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漢語歌詩的流變看東坡詞的蛻變之研究
作者:盧韻琴
作者(外文):LU,YUN-CHI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蘇軾東坡詞歌詩流變Su ShiDong Po CiLyric PoetryTrans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摘 要
雖然歌詩是伴隨人類生活自然發生的文化產物,但初民時期,能夠以詩、歌、舞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有規模且有組織地呈現,僅限於王室朝廷,並與教育及祭祀有密切關係。樂官則是主要負責的人,他們同時扮演著專職藝術家的角色。
歌舞活動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往前推進,社會繁榮、經濟發達促成朝廷、王室、貴族等的需求增加,使音樂的娛樂功能逐漸凌駕傳統的政治倫理教化功能,國家音樂機構的規模、編制不斷擴大,歌舞內容也日漸繁複。歌舞活動成為公卿貴族重要的娛樂活動後,歌舞的發展顯現長足的進步。在動亂的時代,國家音樂機構儘管沒落,但歌舞音樂反而因為專職藝術人員向民間流動,帶動了民間歌舞的發展,同時也使歌詩、音樂在內涵上得到滋養。
歌詩的發展與歌舞活動相對應,《詩經》可以說是實用型與審美型相結合的樂歌總集,戰國時期雅樂崩壞,以娛樂為目的的俗樂蓬勃發展,漢武帝擴大樂府編制,使雅樂與俗樂得到名正言順的融合。雅樂與俗樂的界線模糊化的結果,歌詩創作有了更寬廣的空間,魏晉南北朝時胡樂興起,更為歌詩發展注入新的元素。早期歌詩重聲輕辭,魏晉以來大量文人參與歌詩創作,歌辭逐漸有超越音樂被關注的現象,甚至脫離音樂獨立發展。唐代時,在音樂、歌辭、聲律各方面條件齊全的情形下,以音樂為主的歌詩及以文字為主的徒詩發展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倚聲填詞的樂府受到近體詩格律影響,發展為新體歌詩,到五代時全面成熟,發展到宋代幾乎取代了齊言的近體詩,在歌舞娛樂場中獨擅勝場。以蘇軾為首的文人們推尊詞體,積極投入創作,使歌詩以詞的身分上升至文學的高度。
宋代時,徒詩與歌詩呈現分途發展的傾向,歌詩出現的場合多與娛賓遣興、侑酒佐歡相關,遂難以擺脫綺羅香澤之態。蘇軾的詞作中大多數也不能免俗,描寫歌妓、歌舞活動,以歌妓代言離情等,然而他雖不能免俗,卻也未被世俗所囿,才學、個性與充滿波折的人生使他有興趣、有能力、有機會地觀照自己,以歌詩詠唱生命的深度內涵,並將作詩的能量注入詞作,創意十足地跳脫前人窠臼,將綺羅香澤的柔婉唱成了天風海雨的壯闊,為後世歌詩發展開拓另一條康莊大道,他的歌詩創作表現了文與野、雅與俗最高境界的融合。
關鍵詞:蘇軾、東坡詞、歌詩、流變
Summary
Even though lyric poetry is a natural product of a civilization’s development, in earlier times, however, the ability to combine poetry, song and dance into large-scaled, organized performances is limited only to the royal courts, and is intricately related with formal education and sacrificial rites. The music officers overseeing such royal musical programs also assum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artists.
The development of song and dance continues to advance. As a society and its economy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prosperous, respectively, demand for musical programs by the royal court, royal family and aristocracy also increases. Eventually, music as a vehicle for instilling political and moral values cedes to chiefly entertaining the upper classes which catalyzes expansion of the official national music bureau and its repertoire. Song and dance thus enters a long period of sustained growth.
In time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upheavals, however, the national musical bureau disintegrates and musicians disperse into the general populace where they carry-on with their creativity. This stimulates the developments of folk music and dance, and enriches the overall breadth of lyric poetry’s subject matters.
Lyric poetry and dance arrangements develop correspondingly. “Shi Jing” (“Classic of Poetry”) can be thought of as a combination of anthologies of practical poetry and aesthetic poetr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 475BC-221BC) the system of imperial ceremonial music collapses, while musical entertainment genres flourished.
Under Emperor Wu of Han (c. 141BC-87BC) the composition of musical poetry expands and gradually leads to the general acceptance of the merging of ceremonial musical styles with folk musical styles. Once the line between the two genres becomes blurred, the overall creative space for lyric poetry expands. By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220AD-589AD), the emergence of musical styles from the Hu minorities further introduces novel creative elements into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lyric poetry.
Early musical poetry emphasizes musical instrumentation over their accompanying lyrics. Commencing in the Wei Jin period (220AD-589AD) increasing numbers of the literati participated in writing lyric poetry which gradually shifts focus from instrumentation to verse-writing, eventually creating lyric poetries that completely divest of any musical instrumentation.
By the Tang Dynasty (618AD-907AD) the developments of musical-scoring, song-writing and melody-composing individually reach their apexes. Lyric poetry that center on musical accompaniment and those that had none, both reach heretofore unseen heights. In time, the art of composing lyrics to existing musical scores is influenced by the new metrical patterns of emergent “Modern poetry”, and evolves into “New Style Poetry” which matures to its final form by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907AD-960AD). New Style Poetry eventually replaces the verse-writing style of Modern Poetry by the Song Dynasty (960AD-1279AD) and becomes the dominant form of song and dance entertainment. Members of the literati who adopt the style of Su Shi (1037AD-1101AD) commence to aggressively create and promote lyric poetry and thereby elevating it to new height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s of lyric poetry and musical poetry commence to show signs of diverging. Musical poetry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entertaining banquets, wine-taking and merry-making, and thereby assumes a worldly characteristic. Similarly, the subject of Su Shi’s poetry reflects the popular worldly subjects of his time such as performance artists and their emotional reflections on their life experiences. However, his poetic expressions differ from the prevailing style which tends to be worldly and overly-sentimental. In contrast, he employs these subjects as platforms to create poems that explore the deeper meanings of human experiences, and thereby highlights his own mastery of lyrical composition. His poetry avoids the stereotypically overly-sentimental tone that is popular with his predecessors and contemporaries. Instead, his poetry imbues magnificence and meaning to subjects that are usually viewed as worldly and sentimental, thereby opening a broad and creative avenue for later poets to explore and expand the expressive potential in lyrical poetry. Su Shi creatively combines the civilized with the wild, the elegant with the worldly, and elevates lyrical poetry to its apex.
Key words: Su Shi, Dong Po Ci, Lyric Poetry, Transformation
參考文獻:
一、古籍部分 (依作者或編者朝代順序編排)
1. 周.左丘明:《國語》,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2. 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3. 漢.劉向:《說苑》,臺北市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四部備要.史部》,1965年。
4. 漢.劉向:《晏子春秋》,國悟石主編《四庫全書精華》冊十九,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社,1995年。
5. 漢.班固:《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6.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市廣文書局,1981年。
7. 晉.陳壽:《三國志》,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8.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冊30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上海書店,1985年。
10.北齊.魏收:《魏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1.南朝.沈約:《宋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2.南朝.范曄:《後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13.南朝.蕭統:《文選》,臺灣正中書局,1985年。
14.南朝.蕭子顯:《南齊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5.唐.姚思廉:《梁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6.唐.房玄齡等:《晉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7.唐.薛用弱:《集異記》,見於《筆記小說大觀》十四編,冊一。
18.唐.李延壽:《南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9.五代.劉昫:《舊唐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20.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1.宋.馬令:《南唐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2.宋.陸游:《南唐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3.宋.周紫芝:《竹坡詩話》,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4.宋.徐鉉:《徐公文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
25.宋.周密:《武林舊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26.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27.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8.宋.李昉:《太平御覽》,上海書店,1985年。
29.宋.李昉:《太平廣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0.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31.宋.袁文:《甕牖閒評》,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32.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33.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
34.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35.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
36.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37.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市里仁書局,1981年。
38.宋.陳思:《海棠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册845,子部册151,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9.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0.宋.朱熹:《詩集傳》,臺灣中華書局,1991年。
41.宋.周敦頤:《通書》,臺北市遠流岀版公司,1983年。
42.宋.王明清:《揮麈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43.宋.朱彧撰:《萍洲可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冊1038,子部冊344,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44.宋.歐陽修等:《新唐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45.宋.高承:《事物紀原》,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46.宋.朋九萬:《東坡烏臺詩案》,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47.宋‧朱弁:《曲洧舊聞》,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48.元.脫脫:《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49.元.王瑩:《群書類編故事》,揚州古籍書店,1990年。
50.元.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
51.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市廣文書局,1973年。
52.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53.明.胡震亨:《唐音癸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4.明.陶宗儀:《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冊186。
55.清.萬樹:《詞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6.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57.清.劉熙載:《藝概》,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
58.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4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9.清.蔣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0.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2年。
61.清.馮班:《鈍吟雜錄》,《筆記小說大觀》十七編,冊四,臺北市新興書局,1984年。
62.清.唐文治編:《十三經讀本》,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二、專書部分 (依作者或編者姓氏筆畫為序)
1. 丁福保:《清詩話》,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8年。
2.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四輯),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8年。
4. (日)內山精也:《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
6.《文史》第十四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
7.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8. 木齋:《唐宋詞流變》,北京市京華出版社,1997年。
9. 王力:《曲律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王力:《詩詞格律十講》,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2年。
11.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湖南省長沙市岳麓書社,2000年。
12.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13.王水照、(日)保苅佳昭編選,邵毅平、沈維藩譯:《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王水照、崔銘:《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王水照:《蘇軾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6.王水照:《唐宋文學論集》,山東省濟南市齊魯書社,1984年。
17.王水照:《蘇軾》,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18.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19.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王水照:《蘇軾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1.王水照:《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彙刊》,北京市中華書局,2015年
22.王世德:《儒道佛美學的融合:蘇軾文藝美學思想研究》,重慶出版社,1993。new window
23.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24.王先謙:《荀子集解》,山東友誼書社,1994年。
25.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26.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市中國科學出版社,1983年。
27.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上海知識出版社,1995年。
28.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29.王國維撰,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
30.王運熙:《樂府詩論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1.王叔岷:《莊子校詮》,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32.宋.王溥撰,楊家駱編:《唐會要》,臺北市世界書局,1989年。
33.唐.元稹撰,冀勤校點:《元稹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
34.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市中華書局,1954年。
35.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年。
36.(日)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37.任半塘:《唐聲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8.任半塘:《唐戲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9.向回:《樂府詩本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40.曲德來:《屈原及其作品新探》,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
41.朱光潛:《詩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2.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學論文選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43.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44.朱光潛:《談美》,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年。
45.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臺灣大千出版社,1980年。
46.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7.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48.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49.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北京市中華書局,1962年。
50.冷金城:《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3年。
51.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52.吳平、回達強:《楚辭文獻集成》,揚州市廣陵書社,2008年。
53.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54.吳樹平等點校:《十三經標點本》,臺北市曉園出版社,1994年。
55.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
56.李時銘:《詩歌與音樂論稿》,臺北市里仁書局,2004年。new window
57.李健正:《最新發掘唐宋歌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58.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59.(日)村山哲見著、楊鐵嬰譯:《唐五代北宋詞研究》,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60.沈亞丹:《寂靜之音:漢語詩歌的音樂形式及其歷史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1.沈松勤 :《唐宋詞社會文化研究》,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年。
62.沈松勤:《宋代政治與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63.周紹良:《唐代墓誌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64.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65.周嘯天:《楚辭鑑賞集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66.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
67.戰國.屈原著,王逸注,何錡章編:《圈點增注王逸注楚詞》,臺北市黎明文化公司,1973年。
68.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69.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市聯京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new window
70.易存國:《中國審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1.林語堂:《蘇東坡傳》,臺北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年。
72.(日)保苅佳昭:《新興與傳統──蘇軾詞論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3.南朝.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
74.姚柯夫:《人間詞話及評論彙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
75.宋.姜夔著,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6.施文德:《中國詩詞形式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
77.施蟄存、陳如江:《宋元詞話》,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78.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燕樂與填詞》,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79.(美)約翰•邁爾斯•弗理(John Miles Foley)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80.胡雲翼 :《宋詞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32年。
81.胡經之:《文藝美學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82.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
83.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84.唐圭璋:《全宋詞》,北京市中華書局,1965年。
85.夏承燾、吳熊和:《讀詞常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86.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87.孫通海、王海燕:《全唐詩》,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88.孫豔紅:《唐宋詞的女性化特徵演變史》,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年。
89.徐中玉:《論蘇軾的創作經驗》,上海市華東師大出版社,1981年。
90.桑子:《宋代文官集團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91.漢.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92.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
93.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94.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5.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
96.張再林:《唐宋士風與詞風研究──以白居易、蘇軾為中心》,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97.張有根、翟大柄:《中國詩歌藝術指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98.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99.唐.張祜撰,嚴壽澄校編:《張祜詩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0.張國慶:《儒、道美學與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01.張樹波:《國風集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2.曹辛華:《唐宋詩詞的文體觀照》,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103.莫礪鋒、黃天驥:《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104.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05.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
106.陳鼓應、蔣麗梅譯注:《老子》,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
107.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108.陳滿銘:《詞林散步》,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109.陳邇冬:《宋詞縱談》,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110.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111.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84年。
112.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3.舒寶璋校注:《唐才子傳》,河南省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4.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5.曾昭岷、曹治平、王兆鵬、劉尊明編:《全唐五代詞》,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116.曾棗莊:《蘇詩彙評》,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
117.曾棗莊:《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8.游國恩:《游國恩學術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
119.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1993年。
120.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1.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122.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123.黃鳴奮:《論蘇軾的文藝心理觀》,福州市海峽文藝出版,1987年。
124.楊存昌:《道家思想與蘇軾美學》,山東省濟南出版社,2003年。
12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126.楊家駱主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市世界書局,1982年。
127.楊家駱主編:《宋人剳記八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80年
128.楊海明:《唐宋詞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9.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市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130.趙敏俐、吳相洲、劉懷榮、鍾濤、方銘、沈松勤、陶允冀:《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31.五代.趙崇祚編,蕭繼宗評點校注:《花間集》,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132.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133.劉國珺:《蘇軾文藝理論研究》,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134.劉堯民:《詞與音樂》,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35.劉毓盤:《詞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36.劉懷榮、潘文竹:《二十世紀以來唐宋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137.漢.劉向撰,范祥雍、范邦瑾箋校:《戰國策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8.戰國.墨翟撰,王煥鑣編:《墨子集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9.歐明俊:《宋代文學四大家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3年。
140.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北京市中華書局,1965年。
141.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市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
142.蔣長棟:《中國韻文文體演變史研究》,湖南岳麓書社,2008年。
143.蔣述卓、洪柏昭、魏中林、王景霓、劉紹瑾:《宋代文藝理論集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144.鄭園:《東坡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5.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年。
146.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147.蕭麗華:《從王維到蘇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
148.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49.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出版社,2011年。
150.薛礪若:《宋詞通論》,上海市上海書店,1985年。
151.謝桃坊:《蘇軾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152.南朝.鍾嶸著,徐達譯注:《詩品》,臺北市地球出版社,1994年。
153.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注:《韓非子集釋》,臺北市華正書局,1987年。
154.羅倬漢:《詩與樂》,台灣正中書局,1982年。
155.譚新紅:《詞學檔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156.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57.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158.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市華正書局,1993年。
159.宋.蘇軾著,曹樹銘校編:《東坡詞》,臺北市華正書局,1980年。
160.宋.蘇軾著,龍沐勛校箋:《東坡樂府箋》,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61.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市華正書局,1993年。
162.宋.蘇軾著,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163.宋.蘇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64.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點校:《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165.宋.蘇軾著,葉嘉瑩、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編:《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國書店,2010年。
166.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167.顧頡剛:《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三、碩博士論文部分 (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臺灣碩士論文
1. 朱瑞芬:《東坡詞樂器意象研究》,臺灣師範大學,2006年。
2. 周鳳珠:《東坡黃州詞研究》,中興大學,2003年。
3. 邱全成:《蘇軾詞的接受與影響──從期待視野的角度觀之》,彰化師範大學,2008年。new window
4. 柯辰青:《蘇東坡詞用韻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2004年。
5. 洪靜芳:《唐詩入唱研究》,東海大學,1990年。
6. 陳秀娟:《東坡詞用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2001年。
7. 陳枚秀:《詞體起源與唐聲詩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1999年。
8. 黃惠芳:《東坡詞夢意象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2007年。
9. 鄭光智:《論音樂與詩詞之聯結──以二胡協奏曲〈望月〉為例》,臺灣師範大學,2013年。

(二)臺灣博士論文
1. 王秀珊:《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東華大學,2009年。new window
2. 林宏安:《漢代樂府歌辭新探:從娛樂與表演角度出發的研究》,清華大學,2002年。new window
3. 林增文:《概念譬喻理論在詞作上的運用:以蘇軾和柳永詞為例》,東海大學,2016年。new window
4. 柳明熙:《蘇東坡詞所表現的心路歷程研究》,政治大學,1987年。new window
5. 孫貴珠:《唐代音樂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new window
6. 陳郁環:《「周易」直觀美學思維研究--以中國書畫作品為例》,高雄師範大學,2014年。new window
7. 陳鍾琇:《唐聲詩研究》,東海大學,2005年。new window
8. 蒲基維:《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2004年。new window
9. 劉德玲:《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臺灣師範大學,2002年。new window
10.謝秀卉:《漢魏樂府歌詩口頭性藝術研究》,政治大學,2014年。new window

(三)大陸碩士論文
1. 王莉施:《蘇軾詞用調研究》,南京大學,2015年。
2. 王雪峰:《蘇軾密州作品研究》,首都師範大學,2009年。
3. 李怡霖:《蘇詞傳唱及其多樣化風格之構成》,西北師範大學,2011年。
4. 涂育珍:《論「以詩為詞」的詩學內涵及指向》,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
5. 蒲政:《蘇軾唱和詞研究》,四川師範大學,2010年。
6. 趙欣:《琵琶曲〈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的詩樂融合》,燕山大學,2014年。
7. 蘇志敏:《試論蘇軾的詞學思想及其創作實踐》,陜西師範大學,2002年。

(四)大陸博士論文
1. 尚雪紅:《東坡詞思想研究》,吉林大學,2012年。
2. 馬里揚:《北宋士大夫詞研究》,北京大學,2012年。
3. 彭文良:《蘇軾詩詞比較研究》,吉林大學,2010年。
4. 衡蓉蓉:《蘇軾音樂美學思想的形成與演變》,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四、單篇論文部分 (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1. 李伯敬撰〈「詞起源於民間說」質疑〉,《文學評論》,1990年第6期。
2. 李博撰〈唐五代詞發展綜述〉,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7期,2012年7月。
3. 洛地撰〈「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2005年第 1期將詞視為「隋唐燕樂」的「音樂文學」是 20世紀詞學研究中的一個根本性大失誤〉,《浙江職業學院學報》。
4. 夏承燾撰〈令詞出於酒令考〉,《詞學季刊》,1936年第3卷第2號。
5. 徐英撰〈燕樂界定說的困惑〉,《暨南學報》,1993年第1期。
6. 徐英撰〈論詞體的特徵和詞體的形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7. 曹辛華撰〈詞乃樂府的「格」、「律」化——詞體生成問題新論〉,江海學刊。
8. 楊公驥撰〈西漢歌舞劇巾舞公莫舞的句讀和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1期。
9. 劉尊明撰〈「詞起源於民間」說的重新審視與界說〉,《文學評論》,1993年第 1期。
10.劉煥陽撰〈蘇軾是從什麼時間始寫詞的〉,《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
11.劉鳳泉、孫愛玲撰〈略論中國古代歌詩之演化軌迹〉,《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 2014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