbours, pp. 69-91.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Johnson, T. J. (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 MacMillan.
Johnson, T. J. (1989). ‘Review of Abbott (1988)’,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3(3): 413.
Jones, C. (1979). ‘Social Work Educatioin, 1900-1977’, in N. Parry, M. Rustin & C. Stayamurti (eds.), Social Work, Welfare and the State, pp. 72-88. London: Arnold.
Jones, M., & R. Lowe (2002). From Beveridge to Blair: The First Fifty Years of Britain’s Welfare State 1948-98.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eer, C. & Associates (1964). 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The Problems of Labour and Management in Economic Growth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ndall, K. A. (2002).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ts Antecedents and First Twenty Years. Alexandria: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Larson, M. 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y Analy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yburn, K. (1995). The Evolution of British Social Policy and the Welfare State. Keele: Keele University Press.
Leiby, J. (1969). ‘Social Work and Social History: Some Interpretations’, Social Service Review, 43(3): 310-315.
Leiby, J. (1978). A History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ighninger, L. (2000). Creating a New Profession: The Beginnings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exandria: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Lerman, A. J. (1977). ‘National Elite and Local Politician in Taiw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xx: 1406-1422.
Levin, E. (1999). ‘Social Services Departments and Their Staff’, in S. Balloch, J. Butt, M. Fisher & V. Lindow (eds.), Rights, needs and the user perspective: A review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nd community care act 1990, pp. 87-91. Lond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al Work
Levine, D. (1971). Jane Addams and the Liberal Tradition. Madiso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Wisconsin.
Lewis, J. (1995). The Voluntary Sector, the State and Social Work in Britain: 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Family Welfare Association since 1869. Hants: Edward Elgar.
Lincoln, T. S. & E. G..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Sage.
Lincoln, T. S. & E. G.. Guba (2000).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163-188. Thuosand Oaks: Sage.
Lubove, R. (1965). The Professional Altruist: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Work as A Career 1880 ~ 1930.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K. (1999). Social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Demise of Development? Aldershot: Ashgate.
Macdonald, K. M. (1995).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arshall, C. & G. B. Rossman (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New Delhi: Sage.
Meacham, S. (1987). Toynbee Hall and Social Reform 1880-1914: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ans, R., S. Richards & R. Smith (2003). Community Care: Policy and Practice (3rd ed.).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Midgley, J. (1981). Professional Imperialism: Social Work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Heinemann Press.
Miles, M. B. & A. M. Huberman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ended Sourcebook. Thuosand Oaks: Sage.
Millerson, G. (1964). The Qualifying Associations. London: Routledge.
Morales, A. & B. Sheafor (1998).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of Many Faces. Boston: Allyn & Bacon.
Mullaly, B. (1997). Structural Social W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vins, A. (1996). ‘Oral History: How and Why It was Born’, in D. K. Dunaway & W. K. Baum (eds.), Oral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2nd ed.), pp. 29-38. Walnut Creek: Altamira.
O'Connell, B. (2000). ‘Civil Society: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3): 471-478.
Osborn, H. (1996). ‘One Door - Many Mansions: 1974-1995’, in J. Baraclough, G. Dedman, H. Osborn & P. Willmott (eds.), One Hundred Years of Health-Related Social Work: 1895-1995, pp. 57-87. Birmingham: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Palmer, R. E. (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 (1968). ‘Professions’, in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1), pp. 536-547. New York: Macmillan and the Free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Paul, H. N. (1972). ‘The Diffusion of America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XV(1): 3-7.
Payne, M. (1995). Social Work and Community Care. Basingstoke: Palgrave.
Payne, M. (2002). ‘The Role and Achievements of a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70-2000’,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 969-995.
Payne, M. (2005). The Origins of Social Work: Continuity and Change. Hampshire: Palgrave.
Peck, J. (2001). Workfare Stat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Perlmutter, A. (1981). Modern Authoritarianism: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iven, F. F. & R. A. Cloward (1971). Regulating the Poor: The Functions of Public Welfare. New York: Vintage.
Powell, F. (2001). 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 London: Sage.
Powell, F. & M. Geoghegan (2005). ‘Reclaiming Civil Society: The Future of Global Social Work’,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8(2): 129-144.
Rauch, J. B. (1975). ‘Women in Social Work: Friendly Visitors in Philadelphia, 1880’, Social Service Review, 49(2): 241-59.
Reisch, M. & J. Andrews (2001). The Road Not Taken: A History of Radical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Bunner-Routledge.
Ritchie, D. A. (2003). Doing Oral History: A Practical Guild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J. H. (齊思和等譯) (1989). The New History. (新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Rose, M. (2001). ‘The Secular Faith of the Social Settlements: If Christ Came to Chicago’, in R. Gilchrist & T. Jeffs (eds.), Settlements, Social Change and Community Action: Good Neighbours, pp. 19-33.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Roy, D.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ubin, A. & E. Babbie (2001). Research Method for Social Work (4th ed.). CA: Wadswoth.
Schleiermacher, F. D. E. (1985). ‘General Hermeneutics: Grammatical and 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in K. Mueller-Vollmer (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 Texts of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pp.72-97.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Seebohm, F. (1989). Seebohm Twenty Years On: Thre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London: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
Seligman, A. B. (1992).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hafer, R. J. (1980). A Guild to Historical Method (3rd ed.).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Shumway, D. R. & E. Messer-Davidow (1991). ‘Disciplinarity: An introduction’, Poetics Today, 12 (2): 201-225.
Specht, H. & M. E. Courtney (1994).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anford, M. (1994). 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Oxford: Blackwell.
Starr, L. (1996). ‘Oral History’. in D. K. Dunaway & W. K. Baum (eds.), Oral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2nd ed.), pp. 39-61. Walnut Creek: Altamira.
Starr, P. (1982).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New York: Basic Books.
Stevenson, O. (2005). ‘Genericism and Specialization: The Story since 1970’,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5: 569-586.
Svensson, L. G. (1990). ‘Knowledge as a Professional Resource: Case Studies of Architects and Psychologists at Work’, in R. Torstendahl & M. Burrage (eds.),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pp. 51-7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Taira, K. & P. Kilby (1969). ‘Differences in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Selecte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22(2): 139-153.
Thompson, E. P. (1964).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Thompson, N. (2001). Anti-Discriminatory Practice (3rd ed.). Hampshire: Palgrave.
Thompson, P. (2000). 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 (3rd e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Toren, N. (1969). ‘Semi-Professionalism and Social Work: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 141-195.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orstendahl, R. (1990). ‘Introcuction: Promotion and Strategies of Knowledge-Based Groups’, in R. Torstendahl & M. Burrage (eds.),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pp. 1-1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Turner, G. & M. N. Hodge (1970).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 in J. A. Jackson (ed.), Professions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pp. 19-5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tty, L., M., M. A. Rothery & R. M. Grinnell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Phases, Steps, and Task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alker, R. (1976). The Reform Spirit in America. New York: Putnam.
Walton, R. (2005). ‘Social Work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5: 587-607.
Walzer, M. (1995).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Oxford:Berghahn.
Wenocur, S., & M. Reisch (1989). From Charity to Enterpris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ocial Work in a Market Econom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Wilding, P. (1982). Professional Power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Rouledge & Kegan Paul.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LXX(2): 137-58.
Wilensky, H. L. & C. N. Lebeaux (1965).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incker, E.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ona Quarterly, 99: 481-499.
Winckler, E. A. & S. Greenhalgh (1988). ‘Analytical Issues and Historical Episodes’, in E. A. Winckler & S. Greenhalgh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pp. 3-19. New York: M. E. Sharpe.
Woodroofe, K. (1966). From Charity to Social Work: 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3rd impressiong).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Young, A. F. & E. T. Ashton (1956). British Social Work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四、工具書(字典)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1989). Vol. 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ompact ed.). (1971). Vol. 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1993). Vol. 2.Springfield: G. & C. Merrian Co.



五、網路資料
內政部社會司(2005)。〈人民團體:全國性社會團體名冊〉。
http://sowf.moi.gov.tw/11/new11.htm。上網日期:2005/11/28。
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中心(2005)。http://www.swwtc.gov.tw/about.htm上網日期:2005/11/28。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處(2005)。http://www.worldvision.org.tw/office/hualian/hualian.htm。上網日期:2005/02/1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概述與沿革〉。http://www.coa.gov.tw/2/14/14_g1.html。上網時間:2005/01/2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沿革〉。http://www.cepd.gov.tw/about-us/introduce/history.htm。上網時間:2005/01/25。
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5)。〈本會簡介:歷史沿革〉。http://www.eki.com.tw/demo/foundation/foundation.htm。上網日期:2005/03/2。
國立台北大學(2005)。〈國立台北大學簡介:校史〉。
http://www.ntpu.edu.tw/intro/01_history.htm。上網日期:2005/03/08。
實踐大學(2005)。〈關於實踐大學:創校歷史〉。
http://www.usc.edu.tw/introduction.asp?dep=1。上網日期:2005/05/07。
教育部(2005a)。〈72~75學年度大專院校科系別班級數〉。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c72-75.htm。上網日期:2005/12/12。
教育部(2005b)。〈71~75 學年度大專院校科系別學生人數〉。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71-75.htm。上網日期:2005/12/12。
教育部(2005c)。〈72~75學年度大專院校科系別專任教師人數〉。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t72-75.htm。上網日期:2005/12/12。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4). http://www.cswe.org. 上網日期:2004/08/26。
Families in Society (2004). http://www.familiesinsociety.org/about.asp. 上網日期:2004/10/09。
GSCC (2005a). ‘The General Social Care Council Approval of Courses for the Social Work Degree Rules 2002’, http://www.gscc.org.uk/NR/rdonlyres/841C5287-921D-4DDE-B8A5-10F62C97D16F/0/EdandTrRules9may2003.pdf. 上網日期:2005/9/27。
GSCC (2005b). ‘ Update on Registration Progess’, http://www.gscc.org.uk/News+and+events/Media+releases/Update+on+Registration+Progress.htm. 上網日期:2005/9/27。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4a). http://www.socialworkers.org/nasw/history.asp. 上網日期:2004/08/27。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4b). http://www.socialworkers.org/credentials/default.asp. 上網日期:2004/08/29。
Ohio History Central (2006a). ‘Social Darwniism’, http://www.ohiohistorycentral.org/entry.php?rec=1528. 上網日期:2006/03/23。
Ohio History Central (2006b). ‘SocialGospel’, http://www.ohiohistorycentral.org/entry.php?rec=1527. 上網日期:2006/04/14。
Simmons School of Social Work (2005). http://www.simmons.edu/ssw/centennial/.上網日期:2005/12/06。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4).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osanquet/#Back. 上網日期:2004/10/15。
The Columbia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2006a). ‘Christian Socialism’, http://www.infoplease.com/ce6/society/A0812105.html. 上網日期:2006/04/14。
The Columbia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2006a). ‘SocialGospel’, http://columbia.thefreedictionary.com/Social+Gospel+movement. 上網日期:2006/04/14。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06). ‘Christian Socialis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_socialism. 上網日期:2006/04/1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