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似花還似非花:論蘇軾〈水龍吟〉模糊之美
作者:陳金英 引用關係
書刊名:歷史、藝術與臺灣人文論叢;9;王見川 (編)
頁次:245-273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博揚文化
主題關鍵詞:蘇軾水龍吟
學門:綜合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徐志偉(2000)。中國古典詩歌的朦朧美及其語言、思維背景。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0(2),1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穎(2000)。論文學形象意蘊的模糊性。益陽師專學報,21(4),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星海(2000)。論中國藝術的模糊美。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3(4),305-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韋忠才(2001)。論模糊美及其仲介。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6,9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志華(2001)。論文學創作中的模糊美。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2),101-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來春(2001)。從文學語言的清晰與模糊談文學作品中的具象美。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6(3),9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鮑躍華(2002)。略論模糊修辭及其美感效應。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5(2),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任繼敏(2003)。詩歌語言的模糊性及其審美價值。昭通師範高粹專科學校學報,25(3),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聞(2003)。唐宋詞中的模糊美。濟南大學學報,13(6),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東鬥(2003)。蘇軾詩詞的模糊美。華夏文化,2003(1),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一樵、范武邱(2003)。模糊語言的美學特質。科技英語學習,2003(7),4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一樵、范武邱(2003)。再談模糊語言的美學特質。科技英語學習,2003(8),4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明生(2004)。巧用模糊審美培養創新能力。紅河學院學報,2(1),8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童兆升、方英姿(2004)。模糊語言的審美情趣。黃山學院學報,6(1),11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譚錦文(2004)。從接受理論看中國詩歌的模糊美。宿州學院學報,2004(1),6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進珍(2005)。詩人醉酒與模糊美的創造--兼論模糊美的特徵。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2(1),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江陵(2005)。試論唐詩中模糊語言的藝術美。教研天地,2005(8),7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毛榮貴、范武邱(2005)。模糊語言的審美特徵。外語教學,26(6),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偉(2007)。模糊語言的美學價值。文教資料,2007(20),105-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致宇、陳世權(2006)。模糊美學的一種認知結構。模糊系統與數學,20(1),14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閻先寶(2006)。語言模糊與文學模糊審美。宿州學院學報,21(2),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賀義廉(2006)。模糊語言與審美表達。廣西教育學院學報,84,11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歐陽婷(2006)。詩歌模糊美的詩性表徵。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7(8),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蔣有經(2007)。模糊修辭審美的再造性功能及其成因。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1),191-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友香、張明(2007)。中國古典詩詞的模糊美及翻譯。皖西學院學報,23(4),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高曉琦(2008)。接受美學視域下的文學作品的模糊美。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2(12),12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麗珍(2009)。試論王維《輞川集》的模糊美。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2,10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龔晶晶(2009)。比喻的模糊美。安徽文學,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曹紅蓮(2009)。語義模糊與中國古詩模糊美。時代教育,2009(2),235-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瑾(2009)。模糊語言的文學功能。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8(2),7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何雅文(2009)。悖論與詩歌的模糊詩性審美體驗。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6),74-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高曉琦(2010)。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的美學功能。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9(1),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濤(2010)。距離產生美--《詩經秦風蒹葭》的審美生成。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15(2),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曉琦、佘占宏(2010)。透過「格式塔」看文學作品的模糊美。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3),8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魏娜(2010)。模糊語言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美學價值。科技信息,2010(26),176-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鄒學莉(2010)。《莊子》寓言朦朧美的雙重模糊性負荷--從文本意義的動態生成談起。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7(12),2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史倩(2011)。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之面面觀。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5),7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海敏(2011)。淺論文學語言的模糊性。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5),9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蘇君(2013)。文學中的模糊語言及其美學意蘊。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2(1),95-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寶盈(2013)。文學語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學功能。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4(2),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雪瑩(2013)。語言模糊美意象的建構與解讀。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4),2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田道然(2013)。詩歌語言的模糊性及其對翻譯的影響。文學教育,2013(10),7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尼格爾•艾合麥提(2013)。文學語言模糊美的言語生成研究。文理學科研究,201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邱曉嵐(2015)。文學語言模糊美的言語生成研究。語文學刊,2015(9),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龍沐勛(1935)。東坡樂府總論。詞學季刊,2(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兆鵬、徐三橋(1996)。蘇軾貶居黃州期間詞多詩少探因。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2),9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柳明熙(1988)。蘇東坡詞所表現的心路歷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軾、龍榆生(1983)。東坡樂府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光潛(2009)。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軾、孔凡禮(2004)。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學剛(1999)。蘇東坡在黃州。北京: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功正(2001)。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新雄(2005)。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脫脫、淮沛(1992)。宋史。臺北:錦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瑞生(2006)。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魏慶之(2006)。魏慶之詩話。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調孚(2007)。校注人間詞話。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炎(2007)。詞源。臺北:頂淵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新華(2008)。天風海雨吟嘯行--東坡詞的智慧人生。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軾、王文誥、孔凡禮(2007)。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熙載(1988)。藝概。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金英(20160000)。模糊美學論析。歷史、藝術與臺灣人文論叢。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