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排灣傳統教育觀之詮釋研究:種子精神再發現-
作者:周德禎
書刊名:排灣族教育 : 民族誌之研究
頁次:151-193
出版日期:2001
出版項:臺北:五南
主題關鍵詞:排灣族教育傳統教育觀種子精神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杜而未(19740900)。排灣族的收穫祭。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105-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天生(1986)。排灣族的小米祭。山地文化,6,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關華山、蔣斌(19920900)。南島民族住屋與聚落--排灣族「家屋社會」之研究。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衛惠林(1956)。臺灣土著社會的二部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衡立(19551200)。排灣族之團主制度與貴族階級。臺灣文獻,6(4),5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斌(19840600)。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文瑛、王震武(19950200)。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衛惠林(19600300)。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7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燕和(19930400)。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7,1-4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移川子之藏(1935)。台灣高砂族所屬系統的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勝發(1996)。傳統排灣族群北部式家屋裝飾初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潘立夫(1996)。排灣文明初探。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pindler, G.(1987)。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Prospect Heihgts, IL:Waveland Press。  new window
3.沈清松(1994)。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屏東縣政府(1993)。重修屏東縣志卷五文教志。屏東: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屏東縣政府(1999)。屏東縣統計要覽。屏東: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枝烈(1997)。排灣族神話故事。屏東:屏東師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費孝通(1947)。鄉土重建鄉土中國。香港: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立夫(1997)。1996年排灣部落訪問及其文明探索。屏東市:屏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斌、李靜怡(1994)。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斌(1997)。三地門鄉鄉志編纂計畫書第一年期末報告。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關華山(1993)。台灣南島民族家屋與聚落--排灣族「家屋社會」。台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lackledge, D. A.、Hunt, B. D.(1985)。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London:Croom Helm。  new window
13.Dozier, E. P.(1967)。Hano: A Tewa Indian community in Arizona。CSCA.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window
14.臺灣省文獻會(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南投: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潘立夫(1995)。排灣族採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ellor, Mary。Ecofeminism and Ecosocialism! Dilemmas of Essentialism and Materialism。  new window
17.Geertz, Cliffor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Harper & Row。  new window
18.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Denzin, Norman K.(1997)。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Ethnographic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Sage。  new window
20.許烺光、徐隆德(1988)。中國人與美國人。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尹建中(19940000)。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功明、柯惠(1994)。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石磊(19710000)。筏灣 : 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松澤員子(1993)。東部排灣族的家族與親族族--以ta-djairan (—條路)之概念為中心。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Eggan, D.(1987)。Instruction and affect in Hopi cultural continuity。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Prospect Heights, IL:Waveland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